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陶瓷砖 > 正文

全国有哪些关于陶瓷类专业的院校

傻傻的宝贝
虚幻的铅笔
2022-12-22 03:16:58

全国有哪些关于陶瓷类专业的院校?

最佳答案
单薄的飞鸟
受伤的鲜花
2025-08-22 14:48:40

本科学校——陶瓷艺术设计专业  

清华大学 

景德镇陶瓷大学 

景德镇陶瓷大学科技艺术学院 

丽水学院 

平顶山学院 

专科学校——陶瓷制造工艺专业  

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 

朔州职业技术学院 

景德镇陶瓷职业技术学院 

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泉州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朔州职业技术学院

朔州陶瓷职业技术学院 

专科学校——陶瓷设计与工艺专业  

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  

景德镇学院 

辽阳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科技职业学院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河北美术学院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辽宁传媒学院 

福建艺术职业学院

广西英华国际职业学院 

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景德镇陶瓷职业技术学院 

河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景德镇陶瓷大学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 

南昌理工学院 

淄博职业学院 

广东文艺职业学院 

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铜川职业技术学院 

福建艺术职业学院 

泉州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 

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朔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朔州陶瓷职业技术学院 

相关数据来自阳光高考的专业知识库https://gaokao.chsi.com.cn/zyk/zybk/

最新回答
含糊的牛排
阔达的狗
2025-08-22 14:48:40

景德镇陶瓷学院是一所很好的二本类高校,现已更名为景德镇陶瓷大学。学校无论从师资力量、学科建设、专业开设等方面都很出色,具体为:

1、师资力量。学校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5人、全球高倍引科学家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6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4人和第七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设计学)成员、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优秀教师等高水平人才

2、学科建设。学校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3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国家级精品教材1部

3、专业开设。学校设有57个本科专业,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8个专业学位硕士点,涵盖了工学、艺术学、管理学、文学、理学、历史学等10个学科门类。

景德镇陶瓷大学简介。

景德镇陶瓷大学为全国唯一的一所以陶瓷命名的多科性高等学府,是全国首批31所独立设置的本科艺术院校之一、94所具有资格招收享受中国政府奖学金攻读硕士(学士)学位留学生的高校之一;

是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教育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和江西省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高校,现已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陶瓷人才培养、陶瓷科技创新和陶瓷文化艺术交流的重要基地。

以上内容参考 景德镇陶瓷大学——学校简介

高挑的月亮
高兴的自行车
2025-08-22 14:48:40
中国古代的陶瓷工艺成就

中国陶瓷以其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民族艺术特色浓郁,技艺精湛而著称于世,它是中国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陶器的国家之一,陶器的出现可以追溯到一万年前的原始社会,瓷器的发明也有近四千年的历史。陶瓷原料硅酸盐无毒的特性,特别是瓷器造型的典雅适用、釉面光滑,便于拭洗等优点,现在已成为世界使用得最广泛、最受欢迎的生活用具。中国发明瓷器对人类文明进步是一个很大的贡献,因此被世界人民誉为瓷器之国。中国陶瓷已经成为人类文化艺术宝库中一宗巨大的财富,吸引着各国的历史、考古学家、陶瓷学家、工艺美术家,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来进行研究。研究中国陶瓷已经成为一门世界性的学问。

在中国,陶瓷学却是一门比较年轻的学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人们主要是从爱好古董的角度加以鉴赏,谈不上什么研究。建国后,考古工作者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系统的古窑址调查和发掘。有关学者以陶瓷考古学为基础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同时硅酸盐科学工作者、陶瓷工厂等也积极配合,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测试,工艺模仿试验,从宏观到微观研究都取得了许多引人注目的成就,在世界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下就中国古代陶瓷的发展及艺术成就,作一个简单的介绍。

第一节 原始社会的陶器艺术

制陶是中国最古老的一个手工业部门,它与人们日常生活联系极为密切。在陶器发明以前,人们为了取得熟食,或以篝火烧烤食物;或用石头砌成坑穴,把猎物去皮,放进坑内,上盖热灰,直到焖熟取食;或用灼热的石块将兽肉烫熟;或把兽肉放入网中,泡入高温的泉水中,泡熟后食用。长期以来,人们为取得熟食,在努力创造一种良好的生活用具,用以煮熟、储存、饮食之用。中国历史上,早在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青铜器铭文中就有了“陶”字。在先秦的一些文化典籍和后来的神话故事中,也有不少关于发明陶器的记载。例如战国秦汉之际的《逸周书》,在《文酌解第四》中就说:“民生有欲……七陶八冶归灶。”古人注云:“灶善则陶冶良也”。《太平御览》卷78引《逸周书》:“神农之时,天雨粟,神农耕而种之,作陶、冶、斤、斧。”《史记·五帝本纪》里有“舜耕历山,渔雷泽,陶河滨,作什器于寿丘”的记载。《搜神记》里还记载了一段古老的民间传说:“宁封子,黄帝时人也。世传为黄帝陶正。有异人过之,为其掌火,能出五色烟。久则以教封子,封子积火自烧,而随烟气上下。”这些记载和传说保留着远古时期陶器发明和制作的历史影子。

