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陶瓷砖 > 正文

有什么关于陶瓷技术方面的资料网站吗

繁荣的芹菜
危机的刺猬
2022-12-22 03:39:39

有什么关于陶瓷技术方面的资料网站吗?

最佳答案
深情的早晨
舒适的歌曲
2025-08-23 02:34:19

推荐陶瓷技术资料网站http://www.ccisn.com.cn/

中国陶瓷信息资源网是陶瓷行业最大的陶瓷信息资源门户网站,有陶瓷资讯,陶瓷文献,陶瓷专利,陶瓷企业,陶瓷产品,陶瓷鉴赏,陶瓷知识,陶瓷论坛,陶瓷技术资源,陶瓷机械,陶瓷设备,陶瓷原料,陶瓷商贸等众多特色栏目。为陶瓷行业的公司企业,陶瓷生产技术人员提供最有价值的陶瓷信息和技术资源。有你问的仿古/抛光砖等要求。

最新回答
善良的金鱼
瘦瘦的日记本
2025-08-23 02:34:19

http://www.tstcw.cn/

这是唐山陶瓷网。

现在分析一下:Copyright (C) 2005 www.tstcw.cn All Rights Reserved

2005年建站,至尽没有改版。页面设计老化!

网站更新速度,内容上等都不快!

制作的论坛ASPX语言,页面设计太一般!搜索引擎 收录太差!

跟网站建设语言关键词有关:(不便评论,懂点语言的一看便知道,Keywords是关键词!但并非唐山陶瓷有关。这影响排名!)

<head>

<meta name="Description" content="中企动力">

<meta name="Keywords" content="中企动力、中国企业网论坛">

<!-- If you don't want the forum to set the page title, you can remove runat and id -->

<title id="ForumTitle">唐山陶瓷网论坛</title>

</head>

论坛的内容,栏目名称值得重新审视!

发贴内容基本都是建站人在操作!互动的营销策略不好!

更多问题在这里说似乎不大合适!如果提问者是搞宣传在这里招人气那算白说!

如果提问者是网站管理人员或其他 确实想发展论坛!

可以给你一些实际的解决方式!

