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关于陶瓷技术方面的资料网站吗?
推荐陶瓷技术资料网站http://www.ccisn.com.cn/
中国陶瓷信息资源网是陶瓷行业最大的陶瓷信息资源门户网站,有陶瓷资讯,陶瓷文献,陶瓷专利,陶瓷企业,陶瓷产品,陶瓷鉴赏,陶瓷知识,陶瓷论坛,陶瓷技术资源,陶瓷机械,陶瓷设备,陶瓷原料,陶瓷商贸等众多特色栏目。为陶瓷行业的公司企业,陶瓷生产技术人员提供最有价值的陶瓷信息和技术资源。有你问的仿古/抛光砖等要求。
http://www.tstcw.cn/
这是唐山陶瓷网。
现在分析一下:Copyright (C) 2005 www.tstcw.cn All Rights Reserved
2005年建站,至尽没有改版。页面设计老化!
网站更新速度,内容上等都不快!
制作的论坛ASPX语言,页面设计太一般!搜索引擎 收录太差!
跟网站建设语言关键词有关:(不便评论,懂点语言的一看便知道,Keywords是关键词!但并非唐山陶瓷有关。这影响排名!)
<head>
<meta name="Description" content="中企动力">
<meta name="Keywords" content="中企动力、中国企业网论坛">
<!-- If you don't want the forum to set the page title, you can remove runat and id -->
<title id="ForumTitle">唐山陶瓷网论坛</title>
</head>
论坛的内容,栏目名称值得重新审视!
发贴内容基本都是建站人在操作!互动的营销策略不好!
更多问题在这里说似乎不大合适!如果提问者是搞宣传在这里招人气那算白说!
如果提问者是网站管理人员或其他 确实想发展论坛!
可以给你一些实际的解决方式!
互众动力 唐山网站建设
QQ 331398056
从邛崃市委宣传部获悉,5月18日,在世界博物馆日的当天,邛窑考古遗址公园将开园迎客。
据了解,邛窑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列入国家大遗址保护名录,与三星堆、金沙遗址并列为四川三大考古遗址公园。邛窑考古遗址公园以邛窑遗址为核心,实施文物保护、文化传承、文创开发。邛窑考古遗址公园作为示范区核心区面积约300亩,共有窑包14处,作为“文化之根”进行本体保护,传承历史文脉。
邛窑考古遗址公园外规划建设邛窑遗址观光、邛窑文化创意、环球酒文化创意、田园康养休闲四大功能区,发展彩瓷文化体验、文创设计研发、文博休闲旅游为主导的文创产业生态圈。该项目通过深耕南方丝绸之路文化主题,依托国家大遗址邛窑遗址公园,引进大型文化旅游投资集团,创新“文化品牌+旅游景点+城市运营”的模式,大力发展文博文创+产业,形成以文博休闲、文化旅游、文创设计为主导,文化演艺、影视音乐、文创制造、时尚产业等融合发展的产业集群。
据邛窑大师工作站执行主持李清泉介绍,目前,邛窑考古遗址公园已经聚集了百位驻留大师和几十位驻场大师。邛窑的古法工艺和技术在他们手中逐渐重生,已成功重现了邛窑的五朵金花——邛三彩、青瓷、窑变、捏塑和白瓷。
“我们将定期举办陶艺展、陶瓷论坛,邀请专家驻留创作,筹集大师作品。”李清泉介绍说,大师工作站还制定了四大计划,国际艺术家驻留计划,为世界各国艺术家提供驻留机会;国际青年陶艺双年展,举办国际青年陶艺家学术交流展;邛窑陶瓷双年论坛,举办陶瓷文化主题双年论坛;邛窑陶瓷传习基地,建立实践创作基地。
“开园后,广大市民游客在大师工作站不仅能与各位国际大师亲密接触、近距离参观他们的作品,还能参与其中进行陶艺制作、羌绣刺绣等互动体验。”李清泉说,大家还可以在文创学校报名参与“技艺进阶培训”,学习更多更专业的制艺技能。
传承文化瑰宝,体验古法技艺。
来源:楚秀网
汪洋号黄山人,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辽宁省工艺美术大师,南昌理工学院客座教授,江西省高级工艺美术师、第十二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江西省十大杰出青年”、“江西省劳动模范”获得者。1973年11月出生于安徽祁门,1994年于天津美术学院国画系进修、2008年由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派遣随中国青年研修团赴日本访问研修,2010年于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美术创作院研究生课程班学习。现为中华全国青联委员并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中华文化促进会会员、江西省青联常委、辽宁省工艺美术协会理事、景德镇市青年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景德镇市珠山书画研究院院长、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江西分会会员、江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景德镇市政协委员。师从马颂良、孙其峰、关宝琮、霍春阳、何家英等著名画家。艺术传略及作品被编入《全国梅兰竹菊中国画作品集》、《首届中国画金鸡奖作品集》、《中国画名家小品集珍》、《世界华人庆奥运名家书画大展精品集》、《景德镇陶瓷全集》、《景德镇现代陶瓷艺术百家》等画册,国画陶瓷作品多次在国内外获金、银奖。作品被作为国礼赠送国际友人和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历史博物馆、江西省博物馆等单位收藏,并多次被中央电视台、上海东方电视台、江西电视台、《中国青年报》、《新民晚报》、《新民周刊》、《中国书画报》、《江西日报》、《辽宁日报》、《江西画报》、《涉世之初》、《中国陶瓷》等媒体报道。
