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陶瓷之乡是哪个村
被誉为陶瓷之乡的不是村,而是磁灶镇。
磁灶镇是位于中国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西北部的一个镇,蕴含着丰富的瓷土资源。以烧制陶瓷而得名,自西晋武帝泰始元年磁灶镇开始烧制陶器,直至宋朝,该地的陶瓷制品扬名海外。
距今已有1700多年。是中国陶瓷发源地之一。2000年06月18日,磁灶镇被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授予“中国陶瓷重镇”称号。
历史:
据地方史料载,磁灶烧制陶瓷的历史可追溯至西晋武帝泰始元年(265)。因“瓷”与“磁”闽南语谐音,故称“磁灶”。
主要产业为建筑陶瓷,是全国五大建筑陶瓷生产基地和全国建筑陶瓷市场之一。磁灶的陶瓷生产历史悠久,已发现的南朝、唐、宋古窑址有20多处被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迹还有俞大猷陵墓等。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磁灶镇
磁灶是福建晋江的一个小镇。
磁灶是福建晋江的一个小镇,是一个古老而又充满生机的烧制陶瓷的城镇,因自南朝晚期1500多年来延续不断烧制陶瓷而得名。磁灶建陶业源于西晋武帝泰始元年,到宋代时已远播世界,距今已有1700多年,是中国陶瓷发源地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磁灶人继承祖先留下得制陶技术,再次燃起烧陶大火,专业生产建筑陶瓷,陶瓷建材行业得到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建陶产业初具规模。磁灶成为与广东佛山、山东淄博、河北唐山并列得全国四大建筑陶瓷生产基地。2000年6月18日,磁灶镇被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授予"中国陶瓷重镇"荣誉称号。
磁灶介绍:
1、磁灶分布。
磁灶境内古窑址多沿溪分布,数量众多,早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故宫博物院陈万里,冯先铭等先生就对磁灶窑进行过调查;
其后,厦门大学人类博物馆、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福建省博物馆、晋江县博物馆等单位的研究人员均对其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工作,并进行过局部试掘,采集到大量标本,发现了南朝至清代的二十六处窑址。
其中南朝窑址1处;唐、五代窑址6处;宋元时期窑址12处;清代窑址7处。宋元时期的蜘蛛山窑址、童子山窑址、土尾庵窑址、大坪山窑址统称为磁灶窑址,列为福建省第一批省级文物单位。南朝溪口山窑址、宋代金交椅山窑址列为晋江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磁灶品种。
磁灶窑产品品种繁多,器形多样。其品种以生活日用器皿为大宗,此外还有陈设器、建筑材料等。生活日用器皿中有碗、盘、盏、碟、盆、钵、洗、罐、缸、瓮、壶、瓶、灯、盂、盏托、执壶、水注、军持、急须、瓷枕等;
陈设器则有炉,香熏、花瓶、花盆、动物形砚滴、动植物模型(如狮、虎、龟、蟾蜍、寿桃、力士像等),以及其它如腰鼓、扑满、鸟食罐等器物;建筑材料有装饰板等。其中,黄釉铁绘花纹大盘、军持、青釉碟是专供外销的产品,龙瓮是最具地方特色的。
福建省晋江市磁灶镇是一个古老而又充满生机的城镇,因自南朝晚期1500多年来延续不断烧制陶瓷而得名。主要产业为建筑陶瓷,是全国五大建筑陶瓷生产基地和全国建筑陶瓷市场之一。
磁灶镇位于市境西北部,为历史悠久的陶瓷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