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鉴别青花年代?
青花瓷,常简称青花,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随着仿古瓷、赝品的流行,真假青花瓷迷惑了不少藏家。在此浅谈青花鉴定要素。
青花瓷的鉴定要求主要有以下三点,只要做到这三点,经常实践,就可以学好。
第一,基本了解各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背景,有助于从宏观方面的判断。尤其是明、清两代的帝王年号一定要记牢。
第二,牢记各时代青花瓷的青料、纹饰、胎釉、造型、款识的典型形象特征,烂熟于心。
第三,多看真器,要有悟性,联想和对比十分重要。
青花瓷器的鉴定与其他瓷器鉴定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器物的时代风格是相同的不同之处是,一般瓷器的鉴定主要是看造型,但是青花瓷器的鉴定主要是看青料和纹饰,而且官窑瓷主要鉴别青料,民窑瓷主要观察纹饰,包括主题纹饰和辅助纹饰。
掌握典型器:每个时代,选一部分典型器,分析比较,掌握牢记。这样在鉴定时,才会胸有成竹。
多看实物:看瓷片是很好的方法。看瓷片要注意:口沿、腹、底都有的,纹饰完整的,带款的,这样的瓷片有价值。同时,还要注意瓷片的出土地点和地层关系。在多看实物的基础上,多看图片,多掌握新的有确切纪年的出土品资料。中国青花瓷的数量,非我们能想象,各种器物纹饰可谓应有尽有,只有多看,才能融会贯通。
具体鉴定方法:六看一听。
看青料
看青料呈色可以框住大的时代分期。拿到一件青花瓷,首先依青料看是国产钴料还是进口钴料是元代的还是明清时期的,是明永乐、宣德的苏泥麻青料,还是明中期的平等青料。
看纹饰
时代特征中,纹饰特征是最敏感的因素。在纹饰中,许多辅助纹饰是鉴定的重要因素,如空白期前后纹样上用大片云,而晚明清初时期纹样中都绘括号云。
看胎釉
对完整器来说,当然主要是看釉。鉴定真伪时,要特别注意看是否有化学处理或人工糊泥的现象。化学处理过的釉发死,涂上去的泥,用手抠易掉但是,如果用胶水粘上去,就特别难以弄下来。现在有人用化学方法作假,很不自然。可以手眼并用,用手摸也是一种鉴定方法。手摸器物,要注意手感,重量过轻过重都不对。有些情况,眼不能及,而手可触。
看造型
用被鉴定之物对照典型造型,看是否对得上。青花瓷品种再多,但从比例上讲,重复品更多。各个时代的器物,在造型上都有其时代特征。抓住造型、口沿、圈足等细部分析,尤其底足最容易看出破绽。
看款识
具体说是看字体结构、笔画安排及内容。有干支年号纪年款的,可立即查出具体时间以备考。
看工艺
各时代的工艺特征是不同的,要记住、分清。比如,明代器物露胎处一般都有火石红,太过和没有均不对。
听声音
一件好的完整的瓷器,敲起来声音清脆,有璺裂,则声哑。要注意德化瓷和日本瓷的声音特别清脆,与景德镇产品截然不同。听声音是鉴定德化青花瓷和日本青花瓷的重要方法之一。
以上几种方法,使用时要融会贯通,综合运用,如有一点疑问,也不能放过。但是要注意,青花瓷鉴定中,青料色泽的变化和装饰纹样始终是首要因素。
青花瓷鉴定的主要任务有四个方面:
第一,辨其真伪,这是鉴定工作的关键。
第二,断其时代。可以用碳十四、激光测定、X光测定等手段测定其具体年代,但目前来说,最普遍、最简单的方法,还是凭眼睛、凭经验观察。
第三,定其窑口。从青料、胎釉、造型、工艺、款识等各方面考察,确定青花瓷的产地。
第四,评其价值。其价值表现在如下方面:真——是否为真品善——完残程度美——艺术价值少——物以稀为贵珍——科学研究价值和历史价值。
青花瓷鉴定的依据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纪年墓中出土的典型器。
第二,带年款的标准器物。
第三,依据出土地层断代。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文化堆积,于地层中出土的器物,只要地层未扰乱,其时代是可靠的。
您好
青花瓷断代以下方面参考,
看青料呈色可以框住大的时代分期。拿到一件青花瓷,首先依青料看是国产钴料还是进口钴料;是元代的还是明清时期的,是明永乐、宣德的苏泥麻青料,还是明中期的平等青料。