1.马未都,1955年3月22日出生于北京,祖籍山东荣成,收藏家、古董鉴赏家,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主讲系列节目《马未都说收藏》。现为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观复博物馆创办人及现任馆长,《中国网》专栏作家、专家,同时也是超级畅销书作家。
2.金申,1949年北京出生,回族。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教授。 [1]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会员。著名佛教文物鉴定专家,文史学家,画家。文革中内蒙古上山下乡,后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系,在内蒙古和北京文博系统工作多年。八十年代在日本东京艺术大学多年研究佛教考古。归国后为国家文博系统培训文物骨干、为海内外高等院校授课;为国内外博物馆鉴定佛教文物。在佛教学术研究、文物鉴定、文史考证等方面著述丰富,在国内外学术界有一定影响。除了学术研究著述以外还善禅意题材和草原人马书画。
3.蔡国声,男,1941年出生,浙江定海人。中国近代书法家,文物鉴定专家,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这是一个中国文物鉴定界内响当当的名字,他从事文物、古玩鉴定40余载,出版《珍宝鉴别指南》、《古玩与收藏》、《蔡国声隶书阿房宫赋》、《过眼云烟录——蔡国声谈古玩鉴赏》等书二十余本,在文物鉴定界被誉为“高产专家”。
4.贾文忠,字闻钟,号铜斋,1961年生于北京金石世家,老北京古铜张派第四代传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1] ,九三学社中央教育文化委员会委员 [2] ,硕士研究生导师 [3] 。大学文化,北京大学考古系“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研究生班毕业。先后就职于北京市文物局、首都博物馆。现为九三学社社员,中国农业博物馆研究员,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京大学等客座教授。中央国家机关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协会理事。《文物修复研究》期刊主编,《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期刊编委。2002年入选《中国文物报》中国文博界百位“学术成就显著,具有创新精神”的专家学者。
5.李鉴宸,曾名李健,祖籍江苏南京,现居上海,国际著名艺术品鉴定评估师,全日制文物鉴定与修复科班毕业,先后取得劳动保障部文物艺术品鉴定师中级高级资质高级文物艺术品评估师鉴定估价师三级等一系列中国国内文物艺术品鉴定评估资质,2016年至2018年任中国文化管理协会艺术品市场管理委员会专家委员,2016年至2019年任中国收藏家协会学术研究部特约研究员,长期在香港,新加坡,雅加达三地发展,截至目前,在全球开办有十二处李鉴宸工作室。
6.金运昌,蒙古族,北京市人,1957年生。金运昌任北京故宫博物院古书画部副主任。兼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鉴定评估委员会委员、中国收藏家协会咨询鉴定专家委员会委员等职。
7. 丘小君,著名的陶瓷评鉴专家,从事陶瓷文物鉴定工作30余年,目前居于香港和纽约两地﹐是香港著名收藏家学会“求之雅集”的董事和陶瓷鉴定顾问,还兼任海内外多家拍卖行、博物馆的征集顾问。
8.叶佩兰(1937-),浙江金华人,生于北京,汉族,为中国世家鉴定委员会鉴定专家、中国文物学会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国考古学会会员、瓷器专家。现为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鉴博艺苑(北京)收藏品鉴定委员会委员、博宝艺术网瓷器鉴定专家,系统地整理和研究了中国的彩瓷。1956年供职于故宫博物院。40余年来,主要从事中国古代陶瓷的整理、保管和鉴定工作,并对故宫博物院庋藏的古陶瓷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系统地整理海内外收藏的中国古陶瓷,利用世界各国已发表的有关资料编著古陶瓷类的《海外遗珍》。
9.单国强 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员。1942年2月出生于上海,196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毕业后在故宫博物院从事业务工作。主攻古代书画史论和书画鉴定研究,撰写发表文章百余篇,专著主要有《古画鉴赏与收藏》、《戴进》、《中国绘画史· 明代》、《中华艺术通史·明代美术》、《古画鉴定》、《巨匠与中国名画·任伯年》、《中国巨匠》"戴进"、"吴伟"、"林良"、"吕纪"、"禹之鼎"等。
10.马秀银,女,1946年生。杂项专家,北京石渠雅集文物鉴定中心金牌鉴定专家,中国国家博物馆副研究员,从事文物、历史研究和鉴定工作近四十年,主要研究鉴赏范围:玉器、铜器、金银器、木器、瓷杂等。
具体步骤如下:
1、揉泥,用羊角揉的方法可以让泥巴干湿不匀的地方充分揉均匀。
2、当泥料里面有空气的时候用菊花揉可以将气泡挤破。
3、拉坯,将泥团摔掷在辘轱车上的转盘中心,随手法的屈伸收放拉制出坯体的大致模样。
4、利坯,将坯覆放在辘轳车的利桶上,转动车盘,用刀旋削,使坯体厚度适当,表里光洁。
5、利坯也称修坯或旋坯,是最后确定器物形状的关键环节,并使器物表面光洁、形体连贯、规整一致。
6、晒坯,将加工成型后的坯摆放在木架上晾晒。
7、施釉,大部分陶瓷制品均需施釉后才能进窑烧造,施釉工艺看似简单却是极为重要和较难掌握的一道工序,要做到坯体各部分的釉层均匀一致,厚度适当,还要关注到各种釉的不同流动性。
8、最后一部分就是烧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