互众动力 唐山网站建设

QQ 331398056

文艺的微笑
落寞的发带
2025-08-23 02:34:19
陶瓷成型工艺 淘洗过的泥料经过一段时间陈腐后,用泥铲将它移到另一处,每铲一层,要用赤脚有规则地踩练。踩泥要求一脚跟一脚,沿边缘打圈向中心方向踩练,由此使泥料干湿进一步均匀,每踩完一层,即在其上增加一层,逐渐成堆。传统的踩泥有“菊花芯,莲花瓣,三道脚板两道铲”的口诀。 瓷坯的制作大部分是在辘轳车上完成的。做坯的时候,先把泥团摔搭在车盘中心,双手蘸水将泥团包紧,缓缓向上捧起又压下,如此反复几次,就可以开始做坯。做坯,景德镇俗称拉坯。拉坯要求眼准手稳,特别是向两边拉时,双手要准确停留在圆弧上,又要准确控制器物的大小和形状。随着双手的微妙变化,碗形也在不停地变化着,手引泥走,泥随手变,给人以柔软而富于弹性的感觉。 拉坯是一个技术性很强的工作,首先要了解泥料的性能,并且要根据品种的大小和造型的不同放大尺寸,因为从湿坯到成瓷大约有20~25%的收缩,所以在拉坯的时候要把粗坯相应放大,以求成瓷符合规格要求。 碗坯拉好以后,放在一块狭长的木版上,称为料板,然后放到工位上方的坯架上阴晾至半干半湿,然后就可以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操作,即印坯,景德镇俗称“拍死人头”,是坯体内侧面定型的操作。坯体在干燥过程中会有一定程度的收缩变形,而且手工拉坯很难保证件件完全符合规格要求,所以要在一定规格的标准模子上印坯定型。 印坯以后又放到料板上,移到晒坯架上用阳光干燥。在晒坯架的下方还有一个水池,这正是它的巧妙之处。晒坯架和水池合称晒架塘,是古作坊里的重要设施。水池和晒架一上一下,利用了空间,减少了占地。池内的水基本上是靠雨天储存起来的。水是淘洗泥料所必需的,因而即方便又省力。除此之外,还有更深一层的用意。我们知道水是会蒸发的,蒸发量随温度和湿度的变化而变化。天气炎热、干燥的时候,池内的水分蒸发加快,增加了上方晒坯区域的水分,也就是说这部位的小气候得到调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晒坯架上坯体的干燥速度,使坯体干燥不至于过快,这样坯体的收缩就比较均匀,在高温烧成时,可以减少或消除成瓷出现开裂的毛病。 坯体外侧面的修整和定型则由利坯工序完成。利坯师傅根据坯体的外型及尺寸的要求,使用不同的刀具来旋削坯体的多余部分。操作中控制坯体的外型、曲度、厚薄等都是凭经验,靠眼观、手摸、耳听。利坯师傅按照坯体的不同部位、不同厚度,用手指轻轻弹敲坯体,根据发出的不同声音来决定从何处下刀,旋削多少。利坯是整个成型操作中难度最大、技术要求最高的一道工序,所以,利坯工人一般是从小开始学艺,经过十几、二十多年的实践摸索后,才能成为个中好手。在景德镇传统名瓷中有一种“薄如蝉翼,轻若浮云”的瓷器,叫做薄胎瓷。薄胎瓷的利坯则难度更大,尤其在利坯的最后阶段,真可谓是争胜负于一丝一忽之间,定成败于一刀一息之上,少一刀则坯体嫌厚,多一刀则坯破器废,即使是一个大的喘息也可能导致前功尽弃。如果没有娴熟精湛的技艺、没有必胜的信念、没有顽强的毅力、没有一丝不苟的精神、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都无法取得关键的最后一刀的胜利。所以,利坯技术决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练就的,它是陶瓷艺人长期实践的结晶。清代著名的督陶官唐英说:“款式粗细,关乎旋手之高下,故旋匠为紧要之工。”也就是说,一件瓷器是否做得精细,与利坯师傅的技术有很大关系。 坯体经过利坯以后再补一次水,除去附着在坯体上的粉尘,凉干后就可以开始绘制青花了。青花是一种釉下彩,青花料的主要发色成分是氧化钴,在坯体上画好青花纹样后,再上一层透明釉,入窑一次烧成。青花料看上去灰黑色的,画好以后入窑烧成就变成青翠欲滴的蓝色了。画完青花以后再经过上釉、挖底等操作,在坯房里的操作工序就算完成了。 从原料精制到瓷坯加工,全部成型工序都在一个坯房内完成。其实这里所完成的只是瓷器生产过程的部分工序。按照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的记载:“共计一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也就是说,生产一个杯子就有七十二道工序。所以,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古代瓷工对各个工序进行了细致的分工,每人只做一道工序,在细致分工的基础上又进行生产合作,使景德镇瓷业从明代开始进入了工场手工业阶段,这也是明代景德镇瓷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重要特征之一。 在历代瓷窑遗址中,元代窑址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人们面前。遗址中装烧瓷器的垫饼比宋代大了、薄了,可知其装烧工艺发生了巨大变化。遗址中釉色增多了,宣告单一色釉的结束。同时还出现了许多新的器形,如:折腰碗,形形色色的高足杯,直径近四十厘米的大盘,高度超过四十厘米的大罐、大瓶等;出现了崭新的装饰工艺,如:青花,釉里红,釉上彩……其丰富的题材、精美的花纹在以往的窑址中都不曾有过。这一切都使我们强烈地感受到元代是景德镇瓷器变化最大、进步最为显著的一个时代。 根据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的考古调查和文物普查的资料看,景德镇元代瓷窑遗址有珠山、湖田、落马桥、戴家弄、观音阁、中渡口、曾家弄、塘下、银坑坞、瑶里、丽阳、厉尧等处,其中以湖田、落马桥与珠山三地最为典型。 湖田遗址是“‘由五代及宋、元、明’延续烧造时间很长的一个窑场,该遗址东起张家地,西至月光山,南起旗山,北到南河北岸,划定保护范围为40万平方米。湖田窑元代遗迹主要分布于乌鱼岭、龙山头、狮子山、南河两岸及湖田窑遗址陈列馆周边一带。出土遗迹有窑炉遗迹、作坊遗迹、水井、排水沟等。出土器物以卵白釉瓷为主,还有黑釉瓷和一些青白釉瓷。器形有碗、盘、盏、碟、罐、高足杯、军持、净水碗和动物雕塑等。装饰主要是印花和刻花偶见剔花。纹饰有龙纹、鱼藻、莲池鸳鸯、潮水、牡丹、菊花、莲花、桃花、栀子、瓜蔓、花果、狮子滚绣球等,并有印“枢府”铭文的折腰碗。 落马桥元代窑址在景德镇市中山南路红光瓷厂院内,1980年基建时发现。景德镇市考古人员进行了发掘,发掘面积近700平方米,距地面1。7米处出土元代遗物。元代堆积层出土有青花和青白釉瓷,还有少量的卵白釉瓷、釉里红以及釉上彩瓷,和青花堆积在一起的还有褐胎实足小碗。青白釉器有双耳瓶、葫芦形小注、小足盘、高足杯、八角杯、觚及人物塑像等,其中双耳瓶的种类较多,有天球瓶、葫芦瓶、扁瓶等,并分别饰S形耳、环形耳、兽形耳、鱼龙形耳。装饰手法除葫芦形小注为釉下褐彩装饰外,其他均为印花和刻花装饰,纹饰有梅、桃、花鸟、瑞兽和缀珠等。釉里红器有荷叶形罐盖、玉壶春瓶和绘鹿纹的小瓶残片。红绿彩仅见绘莲或菊花的小碗。 青花瓷的品类非常丰富,除常见的碗、盘外,还有劝盘、耳杯、匜、盖盒、鸟食罐、双系小罐、大口罐、铺首罐、双耳瓶、长颈瓶、梅瓶、玉壶春瓶等器形。纹饰有菊花、牡丹、梅花、灵芝、葡萄、蕉叶、龙、鹿、孔雀、鱼藻、人物故事等。此外,这里还出土了一些书写文字的器物。 珠山遗址在市区中心,为现代建筑所覆盖。1988年5月,景德镇市区铺设地下电缆,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在风景路(明、清御厂故址北端)发现一批造型奇特的瓷器残片,其品类有青花、霁蓝地白花、霁蓝地金彩、孔雀绿、孔雀绿地金彩及卵白釉瓷等。其器形有鼓形盖罐、直口罐、桶式盖罐、大盖盒等,其纹饰有双角五爪龙纹、变形莲瓣、杂宝、十字杵凤穿牡丹等。以双角五爪龙纹数量最大,约占总量的90%以上。据《元史》禁止民间使用双角五爪龙纹以及《元典章》中禁止民间使用描金、贴金的法令,可知该类遗物必为元代帝王专用之物,应是元官窑——浮梁磁局的产品。 该遗址出土器物均为少见的器形,特别是大盖盒,其直径为32厘米,盒内正中凸起一圆柱体,柱体与器壁之间成一宽而深的沟道。柱体台面无釉,柱体与器壁之间的沟道满施白釉,外壁则有孔雀绿贴金、霁蓝贴金、霁蓝地白花和青花数种。”

