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清的6大明朝将领最后都是什么下
李永芳是明朝将领中第一个降清的。1618年同清军作战失败被劝降,后面的清军入关过程中,他发挥了重要作用。1634年李永芳病死,因为卓越的战功,他的后世因此受到封赏,世代高官厚禄。孔有德原是毛文龙的部将,后来发动兵变降清。降清时,他不仅带去了自己的精锐铁骑,还有明朝的先进火器,这些火器使清军的战斗力大幅提升。后来清朝封他为恭顺王,1652年在和南明李定国的战斗中,因为失败而自杀。耿仲明是跟随孔友德一起叛变的,他也很快得到清廷重用,还因功被封为靖南王。但后面因为受到皇帝的猜疑被逼自杀。尚可喜也是毛文龙部下,1633年降清,投降时送了5个岛给清朝作礼物。尚可喜能征善战,因而深受清廷的重用。可惜1676年他的儿子发动叛乱,尚可喜因此被软禁,最后在气愤中死去。洪承畴是在和清军作战时被俘,一开始并不愿降清,最后在孝庄太后的劝说下,选择投降。降清后,他立即对旧主明朝发动了进攻,还极力劝说外甥吴三桂降清。官至兵部尚书的他,最后因病死在北京。明亡后,吴三桂手握10万关宁铁骑,李自成和清朝都希望吴三桂加入自己的阵营当中,而吴三桂却怒为红颜,选择降清,最后将清兵引入关内,击败李自成部队,成为清军成功路上的最大帮手。但后面他又发动三藩之乱,背叛清廷,不久后病逝。
在元朝和明朝的大决战当中,30万的蒙古军队被徐达的10万军队打到全军覆没,这到底是什么原因?
一、在元朝时期,蒙古人统治了中国内地高达几十年,明明拥有着超强实力的元朝军队,却最终输给了明朝军队,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个原因徐达的以计取胜。徐达不愧为明朝第一战将,凭借着自己高超的指挥艺术,不断派小队人马去骚扰元朝军队,同时采用了各种方法折腾元朝军队,导致元朝军队的大队人马很快就丧失了状态,一个个都变得垂头丧气。直到时机成熟之后,徐达才发动了进攻,而王保保的队伍一片惨败,死伤无数,而他仅带着为数不多的人马跑回到草原深处。根据相关野史的记载,朱元璋也帮了徐达的大忙,他采用高官厚禄方法,不断吸引元朝内部的汉人,所以在战争开始的时候有很多人直接就投诚了。
二、第二个原因元朝军队被养废了。很多人都认为元朝军队拥有非常多的人马,并且还拥有王保保这样的大将,但为什么就战败了?徐达的计谋只是其中一个方面,而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队伍本身的原因,元朝军队一直处于养尊处优的状态,在中原内地已经习惯了奢华的生活,并且他们对汉人已经没有任何的警惕,时间长久之后就把自己养废了。这就是残酷的战争,长期的养尊处优已经让他们失去了能征善战的资本,而明朝军队恰恰相反,他们长时间受到压迫,在最后即将站起来的一刻,更是爆发极强的战斗力。
三、所以说元朝军队前期非常厉害,但到了后期却被明朝直接扫荡成功,主要还是因为许多的因素导致的。
朱由崧是明朝皇帝吗?朱由崧不是明朝皇帝,而是南明政权的皇帝,虽然朱由崧在明朝的遗老遗少的支持下在南京登基为帝,国号也是明,但是历史上一般称之为南明政权,真正的明朝一般认为在崇祯皇帝殉国之后就已经被清军灭掉了,崇祯皇帝是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朱由崧是南明政权的皇帝。朱由崧是明朝皇帝万历皇帝的亲孙子,是万历皇帝的第三个儿子朱常洵的庶长子,1644年4月25日,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崇祯帝在北京的煤山上自缢身亡,明朝就此终结。而明朝终结之后,明朝的遗老遗少不甘心大明政权就此灭亡,于是希望重新拥立一个具有大明皇室血统的人作为新政权的皇帝。本来这个皇帝应该是由崇祯帝的儿子们来做,但是崇祯皇帝的儿子们在明朝灭亡之后不知所踪,而大明的遗老遗少希望尽快的拥立一位皇帝,来率领明朝的残余势力。国不可一日无君,他们希望尽快的在具有明皇室血统的人中选择一位做皇帝,当时朱由崧是第一顺位皇位继承人,但是东林党人反对立朱由崧,用史可法的话说朱由崧在藩不忠不孝,恐难主天下,东林党人希望能够立万历皇帝的侄子潞王朱常E。
福王朱由崧在高人的指点之下直接向雄踞江北的三镇总兵求助,得到了军方支持的朱由崧于是成功的登上了王位,1644年五月十五日,朱由崧在南京紫禁城武英殿即皇帝位,第二年改年号为弘光元年。国号定为为明,史称南明。朱由崧是明朝皇帝吗?答案是朱由崧不是明朝皇帝,而是明朝灭亡之后的南明政权的皇帝。弘光帝其实指的就是历史上的明安宗,他本来是福王的儿子,后来继承父亲福王的位置,但是后来机缘巧合之下却让他坐上了皇帝的位置,因为年号的关系人们也称呼他为弘光帝。然而弘光帝的作为却实在不敢令人恭维,那么弘光帝的作为到底是怎样的呢?
