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瓷器没落款鉴定
瓷器一般分为有款和没款的两种。官窑和民窑,都有有款和没有款的。不能以款识来论定一件瓷器究竟是民窑的还是官窑的。另外,款识分为:文字款和图案款(花纹,动物等)一般称“花款”,其中均有官窑和民窑的作品。古董瓷器如:宋代之前的瓷器基本上均没有款识,及少见有款识的。而宋代之后就开始在瓷器的底部或颈部等地属款。一般情况下民窑瓷器有款的少于没有款的,而官窑瓷器有款的多于没有款的。不过还是要根据具体器物来判断是什么年代什么窑口(什么窑的产品)。
1、康熙时期创新之作独树一帜。琢器中如琵琶尊、马蹄尊、象腿尊、凤尾尊、观音尊、太白尊、苹果尊、杏叶尊、棒棰瓶、布布橙、倒载、柳叶以及凸腹花觚等都是前代少有的器形。
2、雍正时期在器形的创作方面也是丰富多彩的,如双陆尊、三羊尊、虬耳尊、鹿头尊、络子尊、牛头尊、蒜口绶带如意尊、撇口橄榄瓶、太白坛、菊瓣盘等。尤其是所仿宋代名窑及永、成瓷器不仅胎釉、纹饰维妙维肖,而且在造型上更足以乱真。
3、乾隆时期比较突出的造型有转颈瓶、转心瓶、转带瓶、花篮、扇子及书式印盒、书式金钟罩等。这一时期无论创新、仿古都达到了高潮,所仿铜、石、漆、玉、竹、木器以及象生物品均十分相似。
4、嘉庆、道光以后,则大多因袭旧制,很少见有创新之作。造型从精美蜕变为粗笨,已逐渐失去前期的优秀传统。
扩展资料珍贵:12万件清代瓷器登陆黄埔港
2018年12月13日,在黄埔港一隅,6个堆放在岸边的白色集装箱引人注意。随着集装箱门被缓缓拉开,清朝“泰兴号”沉船事件中散失海外的12万件古瓷器,历经196年再次回到祖国的怀抱。
过去3年时间里,为了促成这批清代德化古瓷器回到故里,中国企业家郑长来和其团队经过多轮洽谈磋商,最终成功从英国联邦贵金属公司一次性购入,经过1个月运输到达黄埔港。
据悉,这些瓷器大都是18世纪至19世纪初在福建德化生产的专供出口的青花瓷,以青花盘、碗、杯、碟、罐、盖碗等日用瓷器居多,瓷器上的纹饰多为富有民族气息的生活图案。
其中,更有不少瓷器属于典型的德化青花瓷种类,包括灵芝纹青花盘碗碟、“晨兴半名香”青花盘、梅雀图青花盖碗,兰、竹和菊青花盘,青花小汤匙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清代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