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瓷片 > 正文

孩子爱撒谎怎么办

优秀的秋天
悲凉的过客
2023-04-29 09:36:23

孩子爱撒谎怎么办?父母的做法藏着孩子的未来

最佳答案
喜悦的灰狼
健壮的白云
2025-09-11 19:36:40

最近,表妹跟我抱怨,说自己5岁的女儿雯雯不知道怎么了,总是撒谎。

睡觉前,明明没有刷牙,一问,说是刷了;在客厅玩儿,把茶几上的果盘打碎了,却说不是自己打的。

做错事不承认,这么小就撒谎,真让人头疼。

我问表妹是怎么处理的,她说当然是训了她,反复跟她讲道理,可孩子下次还是这样。

我告诉表妹先别急,孩子还小,不能把一些问题与品德挂钩,需要慢慢引导。

生活中,对于孩子说谎,大部分家长常会感到诚惶诚恐,生怕孩子学坏了。

多伦多大学李康教授做过的一个关于孩子说谎的实验,研究结果发现:

因此,父母不要焦虑,因为几乎没有不说谎的孩子。

哲学家罗素说过:“孩子不诚实都是恐惧的结果。”

或许,找寻孩子撒谎背后的原因,对症下药,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恐惧是孩子撒谎的根源

美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基诺特分析儿童说谎原因时说:

“说谎是儿童因为害怕说实话挨骂而寻求的避难所。”

前段时间在微博看过一个新闻。

4岁男童小林在楼下玩耍时,被从天而降的碎瓷片砸到头部,划开一道4公分的伤口,深可见骨,缝了10针。

而经过了解,是4名男孩在楼顶玩耍,其中一人将房东放在楼顶的瓷片扔下,可被指认的小孩却不承认,引来网友热议。

很多家长发现孩子说谎时,第一反应就是批评,甚至打骂。

孩子偶然犯错误不可怕,关键是父母以怎样的态度来对待。

有些孩子之所以撒谎,与父母的严厉有关。

比如两个孩子玩耍的时候,经常会发生争抢玩具,或者不小心碰坏东西等情况。

这时家长过来,不问清缘由,只是简单粗暴地训斥,会让孩子心生恐惧,明明是自己做的事,却推卸责任,如“这是他干的,不是我。”“他抢我的玩具。”“这个花瓶不是我打碎的。”“他打我。”

孩子会因为害怕被批评,本能地不敢说实话,还慢慢学会为自己的行为找寻各种理由,不利于解决问题。

所以平时在与孩子相处的时候,不要因为小事就训斥孩子,而应该蹲下身来,好好与孩子说话,倾听孩子的心声。

李玫瑾教授曾讲过,孩子说谎意味着,每次跟你说话,父母都是否定。所以孩子不敢告诉大人真相,只能说假话。

她还分享自己与女儿的互动,当女儿拿着不理想的成绩回家时,孩子每次都如实告知,因为孩子知道,即使妈妈知道她的成绩,也不会训斥她。

相反,李教授会耐心询问,得知女儿真的是学不会,也不批评,只是告诉女儿:“那你想学什么就去学。学自己擅长的。”

在她的引导和理解下,女儿不用说谎,只是轻松地选择自己喜欢的事情做,反而成长得很好。

遇到孩子突然撒谎,为人父母,最好换一种态度,蹲下身来,和颜悦色地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

多理解和关爱孩子,即使遇到孩子撒谎的行为,也能做到平心静气,给孩子一个拥抱和微笑,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

当孩子主动说了实话后,首先要表扬孩子的诚实,然后再妥善处理孩子的错误,为孩子营造一个说真话的宽松环境。

要想让孩子不撒谎,一是要好好听孩子说话,不严厉;二要做到言而有信。

要想让孩子诚信,榜样先行

一位网友分享一位五年级的孩子写作文《爸爸妈妈说话不算数》中,讲到妈妈答应他考100分去动物园玩儿,却食言了。

一次语文考了95分,爸爸说要给他买辆自行车,也没有兑现。

作文最后一句话是,“爸爸妈妈,你们总教育我别说谎,可你们为什么总不兑现诺言呢?”

