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仿古砖 > 正文

陶瓷的选购要注意什么事情呀

受伤的高山
等待的黑猫
2023-04-29 06:22:43

陶瓷的选购要注意什么事情呀?什么样的陶瓷最好?大家给点意见

最佳答案
爱笑的小甜瓜
贪玩的小伙
2025-09-12 20:31:25

1.选陶瓷餐具时不要选用釉上彩装饰的,特别是陶瓷餐具内壁不要彩绘。可选用釉下彩或釉中彩装饰,如青花就是一种人们喜欢以釉下彩装饰的陶瓷。2.买回的陶瓷餐具,先用含4食醋的水浸泡煮沸,这样可以去掉大部分的有毒物质,大大降低陶瓷餐具对人体的潜在危害。3.不要长期用陶瓷餐具存放酸性食品和果汁、酒、咖啡等饮料。因为陶瓷餐具盛放酸性食品或饮料的时间越长,温度越高,就越容易溶解出铅,等于加重铅溶出量的毒副作用。 我个人比较喜欢惠万家陶瓷,具体你可以多了解多对比咯

最新回答
可靠的花生
默默的世界
2025-09-12 20:31:25

答:“瓷母”是我国官窑瓷器中,器形最大、釉彩种类最多、工艺最复杂的瓷器。这次故宫博物院新陶瓷馆开放,“瓷母”会在武英殿正殿通过一个独立展柜进行展出,观众可以近距离观看“瓷母”每一道美丽釉彩。

称“清乾隆各种釉彩大瓶”为瓷母,并不因为它是中国瓷器审美的巅峰,也不是因为它的器物形状超凡脱俗,而是因为它集各种高温、低温釉、彩于一身,据说光釉彩,就包含了从宋到清的17种,其釉彩和烧造工艺达到了巅峰。所使用的“釉上彩”有金彩,粉彩,洋彩珐琅彩。“釉下彩”有青花,还有釉上和釉下相结合的斗彩。所使用的釉,有仿哥釉、仿钧釉、仿汝釉、仿官釉、松石绿釉、粉青釉、霁蓝釉、酱色釉。各种釉色之间用一道金彩或青花相隔,让这件瓷器显得既富丽堂皇,而又不失节奏感。也就是说,在这件瓷器上,你能看到中国瓷器烧造的各种技法,也能看到瓷器史上的各种釉彩。

