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P无极电容是什么模样的?
瓷介电容可分为低压低功率和高压高功率,在低压低功率中又可分为I型(CC型)和II型(CT型)。 I型(CC型)特点是体积小, 损耗低,电容对频率,温度稳定性都较高,常用于高频电路。 II型(CT型)特点是体积小,损耗大,电容对温度频率,稳定性都较差,常用于低频电路。 CC1型圆片高频瓷介电容 适用于谐振回路及其他电路做温度补偿,耦合,隔直使用。损耗:《0025绝缘电阻:10000mohm 试验电压:200v 允许偏差:5p(+-05p) 6-10p(+-1P) 10p以上(J,K,M)温度系数:-150--- -1000PPM/C环境温度:-25—85C 相对湿度:+40C时达96% CT1型圆形瓷片低频电容: 环境温度:-25—85C 相对湿度:+40C时达96%工作电压50V电容范围和允差:101—472 (+-10%) 472-403(+80-- -20%) CC01圆形瓷片电容: 环境温度:-25—85C 相对湿度:+40C时达96% 大气压力750+-30mmhg允许偏差:5p(+-05p) 6-10p(+-1P) 10p以上(J,K,M) 温度系数:1—4P +120(+-60)PPM 4—56P –47(+-60)PPM 56—180P –750(+-250)PPM 180—390P –1300(+-250)PPM 430—820P –3300(+-500)PPM CT01圆形瓷片电容: 环境温度:-25—85C 相对湿度:+40C时达96% 大气压力750+-30mmhg损耗《005绝缘电阻:1000mohm 允差:+80 -20%容量:1000-47000p 工作电压:63v 试验电压:200v CC10 超高频瓷介电容 可用于《500MHZ下,环境温度:-55—85C 相对湿度:+40C时达98% 压力33mmhg 震动强度:加速度10g 冲击:加速度25g 离心:加速度15g 允差:k容量:1-47p工作电压:500v CC11,CT11园片无引线瓷片电容 该电容特为高频头设计,频率特性好。 CC11直流电压:250V标称容量:3—39P损耗:《00015 绝缘》10000mohm CT11直流电压:160V标称容量:240—1500 绝缘》2500mohm CT82,CC82高压高功率瓷片电容: 环境温度:-25—85C 相对湿度:+40C时达98%大气 压力40000PA 震动:加速度15g 冲击:加速度15g额定电压:1—4kv 试验电压:25—8kv允差:K,M 独石瓷介电容器: CC4D独石瓷介电容器 环境温度:-55—85C 相对湿度:+40C时达98% 大气压力6666PA损耗《1510(-4)容量:100-100000p工作电压:40v 试验电压:120v CT4D独石瓷介电容器 环境温度:-55—85C 相对湿度:+40C时达98% 大气压力1000PA损耗《0035容量:0033-22uf工作电压:40v-100v 试验电压:3UW允差:+80-20% CC2,CT2管形瓷介电容器 与片形瓷介电容相比,机械强度高,用作旁路时内电极屏蔽性能好,用在高频电阻杂散耦合好,缺点是固有谐振频率低,制造工艺复杂,产量低。 CT2 损耗《004绝缘电阻<1000mohm 试验电压:480v 使用条件:-55—85c相对湿度:40C时达98% CC3,CCTD型叠片瓷介电容器CCTF型方形叠片瓷片电容器 CC3损耗《00015 容量:33-1000P 允差:K,M 工作电压:100V CCTD损耗《0035 容量:470-33000P 允差:+80-20% 工作电压:250V CCTF损耗《004 容量:10000-47000P 允差:+80-20% 工作电压:160V CC53,CC52,CT53,CT52穿心式瓷介电容 该类电容使用于VHF,UHF调谐器和其他无线电设备中做高低频旁路滤波用。 CC52E-1C 容量:2-33P工作电压:63V 绝缘电阻:10000mohm损耗:《00015 CC53-2C 容量:1000-1500P工作电压:160V 绝缘电阻:1000mohm损耗《0035 CT87鼓形高压低频瓷介电容器,该电容主要使用于电子设备的脉冲电路。