拉长的丝袜
贪玩的小丸子
2025-08-23 02:34:19

从邛崃市委宣传部获悉,5月18日,在世界博物馆日的当天,邛窑考古遗址公园将开园迎客。

据了解,邛窑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列入国家大遗址保护名录,与三星堆、金沙遗址并列为四川三大考古遗址公园。邛窑考古遗址公园以邛窑遗址为核心,实施文物保护、文化传承、文创开发。邛窑考古遗址公园作为示范区核心区面积约300亩,共有窑包14处,作为“文化之根”进行本体保护,传承历史文脉。

邛窑考古遗址公园外规划建设邛窑遗址观光、邛窑文化创意、环球酒文化创意、田园康养休闲四大功能区,发展彩瓷文化体验、文创设计研发、文博休闲旅游为主导的文创产业生态圈。该项目通过深耕南方丝绸之路文化主题,依托国家大遗址邛窑遗址公园,引进大型文化旅游投资集团,创新“文化品牌+旅游景点+城市运营”的模式,大力发展文博文创+产业,形成以文博休闲、文化旅游、文创设计为主导,文化演艺、影视音乐、文创制造、时尚产业等融合发展的产业集群。

据邛窑大师工作站执行主持李清泉介绍,目前,邛窑考古遗址公园已经聚集了百位驻留大师和几十位驻场大师。邛窑的古法工艺和技术在他们手中逐渐重生,已成功重现了邛窑的五朵金花——邛三彩、青瓷、窑变、捏塑和白瓷。

