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瓷片 > 正文

老藏友谈怎么辨别唐代长沙窑彩瓷

沉静的板凳
听话的电话
2022-12-22 02:50:20

老藏友谈怎么辨别唐代长沙窑彩瓷?

最佳答案
长情的枫叶
专注的大神
2025-08-22 04:21:34

中国的彩瓷发展到唐代,可以说是有了重大的突破。尤其是唐代创制的三彩瓷和以釉下彩绘闻名于世的长沙窑彩瓷,以及唐钧花釉瓷等,均以其色彩丰富、气象万千而成为古代艺术宝库里的珍品。唐代的彩釉瓷因其色彩绚丽、精美绝伦,又历史久远,存世量不多,因此,收藏价值不凡。于是,市场上以假充真的赝品就层出不穷,收藏者务须认真鉴别,谨防上当。

在唐代的彩瓷中,长沙窑彩瓷在中国陶瓷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它始烧于初唐,兴盛在中晚唐,终结于五代。长沙窑彩瓷的出现,既代表了中国陶瓷从注重釉面装饰到注重釉下彩绘的审美追求的一种新发展,它又是应承当时外销出口的需要,是当时最着名的一种外销瓷,是中外文化交流发展的一个实证。因此,在鉴识时要充分地考虑到这两个方面的因素。从形制到装饰,长沙窑除了展现出了中国古老文化的发展以外,也融合了很多西域的阿拉伯文化、伊斯兰教和印度佛教等的艺术元素,这些在鉴识中都要予以充分的关注。

从胎釉角度看,早期的制品胎质较粗疏,呈灰黄、暗红或青灰色。中期以后胎质稍坚硬,色呈深灰或浅灰。胎体一般显粗厚。但长沙窑的壶、罐相对显轻薄,且在内壁留有瓦棱状的轮旋纹。仿品常忽略这一制作特征,且胎壁往往做得过厚,胎体显重。仿品对胎质常把握不好,不是过粗,就是过细胎体不是过重,就是过轻。

长沙窑彩瓷施釉早期为米黄、姜黄,中期以后青色加重,为青黄或青绿。壶罐的外壁施釉不到底。为绘画需要,在胎釉之间,均施一层薄薄的白色化妆土,然后在这上面作画。仿品常无化妆土。和唐代其他彩釉瓷一样,长沙窑彩瓷釉面大多有流淌现象,且在放大镜下均可见器身上布满了细小的鱼子纹开片,且开片内可见腐蚀之痕和个别爆裂之处。征集,张。壹巴叁,贰陆零伍。叁柒捌叁。壶类制品的短流口沿和模印贴花的贴塑折角之处应有爆釉现象,这也是长沙窑瓷真品的一个重要特征。仿品常把开片做得偏大,过分明显,开片中不见腐蚀痕迹,短流和贴花的交楞处也没有爆裂现象。

还有一点,长沙窑彩瓷的釉下绘画创意独特,线条灵活而流畅模印贴花的刀功熟练,刻画生动。这是最难仿制的。仿品常在这些地方露出马脚。仿品的褐彩模印贴花人物器常常是褐彩淡而无力,人物形态呆滞,刻画线条模糊,形象缺乏精神。人物的衣褶之处也不见剥釉现象。

鉴识唐代彩釉瓷,要从胎釉特征和制作工艺等多方面去全面考察,要仔细去发现现仿品人工仿造的痕迹。比如,真品的棕眼自然,大小不一。仿品常无棕眼,或以人为做出。在形制造型的大小范式、比例协调,以及做工的精细程度等等方面。凡遇刻意精工之作,就要小心,因为,古代制品技艺娴熟,随心所欲,瓷品反而有粗糙厚薄不均之态。再,现在仿造技术高超,即便所有特征都对,也要看看是否有真正的旧气?有否人为的痕迹?不然,就容易吃药。

最新回答
难过的牛排
甜美的砖头
2025-08-22 04:21:34

唐代长沙窑瓷器中,以青釉瓷最为多见,并且可以看到在瓷片一侧留有半圆形孔,圆形孔的用途是在烧成过程中用铁钩将试片从窑内钩出以查验其色,这说明唐代长沙窑很重视绿釉瓷的生产。并且还有少量酱釉、蓝釉、绿釉、红釉瓷等。

