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化年制瓷器款怎么鉴定真假如何辨别
你这件瓷器是哥窑瓷,你说的“碎玻璃一小片一小片”是哥釉的金丝铁线。由于看不到图,不敢说“真假”。你自己可以根据以下对照一下:
宋元以前瓷器(鉴定)看造型,明朝以后瓷器(鉴定)看款式。
1、成化时期瓷器造型庄重圆润,玲珑俊秀,小件居多,俗称“成化无大器”,但也不是绝对的。
2、胎质纯洁细润,胎体轻薄,迎光透视呈牙白色或肉红色,如脂似乳,莹润光洁。釉质肥厚,光洁晶亮,胎精釉亦精,高穆深雅,同臻其妙。
3、成化青花瓷器,以淡雅、沉静的色调行于天下。但往往因釉质肥厚,青花色淡,而有云遮雾障若隐若现的现象。尤以底足的青花款色调,表现的最为突出。青花色调浓重者,相近于宣德晚期,并和多数浅淡色调,同时并存。
4、成化器足,凡饰有青花双边线很规矩,紧靠圈足底部,而靠近足跟无釉处,那条圈线,颜色较深重,上面一条则显清谈。可用这一点来做鉴定参考依据。
5、官窑款识字体,挺拔有力,如同出自一人之手。一般为“大明成化年制”,“大”字尖圆头高,“成”字撇硬直到腰,“制”字上大下小,“衣”字一横不越刀。民窑则多样些,有“成化年制”、“大明成化年造”、“大明年造”“大明成化年制”等。民窑瓷器款识字体略草率,不如官窑规整。无论官窑民窑,青花楷书款识占全部成化款识的绝大多数,其特点是字体深沉,无漂浮感。笔法苍劲有力,中锋运笔。
由于成化官窑瓷器成就卓著,自明代正德朝开始即被仿造,嘉靖至万历时期已成为一种时尚,虽有破绽可寻,毕竟已达到形似的程度,给鉴定造成一定困难。清康、雍、乾时期,仿成化款非常盛行,有些仿得很成功,能达到神似的程度。
我百度空间里有详细介绍,还有成化本年的和康熙年彷的瓷片标本,你可以参考一下
是件哥窑水盂,有金丝铁线特征,片看的也很好,哥窑瓷讲究大器看小片小器开大片为上品,看抠字处的露胎是景德镇的细白胎,釉施的也不是太厚,景德镇仿宋哥窑是从明代开始的,清代尤甚,但明仿的釉子比清仿的要厚,且釉色多偏青,基于以上几点个人认为非成化本朝应还是清仿的。
成化年制瓷器辨别,景德镇王掌柜认为必须先了解成化年制瓷器特征;
成化瓷的工艺特征:
器型特征:成化官窑以制作高足杯、酒杯、盘、碗、罐等小件瓷器为主,器型小巧俊美,做工极好。斗彩人物小杯、鸡缸杯、葡萄纹杯、葡萄纹小碟、天字罐等均为成化官窑代表作。
成化瓷胎体特征:成化官窑瓷器为明官窑之冠。成化官窑瓷有厚胎、薄胎两种,色如白玉,质地纯洁细腻。大部分为薄胎瓷,迎着光透视呈牙白色或肉红色,加上釉层肥厚,如羊脂玉一般。
成化瓷釉面特征:成化瓷釉面细润。青花瓷底釉微闪青色或略显灰青。乳白(甜白)具有羊脂玉般的质感,釉层肥厚滋润,光洁无瑕。但器物口沿下长有一圈轻微的积釉。
成化彩瓷特征:成化白瓷因所用瓷土是明代最好的,故白瓷品质极好,薄胎白瓷实为明代第一。成化白地彩瓷之所以著名是与成化白瓷的高品质分不开的。
成化又分:成化孔雀绿釉瓷、成化黄地紫彩瓷、成化白釉五彩瓷、成化釉里红瓷、成化青花红彩瓷、成化斗彩瓷等。
成化青料特征:成化青花瓷少数用苏料,故成化青花瓷中有的色调浓重近似于宣德青花瓷。成化中期改用国产品等青,也使用与进口苏料勾兑,形成了青花瓷本朝的色调——淡雅。因釉层肥厚,釉下青花纹有云雾般若隐若现的现象。
成化纹饰特征:常用的纹样有婴戏、高士、麒麟、三秋、九秋、秋葵、花蝶、团菊、荷莲、鸳鸯卧莲等,另有一些受佛教纹饰如长生莲、梵文、八宝等,也开始流行。宝相花、团花运用了对称、连续等装饰手法,是成化瓷新采用的图案化纹样。
成化瓷纹饰采用印、划、刻、绘画等多种技法,因彩瓷品种而异。斗彩和青花五彩多用双线勾画釉下青花纹,线条纤细。釉上天彩则用平涂法,色只有浓淡之分,无晕染手法。人物纹只画单色外衣,无内衣为衬,花鸟体型丰满,叶子长化成手掌状,无阴阳背向反侧,花朵只绘正面形,山石无凹凸之感,蕉叶顶尖略圆,莲瓣纹与旋转叠压的菊瓣纹边饰,用线圆浑。
成化底足特征:成化瓷常见砂底,其上有黄褐色或黑褐色的斑点,人称“糊底迷”;成化瓷圈足大多数画有两周十分规矩的青花线,上面的青花线纹色较淡,下面的较深。据此特征可作为明中期无款瓷器的断代工具之一。
成化瓷款式特征:成化瓷官款有“大明成化年制”、“成化年制”两种,用青料书写。还有一种“天”字罐。
真正的成化瓷器,近年来拍卖屡出天价,市场行情相当好。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望采纳,谢谢
如果确定是对的,官窑民窑行情不一样,官窑可达3000-5000元,民窑好点的也就几百了不起了。瓷片的部位行情也不一样,底足或者完整纹饰、彩瓷肯定比青花贵。
说了这么多其实都是泛泛而谈,具体还是请上图,可以详细分析。瓷器品相决定经济价值一点也不错。
顺便说下,成化当然也有瓷片可以以天价成交。那就是大名鼎鼎的成化斗彩鸡缸杯。2个亿,其瓷片,别说是10万,指不定50万都有人抢着要。
个人浅见,欢迎纠错,拒绝粗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