专家表示,孩子说谎都“情有所缘”,家长先不要急着指责孩子,要先从自身寻找原因,妥善处理。

有时候父母为了让孩子好好学习,做一些家务,不断的给孩子一些承诺,等达到目的后却找理由不兑现承诺。

这无疑让孩子在一次次失望中,失去对父母的信任,也从父母那里学会了说谎、不信守诺言等不良行为。

在孩子哭闹时,有些家长为了安抚孩子,总会对孩子说:“你如果不哭不闹,我就给你买喜欢的玩具。”

家长可能说过就忘记了,可是孩子会信以为真,满怀希望地等待。

我们都听过曾子杀猪的故事。他是孔子的高徒,据说《论语》就是他编著的。

曾子的一生非常诚实。

有一天曾子的妻子上街嫌带孩子麻烦,便对孩子说,你就在家里等我,我上街回来就杀猪给你吃。结果孩子等了一天,晚上回来妻子却并不想杀猪。

曾子听闻此事,二话没说,就将猪给杀了,并且招呼邻居一起吃,告诉人们:自己都哄骗孩子,怎么能教育孩子诚信做人?

曾子的妻子随口一说要回家给孩子杀猪,认为孩子小,根本不会当真。

可孩子并不知道这是大人的戏言,依然眼巴巴地等着。

所幸曾子信守了诺言,让孩子学会了诚实做人,也成就了千古佳话。

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场景经常会出现。

比如,有的父母说好周末要带孩子去公园玩旋转木马,可到了约定的时间,却以天气不好、工作太忙等等借口推脱不去,结果就是让孩子失望,情绪失落,开始不再相信父母的话。

这无疑是父母不希望看到的结果。

既然与孩子约定好去游乐园玩,家长就要提前安排好时间,兑现诺言。

如果有意外情况打乱了计划,一定要向孩子做好解释工作,并安排其他适宜时间带孩子游玩,做到言而有信。

宝爸宝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为人处事一定要信守承诺,因为你的言行正被旁边的孩子看在眼里。

所谓身教重于言教,你调整好了对人对事的态度和行为,孩子自然也会以你为榜样,调整好自己。

因为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一定要做好孩子的诚实典范。

诚实是美德,还可以通过书籍和故事影响

诚实是美德,除了家长的引导,身体力行之外,还可以通过阅读来影响。

小时候,我们都听过匹诺曹的故事。他只要一撒谎,鼻子就变长,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从故事中,我们知道了不能撒谎,它不是好的行为。

关于诚信的典故有很多,在亲子共读时间,父母可以给孩子讲关于好的行为习惯的故事,

好的书籍和故事是孩子们不可或缺的朋友。

比如华盛顿小时候的故事。

有一次,他砍掉了他父亲的两棵樱桃树。父亲回来了,非常生气,到处询问。

当他问儿子时,华盛顿开始哭了起来。“我砍了你的树!”华盛顿和盘托出。

父亲没有批评他,反而高兴地抱起他的儿子,赞许地说:“我聪明的孩子,我宁愿失去一百棵树,也不愿听你说谎。你是一个诚实的孩子。”

华盛顿从此记住了诚实的重要,通过努力,变成了一个受人尊敬的人。

大一点的孩子,还可以把古代烽火戏诸侯的故事讲给孩子听,让孩子从故事中了解到,做个诚实的人有多重要。

这就是书籍的力量,在潜移默化中对孩子产生影响。

对于孩子说谎的行为,总的说来需要做到这几点。

一 父母要想通一件事,说谎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行为。

发现问题,正面引导就可以,不要焦虑,也不要情绪失控;

二 要冷静分析,找寻原因。

就像前面所说,孩子惧怕惩罚而说谎,父母要反思是否对孩子太过严厉,以至于孩子不敢跟我们诚实地表达。

三 就是父母以身作则,不要在孩子面前撒谎。

四 别给孩子贴上负面的标签,比如你就是个爱撒谎的孩子,没人会喜欢你。

这些负面标签会让孩子焦虑,让孩子面对父母时,把说谎变成了条件反射。

五 当孩子有合理需求时,要满足他。不以自己的标准来衡量孩子,你以为的小事可能对孩子来说是大事。

六 生活中对孩子的熏陶很重要,比如书籍或者夸夸孩子做的好的行为。

七 给孩子一些包容、信任、理解和鼓励,谁家的孩子都会犯错,多给孩子一些机会来改正自己,多给孩子一些耐心来调整自己。

孩子好的行为习惯需要父母长期耐心地培养,把正确的事情重复去做,不焦虑。剩下的,就静待花开。

愿每位父母都能用爱的雨露滋润孩子的心田,做最懂孩子的人,使其茁壮成长。

最新回答
如意的胡萝卜
文艺的咖啡
2025-09-11 19:36:40

 未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因没有刑事责任能力,依法不负刑事责任。
但是,如果未成年人的行为给被害人造成损失的,其监护人应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
第三十二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责任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
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赔偿。