宋代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一个非常繁荣昌盛的时期。宋瓷是极为典雅的,很多人都赞誉宋瓷的做工精湛,并且极具收藏价值。而五大窑是宋瓷的顶峰之作,是文人士大夫最喜欢的瓷器品种。

唐朝制瓷业发展为独立的生产部门,出现“南青北白”两大制瓷体系,瓷器取代丝绸成为中华文明的象征,其中,长沙窑的瓷器在亚非十三个国家、七十三个地点都有出土,说明它的影响遍及国内外。

宋代则是将瓷器更加详细的划分了,它在唐朝的基础之上,出现了“定、汝、官、哥、均”五大名窑并称于世的现象。也有更多的人喜欢上了瓷器,而景德镇的瓷器则成为出了名的“瓷都”。

并且唐朝的瓷器看的是形状以及上面的提词,更多为工艺品供人把玩,而宋瓷则是多是看釉,并且在宋朝刺激大批量生产,更多的融入到了百姓的生活中,碗、筷子、杯子、水壶都出现了瓷器的身影。

而宋瓷是唐代瓷器的衍生,并且在宋代时,瓷器的制作工艺与百姓的喜爱程度达到了顶峰,尤其是偶然间发现的“冰裂纹”,制作出来的瓷器更是深受人们的喜爱。

微笑的手套
碧蓝的含羞草
2025-08-22 04:21:34
1. 关于长沙窑唐朝诗句

关于长沙窑唐朝诗句 1.湖南长沙铜官窑在唐朝以什么著称

长沙窑 开放分类: 文物、瓷器、中国历代名窑 目录 • 一、长沙窑简况 • 二、长沙窑的历史 • 三、长沙窑瓷器的胎釉 • 四、长沙窑瓷器的造型 • 五、长沙窑瓷器的纹饰 • 六、长沙窑瓷器的款识 注释:图为故宫博物院藏“唐长沙窑白釉绿彩枕” 一、长沙窑简况 [编辑本段] 长沙窑位于湖南长沙北郊30公里的石渚湖至铜官镇一带,故又名铜官窑,是唐代南方规模巨大的青瓷窑场之一。

唐代诗人刘言史咏茶诗云。“湘瓷泛轻花”,《水经注》载:“铜官山土性宜陶”,杜甫途经铜官写下的《铜官渚守风》赞诗等文献记载和国内外大量考古出土文物考证,长沙窑始于初唐,盛于中晚唐。

其烧制出来的瓷器品种丰富,美观精致,实用性强。这些瓷器在青釉下加绘彩色花纹,冲破唐以前单色青釉一统天下的局面,走出了一条崭新的发展之路。

长沙窑是我国釉下彩绘的第一个里程碑,为唐以后的彩瓷发展奠定了基础,是我国彩瓷工艺的骄傲。 二、长沙窑的历史 [编辑本段] 初唐(公元618一684年),瓷器大部分是开片青瓷和陶塑艺术品。

如十二生肖、镇墓兽、侍女、乐俑、胡人、骆驼、车马等。 盛唐(公元684—756年),以素釉青瓷为主,并开始出现彩瓷。

中唐(公元756一840年),在从单色釉到多色釉烧成功的基础上,研制出釉下彩精堪瓷品,并以格言、警句与五言、六言句为内容的书法装饰瓷器,在陶瓷工艺中已形成新的形式,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晚唐(公元841—907年),造型趋向纤巧多变,装饰流行于花鸟画、印花、压花以及单形式的宣染画和彩釉画等特有风格。

五代,黄巢起义,外商横遭杀害,外销受阻,长沙窑产品大部分瓷化程度差,脱釉现象多,不如邢窑之细白和坚致,且湖南衡州地区的蒋家窑、瓦子墩窑及岳州洞庭湖一带,大量烧制类似越窑的青瓷制品,给长沙窑的国内市场带来了很大威胁,再加之长沙窑规模很大,原料、燃料日逐匮乏,迫使窑主们不得不改迁窑址或另谋生路,导致长沙窑晚期趋向衰落。 元末明初,长沙窑回光反照,继承和发扬了多色釉的传统技艺,特别是对铜绿釉、宝石蓝釉、桔黄釉的研究很有造诣,并创制了器型多变,釉似流霞、色彩鲜艳的琉璃制品。