一、陶器的发明时间

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陶器的发明是一项伟大的创举,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中国究竟在什么时候发明了陶器?这一直是学术界探讨的重大问题。我们至今还没有发现旧石器时代的陶器,但是可以肯定新石器时代(约一万年前至四千年前)确实具备了制陶的各种条件,并且有大量的实物出土。

新石器时代农业和畜牧业已有了初步的发展,人们能够比较有把握地控制和扩大食物的来源,从而改变了过去那种饥则求食,饱则弃余的生活状况。这有利于人们定居生活,而定居的人们对煮熟和储存食物的用具则有强烈的要求。定居有利于生产得到发展,就有可能分出人力来专门从事陶器的制作,促进制陶业的兴起。远古的人类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特别是农业生产实践中,逐渐对泥土的粘性、可塑性有了认识,了解到泥土加水调和后可以捏塑成各种器皿;同时人类对火经过长期使用,认识到火能改变某些物质的性能,并且掌握了控制、应用火的经验。这一切都为陶器的制作准备了先决条件。

虽然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已有大量出土,但是考古工作者仍然怀着极大的兴趣探求中国最早的陶器。对此,人们于70年代以来,开始发现了一些线索。例如1974年在江苏溧水县神仙洞洞穴遗址发现了一块长2.5、宽1.8、厚0.5cm的陶片和一颗更小的陶粒。它们在制陶工艺上表现得十分原始。在放大镜下观察,该陶片是用普通粘土制作的,粘土中掺有细砂,素面,一面可以看到制作过程中用手指抹平表面时留下的纹路。陶片颜色一面为黑褐色,有黑色炭粒分布其间;中间夹层基本是紫红色,另一面为黄褐色,间或杂有深灰、浅灰色。坯体中有许多气孔和细小的断裂痕迹,有一定的硬度和抗压强度。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发现的最早的陶器都是这样的小块残片。这块陶片的弧度极小,所以估计该器物比较大。这是在中国发现的最早的陶片,据化验分析当距今11200±1000年,说明中国陶器的发明至少已有一万多年的历史。

二、新石器时代陶器的特点

新石器时代的人们已经在生活中广泛地使用了陶器。属于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遗存,如中原地区的磁山文化、裴李岗文化,华南地区的江西万年县仙人洞遗址等,所出土的陶器都还比较原始,陶质比较疏松,烧成温度也较低。不过这时已经出现了横穴窑。这种陶窑同后来的母系氏族社会繁荣时期仰韶文化的陶窑很相似了。所以说,这时的陶器还都不是最早的陶器,因为陶器从露天架火烧制到采用陶窑烧制,一定要经历一个漫长的演进过程。在这些陶器之前,一定还会有更早、更原始的陶器。随着制陶技术的不断提高,新石器时代的陶器生产在父系氏族社会的龙山文化时期发展到顶峰,无论在数量上、质量上还是在工艺水平上,都取得了空前的成就。

陶器的主要成分是硅和铝的无机盐类,它们无毒、无味,是制作生活用具的良好原料。当时人们都是就地取材,在黄河流域主要采用适宜的天然土,如红土、黑土、河谷中的沉积泥土等。

考古工作者根据陶器的颜色,把陶器分为多种陶系,如分为灰陶、红陶、彩陶、彩绘陶、黑陶以及印纹硬陶等等。陶器本身有一定的颜色,是由于原料中含有呈色金属元素的关系,也是由于人们掌握了在烧成后期控制各种火焰的技术所取得的结果。如果烧窑后期烧还原焰(指燃烧时令其供氧不足,燃烧不完全,使金属氧化物还原为金属或低价氧化物),原料中铁的氧化物大部分转化为二价铁,成FeO,还原比值很高,陶器就成灰或灰黑色,是为灰陶。如果是烧氧化焰(指燃烧时供氧充足,可完全燃烧,温度高,具有氧化作用),陶土中的铁大部分转化为三价铁,成Fe2O3,还原比值低,陶器就成为红色,是为红陶。如果以金属铁、锰等矿物质与泥土配成彩料,在红陶和灰陶上施以彩绘,经800—900℃高温烧成,其彩绘永不褪落,就成为彩陶。如果是在烧成的陶器上画彩,彩绘颜色附着在陶器表面,一旦受潮或经水浸泡,颜色会变淡或褪落,这就是彩绘陶。彩陶同彩绘陶的区别就在于颜料是否经火烧和褪色与否。黑陶就是黑色的陶器,其胎体上有大量的炭微粒。黑陶是在烧窑后期用燃烧不充分的黑烟薰炙,再经打磨光亮制成的。有的黑陶胎壁薄如蛋壳,应用快轮制作,工艺水平很高。在江南广大地区发现有一种陶器,上面用陶拍子打印出各种图案,称为印纹陶。如果其中掺入细砂等强煅料,经1000℃左右的高温焙烧,陶质更为坚硬,称为印纹硬陶。这种硬陶一直到商周秦汉时期,在南方仍有生产。

