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瓷片 > 正文

贴片电容的短路与漏电故障是怎么判断的呢

诚心的大侠
懵懂的玉米
2023-04-29 12:08:21

贴片电容的短路与漏电故障是怎么判断的呢?

最佳答案
美好的翅膀
结实的荷花
2025-09-10 16:42:08

通过测量SMT电容的电阻可以判断短路或漏电故障,但前提是必须将SMT电容从电路板上取出。

SMT电容的电阻通常很大,很难用万用表的电阻范围来测量。如果电阻值非常小,例如在几百欧姆以内,这是短路故障;如果电阻值在几万到兆欧之间,则为漏电故障,当SMT电容器短路和泄漏时,失去了电容特性,必须更换。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SMT电容器一般采用层压结构,如果电容两端加的电压超过电容的承受电压,就很容易使介质发生故障,发生短路,要测量电容是否短路,最好将其焊接下来测量。

因为有些电路与电容并联的电阻值很低,不要看短路情况。由于我在电能计量装置中测试ABC三相采样电路的SMT陶瓷电容,怀疑短路立即测量了另外两个电路,结果相同。

仔细一看,不是零欧姆。线性搜索结果表明,这三个采样电路的电容分别与一个数十欧姆的电阻并联,并焊接电容进行正常测量。

最新回答
含蓄的豆芽
淡定的煎蛋
2025-09-10 16:42:08

一般数字万用表都有电容档,可直接测出电容大小;指针式万用表可用X100以上档测量电容正反向充电,指针只有轻微摆动后回到无穷大,则可大致判断电容是好的;如果指针不回到无穷大有阻值,则说明电容漏电。

谨慎的战斗机
聪慧的红牛
2025-09-10 16:42:08
先把电容放电(短路两脚),如果指针表有电容档,旋钮放在合适的档位(你这电容223表示电容量是022μF)测量它的容量就是了;
如果指针表没有电容档,万用表放在电阻档的最高档(例如10K档或100K档,这么小的容量,放在1K档以下是看不到变化的),电容放电后测量,指针会向右摆动一个角度(搭表笔的时候眼睛要看着表盘,而不能看表笔,因为充电时间非常短),然后指针又回到原位(摆动是因为给电容充电的缘故,充满电后电阻值又是无穷大)表示电容是好的,如果指针回不到原位,说明这个电容漏电,已经坏了。但这个方法不能测容量,只能判别电容是好的还是坏的。

酷酷的舞蹈
害怕的小虾米
2025-09-10 16:42:08
判断方法
1检查电容器的外观,无裂痕,无破损,无其它不良,如烧糊的痕迹;
2电性能参数测量。
电性能参数的测量依据,一个是相应的瓷介电容器国家标准,另一个是厂家产品规格书;
一般测容量,耐压,漏电流和损耗,
容量,损耗用用专业的LCR测试仪测试;
漏电流值,用漏电流测试仪,厂家规格书一般会标示合格的漏电流值,国标也有要求。
耐压值,用专门的耐压测试仪。施加多大的测试电压,国标内都有明确的规定。

无聊的墨镜
含糊的蜡烛
2025-09-10 16:42:08
高压瓷片电容及一般电容器检测的方法1固定电容器的检测:A检测10pF以下的小电容
因10pF以下的固定电容器容量太小,用万用表进行测量,只能定性的检查其是否有漏电,内部短路或击穿现象
测量时,可选用万用表R×10k挡,用两表笔分别任意接电容的两个引脚,阻值应为无穷大
若测出阻值(指针向右摆动)为零,则说明电容漏电损坏或内部击穿
B检测10PF~001μF固定电容器是否有充电现象,进而判断其好坏
万用表选用R×1k挡
两只三极管的β值均为100以上,且穿透电流要小
可选用3DG6等型号硅三极管组成复合管
万用表的红和黑表笔分别与复合管的发射极e和集电极c相接
由于复合三极管的放大作用,把被测电容的充放电过程予以放大,使万用表指针摆幅度加大,从而便于观察
应注意的是:在测试操作时,特别是在测较小容量的电容时,要反复调换被测电容引脚接触A、B两点,才能明显地看到万用表指针的摆动
C对于001μF以上的固定电容,可用万用表的R×10k挡直接测试电容器有无充电过程以及有无内部短路或漏电,并可根据指针向右摆动的幅度大小估计出电容器的容量

迅速的龙猫
无辜的咖啡豆
2025-09-10 16:42:08
当万用表的读数大于0531兆欧时,可称为漏电。由于电容器之间电介质的有限绝缘,电阻不是无穷大,而是有相应的值,并且更精确。电介质具有一定的导电性,当向其施加DC电压时,会产生漏电流。如果漏电流太大,电容会发热损坏。泄漏有两个原因:1有的电器是电路板本身有问题(电路板的低压电路并没有和220V交流电隔离,而是自带市电),使用开关电源的电器就是这种情况。比如一些老彩电,人碰到天线会有麻木的感觉,这是天线和电路板连接处漏电造成的。但是这种电对人来说并不是很危险,因为电路板和市电之间有一个阻值很大的电阻,产生的电流很小。2即使电器本身的电路板没有问题,也会因为某些元器件(尤其是电容)漏电,或者电路板上湿气灰尘太多而漏电。比如有些电器外壳刚开始不充电,使用一段时间后又充电,这种情况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