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瓷介绍 青花瓷简单介绍
1、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属釉下彩瓷。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
2、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顶峰。明清时期,还创烧了青花五彩、孔雀绿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红彩、黄地青花、哥釉青花等衍生品种。
3、青花瓷虽然具有非常明显的中国特色,但是,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却来自海外。元代青花瓷之所以能在前代基础上突飞猛进,一个重要原因是,使用了来自海外的色料,明朝中前期也同样。专家称这种色料为“苏麻离青”、“苏渤泥青”等。
4、它是锰含量较低,铁含量较高的钴料,故而能烧制出漂亮的青色花纹图案。有学者从“苏麻离青”从发音上说,这种色料来自索马里,也有说来自苏门答腊。但是,一般认为,“苏麻离青”来自波斯(今伊朗)和叙利亚一带。
青花瓷文化,青花又称白地青花瓷器,它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将绘画、书法巧妙地融为一体。古代绘瓷艺人经过巧妙构思,亦将其表现在瓷器上,并使其升华为具有装饰美的形象。万历、天启年间的灵芝托“寿”,灵芝托“喜”的画面,甚至不用衬托物直接书写在瓷上的书法“寿”字,看来亦饱满、流利,给人艺术享受。青花瓷是元代时期景德镇瓷工的创造发明,当时烧制就已经十分成熟,至明代,景德镇青花瓷就更以胎釉精细、青花浓艳、造型多样而负盛名。清代唐、雍、、乾年间的青花瓷烧造成就更加显著。
青花瓷文化价值主要从两点来体现最为明显:
一.青花瓷的美学价值
火中凤凰,俨然是寓意深刻、最富民族特色的中国国画。它把国画与精美的瓷器相结合,其艺术价值显然大为提高。在富于变化而又优美的景德镇艺术瓷器造型上,在洁白的瓷胎表面,绘制精心设计的高雅国画,青红对比绚丽多姿,罩上玉质感很釉色美等四美于一器,再经过难于驾驭的火的艺术的洗礼。简直成了火中凤凰!这种巧夺天工的艺术珍品,在元代创制伊始,极为难得,只能作为帝王等贵族收藏欣尝,或作为国宝“赐赠”友邦。
风景如画的江南风光的艺术再现。景德镇座落在黄山余脉的群山环抱之中,地处黄山、庐山、九华山、波阳湖、长江、新安江之间,山青水秀,鸟语花香,具有典型的如诗如画的江南风光。在这优美的大自然环境的长期熏陶下,历代艺术大师师法大自然,创作出千姿百态的画面。这对提高青花釉里红画面的艺术价值起到了天然玉成的作用。
人文荟萃,大师辈出。江西素有人杰地灵之称。它地处吴头楚尾,拥有楚文化和吴越文化的传统优势,又地处大江南北文化交流之要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赣文化。唐、宋八大文学家,江西占了王安石、欧阳修、曾巩三家。临川才子之乡,千百年来保持发扬了传统优势。南昌八大山人朱耷的书画,奇特瑰美,对景德镇陶瓷美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景德镇邻接徽州、江浙,这些都是文化、美术的发达地区。景德镇自宋、元开始贡瓷器于朝廷,明、清两代朝廷派督陶官设御窑烧制帝王用瓷与国家用瓷,延聘四方画师极尽绘画之美。在这些先进文化的世代熏陶下,景德镇美术大师代代相传。近代,则有珠山八友。他们的绘画与瓷画作品都是传世珍品。新中国建立以来,创办了景德镇陶瓷学院,设置陶瓷美术专业,改变千百年师徒传授技艺的传统,用现代科学方法培育了大批陶瓷美术人才。他们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造富有时代气息的新作品。新中国建立以来,景德镇美术大师星汉灿烂。毕渊明、王锡良、张松茂、周国桢、秦锡麟等等,各有特色。拥有如此众多的世代相传的陶瓷美术大师,绘制出精美绝伦的青花釉里红艺术瓷就是很自然的了。
