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陶瓷电容能抵受温度是多少?
不同特性电容工作温度不同,陶瓷电容按照材质可分为三种特性Y5V、Y5U和Y5P,陶瓷电容用Y5U及Y5P特性的,变化率为+22%-65% 。用Y5V特性的,
变化率+30%-80% 。-25℃ ~ +85℃ 是瓷片电容的工作温度,意思就是瓷片电容可以在两种极端的温度下工作。不受影响。 陶瓷电容只要是超过-40℃~+85℃这个温度范围工作,就就影响到产品的使用期限。 因工作温度过高或过低时,陶瓷电容容量下降过多,就会影响性能,造成失效。
低于温度范围的低温环境中使用陶瓷电容时,需要担心"静电容量的变化率"、"可靠性"、"耐温周期"这三个问题。关于静电容量的变化率,例如X5R特性产品的温度范围均在-55~85°C,在其温度范围内,静电容量变化率规定为"±15%",超过温度范围则无法满足其静电容量变化率规定。关于可靠性,由于陶瓷电容具有温度加速特性,现有严格控制高温这一倾向。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多层陶瓷电容器(MLCC)一般没有什么耐温的说法,只要注意到使用温度就可以了,一类瓷和二类瓷的使用温度在-55~+125度;
您的MLCC出现破裂,我认为是温度冲击造成的,就是升温或降温太快引起的,建议在焊接前进行预热。
据以上的介绍,推测这个电容内部产生了裂痕,两种情况:
1、热冲击裂痕;2、外力裂痕;
某些内部裂痕的产生,刚开始不会对电容的性能造成影响,但一段时间后会因外部湿气的进入导致漏电不良。但以烙铁将失效品加热后,湿气跑出来,电性能又会暂时性的恢复。从你所说的单独剪下来的话电容值会有较大的下降,这可能是由于内部断层引起。
不知你所述的电容是何材质:X7R或Y5V?
产品内部裂痕只能做切片分析方可发现,建议你将电容返回原厂分析。
另外在未找到真因时,建议您不要将已恢复的不良品放行。
而往往瓷片电容容易受到损坏和老化的情况,其中之一的原因我们在日常的操作中使用不恰当
瓷片电容出现断裂或微裂的情况是由于加工工艺和电容在使用过程中的机械、热应力等作用因为影响而成的
而电容的失效往往由于老化、磨损、疲劳等原因导致瓷片电容加速恶化
不同材质的瓷片电容对于工作温度的使用要求都是不一样的,大家操作的时候可以看看如下列表:对于有要求的温度使用范围希望大家都遵守,目的是可以保证瓷片电容的寿命,不会提高老化速度
【贴片电阻】片式固定电阻器,从Chip Fixed Resistor直接翻译过来的,俗称贴片电阻(SMD Resistor) ,是金属玻璃铀电阻器中的一种。是将金属粉和玻璃铀粉混合,采用丝网印刷法印在基板上制成的电阻器。耐潮湿和高温, 温度系数小。可大大节约电路空间成本,使设计更精细化。
【贴片电容标准储存条件】存放在温度不超出 5~35摄氏度,相对湿度不超出 35~70% 范围的场所。产品一般半年到1年的保质期。
【贴片电容】 多层(积层,叠层)片式陶瓷电容器,是由平行的陶瓷材料和电极材料层叠而成。也称为贴片电容,片容。电容器是一种能够储藏电荷的元件,也是最常用的电子元件之一。
影响瓷片电容容量的因素很多,比如温度特性、比如频率特性、比如老化特性、比如直流偏压特性等,就是说,瓷片电容的容量虽然是定值,但是它本身容量也会变化,所以也有自己的档位,比如M:+—20%的偏差,这个就是在特定温度频率下的变化允许值。
您上边提到的应该和产品的温度特性有关,特别是2类瓷做成的电容(比如:X7R\Y5V材质),不同温度下容量是不同的。所以您上边的情况有肯能是正常的,也有可能是不正常的,因为1类瓷(NP0等)是不会随温度变化变化那么大的,他的变化在PPM(百万分之一)级别的,所以要看你电容的材料了。
按照您所说的情况来看,产品应该是Y5V之类的产品了,不过变化最多是到8000PF,可见,您的电容质量非常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