美丽的大白
糟糕的哈密瓜
2025-09-12 20:31:25
重工粉彩:画面较中级粉彩复杂,加进了走兽、瓜蝶、草虫和吊灯洋莲图案之类;构图远比中级饱满丰富。画工精细,色彩以及渲染都较多,图案致密,并加用黄金等高档颜料,技术要求高,衹有高级技工才能制作。 全文: 夏忠勇 一、绪论 在海潮的陶瓷艺术珍品中,具有色彩丰富、粉润柔和、晶莹明亮,五彩缤纷,美观雅致的粉彩瓷又独树一帜,引人瞩目,成为景德镇四大名瓷之一。 粉彩瓷装饰非常广泛,它既适用于高级陶瓷工艺品,也适用于一般日用瓷,既有实用价值又有欣赏价值。据不完全统计,有数百个品种,逾千个花面,大过巨人,小不盈指。从天上飞的到地上跑的,有抽象的也有巨象的万事万物,技术之精真乃巧夺天工。当代的大文豪郭沫若先生,曾赋诗称颂道:“贵逾珍宝明逾镜,书比荆关字比苏”。这就是最好的佐证。 (一)粉彩的特点 1、风格突出 (1)色彩鲜丽而持重;粉润柔和而淡雅。 (2)书工细腻而精湛,栩栩如生而俊雅。 (3)立体感强,不仅手感立体,而且表现的对象也立体、逼真。 (4)分类明确,根据不同的表现手法可分为四大类: ①普通粉彩:以“万寿无疆”人们喜闻乐见的吉祥图案为主要装饰,由于纹样简单,线条也基本上可以印子来印,用色也不多,渲染也 很少。 ②中级粉彩:以山水、人物、花鸟和图案为主要装饰,以手画为主,兼以印代画一部份,色彩较普通粉彩丰富而淡雅,渲染也多于普通粉彩。 ③重工粉彩:画面较中级粉彩复杂,加进了走兽、瓜蝶、草虫和吊灯洋莲图案之类;构图远比中级饱满丰富。画工精细,色彩以及渲染都较多,图案致密,并加用黄金等高档颜料,技术要求高,衹有高级技工才能制作。 ④特艺粉彩:即特种工艺,不仅技术要求更高,艺术修养也高,有的虽看上去寥寥数笔,其乃是绝活,非一般高级技工能达到。有的甚至是孤品。 2、形式多样 粉彩的装饰形式十分丰富多彩,是其他任何一种彩瓷无法比拟的,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种: (1)通景装饰:如中国画的长卷形式,上下、左右均可隨意伸长,在器型上可以自由穿插转成一圈,常见的有山水、人物、花鸟、走兽、鱼藻和图案画等。 (2)开光装饰。在器物上用各种几何或象形形状圈出一块范围,使其装饰部位比其他中位更为突出醒目,开光内一般都绘有人物、山水、花鸟和走兽之类,而开光以外部分辅以各种图案。这种装饰任何一部位都有内容,给人感觉丰富、充实和活跃。 (3)满地装饰是传统的一种样式,它包括各种地色的万花,花朵大小穿插、布满全体。 (4)散点装饰:这种装饰在粉彩中为数不少,特别是在一些异形器皿上,它能不受器型弧度的限制,隨意点缀各个部位,散点装饰,看上去虽无一定的格式,但放中有收,散而不乱、活泼自由,却有一定的规律。 (二)粉彩的发展梗概 我国的陶瓷装饰在元明之前,主要运用在坯体上刻、划、印花的表现手法,也就是说主要为釉下装饰。釉上彩绘,据史籍记载,从元代就开始了(或更早)但以整个时代来说,瓷上彩绘作为主要装饰手法,还是明清的事,但至少可以说元代是明清陶瓷以彩绘为主的先声了,而明代白瓷胎釉质的提高,为发展彩绘装饰创造了条件,青花和青花斗彩及釉上五彩正是在以白瓷的成就上而发展起来的。 据有关文记载,粉彩始于康熙时期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粉彩是古彩(即康熙彩或康熙五彩)的基础上,受珐琅彩制作工艺的影 响而创作的一种釉上彩的新品种,初创时,彩绘方法与古彩很想似,多沿用古彩的彩绘方法,仅在红色的染色中运用了珐琅彩中才能见到的胭脂红,光彩较足。