时代特征中,纹饰特征是最敏感的因素。在纹饰中,许多辅助纹饰是鉴定的重要因素,如空白期前后纹样上用大片云,而晚明清初时期纹样中都绘括号云。
对完整器来说,当然主要是看釉。鉴定真伪时,要特别注意看是否有化学处理或人工糊泥的现象。化学处理过的釉发死,涂上去的泥,用手抠易掉;但是,如果用胶水粘上去,就特别难以弄下来。现在有人用化学方法作假,很不自然。可以手眼并用,用手摸也是一种鉴定方法。手摸器物,要注意手感,重量过轻过重都不对。有些情况,眼不能及,而手可触。
用被鉴定之物对照典型造型,看是否对得上。青花瓷品种再多,但从比例上讲,重复品更多。各个时代的器物,在造型上都有其时代特征。抓住造型、口沿、圈足等细部分析,尤其底足最容易看出破绽。
看款识
具体说是看字体结构、笔画安排以及内容。有干支年号纪年款的,可立即查出具体时间以备考。
看工艺
各时代的工艺特征是不同的,要记住、分清。比如,明代器物露胎处一般都有火石红,太过和没有均不对。
听声音
一件好的完整的瓷器,敲起来声音清脆,有璺裂,则声哑。要注意德化瓷和日本瓷的声音特别清脆,与景德镇产品截然不同。听声音是鉴定德化青花瓷和日本青花瓷的重要方法之一。
以上几种方法,使用时要融会贯通,综合运用,如有一点疑问,也不能放过。但是要注意,青花瓷鉴定中,青料色泽的变化和装饰纹样始终是首要因素。
多看实物:看瓷片是很好的方法。看瓷片要注意:口沿、腹、底都有的,纹饰完整的,带款的,这样的瓷片有价值。同时,还要注意瓷片的出土地点和地层关系。在多看实物的基础上,多看图片,多掌握新的有确切纪年的出土品资料。中国青花瓷的数量,非我们能想象,各种器物纹饰可谓应有尽有,只有多看,才能融会贯通。
有些人会去盗墓,会找一些年份比较老的墓去到,这很可能就是那些盗墓者扔掉的,看这瓷片也就是以前一些普通平民的陪葬品,年代看起来就不是很悠久
就算是很悠久,破损得太厉害的话,也是没有什么价值的,除非上面有一些比较有意思的图案或者文字,那还是有价值的
对你有用的话,就对我采纳吧
这些碎瓷片究竟值钱在哪里?有何特别呢?2000多万元什么概念呢?即使是在寸土寸金的大城市,拿北京来说,这个价格也可以在北京买上一套房子了,而且还得是属于“豪宅”的那种。
陶瓷碗碎片
更加值得一提的是,当很多人都觉得,当年花2000多万元购买了一堆碎瓷片的人,绝对是“有问题”的时候,事实上,在古玩收藏的圈子里,近年来碎瓷片的行情都非常不错,例如在去年10月份,我国河北沧州,就有一个男子售卖一块非常不起眼的碎瓷片,而且竟然开口就要600元。
而且这名男子还表示,自己的这块碎瓷片,是自己无意中在一处工地捡到的,一开始以为是工地的工人打碎的陶瓷碗碎片,结果仔细一看,才发现竟然是一块元代生产的青花瓷碎片,因此,他要价600元并不算高。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虽然都是碎瓷片,但是,来自于不同的年代,并且制作工艺不同,事实上它的价值也不同,这也意味着,很多古代流传下来的碎瓷片,在我们的眼里,就是一块块没有用的“垃圾”,而到了懂行的人眼里,就成了“宝贝”。
澳门拍卖会上,200多块碎瓷片卖了2000多万元,这些碎瓷片就都是汝窑的碎瓷片,是一堆来自于宋朝的“宝贝”,自然,即使它已经不再完整,但是,却丝毫不影响它的价格了。
那么,什么是汝窑呢?它又有哪些特别之处呢?所谓的汝窑,是我国宋代最有名的五大名窑之一,也是我国陶瓷史上的“魁首”,从这里可以看出,它的地位有多么的高。一直到我国清朝之前,汝窑制作的瓷器,都是我国最具有代表性的皇家瓷器,而且历代都是将它视为珍宝,也是我国最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
说起来,虽然陶瓷制品在现如今的高科技工业生产的加持下,已经变得没有什么特别了,但是,要知道在古代,从科学制造的角度来说,陶瓷的出现,是非常不容易的,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我国古代先民的智慧结晶。
那么,陶瓷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呢?
