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大帮忙看一下这些瓷片有价值么
284.285.286不像宋,依我看像五代的,窑口不好说,有争议.
298.299是天青的钧窑,像宋也像辽金
296是景德镇湖田窑的影青,也是宋的
青花都是清中期的普通民窑
1、瓷器是由陶器发展而来的。东汉学者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瓷的解释是“瓷,瓦之坚者也”,瓦属陶器。陶器的发明是新石器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至新石器时代晚期,龙山黑陶已表现出瓷的某些特征,人们赞之为:薄如纸,黑如漆,坚如瓷,明如镜。商代奴隶在长期制陶的过程中,对于烧陶的原料开始有意识的选择,烧制出了白陶器,为瓷器的出现创造了条件。据考古发现:商代已能烧制瓷器,目前在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河南、河北、山西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湖南、湖北、江西等地都发现并出土了商代的瓷器。河南博物院展厅中所陈列的原始瓷尊就是在郑州商代遗址中出土的,距今有3500年,可以说它就是迄今发现最早的瓷器。只不过其工艺制作还比较原始,所以人们把它们命名为“原始瓷器”。因为这些原始瓷的釉色比较接近以后的青瓷,故亦称原始青瓷。
2、为什么说郑州商代瓷尊属于瓷而不是陶呢?我们先来把陶、瓷之间的差别搞清楚。陶和瓷使用的原料有着本质的不同。瓷的原料含铁量低,杂质少,可提高烧成温度,含一定的石英石、莫来石等成分,可在焙烧后增加胎质透明度,这就是人们通常说的瓷土或高岭土。陶的原料为一般黏土,含铁量高,杂质也多。再就是不同的原料决定白瓷八角镂雕兽首洗(北宋洛阳出土)了它们的烧成温度。瓷器的烧成温度较高,需1200℃以上,陶器的烧成温度在800℃~1000℃左右。另外,瓷器有一层釉,这就是在高温焙烧过程中形成的玻璃质釉,像一层美丽的外衣,保护着瓷胎并且永不脱落。最后一点是烧制而成的瓷器,胎体坚硬,组织致密,叩之能发出清脆悦耳的金属声,而陶器是不具备这些特性的。
3、郑州商代原始瓷尊的造型和同时期的陶尊相似,大口,折肩,腹底略向内收,圜底,器表有条纹,瓷尊内外均施有淡黄色釉,胎质比较坚密,渗水性弱,烧成温度较高。与瓷器要求的条件接近,但并未达到瓷器的全部标准。它还处于瓷器发展中的初级阶段,难免保留有一些原始痕迹。纵观商代出土的瓷器,所用瓷土中的含铁量虽然比陶土含量低得多,但和成熟瓷器相比仍有一段距离;还有,瓷釉光泽度不够,施釉厚薄不均匀以及一些瓷器只在上部施釉等不足现象。
4、瓷器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历经西周、春秋、战国直到秦汉,烧瓷工匠在不断地探索,他们改进工艺积累经验,使原始瓷器一步步走向成熟。这一过程走了约一千七百年,直到东汉晚期,完全符合标准的瓷器才烧制成功。瓷器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它一经产生便受到人们的喜爱,并迅速发展。从隋唐至明清,大量瓷器漂洋过海,或经丝绸之路远销国外,为世界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耿宝昌《明清瓷器鉴定》
冯先铭《中国陶瓷史》
汪庆正《青花釉里红》
孙灜洲《陶瓷的世界》等
作为一个陶瓷古董经营从业者,我的搞明清瓷器也差不多三十年了。如果你想了解或者认知瓷器的话,有以下几本书,和几个方法适合初学。书籍:《明清瓷器鉴定》《中国陶瓷史》《故宫藏品大系》其中有瓷器的相关系列,例如青花,单色釉,粉彩等。