清末民初,铜官镇陶业生产趋向高峰,发展到十二条龙窑、六百多制陶工人,号称湖南的陶都。但民国时期,长沙窑陶瓷又受到斫伤,艺术风格一落千丈,濒于窑沉倒闭。

解放后,在党的领导下,经过过年的恢复、改造,生产规模、制造技术都有了飞跃发展,优秀传统技艺得以复兴和发扬,而且在国内首家研制成功白炻器、芝麻釉炻器和精细铁炻器系列产品,沿着中古时期开辟的陶瓷之路,远销美、加、欧、港澳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使历经千年沧桑的长沙窑又重展英姿。 三、长沙窑瓷器的胎釉 [编辑本段] 长沙窑制品有瓷胎与陶胎之分。

陶胎土质不纯且带砂,烧成后呈褐色或铁灰色,断面粗糙、吸水性大,习称缸瓦胎。瓷胎大多呈灰白色、香灰色、青灰色,含铁1.5—2.5%,含二氧化硅72%—76.34%,含氧化铝16.67%—20.73%,含二氧化钛在1%左右,二氧化硅/氧化在4.09 ±0.5,化学组成相似于浙江青瓷和景德镇瓷器,是具有南方鲜明特征的一种属富氧化硅质的瓷胎。

产品烧成温度约在1150—1200℃,大多偏生烧,瓷胎断面较粗,无半透明性,吸水率2%—7%,气孔率大于10%,釉α>坯α,多数遗物釉层出现龟裂,用现代分类法应归属于炻器(STONE WARE)类产品,或称半陶半瓷。 长沙窑胎釉特征明显体现在初唐时产品胎质较粗糙,欠坚硬,呈暗红色,有微微灰黄灰青色,釉层显薄,釉色青中发黄,有姜黄色倾向。

唐中后期,胎色基本为深灰色或浅灰色,胎质较前坚硬精细,胎和釉粘结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瓷化程度已相当高。长沙窑的胎体,一般是粗厚的,和同时代的邢窑胎骨相比,相差很明显。

釉色主要是青色釉,除此还有白釉和褐色釉等。青色釉中又分为青黄色和青绿色两种。

釉质精细莹润,观察釉面可见表面布满无色细碎片,它细密、均匀、柔和分布。釉的表面往往是不均匀的,一个器物中可见釉层厚薄不匀现象。

其釉大多呈色,少数产品在灰白色胎上施以微泛青色的白釉,有的还先在坯体上涂抹薄层白色或淡灰色化妆粉,然后施釉,以增加釉色亮度,衬托彩绘图案装饰效果。施釉方法主要用荡釉、浸釉、淋釉、滴釉和涂釉。

釉有青、酱、白、绿、红和三彩釉等。 (一)青釉:色是枣黄、枣青、榨菜青或虾青色,总的感觉是青中偏黄,概称“青瓷”。

(二)酱釉:色浅者呈棕色、咖啡色、酱黄;色深者呈酱黑色。酱色釉往往先涂青色底釉后再施酱彩,也有先施酱釉后再覆罩一薄层透明青黄釉的。

(三)白釉:长沙窑的白釉作乳浊式或微带浅灰色,状如凝脂,积如蜡泪,润泽而不甚光亮。不透明,有碎纹,或作大块冰裂纹。

近似“哥窑”制品,逊色于“定瓷”之光亮、质坚。 (四)彩釉:有宝石蓝釉、孔雀绿釉、红彩等。

(五)宝石蓝釉:釉色似湖蓝而不透明,似碧水而不清澈碧绿。釉质浑厚素雅,或作宝石状自然纹理,而类似宝石,故称“宝石蓝釉”。

(六)孔雀绿釉:一种呈蓝绿色,它在枣黄色罩釉的覆盖下形成草绿色;另一种是铜绿,。

2.长沙窑是哪个朝代的古窑

唐朝

【【引证资料】】

长沙窑一般指铜官窑。铜官窑遗址,位于长沙市望城区铜官镇至石诸湖一带,南距长沙城27公里,北与闻名遐迩的铜官陶城相接,东依连绵的山丘,面临湘江。长沙铜官窑是中国唐朝彩瓷的发源地。遗址面积30万平方米,从铜官镇至石诸湖,沿湘江东岸十里河滨,已发现唐代烧窑遗址19处,面积最小的约300多平方米,最大的过万余平方米,堆积厚度最薄为0.4米,最厚约4米。1972年9月1日和1983年10月10日两次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1月14日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湖南省古遗址中唯一的文物保护单位。

