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陶瓷砖 > 正文

佛山陶瓷十大品牌排行榜

美丽的大象
开放的便当
2023-04-03 02:01:33

佛山陶瓷十大品牌排行榜

最佳答案
甜美的朋友
娇气的黄蜂
2025-09-11 16:42:44

广东佛山瓷砖十大品牌排行榜:

一、顺辉瓷砖

顺辉瓷砖是中国陶瓷十大品牌之一,瓷砖高端品牌。品牌诞生于1998年中国陶都广东佛山,是世界领先的广东佛山高明顺成陶瓷企业集团主打产品。

顺辉瓷砖加入“CCTV大国品牌国家队”,产品出口欧美、中东、东南亚等地区。先后荣获了“中国陶瓷十大品牌”、“中国瓷砖十大品牌”、“中国驰名商标”、“2010年度中国轻工业协会陶瓷十强企业”。

“2010年度生态建材创新产品奖”、“广东省著名商标”、“广东省名牌产品”、“中国陶瓷行业名牌产品”、“全国用户满意产品”“广东省用户满意产品”、“广东省诚信示范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管理A类企业”等荣誉。

二、美陶瓷砖

美陶陶瓷有限公司它是佛山市高明区的一家陶瓷公司,美陶陶瓷有限公司它是有着“中国陶瓷十大品牌”的美称。

美陶瓷砖在二零零四年正式建立公司,经过短短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它从最开始的资金不是很足发展到今天的资金雄厚,充分的证明了美陶陶瓷的实力。

三、新中源瓷砖

广东新中源陶瓷有限公司(简称“新中源陶瓷”)是一家集科研、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知名建陶企业,营销总部位于“中国建陶第一镇”佛山市南庄镇。

集“中国驰名商标”“亚洲品牌500强”和“中国环保产品”等多项国家荣誉与一身,并被广东省人民政府确定为全省13家冲刺世界名牌企业之一。

四、卓远瓷砖

卓远•能量砖是卓远企业旗下主打品牌之一,公司生产基地位于“南国陶都”佛山,创建于2003年,是一家集陶瓷产品科研、开发、生产、销售等于一体的陶瓷品牌公司。

100%坚持佛山原产地制造,拥有23万平方米欧洲标准化生产基地,产品以涵盖:能量砖(大理石瓷砖,现代砖,自然原木),非能量转。

五、金舵瓷砖

金舵瓷砖是佛山市金舵瓷砖有限公司旗下品牌,公司位于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号称“中国建陶第一镇”的南庄。

公司成立于1993年,是中国最早大规模采用进口设备生产抛光砖的企业之一,享有“中国抛光砖鼻祖”的美誉。在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金舵陶瓷一直走在同行前列,是国内著名的大型优质建陶生产企业。

六、蒙娜丽莎瓷砖

蒙娜丽莎是来自广东佛山的知名品牌,它在1992年成立,专注于陶瓷砖、陶瓷大板、岩板、瓷艺等创新产品。

在住宅及公共建筑装饰、定制家居、艺术应用等领域应用,该公司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产品的质量相当出色。

七、鹰牌瓷砖

佛山石湾鹰牌陶瓷有限公司位于中国陶都广东佛山,始建于1974年8月18日,是世界上较具规模的专业化陶瓷企业之一。

公司在广东拥有两大生产基地,专业研发、设计、生产瓷质抛光砖、瓷质釉面砖、釉面内墙砖、微晶石、通体大理石、大规格瓷砖等丰富品类,年产量逾3000多万平方米。

八、华鹏瓷砖

华鹏陶瓷是广东国际化运营的高端品牌,总部设立于广东佛山。坐拥三大生产基地,立足于佛山人才和技术资源,整合河源原材物料和环境资源,年产瓷砖2200多万平方米,产品类型丰富。

品质卓越主要产品有:雨花玉石、金丝玉楠、檀香玉、和田玉石、雅尊石、盼盼石、魅力东方、华晶石、华影石、微晶石、华彩石等抛光砖系列。

九、东鹏瓷砖

广东东鹏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全国著名陶瓷之乡——佛山石湾,秉承“和衷共济,诚信立业”的核心理念,专业生产地砖、墙砖、工业用砖及卫浴产品,成为全国规模大、品种规格最齐全、信誉最好的专业生产企业之一。

东鹏把陶瓷产品和东方陶瓷文化结合起来,融入生活,缔造了家居文化空间、时尚商用空间、整体厨卫空间、工业品展示空间、外墙干挂空间及整体卫浴生活馆等灵性空间,在整体陶瓷空间这个领域开创了独有的天地。

