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电陶瓷驱动电源 最高频响怎么确定
压电陶瓷电学模型是跟电容模型等效的。
最高频响对应于电容模型就是充放电时间作为周期参考量。
应为电容模型是指数上升趋势,所以频响跟电流值的关系是非线性的,但是在中间段近似线性。
近似线性关系中,主要参考量为,电流,频响,电容和电压四个参量。
平均电流等于频响乘以压电陶瓷电容值乘以电压峰峰值。Ia=f*C*Up-p
在压电陶瓷振幅一定的情况下,也就是电压峰峰值不变的情况下,电流越大,频响越大。
当然,频响会受压电陶瓷机械模型限制,如果压电陶瓷受电流激励的频响接近固有频率,就会引起共振,所以不能一味的通过增大电流来增大频响,还需要避免共振的产生。
如果有其他问题可以私聊。
通过卡块卡在燕尾槽内,连接有消音层。减小压电陶瓷片声音的方法是把基片、第一压电陶瓷晶片、第二压电陶瓷晶片连接起来,通过卡块卡在燕尾槽内,连接有消音层,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大大降低气流噪音和机械噪音。电子陶瓷片,是指在电子工业中能够利用电、磁性质的陶瓷片。电子陶瓷片是通过对表面、晶界和尺寸结构的精密控制而最终获得具有新功能的陶瓷片。
1、想办法测下陶瓷片的等效电容,然后串个合适的电感,调整到压电陶瓷片的谐振频率。
2、当把长度振动的陶瓷片的长度磨短了,就会发现这压电陶瓷的谐振频率提高了。这样,就可以通过磨短某方向的尺寸来调节谐振频率。
压电陶瓷片之所以能够发出蜂鸣的声音,是利用了压电效应的原理。
压电效应有正压电效应和逆压电效应二种。
压电效应:当给压电陶瓷片施加一个外力时,压电片会产生电荷,这种现象称为正压电效应: 压力——电压。
反之,当给压电片施加电场时,压电陶瓷片会产生机械变形,而且其应变与电场强度成正比,这称为逆压电效应,施加的电场强度越强,振动的幅度越大。
这种现象称为逆压电效应:电压——压力,各种压电陶瓷的器件均是利用这一特性而工作的。
所以蜂鸣片(器)是一个电压元件,也就是说在器件上施加的电压越大,器件的响度也会越高。
压电蜂鸣片声音元件的声源主要来自压电振动板。压电振动板由一块两面印刷有电极的压电陶瓷板和一块金属板(黄铜或不锈钢等)组成。 使用粘合剂,将压电振动板和金属片粘接在一起,这就是我们俗称的蜂鸣片。
图2所示为压电振动板的振荡体系。 当在压电振动板的两个电极间施加直流电压时,由于压电效应,导致机械变形。对于形状扭曲的压电元件,其变形以辐射方向伸展。
压电振动板则沿图2(a)所示方向弯曲,而粘结于压电振动板的金属片不会伸展。相反,当压电元件收缩时,压电振动板则会沿图2(b)所示方向弯曲。因此,当交流电压穿过电极时,如图2(c)所示,图2(a)和图2(b)所示之弯曲就会交替重复发生,从而在空气中产生声波。
蜂鸣片一般而言,人的声频范围大约在20Hz到20kHz之间。人们最易听到的声频为2kHz到4kHz。因此,绝大部分压电声音元件应用在此声频范围内。
蜂鸣片一般而言,人的声频范围大约在20Hz到20kHz之间。人们最易听到的声频为2kHz到4kHz。因此,绝大部分压电声音元件应用在此声频范围内。同时,蜂鸣片谐振频率(f0)一般也选定在相同的范围内。如图3所示,谐振频率取决于支承压电振动板所采用的方法。如果压电振动板的形状相同,其数值将按照(a)、(b)和(c)的顺序变小。
通常情况下,压电振动板被安装在共鸣腔室内,以产生高声压(如图4)。利用公式(1)(赫尔姆霍茨公式),可以计算出图4中共鸣腔室的谐振频率(fcav)。由于压电振动板和共鸣腔室具有适当的谐振频率,分别为(f0)和(fcav),因此,可以通过控制两者的位置来增大特定频率下的声压和获得特定的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