CC87-1 容量:470P工作电压:10KV 绝缘电阻:10000mohm CCG81型板形高功率瓷介电容:使用于大功率高频电子设备中。容量:1000P 工作电压20KV(高频15KV) 额定无功功率:100KVA最大电流:25A 最大重量:13KG 连接里面是>椅凳类明清时期的椅凳形式很多,名称也很多,椅类有宝椅、交椅、圈椅、官帽椅,靠背椅、玫瑰椅等;凳类则有大方凳、小方凳、长条凳、长方凳、圆凳以及五方、六方、梅花、海棠等式凳,还有各种形式的绣墩。宝椅宝椅是一种体形较大的椅子。宫廷中称之为“宝座”。多陈设在各宫殿的正殿明间,为皇帝和后妃们所专用。有时也放在配殿或客厅陈设,一般仍放在室内中心或显著位置。这类大椅很少成对,都是单独陈设。宝椅的造型、结构和罗汉床相比,并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形体较罗汉床小些。有人说它是由床演变而来的,也确实有一定的道理。宝座大多以紫檀制作,取材厚重,造型庄重,雕饰精巧,为使用者增添威严之感。清式宝座的特点是尺寸大,结构复杂,用料规范,做工精细,装饰瑰丽。宝座上下内外,或浮雕,或透雕各种吉祥纹饰,显现出皇家的尊贵和豪华气派。红木嵌瘿木席面宝座民国高110厘米估 价:RMB 30000这件宝座通身线条流畅,背板及扶手采用屏风式,中间做成圆形,镶嵌瘿木心,束腰以下花板中间下凹,浮雕夔纹,底枨四面平齐,四足外翻夔纹马蹄,二节腿的做法显得更加沉实稳重。席面的运用更是增添了几分清闲悠雅之气。 玫瑰椅玫瑰椅在宋代名画中曾有所见,明代更为常见,是一种造型别致的椅子。它的椅背通常低于其他各式椅子,和扶手的高度相差无几。背靠窗台平设数椅,不致高出窗台;配合桌案陈设时,不高出桌沿,正是由于这种与众不同的特点,使并不十分实用的玫瑰椅颇为流行。玫瑰椅多用花梨木或鸡翅木制作,一般不用紫檀木。利用花梨木独具的色彩、纹理和椅子本身别致的造型巧妙结合,更令人赏心悦目。“玫瑰”二字,一般指很美的玉石。单就“瑰”字讲,一曰“美石”,另一曰“奇伟”,即珍贵的意思,《后汉书·班固传·西都赋》载:“因瑰材而究奇,抗应龙之虹梁”,以“瑰”谓奇异之物。从风格、特点和造型来看,玫瑰椅的确独具匠心。这种椅子的四腿及靠背扶手全部采用圆形直材,确实较其他椅式新颖、别致,达到了珍奇、美丽的效果。用“玫瑰”二字称呼椅子,当是对这种家具的高度赞美。 黄花梨透雕靠背玫瑰椅清1007×603×459厘米估 价:RMB 248100~413500成交价:RMB 296480 此玫瑰椅造型独特,样式新颖别致,雕刻精湛。交椅和圈椅 交椅,亦称胡床,原为中国古代马上民族的用具,通常被认为是从席地而坐向椅坐的转变。交椅的结构是前后两腿交叉,交结点做轴,上横梁穿绳代座,可以折合,上面安一栲栳圈儿。椅圈一般由三至五节榫接而成,下由八根木棒交结而成,交结关节处,多以金属件固定。整个造型,从侧面看似多个三角形组成,线条纤巧活泼,但不失其稳重。因其两腿交叉的特点,遂称交椅。明清两代通常把带靠背椅圈的称交椅,不带椅圈的称“交杌”,也称“马扎儿”。交椅可以折叠,携带和存放十分方便,它们不仅在室内使用,外出时还可携带。宋、元、明乃至清代,皇室贵族或官绅大户外出巡游、狩猎,都带着这种椅子,以便于主人可随时随地坐下来休息,这也是交椅同时又被称为“行椅”和“猎椅”的由来。圈椅是由交椅发展而来的。交椅的椅圈后背与扶手一顺而下,就坐时,肘部、臂膀一并得到支撑,很舒适,颇受人们喜爱。后来逐渐发展为专门在室内使用的圈椅。它和交椅所不同的是不用交叉腿,而采用四足,以木板作面,和平常椅子的底盘无大区别。只是椅面以上部分还保留着交椅的形态。这种椅子大多成对陈设,单独摆放的不多。圈椅的椅圈因是弧形,所以用圆材较为协调。圈椅大多采用光素手法,只在背板正中浮雕一组简单的纹饰,但都很浅。背板都做成“S”形曲线,是根据人体脊椎骨的曲线制成的,为明式家具科学性的一个典型例证。明代中后期,有的椅圈在尽头扶手处的云头外透雕一组花纹,既美化了家具,又起到格外加固的作用。明代人们对这种椅式极为推崇,因此当时多把它称为“太师椅”。更有一种圈椅的靠背板高出椅圈,并稍向后卷,可以搭脑。也有的圈椅椅圈从背板向两侧延伸通过边柱后,但不延伸下来。