十、楼兰瓷砖

楼兰陶瓷来自佛山,营销中心位于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楼兰陶瓷起源于1993年,从事“楼兰”牌高档仿古墙地砖的生产,是国内最早的仿古砖品牌之一。

在国内率先推出小型釉面仿古砖,仿古砖以品种多样、花色丰富、规格齐全、配件完整、风格各异而广受设计师的青睐。

最新回答
尊敬的月饼
爱听歌的西牛
2025-09-11 16:42:44

中国是一个瓷器大国,生产瓷器的技术可以说是炉火纯青,著名的景德镇就是我国的瓷都。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瓷器技术被得到了很好的利用,比较典型的就是现在的词陶瓷行业,现在很多的地板都是陶瓷地板,它的生产技术就是源于之前的瓷器生产技术。放眼整个陶瓷市场,陶瓷地板厂家非常的多,但是相比起来佛山陶瓷是比较出名的,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几个佛山陶瓷厂家吧。

  佛山陶瓷厂家推荐

1.冠珠

始建于1992年,曾获中国品牌,广东著名商标,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地砖十大品牌,新明珠陶瓷集团有限公。冠珠陶瓷是陶业航母-新明珠集团历时十余年倾力打造的名牌,是一个定位为面向全球的中、高档品牌。是为追求现代高品质生活、渴望成功、进取、充满理想和奋发向上的广大人士以及大、中城市家庭,现代都市社会群体创造价值的一个优秀品牌,用丰富和强大的配套优势覆盖广泛的消费市场。

  2.宏宇

广东省著名商标,广东省品牌,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中国环境标志产品,陶瓷十大品牌,广东宏宇陶瓷有限公。宏宇陶瓷崛起于陶瓷文化历史源远流长的千年陶都 - 佛山,是一家生产、销售广场砖、抛光砖、仿古砖和釉面砖的现代化大型陶瓷企业,注册商标为宏宇牌产品质量、生产能力和创新能力均居行业前列。其中广场砖是国内最大生产与销售基地,产销量约占全国总产销量的35%。

  3.新中源

曾获中国品牌,中国航天事业合作伙伴,大型现代建筑陶瓷生产企业,地砖十大品牌,广东新中源陶瓷有限公司。广东新中源陶瓷有限公司(简称“新中源陶瓷”)是一家集科研、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知名建陶企业,营销总部位于“中国建陶第一镇”佛山市南庄镇。新中源陶瓷集“中国驰名商标”等多项荣誉于一身,被广东省人民政府确定为全省13家冲刺世界名牌企业之一。

  4.金意陶

仿古砖十大品牌,行业领导品牌,国内第1家生产喷墨薄板砖的企业,行业著名品牌,广东金意陶陶瓷有限公司。金意陶仿古砖是对空间有更高追求的消费者的选择,即便在欧美市场,金意陶瓷砖同样成为尊尚之选的代言。金意陶陶瓷是一年一度的陶业新锐榜不可或缺的获奖大户,广获社会肯定,金意陶品牌已然成为国际化的中国品牌。

以上小编给大家介绍的这四大佛山陶瓷厂家大家应该有所耳闻吧!因为这些陶瓷厂家在市场上的地位是比较高的。佛山可以说是现在陶瓷发祥地,所以如果大家以后购买地板或者是瓷砖的尽量选择佛山的品牌,因为该地方是陶瓷的故乡,在生产陶瓷地板方面有着高超的技艺,所以在质量方面有很好的保障,而且在价格方面也有很大的优惠。

平常的火车
典雅的白昼
2025-09-11 16:42:44

百特是十大陶瓷品牌之一。

自成立以来,百特陶瓷先后荣获“全国客户满意产品,中国陶瓷行业名牌产品,广东省名牌产品,中国环境产品,国家认证,十大陶瓷品牌”等多项荣誉。百特陶瓷以其高质量的产品质量和广泛的市场声誉正式成为“中国国家体操队赞助商”。根据年度十大陶瓷品牌中最权威的列表。

百特瓷砖品牌属于一线品牌。百特陶瓷隶属佛山市高明贝斯特陶瓷有限公司,是生产微晶石、全抛釉、瓷质抛光砖、釉面墙地砖产品的高科技大型企业。自1999年成立以来,百特陶瓷曾先后荣获“全国用户满意产品、中国陶瓷行业名牌产品、广东省著名商标、中国环保产品、3C认证、陶瓷十大品牌”等无数荣誉。