“我们将定期举办陶艺展、陶瓷论坛,邀请专家驻留创作,筹集大师作品。”李清泉介绍说,大师工作站还制定了四大计划,国际艺术家驻留计划,为世界各国艺术家提供驻留机会;国际青年陶艺双年展,举办国际青年陶艺家学术交流展;邛窑陶瓷双年论坛,举办陶瓷文化主题双年论坛;邛窑陶瓷传习基地,建立实践创作基地。

“开园后,广大市民游客在大师工作站不仅能与各位国际大师亲密接触、近距离参观他们的作品,还能参与其中进行陶艺制作、羌绣刺绣等互动体验。”李清泉说,大家还可以在文创学校报名参与“技艺进阶培训”,学习更多更专业的制艺技能。

传承文化瑰宝,体验古法技艺。

来源:楚秀网

俏皮的煎蛋
欢喜的小蘑菇
2025-08-23 02:34:19
安徽省祁门县人 汪洋 才是这次首届“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正式名单及证书应该在8月初出来。这个汪洋一般落款为:黄山人汪洋。

汪洋号黄山人,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辽宁省工艺美术大师,南昌理工学院客座教授,江西省高级工艺美术师、第十二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江西省十大杰出青年”、“江西省劳动模范”获得者。1973年11月出生于安徽祁门,1994年于天津美术学院国画系进修、2008年由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派遣随中国青年研修团赴日本访问研修,2010年于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美术创作院研究生课程班学习。现为中华全国青联委员并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中华文化促进会会员、江西省青联常委、辽宁省工艺美术协会理事、景德镇市青年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景德镇市珠山书画研究院院长、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江西分会会员、江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景德镇市政协委员。师从马颂良、孙其峰、关宝琮、霍春阳、何家英等著名画家。艺术传略及作品被编入《全国梅兰竹菊中国画作品集》、《首届中国画金鸡奖作品集》、《中国画名家小品集珍》、《世界华人庆奥运名家书画大展精品集》、《景德镇陶瓷全集》、《景德镇现代陶瓷艺术百家》等画册,国画陶瓷作品多次在国内外获金、银奖。作品被作为国礼赠送国际友人和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历史博物馆、江西省博物馆等单位收藏,并多次被中央电视台、上海东方电视台、江西电视台、《中国青年报》、《新民晚报》、《新民周刊》、《中国书画报》、《江西日报》、《辽宁日报》、《江西画报》、《涉世之初》、《中国陶瓷》等媒体报道。

热情的柠檬
粗心的火车
2025-08-23 02:34:19
艺术通讯社联合腾讯网,时隔三年再次进行权威统计,本次专家排行更加注重德行,同时参考专业知识程度,在国内3000多位报名专家里,经过多轮筛选,最后选出十位权威专家,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1.马未都,1955年3月22日出生于北京,祖籍山东荣成,收藏家、古董鉴赏家,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主讲系列节目《马未都说收藏》。现为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观复博物馆创办人及现任馆长,《中国网》专栏作家、专家,同时也是超级畅销书作家。

2.金申,1949年北京出生,回族。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教授。 [1]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会员。著名佛教文物鉴定专家,文史学家,画家。文革中内蒙古上山下乡,后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系,在内蒙古和北京文博系统工作多年。八十年代在日本东京艺术大学多年研究佛教考古。归国后为国家文博系统培训文物骨干、为海内外高等院校授课;为国内外博物馆鉴定佛教文物。在佛教学术研究、文物鉴定、文史考证等方面著述丰富,在国内外学术界有一定影响。除了学术研究著述以外还善禅意题材和草原人马书画。

3.蔡国声,男,1941年出生,浙江定海人。中国近代书法家,文物鉴定专家,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这是一个中国文物鉴定界内响当当的名字,他从事文物、古玩鉴定40余载,出版《珍宝鉴别指南》、《古玩与收藏》、《蔡国声隶书阿房宫赋》、《过眼云烟录——蔡国声谈古玩鉴赏》等书二十余本,在文物鉴定界被誉为“高产专家”。