青花艺术瓷是素雅与艳丽的和谐统一。它犹如牡丹,叶青花红,雍容华贵,国色天香。它的色调比重具有广泛的可变性,或浓汝淡抹,或写实写意,都意境深远,巧夺天工。青花釉里红艺术瓷对瓷器的造型有广泛的适应性。艺术瓷的造型多为瓶类,其造型变化无穷,一般有大小、高低、宽瘦之分。同一器形,其上下的直线与曲线交替运用。其中以小口矮领丰肩下收,挺拔小底的梅瓶,饰以青花釉里红画面,更是相得益彰,耐人寻味。它的俊俏秀丽宛如俊美的少女,能超越时空界限,历经千百年一直为中外人士所喜爱。现代,箭筒以及各种夸张变化的造型,甚至残缺美的造型,饰以青花釉里红画面无不妙趣横生。
二.超越时空的魅力
自元代创造青花釉里红艺术瓷以来,历经明、清以至现代,在这657年的发展历程中,一代代艺人辛勤探索,从起步阶段的釉色不够纯正,造型、图案的比较单一,发展到釉色纯正,造型、图案日趋丰富多彩。正由于这个艺术瓷品种的不断发展完善,使它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被中外人士所鉴尝。
元代釉里红器的特点是:纹饰比较简单,纹饰题材较少;铜在高温下容易挥发,无淡彩,只有一个比较浓的色阶,并且纹饰线条常见晕散;铜彩料在烧成过程中十分敏感,窑室气氛稍有变异,便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元代釉里红器呈纯正红色的很少。
元代青花瓷器,以1979年江西省发现4件成组的青花瓷器为代表。其中2件俑,1件塔式四灵盖罐,1件楼阁式谷仓。后2件器物书写至元戊寅年款。盖罐堆塑青龙、白虎为耳,腹部堆贴朱雀、玄武,腹下近底处饰变形莲瓣一周。线条勾青花,突起部分施釉里红,颈及肩部有“大元至元戊寅六月壬寅吉置刘大使宅凌氏用”款。谷仓形似牌楼,二芦烧成。楼上、楼下均塑人物。突出部位施釉里红,仓后青花墓志铭一篇。这应是谷仓式墓碑。根据墓志铭得知,墓主人凌氏生于前至元30年,死于后至元4年,因此这4件青花釉里红器都为公元1388年所制。
明代的青花。《遵生八笺》说:“宣德年造红鱼靶杯,以西红宝石为末,图画鱼形,自骨内烧出,凸起宝光,鲜红夺目,若紫黑色者,火候失手,似稍次矣。”这种宣德釉里红三鱼高足杯,上海博物馆有收藏。
康熙雍正时期的制作,在明代的水平上有提高。康熙时期基本上能掌握发色的效果,其铜红呈色作用一般比较稳定,和宣德时的成功作品一样呈淡红色。雍正时期的更有呈鲜红的色调,而且成品率很高。国内外有康熙十年、十一年、十二年“中和堂”款的青花器,往往以青花绘亭台、树干,以绘花朵,两种色调都比较淡。康熙青花器有青花龙和龙相结合的双龙图案,也有青花、釉里红相配合的花卉。图案,更有一种以青花、釉里红和豆青釉色相结合的所谓釉下三彩,则是把釉下彩绘的制瓷工艺推进了一步。
雍正时期的更趋精进。唐英在《陶成纪事碑》中记述雍正时期重要的制瓷,
民国时期,历经长期战乱,生产受到严重破坏,景德镇瓷业严重衰退,各种艺术瓷也呈严重滑坡的趋势。
新中国建立以来,景德镇瓷业得到了迅速的恢复与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瓷业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随着国际贸易的增多,国内人民生活的改善与提高,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对艺术瓷的需求量日益增大,青花瓷进入了新的繁荣时期。它的艺术精品可以为国家收藏,外商或高收入者购买鉴尝,一般艺术品可以美化广大人民的生活。
制造工艺上的新飞跃。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用传统柴窑烧制青花瓷已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更何况景德镇只保留了几座柴窑,富有经验的烧窑老师傅也越来越少,新形势提出了新的技术要求。景德镇陶瓷学院赵达峰教授等人组成科研课题组,在轻工业部的批准立项下,研究用现代测试手段调配的颜色釉配方,用煤气窑代替柴窑烧制青花瓷。经过数年的反复试验,取得了大量的试验数据,终于取得了成功。其质量完全达到柴窑烧制的标准,并且把凭经验烧制改为凭现代科学技术的仪表监控,使产品质量稳定,正品率高。这样,就为小批量生产这一名贵艺术瓷提供了现代工艺设备。