百特瓷砖是国内一线大品牌,是十大品牌之一,可供选择的款式是非常多的。首先,它的产品有多种类型,不论是仿古砖、还是客厅的内墙砖都有售,大小户型都可以使用。其次,百特瓷砖成色好,制造工艺佳,花纹设计新颖别致。还有一点,这个产品它的性价比高,百特瓷砖不会渗水,耐磨性也非常好,用个三五年都不会轻易损坏。

自今年年初以来,百特陶瓷公司已连续十年进入陶瓷行业前十名。它们都是非常古老的品牌,原始的海报发布者也可以在其官方网站上了解它们。百特陶瓷是佛山市高明贝斯特陶瓷有限公司的子公司。

冷艳的背包
娇气的眼睛
2025-09-11 16:42:44
核心提示:去年下半年以来,在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推动下,佛山市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对传统的陶瓷产业进行调整优化。提出扶优一批,调整一批,关闭转移一批。据此,佛山市禅城、南海、顺德、三水、高明各区相继出台了《关于陶瓷产业调整实施方案》,并先后关闭转移了部分中低端陶瓷企业。根据该市的整改计划,42家陶企扶优扶强,146家陶企调整整顿,175家关闭转移,并按计划分阶段分步实施。今年内要达成何种目标,哪些企业需转移关闭?业内反映又是如何,为此本报特采访了佛山市经贸局,并对近期各区陆续公布的方案作一个梳理,以期给行业展示一个佛山陶瓷产区调整的大略。

禅城:两项具体要求决定陶企去留

禅城区政府透露,有两个具体要求事关陶企的去留。一是老城区"张槎和石湾,陶瓷生产企业原则上一律关闭(或搬迁)",在南庄镇,"四路一河"沿线(佛开高速、佛山一环、南庄大道、季华路和吉利河),建陶生产企业要进行关闭和搬迁。二是清洁生产的标准。10日下午,禅城区委、区政府同时下发《关于加快推进陶瓷产业专项整治工作的决定》,并印发了《禅城区陶瓷企业清洁生产要求及评价指标体系实施办法》,办法包括了环保、节能、土地利用效率等方面的要求。

根据现有陶瓷企业的规模、品牌、能耗等方面指标,禅城将该区陶瓷企业整治分类实施,照"扶持壮大一批、改造提升一批、淘汰转移一批"的思路进行整治。

顺德:要求所有陶企今年内迁移

顺德区总共有28家陶瓷企业,年产值13亿元左右。这其中主要是集中在乐从镇的21家企业,影响最大的是乐华陶瓷有限公司,著名的箭牌洁具就是该公司的品牌。墙地砖企业有英超、盛发、荣高等公司和品牌,这些企业都集中在乐从镇。乐从陶瓷企业占了顺德的四分之三,产量和品牌份量更重,陈村镇也有几家陶瓷厂,原来主要生产抛光砖,后来生产微晶石,乐从顺陶陶瓷有限公司本来也是一个著名的陶瓷企业,但它在2008年前承包期满,去年底因有其他发展计划主动放弃了陶瓷生产项目。

顺德已成立了专项小组负责统筹,并制订了《陶瓷产业调整提升实施方案》。该方案规定将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对陶瓷行业中污染重、能耗高、不符合环保要求的现有企业,采取治理、搬迁、关闭等措施,逐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从而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顺德经贸局相关负责人说:"经过前期调研,顺德有25家陶瓷企业尚不能达到环保要求,2008年底这批企业都将搬迁或关闭。"张鹏说,对达到环保要求的少数品牌企业,实行改造提升并引导企业发展总部经济模式,将总部、营销中心等留在本地,把工厂设到外地陶瓷工业园区。

南海:调整目标明确

南海区已将陶瓷产业按照企业发展潜力和污染治理等情况划分为做强做优(第一类)、限期整治(第二类)、搬迁或转产(第三类)和关闭(第四类)四类。对第一类陶瓷企业,南海区将通过必要的扶持和整治,提升保留符合区域产业发展要求和趋势、技术含量高、创新能力强、具有龙头带动作用的陶瓷企业;对于第二类陶瓷企业,南海区将要求其在清洁生产、节能减排、品牌建设等方面进行改造提升,若明年底仍不能达到要求,必须关闭或搬迁;对第三和第四类陶瓷企业,则一律要求在今年底前全部关闭或搬迁。全区范围内将不再新建(或扩建)一般性陶瓷生产企业。

