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砖规格有哪些
青砖的规格如下: 城砖:48×24×12cm 40×20×10cm 条砖:24×12×5cm29×14×6cm21×14×3cm 销售纯手工:唐式、宋式、清式、各派 琉璃瓦、青砖、 仿古面砖、青砖、方砖、蓝砖、庭泥砖、枭砖、混砖等。青瓦- 筒瓦、板瓦、罗锅、折腰、滴水、脊瓦、砖雕。 青砖是粘土烧制的,粘土是某些铝硅酸矿物长时间风化的产物,具有极强的粘性而得名。将粘土用水调和后制成砖坯,放在砖窑中煅烧(900℃-1100℃,并且要持续8-15小时)便制成砖。粘土中含有铁,烧制过程中完全氧化时生成三氧化二铁呈红色,即最常用的红砖;而如果在烧制过程中加水冷却,使粘土中的铁不完全氧化(Fe3O4)则呈青色,即青砖。
可以重新做的
1、先横后竖:用开槽器清理瓷砖缝隙,做到缝隙内无杂物,大致深度一致;
2、清洁瓷砖缝隙内部的粉尘:用吸尘器或者扫把扫干净;必须保证瓷砖缝隙内不潮湿,无粉尘,颗粒;
3、仿古砖一定要缝隙两边贴好和纸,便于美缝剂施工后清理好瓷砖残余;
4.、缝隙贴好后,把缝隙交叉的地方用美工刀清理好便于美缝剂施工;
5、打开瓶塞,美缝剂有内塞和外塞都要打开拧掉;
6.拉开胶枪,美缝剂平方在胶枪内,向外挤压,双管同时出料后停下来拧上胶嘴,如果缝隙比较宽,胶嘴需要斜切45度;
7.美缝剂前面40厘米是在螺旋管中混合,可能会混合不均匀建议前面40厘米直接打掉
8.美缝剂正式施工,打在缝隙上面,打过后用金属球拉平(阴阳角主要根据不同的地方使用同的工具,阳角是凸出的接缝处,阴角是凹的接缝处,平面可以金属球或者汤勺都可以)。这个地方无论是金属球、阴阳角、刮板、指套都是为了能把缝隙压平压好看。
9、美缝剂压平后,撕掉两边的和纸,如果瓷砖上面不小心有残留用海绵或者毛巾轻轻的清理掉
10、24小时候后美缝剂彻底凝固后就可以正常使用了
11、第二种方法是和前面的方法一样,因为是釉面砖所以不需要贴和纸
10小时左右就可以直接铲掉边沿,24小时后就可以正常使用了;
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
1、首先做施工前的准备,清理瓷砖缝隙,用开槽器把瓷砖缝里面以前填缝的或者是杂物清理出来,这样不仅便于打美缝剂,而且美缝剂存于这个凹槽中也可以避免日后的过度磨损。一般市面上开槽器有1~4毫米规格工具瓷砖缝隙深度进行选择。
2、然后用小毛刷把铲出来的脏东西扫干净。
3、准备工作做好了,就可以开美缝剂了,先用拔开美缝剂内外塞,然后装在胶枪上,拧好混合嘴,打出40厘米左右可能未混合好的料,就可以对着缝隙直接施工。
4、打出一条缝隙后就可以用金属球(阴阳角、刮板)等工具进行压平,美缝剂胶嘴如果20分钟不用就需要更换,以免管内固化影响接下来施工。
5、对于第一种方法,施工好后和纸要立马撕掉,清理好瓷砖残余余料,24小时后便可使用。
6、如果是第二种方法施工,压好后,第二天或者10个小时用,用多功能铲刀直接铲除瓷砖余料。清理好后便可以正常使用
1.到网上多看人家的装修日记或是效果图等,(淘宝网,和家网)确定自己喜欢的风格(简约、地中海、美式……)
2.把自己喜欢的照片下载下来冲印出来,给装修队看,跟他说:我就要做成这样的……有的地方再改动一下
说一下我自己的装修方案吧!