白花朵和枝幹有粉质感,但淡绿和翠绿色仍是采用古彩中的平填法。 至雍正时期,无论在造型、胎釉和彩绘方面都有了空前的发展,粉彩工艺也日趋走向工致秀丽,柔和淡雅,逐步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装饰风格。 由于粉彩的颜料裏掺入了“粉质”产生了一种柔和感而且粉彩的烧成温度比古彩低(一般为700℃而古彩为800℃左右)画面烧出来后尤其在色彩感觉上比古彩要显得柔软,所以粉彩又有“软彩”之称。 粉彩所用的颜料种类远较古彩为多,以金为呈色剂的胭脂红,在康熙时的珐琅彩中已经出现,到雍正的粉彩中已大量使用,这种红色调也有多种变化,淡如蔷薇,深如胭脂,古彩所用红色仅限礬红一种,总共用色也不过衹六~七种,而粉彩多达数十种。 雍正粉彩瓷器上的纹样,有花鸟、人物故事和山水,但由于要充分运用胭脂红和、白色、浅绿色的渲染的有利条件,故以花卉为主,特别是官窑器,在白胜霜雪的瓷面上,数朵绮丽彩花妸娜多姿,其中尤以胭脂红色的牡丹甚 为绝艳。 雍正粉彩不仅有白地彩绘,而且还有各种色地彩绘的,如有珊瑚红地、淡绿地、黄地、紫红地和黑地等。 至乾隆时期,在技术上和艺术的表现上达到了更高的成就,制作精益求精,出品极为精美,但图纹有渐趋繁縟的倾向。 综观康、雍、乾三朝的各期特点是:康熙的刚建;雍正的雅致;乾隆的华缛。但人们一提起粉彩总要以雍正和乾隆的不平作为标准。 无论是雍正粉彩不是乾隆粉彩在艺术表现风格上更多地吸收了中国画的章法、设色等传统技法,生动地体现了自然界的形象,过去(直至现在)从事粉彩瓷绘的高级艺人大都喜爱且擅长中国画,并模仿国画起稿。同时还有一些外地画家来到景德镇从事粉彩作业,他们以瓷代纸,因而出现了一批绘画艺术很高的作品。 他们有向历代画家学习代代相传的传统:例如山水远学宋代的范宽、郭熙、马远、夏圭,近及清代的四五及袁江袁耀叔侄。而人物远及吴道子、李公麟、近及黄慎、改奇、费晓楼、钱慧安,吴有如以及明清版画、年画,近代月份牌画无不涉及。然花鸟受黄筌、崔白、恽南田,尤以任伯年和宫廷画家郎世宁影响最深。初学芥子园的也不少,但隨着印刷术的发展,现行各类画谱画册五彩斑爛层出不穷。它不仅继承了中国画的优良传统,同时还吸收了西画的优秀表现方法。陶瓷大学的创办大力提倡素描与写生,取他人之长,补已之短,大 大开阔了粉彩的艺术境界。为繁荣和提高粉彩的技艺充满了无限的生机。 二、粉彩技法 粉彩的基本技法按传统的习惯分为二大类:即画粉彩和填粉彩,细分可分画人物、画山水、画翎毛、画走兽、画花卉和画图案,填亦如此。现扼要分述如下: (一)画粉彩步骤 (1)起稿:(俗称:“打图)一般起稿都是直接在瓷器上进行,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结合器型。先用淡墨打草稿。 (2)制图:(俗称:“做图”)将瓷上打好的淡墨稿子,用浓墨仔细勾描一遍,然后将弄潮了的毛旁纸将已勾好的墨稿从瓷面上拓印下来,这样瓷上的图样便过渡到了纸上(注意纸千万不能太湿,太湿容易使墨渗开,而使图稿纸纹样模糊不清)。第一张原图稿就这样制出来了。 (3)拍图把从瓷面上揭下来的纹样拓印在毛边上叫“图纸”凉幹后,再在图纸上按上面的纹样用浓墨重描一镒,然后再打湿,将湿漉漉的图纸用吸水纸吸出多余的水,将图纸变潮了便可扑在白瓷上用手掌轻轻拍打,揭开图纸,一个清清楚楚的纹样稿便印到了雪白的瓷面上了。上面的花纹与原图一模一样。景德镇的配对瓷的批量生产瓷之所以能画成一模一样,就是用这方法。 (4)勾线:拍好了图样的瓷器仅仅是在瓷器上有了稿子。象中国画一样,有了稿子还必须落墨,而陶瓷上不是落墨而是“画料”这种料叫珠明料(或者叫生料,所谓生料浇不熟也,即烧后,仍可擦掉,要不掉必须用粉彩颜料復盖)由于画粉彩的料用油调成的,这就要求熟悉油料性能,即料与油的配比问题,油少了太幹太涩画不出线来。油多了流得太快,画出来的线又粗极易渗开而将画面弄臓,这就要在学习实践细心体验。 画线的笔,也是陶瓷专用的,它是野兔子毛加细竹竿制成,同时,笔头和笔杆要比一般常用毛笔细长得多,其原理是笔头细长,能多贮颜料,同时还可控制颜料缓缓地、均匀地流向笔锋,以便于作画。而笔杆长,就会造成上重下轻,向下压力作用,不仅使线条画得有力,同时一旦笔锋没有颜料而画不出线的时候,就可用握笔的手指往返摆动使笔杆的下部敲打在无名指甲上,发出嗒嗒的乡声(俗称嗒笔)由于笔头受到震动,而使料缓缓流向笔锋,这样线又画出来了。 粉彩线多用中锋、工艺性强,要求线条笔笔圆润、细密、流畅均匀干净,概括起来粉彩线应具有: ①淡:是与古彩线相对而言,如古彩线要求浓黑,粉彩则是深灰色,由于古彩是单线平塗的 风格,所以不管物体的质感如何,仅在线的顿挫上变化,而料色无深浅变化,则粉彩不同,除有线条变化外,料色也有变化,如白色的花朵,浅色的服装,多用浅色的线,而绿色的葉子和深色的服装则用深色的线。 ②细:粉彩多用细线,除石头树干而外,它极少用古彩,经常使用的粗黑线。 ③匀:粉彩线条多以匀净取胜,形式上不象古彩线描顿性多变,但它匀而不刻板。 ④柔:是指粉彩的线条柔和,不似古彩线条那样挺健遒劲。它要柔而不软、不弱、要柔中见挺、见刚。 ⑤俏:意思是粉彩的线条勾的巧妙变化,在淡细匀柔之中,其笔线的起、收、顿、转都较含蓄,不锋芒外露。 (5)彩料:粉彩勾完线后,也如画中国画样。要用浓谈幹湿不同的墨染,染出不同的层次来。陶瓷上是用两支笔:一支上料笔,一支不上料,将上上去的料按阴阳向背的方向慢慢渲染开来,通常陶瓷叫这种方法是“彩”。“彩”和渲染是区别的:彩是直接在瓷面上进行的,而渲染必须是在填过颜色的上面(通常是玻璃白)进行的。彩料的工具是用软硬适中的鷄狼毫,而渲染用柔软的尖细羊毫。 (二)填粉彩步骤 粉彩画好后,要待油料干了,才可以上色,因为,上粉彩的颜色一般都是用水调成的,油不干,线条就会浮起脱落。 (1)楷图:将画好的粉彩瓷器的线条上用洁净的棉球蘸上柴竃的锅底灰(俗称锅烟子、锅灰)其意义有两个:一是擦掉瓷上的污迹灰鹿,二是增加线条的厚度和油脂,以便水颜料容易填入线条的空档内把线条空出来。而有阴阳向背关系的彩料是不用擦锅灰的,因为它无须空出线条来,而衹要直接罩上透明色即成。这裹的难点是:一、无论是透明的粉彩颜料还是不透明的是难以区别的。二、没有烧之前的粉彩颜料的色相也是不好辨认的。务须上课时,认真听教员讲解。 (2)上色:一般程序是:先填水颜色,再用油渲染。 ①作霸:将擂钵中擂好的颜料(要能成形状)装入碟中的1/3处,并用食指捺一小槽子。其余2/3处注入清水,以保持颜料湿润,便于随时使用。 ②作标:将羊毫填笔蘸清水在槽中作“6”字形的转运,目的是将水与色调匀,这将是能否填好粉彩颜色至关重要的一环。所谓作标又称标水是指颜色和水撑觉拌的程度合适,不稀、不腻 来得心应手即为准确,才能完成粉彩填厚、填平的要求。 ③填色:将做好的标水的颜色笔,按照画面的要求一笔挨着一笔压过去填 平。在画面上虚过去的部分还要用两种以上的颜色接色,象画油画水粉中的云雾一样要用白粉接过去,而不能象国画以空当白。这在操作中再详细讲解和演示。 ④渲染:在填了玻璃白的底色上进行各类颜色的渲染,这将是填粉彩又一道难关,不过好在玻璃白是水质,干后再用油渲染不会将白颜色溶化开来,否则操作更不容易。渲染的目的使物象具有阴阳向背关系具有质感。 ⑤结果:结果是陶瓷术语,实际上就是渲染完之后作最的收拾,比如花卉点花芯、人物服饰花纹,鸟羽的斑纹等需要进一步刻划加工。 ⑥写字烧爐:将制作好的粉彩作品,根据题材内容题上相吻合的诗词和落款盖章。同时,可检验有无庇漏、色臓等毛病,这样一件粉彩半成品便可入爐烤花了。 三、成品的检验 通过700~750℃的电烧花爐烧过后,主要看胭脂红的呈色是否鲜艳柔和,如果偏橙色说明爐温不够,俗称“嫩火”。如果偏蓝紫色说明爐温过高,俗称“老火”。还有透明色玻璃 体明亮且成色纯正说明合格。如果颜色发木(不亮)说明欠火。 四、粉彩的工具材料 粉彩的工具材料主要分为二大类:一、画和填粉彩的笔类。二、颜料类(包括调色用的油类)其性质与纸画不同。现分述如下: (一)笔类 (1)勾线笔:为兔毛背部之硬毛制成,笔头如枣核状(技法中已有说明此处不再赘述)分为料半:细;单料:特细;双料:粗等三种。 (2)彩笔:为鸡毛与狼毛混合,其性软硬兼之与一般中、小楷无别。 (3)填色笔:为羊毫类笔,造型与画笔相同,按粗、细、特细分为大、中、小三种型号。 (4)洗染油笔:也为羊毫类笔,笔头特小,用于渲染只有大小二种型号。 (5)扒笔:系用竹筷和钢针制成又叫竹针笔和钢针笔用于修改画线中的错误和刮划、花卉的白茎或人物的白鬍鬚之用。 (6)擂钵:擂锤、擂颜料用。 (7)料盘:俗称料碟,装颜料用。 (二)颜色类 (1)画料: ①艳黑:画黑色的鸟和人物之髪鬚,不能用粉彩粉料復盖。 ②西赤:画红色的鸟和红色的花、人物脸手、红色的衣纹、家具;也不能復盖粉彩颜料。 ③珠明料:画所有线条、石、树草点等。必须复盖粉彩颜料方能固定在瓷器上。 (2)油类: ①乳油香:一种粘性树脂油,将粉状颜料调合成料,性粘。 ②樟脑油:一种挥发性油,将粘性的料,稀释后便于流畅作画,性散。 ③煤油:无色透明无粘性,当作水用,好处是:利用水油不相溶的特点,在水性颜色上渲染不会将下面的颜色翻(泛)起来。 (3)填色:主要分为三大类:①不透明色、②透明色、③净色。 ①不透明色:为乳浊状颜色,填在线条上会给朦住。 a:玻璃白多用来打底洗染和配色;如人物服装、花卉的花朵等。 b:翡翠:一种类似国画的石青,作图案地色和双勾叶草点等填色用; c:鬆绿:类似国画的石绿色,用途同上; d:宫粉:为一种粉红色,用途同上; e:锡黄(粉黄)讄一种粉,用途同上 ②透明色:复盖在画面上不会朦住画面,相反更透明、显亮。 a:雪白:为一种透明无色的极易与朦底的玻璃白混淆须特别注意,用途主要是配色和接色; b:大绿:一种透骨的翠绿色或深绿色,用作单钩树葉,石头罩色; c:苦绿:透明的草绿色或浅绿色作用同上。 d:赭石:一种透明的赭色作树干、石头(接色)兽皮等着色。 e:古紫:一种透明的紫灰色用于罩填老树干;如老梅树、老鬆树。 f:地皮绿:淡草绿色,用于草坪色,由苦绿加雪白配制。 G:水绿:用于青山绿水罩色,由大纱与雪白合成。 ③净色:所谓净色比较娇嫩不便与他色混合。多用于渲染。 a:洋红:胭脂色,可有深浅不同的色阶,方法是加适量玻璃白; b:广翠:一种蓝色,可用于象国画花青打底色,也用于洗染; c:净大绿:半透明的淡翠绿色,用于玻璃白上洗染淡绿色; d:净苦绿:为半透明的淡草绿色,用途同上。 e:净黄:半透明的淡,用途同上。 f:茄花:一种粉紫色,由洋红与广翠合成,加进玻璃白可分为不同深浅的色阶,用于花朵和服装的渲染。 参考文献: 《陶瓷讲义》