朱由崧是万历皇帝的亲孙子,是福王朱常洵的庶长子,也是明朝灭亡之后在南京建立的南明政权的皇帝,朱由崧是怎么死的?朱由崧成为南明政权的皇帝之后,在清军逼近南京的时候开始了四处逃亡,最后南明的军队将领投降了清军,而朱由崧被当做礼物献给了清军,最终在北京的菜市口被清 斩首身亡。
明朝灭亡之后,崇祯皇帝的儿子们本来应该继承王位,但是当时崇祯皇帝的儿子们流亡在外,无法找到,而明朝的遗老遗少觉得国不可一日无君,需要尽快的选择一位新皇帝来统率明朝的残余势力,朱由崧就成为了明王朝的第一顺位继承人,之后成功的登上了王位。福兮祸兮,朱由崧登上王位对朱由崧来说看似是一件好事,但是当南明政权被清军灭掉之后,成为南明皇帝对于朱由崧来说就成为了一件祸事,因为擒贼先擒王,清军可以饶恕那些投降的将领,给与他们高官厚禄,但是唯一不能放过的就是南明王朝的形式上的最高统治者弘光帝朱由崧。
1645年5月22日,总兵田雄、马得功、丘钺、张杰、黄名、陈献策劫持了弘光帝,将其作为投降的礼物献给了清军。1645年9月,朱由崧与皇太后邹氏、潞王朱常E等人被押送到北京,安置居住。朱由崧依然是酣饮极乐。到底朱由崧怎么死的呢?1646年五月,弘光帝朱由崧等十七人被斩首于菜市口(但是也有人说朱由崧是被用弓弦勒死的),朱由崧死时年仅四十岁。朱由崧的王妃黄氏的弟弟黄盐梅将朱由崧与黄妃合葬在河南孟津县东山头村。朱由崧是明朝灭亡之后,明朝的遗老遗少在南京拥立的新君,是南明政权的弘光皇帝,但是从1644年五月登上皇帝宝座,到1645年五月二十二被自己的属下献给清军,弘光皇帝只在皇帝的宝座上坐了一年的时间,后来在1646年五月被大清斩首于北京菜市口,朱由崧死的时候只有四十岁。朱由崧为什么成不了赵构呢?原因有三。
首先从朱由崧个人的能力来看,朱由崧是一位昏庸无能之辈,朱由崧虽然是依仗着军队的支持登上了王位,但是其登上王位之后却并没有能够将军权抓在自己的手里,而是听任拥立自己的军队将领依仗着拥立新帝有功而飞扬跋扈,没有人可以节制的了,也就是说虽然朱由崧登上了皇帝的宝座,但是却并没有将权力抓在自己手中,而是醉生梦死,沉迷于酒色之中。南宋的赵构虽然是也沉迷于享乐,但是赵构却是一个令出必行的皇帝,即使是岳飞朱仙镇大捷想要直捣黄龙的时候,赵构也能够让其撤军,从这里可以看出赵构是最高权力的拥有者,这一点朱由崧是远远不及赵构的,正是由于朱由崧的昏聩无能,没有及时的将权力抓在自己手中,才导致了其与赵构不能相比。
再者,从南明王朝的臣子们来看,一开始的时候东林党包括史可法在内的很多人都不同意拥立朱由崧,虽然后来不得不接受了朱由崧登基为王的事实,但是无疑这种拥立谁为新君的分歧一直都是存在着的,正是这种分歧的存在,使得朱由崧的反对者最后将朱由崧献给了清军。朱由崧为什么成不了赵构的第三个原因是其缺乏必要的贤臣能将,南明的内部各自拥兵自重,非常的不团结,而清军在多尔衮统一的指挥却拥有着强大的战斗力,双方的力量对比实在是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因此南明政权的覆亡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明朝的奏折大部分都是都有自己的封疆大吏,在自己的封地上权力特别大,甚至他们可以直接宣读皇帝自己封地上的地方官员为自己的宠臣,而且在自己的封地上几乎都是这个天下,他们说在自己的土地上和皇帝的诏书是一样的,所以权力是相当大。明朝的诸侯们在永乐靖难前就有很大的权力。他们有自己的宫殿和军队,每个国王都有三个侍卫。侍卫的数量从3000人到19000人不等。朱元璋的儿子燕王和晋王是最强大的,各拥有超过10万的军队。明朝中期和后期的诸侯王没有什么权力。
他们相当于一个大地主,可以从他的封地上收取地租,生活条件良好。但他们没有权利自由离开自己的封地。除非皇帝把他叫到北京。在明朝初期,皇子们同时负责军事和经济事务,有一个文臣和一个武臣,分别负责地方事务和军事事务。王子还指挥地方驻军。
朱元璋还规定,他的 "龙子龙孙 "都要由国家包办:太子的儿子被授予郡王的称号,太子的儿子被授予镇国将军的称号,镇国将军的儿子、孙子、曾孙先后被授予辅国将军、镇国将军、镇国中尉、辅国中尉、镇国中尉等称号。"王子虽然失去了政治权力,但他在经济上却非常富有。当王子的王国是一个诸侯国时,皇帝经常授予大片的土地"。
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给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评论,如果哪里有不对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动交流,如果大家喜欢作者,大家也可以关注我哦,的点赞是对我最大的帮助,谢谢大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