新石器时代制陶成形可有手制和轮制两种方法。手制法包括捏塑法、模制法、泥条盘筑法(将一根长泥条连续向上盘筑,再把里外抹平制成器形)等。轮制法的技术更为先进,盛行于山东龙山文化。这是将泥料放在陶轮上,利用陶轮快速转动的力量,用提拉的方式使之成形的一种方法。

随着制陶工艺的不断进步,陶器成形以后,还要在陶坯上进行修饰加工。例如用砾石或骨器在陶坯表面压磨,烧好后的陶器可呈现光亮;有的是在陶坯表面涂一层调好的泥浆,烧好后器表就附着一层陶衣。由于调泥浆的配料不同,陶衣可有红、棕、白等颜色。此外还可以在器表上施以彩绘,刻划或拍印出各种花纹图案,甚至镂雕出方、圆、三角等孔形图案来作为装饰。

三、新石器时代陶器的艺术成就

新石器时代的陶器,随着制作工艺水平的提高,其种类越来越多。就出土的器形看,有碗、钵、勺、杯、小盒、瓶、罐、盆、瓮等类。据其形状判断,它们大都属于饮食用具,也有一部分是生产工具,如陶纺轮、网坠等。这些陶器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造型适宜实用。通常采用圆形、对称、规整的结构,而不用多角、多边或不规整的形状。有足的器物也多是三足,很少有四足的,四足以上的更未出现过。采取这些结构,便于制作,而且比例协调,容易取得力量均衡,也符合美学原理,可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这说明当时的人们已经掌握了实用工艺中的成型规律。这些规律在几千年后仍然被人们运用。

生活是制陶工艺的艺术源泉。人们往往把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各种植物、动物及自然界的其它形象作为模仿对象。很多器物模仿植物,如瓜果、葫芦、竹节、叶子、花朵等,模仿动物的有猪、狗,还有鹗、长嘴鸟、水鸟等,模仿虫类有田螺、蜗牛等,还有的模仿人类最早的水上行走工具独木舟,甚至还有模仿人穿的靴子等。

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在制作过程中采用了不少的艺术手段来美化陶器,例如拍印、刻划、绘画、捏塑等。其绘画是用类似毛笔一类的工具,沾上用金属矿物原料配成的画图原料,在胎体上画出图案、植物、动物或人物形象的画面,内容丰富又有很高的艺术水平。就图案来说,已经初步掌握了图案构成的美的法则,创造了迄今仍然能在生产中使用的、有强大生命力的图案形式原理,如构图最主要的均衡、整齐、对称、连续、反复等法则,完全符合装饰图案的基本要求,没有轻重悬殊、画面失调、杂乱无章的现象,收到了极好的美学效果。

图案服从器形。人们为了美化陶器,注意把装饰美和实用美统一起来。因此往往把图安排在器物的肩、腹最突出的部位,使得目光容易接触到,最便于人们在使用中欣赏,又能增强器物端庄、饱满、挺拔的质感。这些图案以艺术的手法表现了大自然、形体、运动产生的节奏感、韵律感和规律性,灵活而又美观。

陶器上有许多植物图画的画面,它反映了当时的采集、农耕经济水平。有的画出了阳光照耀下禾苗的生长状况,还有很简练的卷枝、花瓣、籽实。植物纹样画得很活泼,婀娜多姿,既写实又富于装饰性,这说明劳动实践是艺术营养的源泉,表现了我们的祖先热爱生活,富于创造的精神。

陶器上的动物形象,有的画在器物上,有的却是塑出来粘贴在器壁上的,还有的作为器物的组成部分出现。动物形象写实性很强。人们在长期的捕鱼、狩猎、饲养以及生活实践中接触到了动物,掌握了它们的形态和习性的突出特点,便将其形态和神态简练地制作出来了。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黑陶钵上刻划的猪,是由野猪培驯为家猪过程中的形象,形态结构尚残留野猪的特点,但肥胖的体态、温驯的性格又酷似家猪。庙底沟类型文化遗址中出土陶片上的壁虎,不但准确塑出了壁虎的形象,而且栩栩如生地刻划出其精神状态。壁虎爬伏在罐的口沿和肩腹之间,有明确的方向感,前肢卷曲,缩颈抬头,背微弓起,两眼紧盯前方,似乎发现了前面的猎物,准备一跃而起,猛扑上去,但其前爪已经接触罐口,似乎又感到会坠入深渊那样的警觉。简练的几根线条,在静与动的一瞬间把壁虎的精神状态刻划得淋漓尽致。从大量的动物形象能看出当时已经采用了夸张的手法,例如蛙的形象,有的就将蛙的四条腿夸张到主要部位,其他如鸟纹也有由夸张到变形,乃至图案化的程度。