紧张的狗
酷炫的小刺猬
2025-09-12 20:31:25
陶 瓷 知 识
所谓瓷砖,是以耐火的金属氧化物及半金属氧化物,经由研磨、混合、压制、施釉、烧结之过程,而形成之一种耐酸碱的瓷质或石质等之建筑或装饰之材料,总称之为磁砖。其原材料多由粘土、石英沙等等混合而成。
分类:
陶制砖、 炻质砖、 瓷质砖
吸水率(国标): 20%——10% 10%——05% 05%以下
轧机吨位: 1500吨 2500吨 7200吨以上
瓷质砖又分为: 全瓷玻化抛光砖、 全瓷仿古砖
概论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瓷砖方面的内容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一、 釉面砖
1、顾名思义,釉面砖就是砖的表面经过烧釉处理的砖。它基于原材料的分别,可分为两种:
1) 陶制釉面砖,即由陶土烧制而成,吸水率较高,强度相对较低。其主要特征是背面颜色为红色。
2) 瓷制釉面砖,即由瓷土烧制而成,吸水率较低,强度相对较高。其主要特征是背面颜色是灰白色。
要注意的是,上面所说的吸水率和强度的比较都是相对的,目前也有一些陶制釉面砖的吸水率和强度比瓷制釉面砖好的。
2、釉面砖的釉面根据光泽的不同,还可以分为下面两种:
1) 亮光釉面砖。适合于制造"干净"的效果。
2) 哑光釉面砖。适合于制造"时尚"的效果。
3、常见问题
釉面砖是装修中最常见的砖种,由于色彩图案丰富,而且防污能力强,被广泛使用于墙面和地面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主要有两方面:
1) 龟裂
龟裂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坯与釉层间的应力超出了坯釉间的热膨胀系数之差。当釉面比坯的热膨胀系数大,冷却时釉的收缩大于坯体,釉会受拉伸应力,当拉伸应力大于釉层所能承受的极限强度时,就会产生龟裂现象。
2) 背渗
不管那一种砖,吸水都是自然的,但当坯体密度过于疏松时,就不仅是吸水的问题了,而是渗水泥的问题。即水泥的污水会渗透到表面。
二、 通体砖
通体砖的表面不上釉,而且正面和反面的材质和色泽一致,因此得名。
通体砖是一种耐磨砖,虽然现在还有渗花通体砖等品种,但相对来说,其花色比不上釉面砖。由于目前的室内设计越来越倾向于素色设计,所以通体砖也越来越成为一种时尚,被广泛使用于厅堂、过道和室外走道等装修项目的地面,一般较少会使用于墙面,而多数的防滑砖都属于通体砖。
三、 抛光砖
抛光砖就是通体坯体的表面经过打磨而成的一种光亮的砖种。抛光砖属于通体砖的一种。相对于通体砖的平面粗糙而言,抛光砖就要光洁多了。抛光砖性质坚硬耐磨,适合在除洗手间、厨房和室内环境以外的多数室内空间中使用。在运用渗花技术的基础上,抛光砖可以做出各种仿石、仿木效果。
也许是业内的大意,也许是业内的故意,抛光砖却留下了一个致命的缺点:易脏。这是抛光砖在抛光时留下的凹凸气孔造成的,这些气孔会藏污纳垢,以致抛光砖谈污色变,甚至一些茶水倒在抛光砖上都回天无力。
也许大家意识到这点,在后来一些质量好的抛光砖在出厂时都加了一层防污层,但这层防污层又使抛光砖失去了通体砖的效果。如果要继续通体,就只好继续刷防污层了。装修界也有在施工前打上水蜡以防粘污的做法。
瓷砖工艺
生产流程
渗花砖
采石料—→配料—→球磨—→过筛/除铁—→喷雾干燥—→砖坯高压成型 —→坯体干燥—→印花—→高温烧结—→抛光—→磨边
磁片
采泥料—→压坯—→干燥—→砖坯压成型—→坯体干燥—→高温烧结—→施釉—→高温烧结(也有一次烧成的)—→磨边
陶瓷原料
陶瓷原料主要来自岩石,而岩石大体都是由硅和铝构成的。陶瓷也是用这类岩石作原料,经过人工加热使之坚固,很类似火成岩的生成。因此从化学上来说,陶瓷的成分与岩石的成分没有什么大的区别。如果是硅和铝所构成的陶瓷,其主要原料有以下几种:
1、石英——化学成分是纯粹的二氧化硅(SiO2),又名硅石。这种矿物即使碎成细粉也无粘性,可用来弥补陶瓷原料过粘的缺点。在780℃以上时便不稳定而变成鳞石英,在1730℃时开始熔融。
2、长石——是以二氧化硅及氧化铝为主,又夹杂钠、钾、钙等的化合物。因其所含分量多寡不同,又有许多种类。一般有将含长石较多的岩石叫作长石的,也有以它的产地来命名的。现在把长石中具有代表性的几种和它们的成分列于表1。其中前三种是纯粹的理论成分,后一类则含有岩石中所有的不纯物质。
钠长石与钙长石以各种比例互相熔解,变成多种多样的长石。这些总称为“斜长石”,它的性质依其中所含钠长石与钙长石的比例而定。还有一种和正长石(钾长石)为同样成分而形状稍有变异的,至今也多误传为正长石,其实这种应该叫做“微斜长石”。
3、瓷土(又名“高岭土”)——瓷土 是陶瓷的主要原料。它是以产于世界第一窑厂的中国景德镇附近的高岭而得名的。
瓷土的熔点约在1780℃左右,实际上因为多少含有不纯物质,所以它的熔点略为降低。
纯粹的瓷土(高岭土)存量不多,而且所谓纯粹的瓷土,也没有黏土那样强的粘度。一般所说的瓷土如果放在显微镜下面来观察,大部分带有白色丝绢状的光泽,银光闪闪,是非常小的结晶,这就是所谓纯粹的瓷土。此外,还含有未变质的长石、石英、铁矿及其他作为瓷土来源的岩石的碎片。
纯粹瓷土的成分是:SiO2 4651%,Al2O3 3954%,H2O 1395%, 熔度为1780℃。
陶瓷中最高级的是瓷器。作瓷器用的岩石究竟以哪样最好?由于瓷器必须是白色。因而就不得不极力避免含有使陶瓷着色的铁分。含铁少而以氧化硅及氧化铝为主要成分的岩石有:花岗岩、花岗斑岩、石英斑岩、石英粗面岩以及由这类岩石分崩而成的水成岩等。