我国古代青花瓷,绘画装饰清秀素雅,瓷器底部的文字,图案款识种类繁多,各个时期的款识均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根据青花瓷款识的形式、种类来看,主要可分为纪年款、吉言款、堂名款、赞颂款和纹饰款五大类。青花顾名思义,收藏界把以金属钴为单一呈色剂在白釉底色上烧制而成的釉下彩瓷俗称为青花瓷,青花有时并不是单一呈色,还与其他彩色相配,如同一器物上有红有兰,则被称为青花釉里红,此外还有青花五彩,青花加彩等。
【青料品种】 苏泥麻青:即苏泥勃青、苏勃泥青、苏麻离青等。其称号的来历,一说是来自波斯语“苏来曼”的译音。这种钴料的产地在波斯卡山夸姆萨村,乡民们认为是一名叫苏来曼的人发现了这种钴料,故以其姓名来命名此料。另一种说法是,苏泥麻青应为苏麻离青,是英文smalt的译音,意为一种蓝玻璃。此料属低锰高铁类钴料,故青花呈色浓重翠绿,有“铁锈斑痕”,。元青花的一部分和明永乐、宣德官窑所用青料均是这种,产地均在古波斯或今叙利亚一带的。
国产土青料;望文生义就是国产料,在明前期常用;色彩发黑而晕散;有点挨近苏麻离青料
平等青:又称陂唐青,产于江西乐平。明“空白期”晚期和成化、弘治、正德前期时运用。此料呈色浓艳、青亮、安稳,特别使成化青花器名噪一时。 下面的就是成化;
石子青:又称石青,产于江西高安、宜丰、上高一带。此料独自使用时,青花发色暗淡乃至发黑,明清二代民窑普遍选用此料,官窑很多与回青谐和使用。
回青:有产于西域、新疆、云南等多种说法。此料发色幽青泛紫,若独自运用有点浑散,所以很多与石子青混合运用。明代嘉靖至万历前期多用此料。其平分上青:混入石子青10%,用于混水(填色),发色青亮;中青:混入石子青40%,用于设色(勾勒概括),画出来的东西笔法明晰。
浙料:又称浙青,听姓名就知道了,是产于浙江绍兴、金华一带。国产猜中以浙料最好,其发色翠绿,明代万历中期至清代,景德镇官窑青花器都选用此料。民窑也用,说明晰浙料用的时刻和规模都很广。
珠明料:产于云南宣威、会泽、宜良等县,其中以宣威料最好。此料发色明媚纯粹。康熙青花多选用此料。
化学青料:用化学制品氧化钴配制的青料。发色紫蓝、纯粹、淡雅,但轻浮而缺少附着力,价格也低廉。宣统(1909—1911)时开端出现了化学青料。运用此料制造的青花器,缺少天然青料的美感。 造假者的的独爱!~下面几个都是化学青花我们比较下:
洋蓝料;光绪开端出现洋蓝料 ;发色见下图;和化学料挨近也是色彩浅蓝;民国比较盛行;
青花款式种类;
作为中国古代青花瓷,绘画装饰清秀素雅,瓷器底部的文字,图案款识种类繁多,各个时期的款识均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根据青花瓷款识的形式、种类来看,主要可分为纪年款、吉言款、堂名款、赞颂款和纹饰款五大类。
纪年款:
在青花瓷上,用写、刻、印等方法标明瓷器烧造年代的款识,称为纪年款。作者国古代瓷器款识,以纪年示为主,纪年款又分帝王年号的年款和以天干地支表明年号的干支款两类。明代永乐年间,在青花瓷上开始出现纪年款,篆书字体飘逸流畅,边饰莲瓣纹。宣靖款端庄刚劲。成化款铁划银钩,釉面有云蒙气。嘉靖款笔画粗重,劲中藏秀。前人曾将明代纪年款归纳为:“宣德款多,成化款肥,弘治款秀,正德款恭,嘉靖款杂”五句话。清代康熙款字体工整,青花料色明丽。雍正款楷书苍劲有力,格式讲究。乾隆、嘉、道光款多为篆体,字体排列紧密,犹如一枚篆印。近代款识中“江西瓷业公司”款较多,楷书秀逸,其中还有英文款识“CHINA”,是近代出口瓷的标志,是青花中最早使用的英文款。民窑青花瓷的纪年款很少,有“大明年造”等,字体草率。书写得很随意。
吉言款:
书写含有吉祥寓意的词句,民间青花瓷上常普遍见到。字体多为行草,潇洒飘逸,一气呵成。“福寿康宁”、“长命富贵”、“万福攸同”等语句表达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堂名款:
以典雅的堂名、人名书写在瓷器上,作为私家收藏的标志。有“浴砚书屋”、“若深珍藏”、“白玉斋”等。堂名款瓷的制作精良,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赞颂款:
寄托了陶瓷艺术对瓷器的喜爱之情,如“玉石宝珍”、“今古珍玩”、“昌江美玉”等。“哥瓦弟玉”四字款,清新俊逸,很有意思。“瓦”即陶,比瓷器历史悠久,是为大哥,而瓷又比美“玉”更洁白光润,“玉”就只能屈居为“弟”了。
纹饰款:
又叫“花样款”,以简练的图案装饰器底,为民间青花瓷的特色款识,与篆刻中的“肖形印”有异同工之妙。图案有博古图、暗八仙、八吉祥等。纹饰款中的“豆干款”为菱形框架结构,犹如现代建筑中的高楼大厦,是民间作坊的记号,又叫“花押”。
青花瓷生产于唐代,兴盛于元代景德镇,清康熙时期发展到了顶峰。它以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
陶瓷陶土烧制的器皿叫陶器,用瓷土烧制的器皿叫瓷器。凡是用陶土和瓷土这两种不同性质的粘土为原料,经过配料、成型、干燥、焙烧等工艺流程制成的器物都可以叫陶瓷。中国陶瓷发展大约3000年,早在约公元前8000-2000年(新石器时代)就发明了陶器,中国瓷器也因其极高的实用性和艺术性而备受世人的推崇。
可见陶瓷历史要长于青花瓷,青花瓷是从瓷器的基础上演变而来。
2、名称和范围不同。
陶瓷英文名叫Ceramic或者China,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
青花瓷英文名叫Blue and White Porcelain,又称白地青花瓷、青花,是源于中国、遍行世界的一种白地蓝花的高温釉下彩瓷器,是中国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
因此我们认为青花瓷是瓷器的一个系列,而瓷器又是陶瓷的一种。
3、地位不同。
青花瓷源于瓷器,出现在唐代,兴盛于元代景德镇,清康熙时期发展到了顶峰,青花瓷能在陶瓷类目中出类拔萃,定然有其他陶瓷不能比拟的优势。因此,青花瓷的地位要比陶瓷高得多。
4、商业价值不同。
青花瓷显著的特征是乳白料和青花,在封建社会,这属于皇宫和王公大臣专用物件,普通百姓是用不起的。鉴于使用者的阶层区别,青花瓷的价值就要比普通瓷器高,且这种优越性被传承至现代。
5、古代与现代的差异。
古代青花瓷与现代青花瓷差别不大,变化较小。古代陶瓷与现代陶瓷差别大,变化大,古代多以陶器为主,比较出名的代表是“唐三彩”,但与现代陶瓷相比,制造工艺做工精细度都有所不如。
7、产地不同。
青花瓷一般都出自景德镇,陶瓷在宜兴、山西、河北、四川、广西等地均有分布。
8、落款不同。
青花瓷吸收了绘画技术,常出自名窑,故一般会有落款。陶瓷覆盖范围广,各个瓷窑都在烧制,很多陶瓷没有落款。
9、表现形式不同。
青花瓷多以花瓶、宫廷瓷器等观赏性的物件为主,日用瓷较少。陶瓷多以日用陶瓷为主,观赏性陶瓷较少,如盐罐、茶罐、泡菜坛、酒坛酒缸等。
10、收藏价值不同。
青花瓷因为本来商业价值较高,在同等时间下,青花瓷的收藏价值显然也要高于陶瓷。
一、青花瓷图案丰富
青花瓷是我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并且色彩丰富,因为着色力很强,颜色鲜明,烧成率很高,非常的稳定。早在唐宋的时候青花瓷就已经出现了,并且在之后通过历朝历代的不断发展,在明清时候甚至达到了巅峰。青花瓷的图案极其的丰富多彩,尤其是明清时的青花瓷,具备各种形态,而且纹饰布局,题材等方面更是多种多样。会发现青花瓷中花纹细密繁复纹增多,而且里面的人物洒脱,具有许多种款式。
二、青花瓷纹饰永不褪色
市面上虽然说有许多青花瓷的假货,但同样的出自明清时期的正品青花瓷,有一个特点就是纹饰永不褪色。不管是经历时间的洗礼也好,还是通过风吹雨打也好,会发现无数年过去了依然颜色鲜艳明丽。因为青花瓷在之前经过高温烧制而成,上面的纹饰一旦固定,因为其特殊性永远都不会改变。
三、青花瓷着色力强
青花瓷的着色力特别的强,色彩很鲜明,看起来十分的好看。尤其我国历史悠久,喜欢用各类的山川河流以及人物,动植物等用水墨画形式展现在青花瓷上。青花瓷中还不含各种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也可以放心的让人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