这样就成了没有扶手的半圈椅了,这种椅子造型奇特,可谓新鲜别致。 清 黄花梨镶铜交椅1066×737×62厘米估 价:RMB 1600000~2000000成交价:RMB 2053440 交椅是帝王贵族们的用具,是身份的象征,所以我国也有“第一把交椅”的说法,暗指某人是最为重要的角色。此交椅仅以几根必要的线形构成,并无一多余部件,造型简练;黄花梨木质地,上包镶铜片,新颖别致;扶手出头与脚踏角卷花纹的雕饰、靠背板的镶边装饰和透雕图案的运用,则为造型粗犷豪爽的交椅平添几许风情。黄花梨圈椅(一对)明60×47×99厘米估 价:RMB 100000~120000圈椅是明式家具典型的式样,椅圈自搭脑处顺延而下成扶手,背板呈“S”形,饰以小浮雕,椅面之下设壶门券口,底枨采用“步步高”枨法,这些都是典型的明式特征,是实用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官帽椅和靠背椅 官帽椅分为南官帽椅和四出头式官帽椅两种。南官帽椅从造型上看,不如四出头式大方,但南官帽椅在装饰手法上比较容易发挥,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装饰椅背及扶手;用材可方可圆,可曲可直。它的特点是在椅背立柱和搭脑相接处做出软圆角,由立柱作榫头,横梁作榫窝,横梁压在立柱上。“S”形椅背多采用边框镶板做法,中分数格,或镂雕一透孔如意云头,或浮雕一组简单图案,美观而大方。通常成堂或成对陈设使用,很少单支。四出头式官帽椅,即椅背搭脑和扶手的前拐角处不是做成软圆角,而是搭脑和扶手的横梁通过立柱后,又微向后方和两侧弯曲,形成一条自然而流畅的曲线。尽头磨成圆头,给人以柔润、圆滑的感觉。这种四出头式椅,大多用黄花梨木制成。背板多为“S”形,且多用一块整板制成。朴素大方的造型和清晰美丽的纹理色彩,形成俊逸高洁的风格和特点。明清两代均有官帽椅,但制作上有所不同,主要表现在搭脑、靠背及扶手的区别。清代官帽椅的搭脑多用罗锅枨形或花形,靠背、扶手大多有花饰,与明代简洁朴素的风格截然不同。靠背椅的造型特点是有靠背无扶手,并且靠背搭脑不出头。靠背有不同形式,也有称其为“一统碑式”椅子的。这种椅子体形较官帽椅略小,椅背上横梁两头与官帽椅的形式相似。也分两种形式:一种做成软圆角;一种是横梁长出两柱,又微向上翘,犹如挑灯的灯竿,因而又有“灯挂椅”之称。在用材和装饰上,硬木、杂木、彩漆描金、填漆描金、各色素漆和攒竹等做法皆有之,特点是轻巧灵活、使用方便。屏背椅 其靠背犹如一座座屏,故名。靠背上往往镶嵌大理石,或镂空雕成瓶、叶、碗等图案,再嵌以瓷片,颇具特色,为清式家具中特有品种。黄花梨四出头官帽椅(一对) 明60×455×117厘米估 价:RMB 70000~80000四出头官帽椅在明式家具中较为常见,背板在制成曲线的同时采用攒框镶板的做法,边上设雕花牙子,下设光脚,与整体的简洁通透协调一致。底部前枨加宽形成脚踏,给人以自然舒适的感觉。红木高靠背椅(四件)民国52×43×105厘米估 价:RMB 50000~70000这组类似“一统碑式”的靠背椅,雕刻精细,背板玲珑清秀,束腰下的花板雕刻更为细致,椅腿制成舒展的三弯腿,足部狮爪,应是清式风格受西方风格影响的作品。此为其中两件。杌凳 杌凳是不带靠背的坐具。仅就杌凳而言,大体可分为方、圆两种形式,而以方凳种类最多。在各种形式的凳子中,又分为有束腰和无束腰两类。有束腰的都用方料,一般不用圆料;无束腰的则方料、圆料都有。有束腰的可以做出曲腿,如鼓腿膨牙、三弯腿等;而无束腰的都用直腿。有束腰的足端都做出内翻或外翻马蹄,而无束腰的腿足不论是方还是圆,足端都不做任何装饰。凳面的板心,也有许多花样。有影木心者,有各色硬木者,有木框漆心的,还有藤心、席心、大理石心等,用材和制作都很讲究。凳子又有长方式和长条式的。长方式常见,多以一板为面,四腿侧脚明显,俗称四劈八叉,只供一人使用。亦有板面较长,可坐二至三人的,则称“长条凳”或“板凳”;长条凳还有“春凳”,形如炕几,可容二人并坐,因坐面较宽,不坐时也可用以放器物。明清时期的圆凳,又称为圆杌,三足、四足、五足、六足均有。做法与方凳相同,直腿、曲腿都有。明代圆凳一般束腰,凳面为圆形、梅花形或海棠形,下带圆环形托泥,托泥下有四足,也有六足、八足,使其更坚实牢固。做工细致,形制优美。