目前,南海区陶瓷企业按生产来分,主要分为7种,即建筑陶瓷生产企业、陶瓷原材料生产企业、工艺陶瓷生产企业、卫浴洁具生产企业、特种陶瓷生产企业、陶瓷加工企业和陶瓷辅助材料生产企业。截至2008年底,严重违反规划、环保、安全、水利等有关要求的陶瓷企业将全部关闭。

三水:33家陶企调整,7家扶优

扶持7家陶企做优做强,对33家陶企调整提升,年底前关闭5家陶企,三水区计划用3年时间降低陶瓷产业能耗和污染总量。继关闭立窑水泥厂后,三水区吹响新一轮节能减排和产业升级号角。

近日,三水区出台了《陶瓷产业调整提升实施方案》,提出大力推进陶瓷生产企业的清洁生产、节能减排,积极发展陶瓷服务业和总部经济。通过"扶持壮大一批,改造提升一批,转移淘汰一批",拟用3年时间,促进陶瓷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水区将目前的45家陶瓷企业分为三类发展:做优做强、改造提升、搬迁关闭。鼓励、支持博德精工、科勒、欧神诺等7家有知名品牌、有技术创新优势、节能环保的企业壮大发展,做优做强,申报中国名牌并上市。对列入第二类的33家企业强制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完成能源审计和节能减排改造。经限期整改后仍无法达到节能、环保等有关要求的,转为第三类,于今年年底前实行搬迁关闭。

其中,5家陶企和一陶企车间已确定需在年底前搬迁关闭,分别是:佳景建筑材料有限公司、伟祺玻璃建材有限公司、新中源一车间、蜻蜓陶瓷有限公司、罗马利奥陶瓷有限公司和诚达马赛克厂。前三者须在上半年前实施异地搬迁或依法关闭。

政府说法

对扶优扶强一批、调整一批、关闭转移一批这三个层次的界定标准虽然已经做了出来,但我们还处在征求各个区意见的阶段,最终还要由各区自己来操作。我要更正一种说法,政府对陶瓷产业不是"整治",而是"调整提升",政府是要依法干涉、依法推进陶瓷产业发展的。

政府从保护企业的角度来讲,是不能随意公布企业去留名单的。因为这关系到企业本身、供应商、经销商、工人等方方面面的问题。但政府绝对不会随意决定企业的去留。到目前为止,仅佛山市政府就召开了多达7次的相关会议,各区政府也召开了很多会议,就陶业调整进行部署,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政府还派了相关人员到各企业进行摸底排查。

调整依据

关于加快推进我市陶瓷产业调整提升工作的通知(摘要)

佛府办〔2007〕234号

一、调整提升的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结构调整为主线,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贯彻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和扶优扶强的方针,做好对污染重、能耗高、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陶瓷企业的治理、搬迁和关闭等工作,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大力推进陶瓷企业"佛山OEM"(贴牌生产),积极发展陶瓷服务业、会展经济和总部经济,通过"扶持壮大一批,改造提升一批,转移淘汰一批",不断推进我市陶瓷产业的转型升级。

二、调整提升的原则

按照"先治理,后规范,强化执法"的原则,对污染重、能耗高、安全生产和环保不达标的陶瓷生产企业采取治理、搬迁、关闭等措施,实现优化调整目标。严格实施环境保护,对经限期治理后安全生产、环保仍不达标的企业一律关闭。鼓励、支持一批有知名品牌、节能环保、技术创新有优势的企业壮大发展。

三、调整提升的目标任务

(一)调整的区域。全市范围内的陶瓷生产企业,调整的重点区域是"2+5"组团。

(二)调整提升的目标。争取用3年时间实现"一年初见成效、三年根本转变"的目标,降低陶瓷生产企业的密度和污染容量,腾出发展空间,还给人民群众一个青山绿地、碧水蓝天的优美环境。

(三)调整提升的任务。全市陶瓷生产企业分为四类进行调整提升:一类鼓励做强做大做优,此类企业应达到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各项管理要求,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达到较好水平;二类在2008年底前能完成整改并达到环保、规划、国土等有关要求;三类是与目前城市总体规划和环保要求不相适应的,应实行异地搬迁或就地转产;四类是环保严重超标、经限期治理后仍无法实现达标排放的,由所在地政府于2008年底前依法实施关闭。

四、调整提升的主要内容

(一)开展专项检查整治

针对当前部分陶瓷生产企业的突出问题,迅速开展一系列的专项检查整治工作。

1.环保指标的专项检查。由环保部门按照国家或省的排放标准重点检查陶瓷生产企业二氧化硫和粉尘的排放情况,不达标的要限期治理。经限期治理仍不能达标的,由属地区政府下达关闭决定。

