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时地板和瓷砖接缝处理时应该注意啥?
基层处理,水平必须做得非常好,建议简单的自流平解决。高差,计算好地砖(我看这应该是瓷片)加上粘接层的厚度,计算好木地板加上塑胶垫的厚度。厚度一致 ,好办。厚度不一致,放线分格,做出垫层(刚才的找平就只做低的部分,高的部分仍然要找平)。你要知道,装饰行业,两种不同材质想要完美的做在同一个水平面是极其困难的一件事。
原因可能是1、内墙砖与压力板之间缺少轻钢挂网,粘贴之后水泥压力板变形,内应力导致内墙砖开裂。面对这种情况,不能简单的处理,正确处理方法是,砸掉瓷砖,把基层清理好,重新进行轻钢挂网的施工。严格按照规程施工,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2、楼板墙体,出现不均匀沉降,或者出现温度变形导致开裂,常见于客厅大地砖,这种行情,在其变形或者沉降完成之后,砸开开裂的砖,补上即可!3、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水泥拌和不均匀,水泥净浆中见存在大量水泥干粉,铺贴完成后,干粉在吸收零星水分后,开始水化变形,产生内应力导致开裂。此种情况可以直接砸烂换新砖。三种情况的表现不同,第一种最为普遍,开裂特点是大面开裂。第二种特征为纵缝式开裂。第三种是,局部鼓起,单块开裂,或者跳棋式开裂!
这些都是地砖的问题,但很多不懂行的人都会把责任推给砖工师傅,我们砖工躺在枪口上,根本没地方投诉,比什么六月霜林要冤枉啊! 拿了别人的钱帮别人做好事,地砖角度不平这一点尽量做到平,铺地砖时四角要平,高低偏差不得超过03毫米,作为一个老师傅最好的检验仪器都是不摸不验的,准确率能达到99%以上! 造成地砖质量问题的砖角不平,可以在铺贴时用孔径减弱偏差,四角求平后的地砖,有什么拱起可以尝试用重物压住水泥砂浆固化为止。
以前我们处理不平整的地砖要用顶木的方法,虽然效果可以但很麻烦 铺设地砖时出现砖角不平,其质量问题即为陶瓷砖本身比较普遍的问题。瓷砖有凸点,四周低中间高,类似于锅盖的造型,只是凸点很小,大家在日常选购时都用不着注意发现。其效果类似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地球是一个球体,但我们看到的地球却没有曲率。造成角质不均匀的陶瓷砖的工艺规范不过关,用的什么材料不好,陶瓷砖烧制时就出了问题。这种砖不仅角不平,而且尺寸也不一样,铺设时必须留缝承接调整。
最好不要选择,一般便宜的陶砖,陶砖容易出现这种问题。铺砖时不要留缝,有些人觉得买的瓷砖价格高,质量也应该不错,承接店要贴无缝,所以不要留缝。最后导致瓷砖热胀冷缩变形,容易起拱,造成角度不平。技术问题。砌砖工人在铺设瓷砖时,没有将瓷砖角度调平。
这也是常见的瓷砖铺设问题,基本上都是工艺不过关。后来发生踩踏事件,刚铺好的砖一般不允许人踩踏,踩踏也会造成瓷片松动,如果没有踩到瓷片中心,会发生瓷片角部翘起,造成角部不平。如果是陶瓷砖的质量问题就很难修复。如果不是,可以把砖敲掉,重新安装。如果是空鼓,瓷砖松动,可以把砖拆下来,重新铺贴,或在砖缝中注胶解决。如果没有接缝只能重新铺设。
1、瓷砖质量差
有些劣质瓷砖硬度不够,在使用过程中承重过高,则容易开裂。
防范措施:选择品牌产品。瓷砖的硬度与密度有直接关系,在选购时,把砖翻过来看背面,颗粒越细腻的砖密度越高,则硬度越高,质量越好;
可以往瓷砖背面洒水,如果水不下渗而向下流则说明该砖密度较大,硬度较高;若水会下渗,则说明该砖密度较小,硬度较低。
2、瓷片铺设前,浸泡时间不足
有一定吸水率的瓷砖在铺贴前若不浸水,铺贴后在水泥砂浆凝结、强度上升的过程中,瓷砖会吸收其水分,砖面因水泥砂浆的拉力发生开裂。
3、热胀冷缩,砖片之间的缝隙过小
在铺贴时如果没有预留适当缝隙,也会导致瓷砖受挤压开裂、空鼓或脱落。
防范措施:瓷砖及填缝剂都会有热胀冷缩现象,铺贴时应预留适当缝隙,填缝剂是一种有韧性的、强度较低的柔性产品,弥补了瓷砖热胀冷缩的膨胀系数,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空鼓、开裂。
4、房子沉降
如果是房子沉降导致地砖炸裂的话,问题就严重了,应该通过合法的渠道,与开发商(包括建筑商)进行协商,要求对方进行专业处理(首先是对沉降部位进行加强,再对建筑物进行重新的平衡处理);对已经造成的相关损失进行赔偿。如果协商没有办法的,就建议法律解决。
5、使用时间是道坎儿
基于每次室内温度发生变化时,瓷砖都会受到墙体的挤压,这种挤压经过长久的积累也会让瓷砖自爆。很多发生瓷砖爆裂的家庭所铺贴的瓷砖时间最短的也在5年左右,最长则是10年多了。如果瓷砖之间高低不平,再加上长期走动,又经受楼体的挤压,那么瓷砖就更容易发生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