清代时无束腰的都采用腿的顶端作榫,直接承托坐面的做法;有束腰则主要靠牙板和束腰承托坐面。它和方凳还有一点不同,方凳都用四足,而圆凳不受角的限制,最少可用三足,多者可用六足。早期的凳 “凳”字,最早并不是指我们今天所说的坐具凳子,而是专指蹬具。把无靠背坐具称为凳子,是后来的事了。《释名·释床帐》说:“榻凳施于大床之前,小榻之上,所以蹬床也。”显然是一种上床的用具,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见的脚踏。脚踏,也称脚凳。关于脚凳,明代史书有很多记载。《鲁班经》一书中就介绍有各种脚凳。尤其《长物志》与《遵生八笺》二书中还介绍一种奇特的脚凳,与养生、健身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成为当时备受推崇的健身家具。《长物志》说:“脚凳,以木制滚凳,长二尺,阔六寸,高如常式,中分一档,内口空,中车圆木二根,两头留轴转动,以脚踹轴,滚动往来。盖涌泉穴精气所生,以运动为妙。竹踏凳方面大者,亦可用。”古代家具价值确定清代前期制作的家具,与明代家具在造型风格、结构、做工及用材等各方面相当一致,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国内的一些家具研究权威,把明代与清代前期制作的家具统称为“明式家具”,在价值的确定上,两者基本上被一视同仁。清代前期的家具之所以可以与明代家具相媲美,主要是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这也说明了古代家具的历史并不是鉴定其价值的惟一标准。家具造型艺术的优劣,是决定家具价值的重要因素。王世襄先生对家具的造型艺术标准做了高度概括,从而把对家具造型的形容规范化、具体化,使得相互间的联系一目了然。他提出的家具十六品是简练,淳朴、厚拙、凝重、雄伟、圆浑、沉穆、缛华,文绮、妍秀、劲挺、柔婉、空灵,玲珑,典雅、清新;八病是繁琐、赘复、臃肿、滞郁,纤巧,悖谬、失位,俚俗。制作工艺的水平是衡量古代家具价值的又一把尺子,主要可从结构的合理性、榫卯的精密程度、雕刻的功夫等方面去考察。古代家具的入眼处,往往是引人注目的雕刻部分。雕工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家具价值的高低。古代家具上的雕刻,一般分为透雕、平面实雕和立体雕3种。雕工的优劣,首先看形态是否逼真,立体感是否强烈,层次是否分明;再看雕孔是否光滑,有无锉痕,根脚是否干净,底子是否平整。总的来说,在评价家具的雕饰时,除考虑工艺的难易和操作的精确度外,关键是要看整体是否具有动人的质感和传神的韵味。黄花梨方凳(一对)明64×64×55厘米估 价:RMB 500000~700000此对方凳采用了较多的装饰手法。牙条、腿足边缘起阴线,足端做出云纹马蹄,牙条下的附加花牙不同常见角牙,虽雕饰较繁,而年代则较早。鸡翅木拐子方凳(四件)清46×46×475厘米估 价:RMB 12000~15000此组方凳庄重典雅,四腿与凳面平齐,牙板和底枨采用两劈料做法,足部雕刻回纹,空灵的牙板格内加装拐子纹装饰,不但不繁,反而增添了几许华丽,加上难得的鸡翅木纹理,不失为古典家具中的上品。红木理石面鼓凳(一对)清初45×33厘米估 价:RMB 50000~60000成交价:RMB 200000 鼓凳是明清家具中较常见的造型,这对鼓凳光素的上下牙板做成对称的披肩式造型,四腿的壮实与双线海棠形装饰棂格形成对比,使人觉得既稳重又清秀。红木嵌瓷板方凳(一对)清高48厘米估 价:RMB 36000此对精致的方凳面部制成可活动式侧沿打洼,腿部内侧起线,二节腿的做法显得很壮实,足部外翻叶形马蹄,镶嵌斗彩瓷板,体现了设计制作者的综合审美情趣。
解析:贴瓷片的面积实际就是一个底面加上侧面积;
圆柱形水池底面积为:314×(10÷2)²=785(米)²
圆柱形水池底面周长为:314×10=314(米)
圆柱形水池侧面积为:314×15=471(米)²
贴瓷片的面积是:785+471=1256(米)²
答:贴瓷片的面积是1256米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