暴躁的巨人
落寞的薯片
2025-09-11 19:36:40

孩子这样罚才管用

1、胆小、不发言——罚朗读

好处:自古就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一说,多看书,对培养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好处。

爱读书的孩子一般语言组织能力特别强,听说读写都能取得很好的成绩,上学后写作能力也不容小觑,读书能使孩子思维开阔。

创造性无限,早年读书的孩子,一般记忆力都特别好。

2、小动作多、静不下心——罚静坐

好处:静坐能帮助提高孩子的自控能力、训练行为能力,也能帮助促进孩子的注意力集中。

3、没耐心、粗心马虎——罚数豆子

好处:让孩子明白,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耐心,不可以敷衍了事,这样才能将事情做好。

4、懒惰、一学习就困——罚跑步

好处:适当的运动有增强人体新陈代谢、改善心肺功能、降低体脂率、预防疾病、改善睡眠等。

5、做事磨蹭拖拉——罚抄课文

好处:培养孩子的耐力和记忆力,同时也变相的提高了孩子的书写能力,其次罚抄课文能够提高孩子的语文知识和练字。

6、乱写乱画、乱扔东西——罚打扫卫生

好处:适当的家务,能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有助于精细运动发展,要选择适龄的家务,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也必须以身做则。更何况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7、哭闹、吵个不停——罚没收喜欢的东西

好处:让孩子明白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不是什么东西都是自己想要就能得到的,从小培养孩子有舍有得的习惯。

8、不刷牙、不讲卫生——罚不给买零食

好处:因为不讲卫生,不刷牙,吃零食对牙齿不好,让小孩明白,病从囗入,想要零食,必须要牙口好。

等待的网络
淡定的哈密瓜
2025-09-11 19:36:40
孩子可以做很多事情了,对时候他们特别想自己动手做一些事
1、吃东西
孩子刚开始吃饭都是用勺子,但是到五岁时,就应该学会使用筷子了,而且这时候要渐渐培养小孩不浪费的意识,能吃多少就盛多少,吃饭不剩饭菜。端碗端水要拿稳,不可随意倾倒饭菜和茶水。
2、个人卫生
孩子要能独自漱口、刷牙、洗脸,知道早起晚睡要刷牙洗脸,饭前便后要自己去洗手,身上穿的衣服脏了要懂得自己去换干净衣服。大小便能够自理,女孩子要养成小便后用卫生纸的习惯。
3、穿衣服
不需要家长帮手,会自己穿衣服,懂得辨别鞋子和手套的左右,衣服正反,裤子前后,并且知道将换下来的衣服叠一叠,放整齐,不乱丢乱扔。套头的衣服有些小孩不会穿,妈妈多做几次示范,教会要领,一般学习起来也不会太难。
4、问候他人
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礼貌习惯,见了人就能脱口说出如“您好”、“谢谢”等。出门时要对家里人说:“我出去了”,回家要说:“我回来了”,吃饭前后要讲“那我吃了”、“吃饱了”、“真好吃”等。
5、做家务
五岁的孩子已经可以完成洗盘子这种较高“难度”的家务活了,比如洗盘子和收拾玩具,家长需要告诉孩子如何一步步操作,怎样对碗盘和玩具分类,分别放到相应的地方,并且要让孩子知道,他必须在这些家务中负起责任。一旦他学会了对自己承担的事情负责人,等到他一天天长大,他会自然而然产生对社会和家庭的责任感。
6、认路问路
五岁的孩子应该完全有能力在自己家和常去的地方之间毫不费力的来回行动,一些不太远但是好记的道路,他应该走过一遍就能大致记住。并且,此时他应该还会一点基本的问路常识,知道自己父母的姓名和住址,使有意帮助的人送他回家。
7、协调能力
五岁的孩子一般已经懂得交朋友,有固定的玩伴,当孩子在玩耍过程中发生冲突时,要懂得友好协商和宽容公平,在出现人际问题和矛盾时,有简单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突破问题的方法,会与他人讨论、协商,然后尝试着解决问题。
孩子需要有事情做,教孩子学会基本生活技能,并通过种种技能保持家庭内外居住环境,解决生活冲突,是培养孩子自信心,帮助孩子建立内在价值体系的重要方法之一。家长需要记住的是,孩子比成人更需要鼓励,多给一些鼓励,孩子的表现会更好,个性也会更加开朗。