4.贾文忠,字闻钟,号铜斋,1961年生于北京金石世家,老北京古铜张派第四代传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1] ,九三学社中央教育文化委员会委员 [2] ,硕士研究生导师 [3] 。大学文化,北京大学考古系“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研究生班毕业。先后就职于北京市文物局、首都博物馆。现为九三学社社员,中国农业博物馆研究员,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京大学等客座教授。中央国家机关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协会理事。《文物修复研究》期刊主编,《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期刊编委。2002年入选《中国文物报》中国文博界百位“学术成就显著,具有创新精神”的专家学者。

5.李鉴宸,曾名李健,祖籍江苏南京,现居上海,国际著名艺术品鉴定评估师,全日制文物鉴定与修复科班毕业,先后取得劳动保障部文物艺术品鉴定师中级高级资质高级文物艺术品评估师鉴定估价师三级等一系列中国国内文物艺术品鉴定评估资质,2016年至2018年任中国文化管理协会艺术品市场管理委员会专家委员,2016年至2019年任中国收藏家协会学术研究部特约研究员,长期在香港,新加坡,雅加达三地发展,截至目前,在全球开办有十二处李鉴宸工作室。

6.金运昌,蒙古族,北京市人,1957年生。金运昌任北京故宫博物院古书画部副主任。兼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鉴定评估委员会委员、中国收藏家协会咨询鉴定专家委员会委员等职。

7. 丘小君,著名的陶瓷评鉴专家,从事陶瓷文物鉴定工作30余年,目前居于香港和纽约两地﹐是香港著名收藏家学会“求之雅集”的董事和陶瓷鉴定顾问,还兼任海内外多家拍卖行、博物馆的征集顾问。

8.叶佩兰(1937-),浙江金华人,生于北京,汉族,为中国世家鉴定委员会鉴定专家、中国文物学会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国考古学会会员、瓷器专家。现为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鉴博艺苑(北京)收藏品鉴定委员会委员、博宝艺术网瓷器鉴定专家,系统地整理和研究了中国的彩瓷。1956年供职于故宫博物院。40余年来,主要从事中国古代陶瓷的整理、保管和鉴定工作,并对故宫博物院庋藏的古陶瓷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系统地整理海内外收藏的中国古陶瓷,利用世界各国已发表的有关资料编著古陶瓷类的《海外遗珍》。

9.单国强 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员。1942年2月出生于上海,196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毕业后在故宫博物院从事业务工作。主攻古代书画史论和书画鉴定研究,撰写发表文章百余篇,专著主要有《古画鉴赏与收藏》、《戴进》、《中国绘画史· 明代》、《中华艺术通史·明代美术》、《古画鉴定》、《巨匠与中国名画·任伯年》、《中国巨匠》"戴进"、"吴伟"、"林良"、"吕纪"、"禹之鼎"等。

10.马秀银,女,1946年生。杂项专家,北京石渠雅集文物鉴定中心金牌鉴定专家,中国国家博物馆副研究员,从事文物、历史研究和鉴定工作近四十年,主要研究鉴赏范围:玉器、铜器、金银器、木器、瓷杂等。

贪玩的季节
忧心的发卡
2025-08-23 02:34:19

具体步骤如下:

1、揉泥,用羊角揉的方法可以让泥巴干湿不匀的地方充分揉均匀。

2、当泥料里面有空气的时候用菊花揉可以将气泡挤破。

3、拉坯,将泥团摔掷在辘轱车上的转盘中心,随手法的屈伸收放拉制出坯体的大致模样。

4、利坯,将坯覆放在辘轳车的利桶上,转动车盘,用刀旋削,使坯体厚度适当,表里光洁。

5、利坯也称修坯或旋坯,是最后确定器物形状的关键环节,并使器物表面光洁、形体连贯、规整一致。

6、晒坯,将加工成型后的坯摆放在木架上晾晒。

7、施釉,大部分陶瓷制品均需施釉后才能进窑烧造,施釉工艺看似简单却是极为重要和较难掌握的一道工序,要做到坯体各部分的釉层均匀一致,厚度适当,还要关注到各种釉的不同流动性。

8、最后一部分就是烧窑了。

落后的玫瑰
淡定的香水
2025-08-23 02:34:19
你好,我是做耐火材料的,经常用到铝矾土。一般做高铝砖用的都是熟料,我们这里也有用全生料做砖的,只不过尺寸放尺要大。我想做陶瓷的话道理是相通的,毕竟陶瓷和耐火材料同属硅酸盐工业。你可到http://www.taoci365.com/中国陶瓷网的论坛里面看看有此方面的信息,可能会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