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解析压电陶瓷原理
导语:众所周知,压电陶瓷属于一种具备压电性、介电性、弹性等优良特性的电子陶瓷材料。压电陶瓷在机械效应下,会发生一些压电效应,这种反应十分具有灵敏性,充分利用之便可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和声学领域。其实据小编了解,压电陶瓷除了作用于这些高科技领域之外,与我们日常生活也是密不可分的。那么,压电陶瓷的原理究竟是什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压电性质的宏观解释
我们知道构成陶瓷分子的晶相是晶粒,这种晶粒是具有铁电性的,因为陶瓷内部的晶粒的取向具有随机性,所以内部的各个铁电性晶粒的自发极化矢量也是没有规律可循的,也就是呈混乱取向。因而为了使陶瓷表现出我们想要得到的压电特性,可以对其进行强直流电场下的极化处理。经过处理之后,混乱的取向自然而然会变成最优化的取向。在电场撤离之后,陶瓷不会完全恢复原状态,而是会剩余一部分极化强度,因此具备了压电性。
压电陶瓷的原理
正压电效应物理机制
上述的极化处理显然是使陶瓷具备压电性至关重要的一步,这一步的物理机制可以用电荷来解释。极化后的陶瓷片会有束缚电荷出现在两端,外界的自由电荷会被吸附到电极表面上,这是一个充电的过程。这时,当有外力压向陶瓷片时,两端就会向外界放电;反之,当有外力反向作用时,两端将会进行充电。这个过程实现了机械效应向电效应的转换,因而该现象又叫做正压电效应。
逆压电效应物理机制
除上面提到的极化方法之外,压电陶瓷也具备了自发极化的功能。这种极化会在外电场下发生变化,进而使得压电陶瓷变形。与自发极化方向相同的外电场叫正向电场,它会增强压电陶瓷的极化强度,使片体沿着极化方向伸长,反之如果加上了反向电场,相对应极化强度会减弱陶瓷将会沿着极化方向进行缩短。这个过程刚刚好是上述过程的逆过程,它实现了电效应向机械效应的转换,故此现象是逆压电效应。
压电陶瓷的出现,使得一些传统材料望其项背,达不到其优秀的物理特性和广泛的应用前景。压电陶瓷虽是一种新型材料,却因其简单的原理使其合成方便,具有亲民性。相信未来的压电陶瓷能克服种种障碍,为人类的生活提供更好的服务。
土巴兔在线免费为大家提供“各家装修报价、1-4家本地装修公司、3套装修设计方案”,还有装修避坑攻略!点击此链接:
一、构成不同
1、CBN刀具:是人造立方氮化硼刀具,在高温的时候还能保持高硬度的特性,主要做加工铁件之用。
2、陶瓷刀具:陶瓷刀是用一种纳米材料“氧化锆”加工而成。 用氧化锆粉末在 2000度高温下用 300吨的重压配上模具压制成刀坯,然后用金刚石打磨之后配上刀柄 就做成了成品陶瓷刀。
二、分类不同
1、CBN刀具:有直接由CBN单晶烧结而成的PCBN和添加一定比例粘结剂的PCBN烧结体两大类;按制造复合方式分:有整体PCBN烧结块和与硬质合金复合烧结的PCBN复合片两类。
2、陶瓷刀具:可分为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又分为无机材料和有机材料。不论何种材料其性质如熔点、硬度和导电性等主要取决于内部微观结构即取决于内部质点的结合方式和结合力。有机材料靠较弱的分子结合力,所以熔点低、硬度小。
三、用途不同
1、CBN刀具:合于铸铁、淬硬钢等材料的高速切削加工。
2、陶瓷刀具:耐磨性好,可加工传统刀具难以加工或根本不能加工的高硬材料,因而可免除退火加工所消耗的电力;并因此也可提高工件的硬度,延长机器设备的使用寿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PCBN刀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陶瓷刀具
氧化铝陶瓷可以耐受高达2000℃的高温,而一般金属到了1500℃早就熔融“瘫软”了,哪里还有什么硬度可言。其次,氧化铝陶瓷的硬度要超过任何金属,用它制造的刀具不仅可以切削坚硬的铸铁,还可以切削高硬度的高速钢,而且进刀量大、切削速度也快。在高速切削时,它不需要换刀、磨刀,其工作效率可数倍于一般硬质合金刀具。另外,它的使用寿命也要比硬质合金刀具高出3~6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