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大东方顾少波怎么样
顾少波,1988年出生,上虞区顾氏越窑青瓷研究所所长。绍兴市2017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绍兴市首批专业技能大师。他致力于挖掘、弘扬越窑青瓷传统技艺。G20杭州峰会期间,由顾少波一手打造的青瓷作品“和盘”“青瓷杯”还被作为国礼赠予外国嘉宾,将上虞的青瓷元素推介到了国际舞台。
顾少波是个有故事的人。从五星级饭店大厨,到如今的制瓷能手,蜕变过程励志而艰辛。
2006年,顾少波在宁波的一家五星级酒店实习,通过几年勤奋练习,食物雕刻工艺日趋精湛,在厨师行业有了一番作为。也许是天生的缘分,他看见充满历史印记的瓷片便爱不释手。2010年,在家人的鼓励下,他开始学习制瓷技能。也许是之前厨师生涯的雕刻练习为瓷器雕刻奠定了基础,他不断尝试,忘我练习,终于创造出拥有个人特色的青瓷作品。有时候,他深夜还在阅读青瓷文献,凌晨又起身烧制瓷坯,一忙起来总是连续几天在瓷器堆里,无休无止地钻研创新。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扬越窑青瓷文化,顾少波经常深入各地的古窑遗址收集青瓷残片,参加相关学术论坛,先后与关宝琮、刘远长、汪洋、嵇锡贵等国家级大师学习交流,共同探讨青瓷技艺,努力将自己的所学应用于青瓷制作中。
文化的印记,贵在传承,也离不开创新。顾少波的作品里,传承和创新并重。古瓷器低调沉稳的釉色,搭配独特新颖的造型,再加上古典秀丽的花纹,一件时尚又典雅的青瓷作品便诞生了。
古今结合的创作理念,让顾少波的作品屡屡获奖,也频频收到文化界前辈的收藏邀约。
2015年,顾少波参加第五届中国国际轻工消费品展览会暨第五届中国陶瓷文化艺术创意设计精品展,凭借青瓷作品“尚品”,一举荣获中国陶瓷作品“大地奖”金奖。2016年,他参加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举行的第六届中国国际轻工消费品展览会,作品“素颜”“大地圆梦”“绽放”“飞花”斩获两个金奖、两个银奖。
近年来,顾少波还致力于挖掘、弘扬越窑青瓷传统技艺。他通过采集上虞本地矿物原料,摸索试验,先后成功仿制唐代越窑青瓷蟠龙罂、五代越窑青瓷莲花樽、五代越窑鸽子水注、五代越窑镂空香炉等作品20余件。他的青瓷作品“上善若水”被美国书画艺术研究院收藏,其他优秀作品也分别被龙泉青瓷博物馆、慈溪市博物馆、绍兴越国文化博物馆等收藏。
作为越窑青瓷的传承人之一,顾少波一直不遗余力地宣传越窑文化。他说,每一个作品都有自己的故事,也有自己的“身份证”。去年,由他创设的“菁致”在曹娥江边悄然对外开放。每一位走进这里的市民都能品茗赏玩、捏陶聊天,赴一场与越窑青瓷的浪漫约会。谈及打造“菁致”的初衷,顾少波说他想把越窑青瓷文化元素融入一江两岸的城市街景,让更多的人了解青瓷文化,感受越窑青瓷的独特魅力。同时,他依托顾氏越窑青瓷研究所,和各大院校建立实践基地,受聘担任校外辅导员,定期教授学生制瓷技艺,并在上虞的多所中小学开设越窑青瓷课程,培育传承新人。
谈及未来,顾少波还想把传统青瓷和现代艺术品结合起来,打造一批时尚潮流的青瓷首饰作品,让外国人也能感受东方文化,把青瓷之源和越窑的美丽传说讲述下去。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值得一去。
西溪有船游和走路两种玩法,船游没去,仅说说走路逛的感受。西溪之所以能在一般湿地中脱颖而出,主要是因为它借助了许多人文景观。
西溪里到处都是小桥柳树,竹林小径,四季果树。在很大面积的湿地规划区域里,零零散散坐落着许多古朴的房屋和院落。走在西溪湿地中,深切感觉这更像是真正的古镇,一个放大了的古镇。因为实在是太像是仙剑游戏里存在的村庄和迷宫了!