我家是120平方的,房子比较方正,就不用敲墙之类的了。喜欢美式的,有2套方案。一是美式现代的,如果看中的沙发是布艺的,(我是根据家具来装修的)那颜色是白色+咖啡色+土黄色+黑色。顶是白色的,门,贴脚线,橱柜是白色的。墙纸用浅咖啡色,家具选黑色的,沙发是米白色的。地砖用土黄色的仿古砖,比墙纸颜色深点,斜铺。二是美式巴洛克风格的,客厅用地板,家具选用实木的偏红的颜色,沙发三人的是选用真皮加木材的(红星美凯龙看中的)单人的选一张老虎椅沙发,小碎花的。灯用壁灯和蜡烛灯。门和橱柜也选用白色的,客厅墙上用壁纸,下面也可以覆壁(用三夹板)
但是,作为城市发展的基石,有着百年历史的建筑物,不管你有着多少的辉煌,不管你承载着多厚的文化积淀,历史总是发展的。今天大规模的建筑活动昭示着一个新的城市发展轨迹,一个无法阻挡的城市化进程的足迹。正如70岁高龄的武明义所说:“旧的(房子)拆掉好啊,现在年轻人都在追求住上楼房,我们也希望在有生之年能住上新房子,就像小孩子在过年穿新衣服一样,辞旧迎新嘛!”是啊,除了要留住一些值得记忆的,和那些能证明城市发展的“符号”,还有什么能挡住这个城市的发展呢?
“八办”成了城区近代民居的“绝版”
在城关区甘南路,有一个至今尚算保存完整“四合院”,那就是现在“兰州八路军办事处纪念馆”———原互助巷2号院。互助巷在清末叫南滩街,1954年政府命名为互助巷。因“八办”而保留下来的这个院落正是具有典型兰州风味的民居。4月7日,记者走进了这一兰州城区唯一的“绝版”民居,初领了四合院风情。这是一个三进四合院,四面的房屋都是用青砖灰瓦建造,但看得出是用“修旧如故”的思路进行修缮过的,后院有一个二层结构的木楼。据了解,木楼系清末民初的古建筑,是从金城关搬来的。
记者注意到,这个院子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砖雕,院内房屋建筑均为木质棋盘芯仿古窗里三院,青砖房脊,具有典型的兰州民居风格。
“其实,兰州民居最大的特点便是带楼的四合院。”高级建筑师、省建设科技专家委员会秘书长何如朴教授向记者介绍了兰州近代民居发展的情况。他说,兰州住宅的屋面多为单坡屋面,有瓦屋面、砖屋面、土屋面3种。环楼式四合院的出现也是近代的事,由于采用了楼房,所以增加了使用面积,相对减少了用地,也符合兰州地形特点。何教授说,可惜的是在1990年以前,具有代表性的兰州民居已被高楼大厦所替代,几个典型的可以作为历史文物的“四合院”都没有留下丁点痕迹。如今只能成为社会前进中的一点遗憾。
五大要素催生兰州民居的发展
何如朴是兰州近代民居研究方面的专家,说起四合院在兰州的历史,他并没有因四合院的消失而太多的埋怨。他对记者说,清末民初,随着社会的发展,植被一步步的被破坏,林木面积锐减,再加上人口的迁移,新生事物的被引进,人们开始借鉴从西方传来的建筑观念,给四合院“盖楼”、使用大块面玻璃,加上商业的近一步发达,大家庭的居住习俗也被青年人的“小空间”日子打破了,四合院自此开始败落,这是她完成了使命后的一种必然结果。现在,新型建筑材料、建筑技术、建筑思潮的出现和大量的被使用,林地面积的减少和森林植被的被保护,使人们的居住观念有了根本性的变化。
兰州近代的民居为什么以四合院为主?何如朴教授说,四合院是四周封闭的内向型建筑,对防寒保温、改善院内气候是非常有利的,这是人类建筑从地穴、窑洞发展而来的文明产品。兰州的四合院最大的特点之一是二层楼式的,选地讲究,这是在甘南、临夏等地少数民族住宅的基础上吸取了特色,所以是多民族特色体现者。四合院有两进的、三进的,有上房、厢房、耳房、陪房、过厅、照壁、门楼,一般为砖木土坯结构,冬季采暖多为热炕。
民居影像留在城市街巷中的有多少
“原汁原味的古民居现在一个都没有了。留下的只是短暂的记忆和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有我们城市管理方面的失误。”住在静宁路的老兰州人齐建军这样对记者说。位于庆阳路的彭泽古居便是一个典型的四合院,是明太子少保、兵部尚书彭泽用兰州南山林木所建,号称“本山林”。抗战时期为邓宝珊寓所,可现已找不到丁点迹象。延寿巷的侯府宅如今成了幼儿园。兰州60多岁以上的老人们大都还有着清晰的记忆,马鸿逵花园、鲁大昌花园、水梓公馆、杨思公馆等有着兰州民居代表的建筑物,现在都已消失在“水泥森林”中了。
当然,除了人们记忆中最具代表性的的四合院外,还有众多的老式“房屋”在继续发挥着作用。如有着五六千年历史的北山的窑洞,是利用土层厚、水位低、土质壁立不倒的有利条件建造的普通民居;南山、永登一带的庄窠;皋兰的生土住宅建筑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