陶瓷,事实上在古代,是分为陶器和瓷器,从时间上来看,最早出现的陶器,它的制作方法,是用黏土制作成器具的样式之后,放在高温下焙烧而成的,从考古的角度来说,早在8000多年前的新时期时代,我国就已经有陶器出现了。
而瓷器作为陶器的“升级版”,事实上它的制作也要更为复杂一点,在黏土中,会添加一些其它原材料,之后经过120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焙烧,才可以形成表面光亮的瓷器。
陶器的出现
相对于陶器的出现而言,瓷器大约是从3000多年前出现的,从年代上来看,我国商朝中期的时候,原始瓷器就已经开始应用了,而到了我国汉朝末期的时候,我国瓷器的制作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了,之后,也开始从我国流向世界各地,可以说,瓷器也是我国最主要的古代发明之一。
特别是我国明清时期,我国的陶瓷制造行业,更是达到了最巅峰、鼎盛的时期,从明代开始,景德镇也成为了全国制瓷业的中心,特别是在古代,我国的瓷器,更是被称作“白色的金子”,在欧洲掀起了一股热潮。
所以,因为拥有着近万年的陶瓷发展史,我国古代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瓷器碎片,也才会在现代仍然受到人们的喜爱和购买收藏。
当然,这对于收藏爱好者而言,也是需要拥有非常专业的鉴赏知识,否则,也是很容易在“寻宝”的过程中看走了眼,毕竟对于普通人而言,一块陶瓷碎片看起来就是一块“垃圾”而已,只有懂行的人,才会去寻找它们、收藏它们。
河北的那名一块元青花瓷器碎片卖600元的男子来说,他就是对古代瓷器比较有研究,所以,没事的时候,就会去工地周围寻找施工过程中,从土里翻出后,被丢在一边的碎瓷片,据他讲述,他近年来收获颇丰,已经在不同的工地上,找到不少古瓷碎片了,所以,他才会摆摊售卖。
在本次陶瓷文化周活动的展厅里,陈列着一些古色古香的瓷器,听专家一讲,可着实让大家吃了一惊,原来这些“古”瓷竟都是现代货,而且现代仿古瓷与历代仿古瓷还有着自己的时代痕迹。
据了解,现在正规的厂家制作仿古瓷在制作技术上精益求精,一丝不苟,有些瓷器利用高科技进行分子分析,重新配制原料配方,制作出来的产品达到了足以“乱真”的效果。还有些仿古瓷是仿制古瓷的技法,其中加上了自己的构思和创作,形成个性的艺术风格。他们以新仿品售人,开门见山,没有作旧,没有欺诈,卖者坦然,买者称心。这样制作出的仿古瓷就是收藏的精品,价格也比较合理,是收藏者的最佳选择。目前最好的精品是,仿制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官窑的仿古瓷,如果做工精湛,本身就有很高的价值。
目前,有不少的私营业主,没有什么制作仿古瓷的标准,但凭低价雇来的师傅制作,做成什么样就认可什么样,所以一时间,市场到处都有“宣德年制”、“成化年制”、“康熙年制”、“乾隆年制”等款识的瓷器,还有的用化学原料对瓷器作表面轻度腐蚀,以除去新瓷的光泽,达到骗人的目的,不过这样的产品一般很容易识别。
最为“尖端”的瓷器厂家资金雄厚,高薪聘用专业人才,秘密专仿明、清官窑瓷器,从陶土、胎釉、成型、彩绘、原料、窑火等都一一进行研究,用出土的明、清官窑各式破残瓷片实物作对比试验,不断改进,直至满意,真正做到“假冒不伪劣”。烧成的产品亦进行严格的挑选,落选者绝不示人和入市。选中者再进行人工、化学、机械的作旧处理,其手法当然比前述作旧法要“先进”、“科学”得多,也保密得多,有的还会在其口部、底部做出“旧的”伤口来,以示该器的岁月沧桑。这样的仿古瓷本身有一定的价值,但由于是作为古瓷来销售,其售价也就可想而知。对这种不惜工本由“系统工程”制作的仿古瓷,其鉴别的难度非同一般,上当的人也就不在少数了。
识别是否是仿古瓷需要相当丰富的陶瓷知识、独具慧眼,还要有自己多年摸索的经验,下面我们就来介绍几种简单的识别方法:一、注意器物的造型,一般说来老瓷古朴、造型自然,并具有某个时代的风格特征。二、细看釉面光泽度,古瓷釉面往往湿润,无现代瓷器上的刺眼浮光。三、分析色料,古瓷用料与现代仿瓷不同,彩瓷更为明显。如康熙青花是采用国产浙江料,色彩十分艳丽,具备了青花分五色的特点。四、看画工是否精致,古瓷釉面富有层次感,花卉、飞禽栩栩如生,人物神态朴拙,有时代韵味,形神兼备。五、掌握底足的特点,古瓷底足往往露胎,其胎质坚硬,胎表面可见米黄色护釉胎,有自然磨损痕迹,底足相对规整,圈足圆滑;而仿瓷大多底足露胎松散,无护胎釉,有人为地沾上污迹的现象,底足过于规整。六、借用于高倍放大镜观察釉面气泡,真品古瓷气泡大小不一,间距较舒朗,而仿瓷气泡一般细密且极细小,无自然风化的斑点,更无舒朗之感。
应该说景德镇所生产的仿古瓷也是一种艺术品,是一种陶瓷文化,有其自己的品位和文化内涵、艺术语言和风格、制作者的匠心、才华及水准,正因为这样,景德镇的瓷器才会人见人爱,流传久远。
参考资料:中国陶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