冷静的水杯
单身的时光
2025-09-11 19:36:40

五岁是孩子生命中一个非常特殊的阶段,孩子的性格与兴趣正在迅速发展,他们也开始了解并试图融入社会。但很多时候,孩子们会遇到各种种种问题,如不愿意分享或者抢占其他孩子的东西。这时父母需要给孩子指点迷津,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逐渐克服这些不当行为,让孩子更愿意分享和尊重他人。下面是我对于这个问题的几个建议:

首先,家长需要尽可能的明确告诉孩子“分享”的概念和好处。分享帮助孩子和别人建立友谊和信任。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分享一些小东西,如干果坚果、玩具等,让孩子感受到分享的快乐和乐趣。此外,家长还可以根据孩子生活中的例子告诉他们,例如帮助别人、捐赠物品等,让孩子认识到慷慨和分享是一种值得推崇的品质。

其次,鼓励孩子成为一个真正的团队合作者。在玩耍中,创造一个互相鼓舞、支持和践行分享的环境是至关重要的。孩子可以参加一些小组游戏,比如跳绳、过家家等,这些游戏强调了团队精神和合作,大家一起分享和一起玩乐。并夸奖孩子肯与别人分享和配合的表现,让孩子感到分享是一种很酷的行为。

第三,在孩子出现了不愿意分享或打算抢别人的东西时,要给孩子指导他们如何正常表达自己的需求,教会他们尊重他人的感受。当孩子遇到“抢”或“不分享”的时候,我们可以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让孩子知道他们愤怒、失望等情绪都是正常的,但这对解决问题不起作用。我们可以引导孩子按照以下步骤来表达他们的需求:先问口温和的问题,再将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例如:“你好友,我能和你分享一点水果吗?我很饿了!”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孩子在不冒犯别人的情况下,得到别人的帮助和支持。

最后,父母应该成为孩子的榜样,向孩子展示分享和尊重的例子。父母可以在孩子的面前表现出善意和慷慨,强调他人的感受以及分享所带来的乐趣。有时候,孩子可以帮助自己的兄弟姐妹或朋友,将他们的自己的糖果推给其他孩子,也可以给予孩子奖励和赞赏,鼓励他们成为一个分享、敬重他人的好孩子。

总之,让孩子感到分享的快乐和愉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通过教育和引导,孩子的分享观念和行为可以逐渐得到良好的塑造和发展。家长要有耐心和信心,帮助孩子走向真正的团结、和谐、互相尊重的社会。

受伤的大雁
饱满的康乃馨
2025-09-11 19:36:40

在这几年期间一直有人在高楼向楼下抛各种各样的物件,高空抛物是非常危险的行为,可能会直接伤害到路上的行人。但是大多数的居民都是不小心做出了高空抛物的行为,或者是在情绪非常激动之间直接把东西扔了下来。可是在山东有一个40岁左右的妇女在楼上观察了很久,用自己家的花盆对着楼下一个两岁的小孩扔了下去。这件事被曝光了以后很多网友都觉得非常的生气,认为这位女子应该承担刑事责任。

故意伤害

这位女子从楼上扔下来的就是非常常见的陶瓷花盆,这样的花盆从高空上抛下来对楼下行人的伤害是非常大的。从监控当中可以看得出来,这位女子将头伸出来看了很久,观察了这个小孩子很长时间,随后用花盆直接砸向了这个小孩子。好在小孩子没有被砸到,否则以一个陶瓷花盆的重量肯定会直接伤害到小孩子。

刑事责任

家长们在看到了这一幕以后也表示非常的后怕,万一这个花盆真的砸到了小孩子的话将会产生怎样的后果。网友们并不知道这位40岁的妇女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举动,但是无论因为什么样的原因做出了这样的举动都应该受到相应的惩罚。很多网友都表示这已经算得上是故意伤害罪了,应该处以相应的刑罚,所以大家都在等待着这件事情的宣判结果。

尽可能避免

居住在楼上的居民一定要非常的小心,要注意这些安全问题,否则就有可能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后果。无论是不小心造成了高空抛物的行为,还是像这位妇女一样特意的从楼上扔东西下去砸人,这些举动都是不应该存在的。因为只要是高空抛物就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所以说为了自己好也为了他人好,应该尽可能的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