釉的主要成分是SiO2(即玻璃),在其中或之上、之下又加入了金属化合物,使其呈现出不同纹理花色:
1、釉上彩,在烧好的素器上彩绘,再经低温烘烧而成,因彩附于釉面上。
2、釉下彩,于生坯上彩绘,后施釉高温烧成,彩纹在釉下,永不脱落。
3、釉里红,以氧化铜为色剂在胎上彩绘,施釉后高温烘白底红花。
颜色釉(参考)
颜色釉:是用含有着色金属元素的原料配制的呈色优美的釉料。釉料中加入不同的金属氧化物为着色剂,在一定温度与气氛中烧成,会呈现不同色泽的釉,成为颜色釉。它有三种划分方法:一是按烧成温度分类,分高温颜色釉(1300度左右)、中温颜色釉(1200度左右) 和低温颜色釉(1000度左右),若以1250度为界,分为高、低两种。二是按烧成后的火焰 性质分为氧化焰颜色釉、还原焰颜色釉两种。三是按烧成后外观特征分类,可分为单色釉、复色釉(花釉)、裂纹釉、无光釉、 结晶釉等
颜色釉与普通色釉的不同在于颜色釉的特殊烧制工艺和配方。颜色釉的釉面,必须经过125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煅烧 ,才能显现出它光若流油,色若虹霞,纹若流云飞瀑的独特魅力。颜色釉五彩缤纷种类繁多。青色的如:豆青、影青、粉青、龙泉天青等;红紫色的如:祭红、郎窑红、均红、玫瑰紫、美人醉、釉里红、火炎红等。的如:钛黄、象牙黄、蟮鱼黄、粉黄等。绿色的如:翠绿、孔雀绿、金星绿、哥绿等;黑色的如:乌金、铁 锈花、无光黑。其他还有结晶釉、窑变花釉、茶叶末、钛花釉、裂纹釉、唐三彩、龙泉釉、 蜡光釉、金砂釉、变色釉、 "三样开泰"、霁蓝釉等。 另外还有低温颜色釉如:西洋红、胭脂红、孩儿面、粉红、辣椒红;鹦哥绿、苹果绿、浅绿、鱼子绿、瓜皮绿、炉均翠苦绿、浇绿;正黄、浇黄、淡黄、鱼子古铜、黑地浇紫等。

个性的云朵
文艺的火车
2025-09-12 20:31:25

五彩:黄青赤白黑的意思泛指各种颜色,明清两代属于釉上彩,始于明代宣德年间。

其从阴阳五行学说上讲,也分别代表了木、金、火、水、土。五彩在明清两代得到发明和发展。主色调有赤、黄、绿、蓝、黑、紫。

颜色分类

有彩色就是包含了彩调,即红、黄、蓝等几个色族,这些色族便叫色相。

最初的基本色相为:红、橙、黄、绿、蓝、紫。

在各色中间加插一两个中间色,其头尾色相,按光谱顺序为:红、橙红、黄橙、黄、黄绿、绿、绿蓝、蓝绿、蓝、蓝紫,紫。

红紫、红和紫中再加个中间色,可制出十二基本色相。

这十二色相的彩调变化,在光谱色感上是均匀的。如果进一步再找出其中间色,便可以得到二十四个色相。如果再把光谱的红、橙黄、绿、蓝、紫诸色带圈起来,在红和紫之间插入半幅,构成环形的色相关系,便称为色相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