2.安全生产的专项检查。由安监部门牵头,联合质监、环保、公用事业、建设、行政执法、消防等相关部门,对现有水煤气发生炉开展大检查,对未经批准违规上马的水煤气工程,依法进行强制拆除,对虽经批准但不符合安全、卫生、环保要求的水煤气工程,依法停止运行并进行整治,防止重大事故发生。

3.税收工作的专项检查。税务部门要加强税收征管稽查工作,监督陶瓷生产企业依法纳税。各级税务部门要组织人员对陶瓷企业前两年的纳税情况进行稽查,对陶瓷生产企业开展税法宣传教育,规范税收管理,对偷逃税收的纳税人按规定进行查处。

4.交通运输秩序的专项检查。由交通管理部门牵头会同公安、公路、公用事业、城管等部门加强执法检查,加大执法力度,共同整顿交通运输秩序,严禁运输车辆超载滥载,要求陶瓷原料运送车辆采取必要措施,防止货物脱落扬洒。

(二)区别情况,分别处理。从本通知印发之日起,全市范围内不再新建(包括扩建)一般性陶瓷生产的企业,也不鼓励陶瓷企业在市内搬迁转移。现有的陶瓷生产企业除保留上述一、二类企业,进一步改造提升或发展总部经济外,要支持陶瓷企业到原材料丰富、能源充足、市场广阔的地区去发展陶瓷制造业。对于第三、四类需要搬迁或关停的企业,要妥善处理好土地、资产、员工的安排、新的产业引进等问题。具体问题的处理,可参照《佛山市推进旧厂房改造提升指导意见》。陶瓷生产企业搬迁和关闭工作由各区人民政府按照相关的法律程序负责组织实施并要按时完成,佛山市陶瓷产业发展联席会议负责协调与督办工作。

各区人民政府根据相关政策和各区实际情况,按照这次整治的原则,在年底前确定做强做大、限期治理、关闭和搬迁等的陶瓷生产企业的名单,上报市联席会议。

(三)大力扶优扶强。实施"三三三"产业、企业"五阶段"发展战略,实行"扶优扶强",推动我市陶瓷龙头企业跨国界、跨区域与国内外优势企业通过联合、重组、兼并等方式做强做大做优,鼓励一批骨干企业实现陶瓷产业的集约发展,形成一批规模较大、实力较强、品牌卓越、技术创新、管理水平高的企业集团。鼓励符合上市条件的陶瓷企业积极申报上市,通过上市融资,促进企业向规范化、标准化、规模化发展。政府对成功上市的企业按有关规定进行奖励。

在全市大力推行陶瓷企业清洁生产,从源头上减少陶瓷废物的产生,加快推广应用成本低、见效快的陶瓷废物综合利用新型技术。陶瓷企业要全面实施清洁生产认证工作,对通过省认证的清洁生产企业由市、区政府给予适当的奖励。

(四)推动佛山陶瓷产业发展总部经济。政府支持陶瓷生产企业在佛山建立总部经济,加快建立比较完善的总部企业发展环境、政策框架和服务体系。

吸引国内外陶瓷著名企业总部进驻我市。重点吸纳国内外陶瓷行业研发机构和拥有驰名商标品牌的陶瓷企业总部进驻我市,使总部企业成为我市经济增长的重要拉动力,促进陶瓷产业的迅速升级换代。

推广陶瓷产业总部经济模式。引导企业将总部、研发中心、产品检测中心、营销中心、展示中心、信息中心、文化中心、创意中心和高档、精品、绿色陶瓷的生产部分留在佛山,实现陶瓷产业总部经济的构想。

(五)推动陶瓷服务业加快发展。进一步加强和推动陶瓷会展业发展,积极吸引国内外其它地区的著名陶瓷企业参展,扩大会展的规模和国际影响力,树立佛山陶瓷会展的品牌和地位。

积极发展现代陶瓷物流。将我市规划建设成为一个现代陶瓷物流中心。

发展陶瓷文化和陶瓷旅游业。积极发展陶瓷文化和陶瓷旅游,加强对工艺美术陶瓷的保护、策划、开发、宣传和推广,使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扬光大。建设"佛山?中国陶瓷博物馆",将其建设成国家级博物馆和全国重要的陶瓷旅游基地。整合全市陶瓷资源,规划建设一个集陶瓷工业旅游、陶瓷文化鉴赏、制陶行为体验和陶瓷文化传播于一体的陶瓷旅游区。

加强陶瓷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条件成熟时在佛山科技学院或佛山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开设陶瓷专业或分院。

佛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七年七月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