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电容的作用及特点
陶瓷具有绝缘性是众所周知的,所以它就被广泛的应用于电子、电器以及防触电的等等行业。但是要知道在电路中,肯定不是直接将它放在电路中使用的,而是制作成一些元件。而其中的一个应用比较广泛的就是陶瓷电容呢,那么陶瓷电容又是什么呢?它又有哪些作用呢?在哪些电器中有陶瓷电容内容?小编来为小伙伴们讲解一下吧!
陶瓷电容
陶瓷电容也叫陶瓷电容器,是将陶瓷当做电的介质,并且在陶瓷的表面涂上银层,还要经过一定的低温处理,而形成银质薄膜,那么银质薄膜就成了一个极板。它的外形一般是片状,也会根据需要制成管形、圆形等。并且不同的电容器有着不同的作用,一般电容器都是具有对电力系统的一些电量计量,储存电能、分压等等作用。
陶瓷电容的特点
陶瓷电容也分为高频陶瓷电容和低频陶瓷电容两种。并且两种陶瓷电容都是具有比较好的稳定性、绝缘性以及耐高压性的特点。并且在一些比较恶劣的环境中,还是能够正常的工作的。但是一般陶瓷电容的容量都是比较小的。
高频陶瓷电容:它具有比较小的正电容温度系数,一般是应用于高稳定的震荡回路中,并且充当回路电容和垫整电容的作用。
低频陶瓷电容:它的使用范围比较有限制,一般都是限于在工作频率比较低的回路中使用,或者是在对稳定性要求不高的回路中使用。
陶瓷电容的作用
在使用中,一般是高频陶瓷电容的使用比较广泛。在很多大功率、高压领域都是用求使用高频陶瓷电容的。而在这几年,随着人们对材料的应用,对电极和制造技术都是有很大的改变的。而陶瓷电容也是有很大的改变的,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更是广泛,并且已经成为很多电子产品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电子元件。特别是在一些比较大的电器中,它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陶瓷电容还有很多作用,它已经深入我们的生活当中,担当起了一个不可替代的角色。而并不仅仅是陶瓷电容,生活中还有着许许多多的像这样默默无闻的小件,需要我们去粗略的了解一下,我们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才能够有应对方法。
陶瓷电容就是介质材料为陶瓷的电容器,根据陶瓷材料的不同,可以分为低频陶瓷电容器和高频陶瓷电容器两类,按结构形式分类,又可分为圆片状电容器、管状电容器、矩形电容器、片状电容器、穿心电容器等多种
陶瓷电容在工作时的热循环过程中会使陶瓷电容的温度升高,那么温度升高了对陶瓷电容的容量有影响吗?我们进行了热循环试验,以102陶瓷电容为例,电容量变化率随温度变化曲线
从20℃降低到-100℃的冷冰阶段,随着温度的下降,其电容量变化率负向增大
然后进行加热阶段,随着温度的升高到0℃,其电容量变化率正向增大,随着温度继续升高到100℃,其电容量变化率负向增大,然后随着电容器自然冷冰回到30℃,其电容量变化率正向增大
由此可以得出:在温度从-100℃升高到100℃当过程中,温度低于℃,陶瓷封装电容器具有正的温度系数,当温度高于℃,陶瓷封装电容器具有负的温度系数
然后再一次的热循环试验中经不同次数热循环后发现对于102陶瓷电容的前400次热循环电容量变化率比较缓慢,在400次热循环以后,随着热循环次数的增加,其电容量变化率大幅度的的向负方向漂移
根据电容器技术条件规定为:D小于0.04,小于百分之二十的失效标准,102陶瓷电容已经失效,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其电容量变化率变化幅度和速率逐渐增大
由于陶瓷电容的电容量变化率主要取决于电介质的温度特性,通常介电常数都在几千以上,随着温度的降低钛酸钡从立方顺电体相转变为正方形的铁电体相,再转变为正交相,对应这两个转变,钛酸钡的介电常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上有两个峰值
添加物的存在使钛酸钡基陶瓷的介电常数变化的峰值明显减小,并却向低温方向偏移,这类介质具有铁电特性
影响瓷片电容容量的因素很多,比如温度特性、比如频率特性、比如老化特性、比如直流偏压特性等,就是说,瓷片电容的容量虽然是定值,但是它本身容量也会变化,所以也有自己的档位,比如M:+—20%的偏差,这个就是在特定温度频率下的变化允许值。
您上边提到的应该和产品的温度特性有关,特别是2类瓷做成的电容(比如:X7R\Y5V材质),不同温度下容量是不同的。所以您上边的情况有肯能是正常的,也有可能是不正常的,因为1类瓷(NP0等)是不会随温度变化变化那么大的,他的变化在PPM(百万分之一)级别的,所以要看你电容的材料了。
按照您所说的情况来看,产品应该是Y5V之类的产品了,不过变化最多是到8000PF,可见,您的电容质量非常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