当时的人物形象,有人的头像,有将器盖塑成人头形,也有在陶器的一面塑出人头形,但最多的是在器物壁上用黑彩画出人物形象。1973年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出土一件舞蹈纹彩陶盆。内壁最大腹径处绘四道平行弦纹,上端紧接口沿处绘一圈带纹,上下两组纹饰间有人物舞蹈画面三组,每组两边是五至八道并排的弧线。在相反两组弧线纹之间,各有一条斜行的柳叶形宽带纹。人物舞蹈五人一组,手拉手,面向一致,随着舞蹈的节拍,发辫顺势摆向一侧。外侧之人不拉手的一臂画为两道,表明跳跃动作较大,接触地面的两竖道是人的两条腿,成一定角度垫起全身,有运用脚尖起舞的意味。表明跳的是踏着欢快舞步的舞蹈,显示出舞蹈的旋律。每个人在臀部下端有一略为上翘的尾巴状装饰,这是原始社会里人们通常喜爱的打扮。《山海经·大荒西经》说:“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有神,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处之。……有人戴胜、虎齿,有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这可能就是装饰着兽尾的人们,在劳动之余,围着水塘,在树荫下面,手拉手翩翩起舞情景的生动写照。陶盆上的人物群舞画面,用流畅的实线条来表现,人物突出,形象写实。陶盆是澄黄色,装水使用时,水映陶色更加美化和丰富了舞蹈的形象。这样的装饰反映了原始社会精神生活的内容多么丰富,多么深刻,也说明了陶器的装饰艺术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http://www.zh5000.com/JS/daqi/dq-online-0003.htm

粗心的冰淇淋
淡然的樱桃
2025-08-22 14:48:40
就是不上釉的瓷

“反瓷”亦称“生瓷”或“素瓷”,反瓷瓷雕是一种用瓷土作胎,胎上雕琢纹饰,直接以素胎生烧的瓷器。明代万历时期景德镇窑始烧,清代同治、光绪年间烧反瓷雕瓷文房雅玩为多见。这件反瓷龙舟属于瓷雕或瓷塑,是一件颇为别致的瓷器圆雕艺术品。

反瓷初胎土是用典型的景德镇高岭土制成,矿物组成部分除高岭石外,还含有多量石英和云母,以产于景德镇高岭村而得名。胎土淘炼精细,胎质细密,有滑腻感,烧成的反瓷制品,如骨似玉,别具特色。

古人曾有“邢瓷类银、越瓷类玉”和“邢瓷类雪、越瓷类冰”之说,反瓷与之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它无釉彩,但洁白来自天然;它器型小而结构复杂,但又疏朗有余不见窄。陶瓷史上以德化白瓷、石湾广均以及景德镇加彩瓷塑最著,清代雍正朝协理景德镇窑务的六十四为著名的瓷雕家,瓷雕在乾隆期最盛行。

动人的帽子
虚拟的鲜花
2025-08-22 14:48:40
主干课程:《中外陶瓷史》、《陶瓷造型基础》、《装饰基础》、《陶瓷材料工艺学》、《陶瓷工艺及设备》、《陶瓷日用品设计》、《陶瓷艺术品设计》、《陶瓷壁饰设计》等。

陶瓷艺术设计主要研究艺术学、设计学、陶瓷设计、陶瓷工艺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陶瓷艺术品、装饰品、日用品的设计、制作等。常见的陶瓷制品有陶瓷摆件、白瓷观音像、陶瓷装饰盘、陶瓷壁饰、陶瓷茶具等。

陶瓷艺术设计专业是景德镇陶瓷学院最富特色的专业,2002年科技艺术学院依托校本部优质资源,为扩展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陶瓷艺术设计的专门人才,单独开设了陶瓷艺术设计专业。为细化专业、明确专业方向导向,陶瓷艺术设计专业分为“日用陶瓷设计”方向、“建陶卫浴设计”方向、“陶艺”方向。

“日用陶瓷设计”方向结合景德镇陶瓷工艺、材料、市场等方面,使学生把课堂知识在实践中加以运用和掌握,大大加强了学生学习知识的实用性。日用陶瓷设计方向旨在培养日用瓷的创作、设计、制作、展示等高层次人才;建陶卫浴设计课程是新兴的专业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