西溪的景点很人性化,一路都有吸烟区休息区,木质、遮阳、通风凉爽,古朴可爱。西溪有好几个入口,我从福堤文二路入口进入慢慢逛,最先进入的是河渚街,街上很多茶室餐厅,可以喝茶品茗,也可以看到西溪米酒、古荡盘柿、竹笋之类的土特产。
早晨不觉得热,绿荫遮日甚至还觉得凉爽,偶尔有戴着耳机慢跑的市民从我身边经过。而让我惊喜的是,这里有西溪贵山窑瓷器艺术研习所,而我到来时,正遇到郭林山、嵇锡贵陶瓷艺术展。展馆虽小,却趣味十足。
1、第一届--1979年,33人(排名不分先后)
杨士惠、王树森、夏长馨、金世权、杜炳臣、吴可男、陈占贵、张永寿、柳家奎、陆涵生、张涌涛、袁文蔚、谢杏生、俞樟根等。
2、第二届--1988年,63人(排名不分先后)
高祥、卢进桥、王林、顾文霞、王金山、施明德、蔡健生、陆光正、周百琦、周宝庭、陈端钿、王殿太、房云璞、叶玉翠、黎仲畦等。
3、第三届--1993年,64人(排名不分先后)
宋世义、郭石林、刘家福、顾永骏、汪寅仙、张心一、汪士伟、张爱廷、倪东方、林亨云、林学善、王恩怀、李 进、张广庆等。
4、第四届--1997年,45人(排名不分先后)
崔学山、张汝财、金阿山、袁嘉骐、罗代奎、潘德月、王树文、王耀堂、张京羊、江春源、徐汉棠、周锦云、虞金顺、卢思立等。
5、第五届--2006年,161人(排名不分先后)
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监,经140名专家费一年时间后选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共有161人获得本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另外254人获得全国优秀工艺美术创作奖。
汪天稳、卜范增、马进贵、双起翔、孔相卿、文乾刚、斗 尕、方文桃、毛正聪、王文定、王芝文、王坚义、王孝诚、王希伟、王怀俊等。
6、第六届--2012年,78人(排名不分先后)
根据国务院颁布的《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217号),经国务院批准,开展了第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审工作。在各地推荐申报的基础上,经专家评审和领导小组审定,确定了78人为第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白静宜、曹加勇、曹亚麟、曹志涛、陈礼忠、陈文斌、陈益晶、陈毅谦、崔 磊、邓友谱、冯宇平、付国顺、甘而可、辜柳希等。
7、第七届--2018年,87人(排名不分先后)
寸发标、万紫 王一君、王经民、王冠军、王淑凝、毛国强、白耀华 包天伟、朱军成、任星航、刘比建、刘文斌、刘永森 刘廷山等。
扩展资料:
1、申报要求
在国内外享有声誉的,技艺精美,自成流派的符合下列条件并长期从事传统工艺美术制作的人员,经评审委员会评审,国务院负责传统工艺美术工作的部门可以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2、申报范围
(一)传统工艺美术品种分类是:工艺雕刻、工艺陶瓷、工艺印染、工艺织绣、工艺编结、工艺织毯、漆器工艺、工艺家具、金属工艺、首饰工艺、其他工艺,共十一大类。
(二)列入本届传统工艺美术大师评审的品种和技艺应符合以下条件:
1、具有百年以上的传承历史;
2、技艺精美,世代相传,自成风格;
3、以天然原材料为主,采用传统工艺和技术,作品主要以手工制作;
4、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5、在国内外享有声誉。
参考资料: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