明清瓷器鉴定趋于理论解答,中国陶瓷史趋于整个陶瓷历史的叙述和各地窑遗址的介绍,故宫藏品大系中的瓷器部分,图很多,也有些许注解,比较适合看图增加兴趣。我觉得想了解瓷器,更应走进博物馆,例如国家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上海博物馆,苏州博物馆,南京博物院。这些馆内都有常设的瓷器展厅,藏品丰富,结合书上的内容,一定会让你拥有更多的收获,激发你的兴趣和乐趣。
陶瓷的书籍一般不太常见,图中有个红色标记一般人都不知道,陶瓷类的书籍非常非常的多,包括下面目录中的陶瓷书籍
陶瓷入门书籍目录:
《古玩鉴赏系列——中国艺术品收藏鉴赏(瓷器)》
《图解明清瓷器纹饰及工艺_明代部分)》
《学习瓷器鉴赏从瓷片开始》
《宋代官窑瓷器》
《宋代瓷器的紫口铁足和金丝铁线》
《宋辽金纪年瓷器》
《官民竞市的明万历青花瓷器》
《尘封的文明:西夏瓷器》
《中国历代景德镇瓷器 五代宋元卷》
《中国历代景德镇瓷器 明卷》
《中国古代瓷器珍品集锦》
《中国古代颜色釉瓷器》
《中国宋元瓷器图录》
《中国文物鉴赏丛书 瓷器鉴赏 傅正初》
《中国明代瓷器图录》
《中国清代官窑瓷器》
《中国清代瓷器鉴赏图录 (全)》
《中国瓷器鉴定与欣赏》
《中国瓷器(黑白版)》
《中国艺术品收藏鉴赏(瓷器).》
《中国青花瓷器纹饰艺术》
《元代纪年青花瓷器的研究》
《元代青花瓷器的呈色奥秘》
《元明清瓷器纹饰_番莲花_研究》
《岭南地区六朝墓葬出土青瓷器研究》
《德化瓷器展览》
《故宫博物院藏宋代官窑及明清仿官瓷器的显微特征》
《故宫藏传世瓷器真赝对比历代古窑址标本图录》
《明、清、民国官窑、名窑瓷器款识一览表》
《明代景德镇单色釉官窑瓷器之研究》
《明代瓷器工艺》
《晋唐瓷器》
《晚清官窑瓷器识真》
《景德镇出土元明官窑瓷器》
《景德镇明代御窑遗址出土瓷器分析研究 》
《瓷中极品珐琅彩瓷器》
《瓷器、精陶与彩陶》
《明代磁州窑瓷器》
《明洪武至宣德朝官窑瓷器的年款》
《明清民窑瓷器鉴定 顺治 康熙卷》
《元代青花瓷器相关问题的研讨:兼谈扬州出土的元代青花瓷》
《元明时期景德镇窑瓷器“云肩纹”发展研究》
《明清民窑瓷器鉴定:乾隆卷》
《明清民窑瓷器鉴定:咸丰、同治卷》
《明清民窑瓷器鉴定:干隆卷》
《明清瓷器押印印风》
《明清瓷器真赝对比鉴定》
《明清瓷器纹饰鉴定--松竹蔬果卷》
《明清瓷器纹饰鉴定--花鸟纹饰卷》
《明清瓷器纹饰鉴定--荷莲牡丹卷》
《明清瓷器纹饰鉴定--龙凤纹饰卷》
《明清瓷器纹饰鉴定--人物纹饰卷》
《明清瓷器纹饰鉴定--动物纹饰卷》
《明清瓷器纹饰鉴定--博古文字卷》
《明清瓷器纹饰鉴定--四季花卉卷》
《明清瓷器纹饰鉴定--图案纹饰卷》
《明清瓷器鉴定》
《明清瓷器鉴定三十讲 史树青》
《明清釉上彩绘瓷器》
《晋唐宋元瓷器真赝对比鉴定》
《瓷器造型分类名称解释上》
《磁州窑类型几种瓷器的年代与产地 刘涛》
《英国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国立博物院藏 中国清代瓷器》
《谈茶叶末釉瓷器》
《景德镇珠山出土的明初与永乐官窑瓷器之研究》
《景德镇瓷器鉴定》
《民国瓷器鉴定纹饰、款识、辨伪》
《民间清中晚期青花瓷器图鉴》
《汝窑与张公巷窑出土瓷器》
《泱泱瓷国:古代瓷器制作术》
《清代青花瓷器鉴赏 陆明华》
《釉下彩绘瓷器:特征、鉴定与辨伪》
《陈立立谈清代景德镇民窑瓷器》
《青花瓷器鉴定》
《青花瓷器鉴定》
《首都博物馆瓷器篇》
《马未都说收藏·陶瓷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