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有哪些著名的建筑
东方明珠 金茂大厦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 百乐门 上海外滩
第一:东方明珠
提起上海,估计大多数人第一印象就是东方明珠、陆家嘴。东方明珠绝对是最具标志性的建筑,地处浦东新区陆家嘴,靠近黄浦江,与外滩隔江相望,东方明珠是亚洲第四,世界第六高的塔,上面有旋转餐厅、观光层、陈列馆等观光设施,里面兼具美食与美景,让游客流连忘返。
第二:金茂大厦
在东方明珠不远处还有一个著名的景点,那就是金茂大厦,位于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楼高420.5米,是上海第三高楼,也是世界第八高楼,金茂大厦一共91层,地下3层,地上88层,一座集五星级酒店、办公楼、会展中心、娱乐商场于一体的综合性摩天大楼。金茂大厦融合了东西方的建筑艺术,具有极高的建筑艺术特征。
第三:上海环球金融中心
环球金融中心是以日本“森大厦株式会社”为中心,多国企业共同投资建立,也是位于陆家嘴金融中心,目前是中国第一高楼,世界第三高楼,金融中心一共101层,站在楼顶,可以俯视整个浦东地区,陆家嘴风景尽收眼底,目前金融中心入驻的企业都是非常具有实力的企业,绝大多数是世界500强。
第四:百乐门
百乐门是上海老牌知名场所,目前是上海综合性娱乐场所,全称为“百乐门大饭店舞厅”。百乐门始建于1932年,于1933年完工,时任民国时期的上海市市长吴铁城亲自发表祝词,当年子啊上海红极一时,是社会名流主要的出入场所
第五:上海外滩
关于外滩就不必多说了吧,绝对是上海标志性区域,来上海没来外滩基本等于没有,外滩也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群”,由于当年是租界,所以保留大量各国建筑,外滩对面就是黄浦江,目前是上海最热闹的区域。
扩展资料:
上海,简称“ 沪 ”或“ 申 ”, 中华人民共和国 直辖市 ,中国 国家中心城市 ,中国的 经济 、 金融 、 贸易 、航运中心,首批 沿海开放城市 。地处 长江入海口 ,隔 东中国海 与日本 九州岛 相望,南濒 杭州湾 ,西与 江苏 、 浙江 两省相接。
上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55项。
1、江南丝竹
中国民间传统器乐丝竹乐的一种,流行于江苏南部和浙江一带。辛亥革命以后,在上海地区得到较大的发展,相继成立了“钧天集”、“清平集”、“雅歌集”、 “国乐研究社”等组织。2006年5月20日,由江苏苏州太仓市和上海市联合申报的江南丝竹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锣鼓书
旧称“太保书”,“太保”是由上海郊县农村中求保佑太平的活动“太卜”衍化而成,是在上海地区流传民间曲艺之一,因演出时由演员自击锣鼓演唱故事,民间亦称之为“堂锣书”、“神鼓书”。新中国成立后,合其名称为“锣鼓书”。锣鼓书有着极广泛的群众基础,堪称曲艺的杰出代表。在当地家喻户晓,影响甚广。2006年5月20日,该曲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十锦细锣鼓
是上海泗泾地区的吹打艺人们吸收了昆腔艺术特色的基础上,在长期的演奏过程中不断打磨而形成的独具特色的传统民间音乐,距今已近300年的历史。于2008年6月成为国务院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项目。
4、上海道教音乐
是一个各乐种成分相互融汇、并具有江南地区独特的音乐风格和丰富道教色彩的音乐。它伴随着上海道教浩繁的斋醮科仪的进行,灵活巧妙地在各种场合穿插运用,有时鼓声震天,气势磅礴,以示召神遣将、镇邪驱魔;有时丝竹雅奏,余音绕梁,使人身心清静,如入缥缈之境。
5、上海龙华庙会
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俗及民间宗教文化活动。华东地区历史悠久并沿袭至今的传统庙会之一,它是商品集市、民间信仰和民间娱乐三者相结合的综合性庙会,是独特的海派庙会。它不仅对上海地区,而且对长三角地区曾经发生过深远的影响。
6、嘉定竹刻
是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之一。以刀代笔,以书法刻竹,是嘉定竹刻的主要特点和传统技艺。嘉定竹刻艺人以刀代笔,将书、画、诗、文、印诸种艺术融为一体,赋予竹以新的生命,使竹刻作品获得了书卷之气和金石品味,风雅绝俗,成为历代文人士大夫的雅玩。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7、徐行草编
徐行古镇是江南著名的草编之乡,黄草草编是上海嘉定徐行的传统手工艺品,上海嘉定区劳动人民利用黄草杆茎编织成玲珑精致的生活用品,缀以色彩鲜艳的花纹图案,精细美观,轻巧方便,成为一方名产,其黄草编织历史悠久,饮誉中外。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8、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艺
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艺,上海市徐汇区地方传统手工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艺在中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棉麻纺织品最早出现在新石器时代,唐代手工棉纺织技艺得到明显提高,清代达到繁盛时代。2006年5月20日,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参考资料:人民网:上海55项国家级“非遗”全名单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