【简介】

唐宋代南方瓷窑。位于今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丁字镇彩陶源村。亦称“长沙窑”。产品主要是青瓷,生活用具种类很多。釉色有青、黄、白等色。并首创釉下彩器和在瓷器上彩绘的装饰技法,即在青釉下用褐色或绿色斑点组成几何图案,在白釉或青黄釉下用笔绘云彩和几何纹。此外 ,还有模塑贴花、印花、刻花、堆花等装饰。造型有壶、瓶、杯、盘、碗、灯和生动可爱的鸟、狮、猪、鱼、青蛙等玩具。明代以后,铜官窑所产有

铜官窑瓷器(18张)

大缸、酒瓮和广钵、茶壶等日用陶器。建国初期,以产绿釉、黄釉陶器为主,有水罐、壶等。以印坯和拉坯法成形,印坯模上刻有花纹,成型和印花一次完成。1966年后,发展较快,新增枣红、黑红等色釉。1976年,创制了炻瓷成套餐、茶具,胎质细腻,釉面光滑,机械强度高,有咖啡、谷黄、米白、紫金、浅蓝等釉色,饰以各种花边,亦有丝网贴花、印花、釉下复色彩绘等。【图为三彩瓷壶(铜官窑遗址出土)】

唐代名窑。在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丁字镇彩陶源村。亦称“长沙窑”。明代以后,铜官窑所产有大缸、酒瓮和广钵、茶壶等日用陶器。建国初期,以产绿釉、黄釉陶器为主。

请采纳~

3.唐朝经典诗句

王昌龄《出塞》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许浑《咸阳城东楼》 山雨欲来风满楼 李贺《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 李白《蜀道难》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白居易《放言 五首之三》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白居易《长恨歌》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白居易《琵琶行》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高适《别董大》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维《渭城曲》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观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虞世南《蝉》 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 陆龟蒙《别离》 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 李煜《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李煜《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施耐庵《水浒传》 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 张养浩《潼关怀古》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高明《琵琶行》 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一举成名天下知,十年窗下无人问.)冯梦龙《警世通言》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魏子安《花月痕》 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 苏轼《醉睡者》 有道难行不如醉,有口难言不如睡.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这个太多了,我们现在所熟悉的很多名句都是那个辉煌的朝代留下来的。

4.唐朝关于“酒”的诗词有哪些

1. 《少年行四首》

唐代:王维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一身能擘两雕弧,虏骑千重只似无。

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

汉家君臣欢宴终,高议云台论战功。

天子临轩赐侯印,将军佩出明光宫。

2. 《醉后赠张九旭》

唐代:高适

世上谩相识,此翁殊不然。

兴来书自圣,醉后语尤颠。

白发老闲事,青云在目前。

床头一壶酒,能更几回眠?

3. 《劝酒》

唐代:于武陵

劝君金屈卮, 满酌不须辞。

花发多风雨, 人生足别离。

4. 《饮中八仙歌》

唐代:杜甫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麴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

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

5. 《凉州词二首》

唐代: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秦中花鸟已应阑,塞外风沙犹自寒。

夜听胡笳折杨柳,教人意气忆长安。

6. 《饮酒》

唐代:柳宗元

今夕少愉乐,起坐开清尊。举觞酹先酒,为我驱忧烦。

须臾心自殊,顿觉天地暄。连山变幽晦,绿水函晏温。

蔼蔼南郭门,树木一何繁。清阴可自庇,竟夕闻佳言。

尽醉无复辞,偃卧有芳荪。彼哉晋楚富,此道未必存。

5.有关 酒 的诗句 唐朝的

月下独酌其四

内容:

穷愁千万端。

美酒三百杯。

愁多酒虽少。

酒倾愁不来。

所以知酒圣。

酒酣心自开。

辞粟卧首阳。

屡空饥颜回。

当代不乐饮。

虚名安用哉。

蟹螯即金液。

糟丘是蓬莱。

且须饮美酒。

乘月醉高台。

月下独酌其二

内容:

天若不爱酒,

酒星不在天。

地若不爱酒,

地应无酒泉。

天地既爱酒,

爱酒不愧天。

已闻清比圣,

复道浊如贤。

贤圣既已饮,

何必求神仙。

三杯通大道,

一斗合自然。

但得酒中趣,

勿为醒者传。

月下独酌其一

内容:

花间一壶酒。

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

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

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

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

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

相期邈云汉。

将进酒

内容: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邱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把酒问月

内容: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笨笨的冰棍
落寞的网络
2025-08-22 04:21:34
这个问题问的非常好,作为长沙窑瓷器在唐代是最为流行的时候成为了重要的贸易瓷器也是国内与同时期越窑、邢窑并驾齐驱的瓷器品种。作为长沙窑瓷器最大的特点是模印贴塑点褐彩或点红彩的瓷器品种,那么这种模印贴塑的纹饰多种多样,比如说有朱雀纹龙纹狮子文双鸟纹椰枣纹、胡人奏乐等等,都是在相应的模具上形成了相应的泥块模范,然后再贴附于瓷器胡表面的。

动人的咖啡豆
贪玩的大地
2025-08-22 04:21:34
长沙窑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县铜官镇,也有人称之为“铜官窑”,窑址于1956年被发现,1964年进行了重点发掘,1983年再次进行发掘。长沙窑青瓷釉下彩绘至迟在唐宪宗时期(公元 806~820年)开始烧造,一直延续至晚唐五代时,盛行了140年之久。长沙窑瓷器属于古瓷器中的精品。长沙窑瓷器在价格上不一,总的看来价格不高,但是长沙窑瓷器的价值取决于真品与否、器型、尺寸大小、品相如何等,所以它的价格非常复杂,不能一概而论。谢谢

现代的萝莉
虚幻的鸵鸟
2025-08-22 04:21:34

唐代的彩绘瓷以长沙窑为主,长沙窑在湖南省长沙铜官镇,烧制的瓷器以青釉为主,还有白釉、绿釉等。器形主要有碗、盘、壶、洗、枕、盏、文房用具及玩具等,线条柔和圆润,端庄丰满。其彩绘装饰有釉上彩或釉中彩,主要以褐色、绿色和蓝色进行彩绘。纹样有人物、动物、花鸟及连珠纹等,构思简洁,意境优美。

妩媚的夏天
朴实的康乃馨
2025-08-22 04:21:34
长沙窑是文献中没有记录的一个唐代窑口,窑址位于今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丁字镇石渚湖附近。此地很早以来便名为石渚,或写作石潴,二十四史中的《晋书》、《魏书》中都有提到。又称之为石渚窑。因历史上一直属于铜官镇,又称铜官窑。

近年来,印尼“黑石号”沉船被发现打捞后,出水了大量的唐代瓷器,其中以长沙窑瓷器为最,最大可能的展示了唐代长沙窑的历史面貌。印尼出水的铜官窑瓷碟上自书为“石渚孟子”,可见当时确实成为石渚窑。

这件青瓷鸟一样的文物,是唐代长沙窑的作品。唐代长沙窑除了日用瓷器,还生产了很多儿童玩具一类的器物,这种青瓷鸟其实不是玩具,而是一件乐器,叫做埙。

黑石号是指1998年德国打捞公司在印尼勿里洞岛海域一块黑色大礁岩附近发现了一艘唐朝时期的一艘沉船,又名为“Batu Hitam”。 该船是一只阿拉伯商船,满载中国货物,仅瓷器就达到67000多件。出水长沙窑瓷碗上带有唐代宝历二年(826年)铭文。

唐代瓷器留存到今天的非常少,陆羽的《茶经》说的南青北白,邢窑似雪,越窑似冰。越窑瓷器和邢窑瓷器留存至今天的却非常少。乾隆皇帝有诗曰:“李唐越器人间无,赵宋官窑珍以孤”,可见清代宫廷收藏的唐代瓷器就已经是极为稀罕了。

所以,黑石号出水的这67000件唐代瓷器可谓珍贵异常。而埙这种乐器,自古以来就是陶制的,属于吹奏鸣响乐器,早在新石器时代的红山文化时期就出现了,一般多为6孔。3孔的埙无法吹奏出完整的乐曲。

埙之为器,立秋之音也。平底六孔,水之数也。中虚上锐,火之形也。”甘肃玉门火烧沟出土的奴隶社会初期的埙,有三个音孔,能吹四个音。2600年前的春秋时期,埙已有六个音孔,能吹出完整的五声音阶和七声音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