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陶瓷砖 > 正文

陶瓷怎么上青花的颜色

谨慎的书本
香蕉豌豆
2023-04-01 14:32:40

在成化斗彩瓷器的图案中,青花是主色,青花是怎么上色的?

最佳答案
爱听歌的小蜜蜂
天真的火
2025-08-18 17:32:54

它是先用青花勾画好图案的轮廓线,釉上色彩按青花规定的范围内填入,或用青花画好图案的一半,再用其他色彩填画另一半。有些图案则干脆基本上完全由青花来表现,其他色彩仅起点缀作用。

最新回答
贪玩的白羊
无聊的红牛
2025-08-18 17:32:54

青花瓷分为不同的青花料颜色,真正的瓷器青花颜色是不同的。所以要看追求哪个时代的青花料。我即是中国画专业毕业也是做瓷器鉴定工作的,所以我的答案可能复杂一些,你参考吧。明代青花料苏麻离青料。对应的国画颜料。花青,在此基础上花青加70%-80%黑色,黑色用笔点成点状,用来表现苏麻离青料里的铁锈斑。明代成化青花料:花青调80%左右孔雀蓝。清代康熙翠毛蓝色青花料:酞青蓝。清乾隆:花青加酞青蓝。晚清:酞青蓝。

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顶峰。明清时期,还创烧了青花五彩、孔雀绿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红彩、黄地青花、哥釉青花等衍生品种。

糟糕的泥猴桃
留胡子的黑米
2025-08-18 17:32:54

花青加酞青蓝。

国画颜料的调色技法:

1、笔中调色法

一笔中蘸二三种颜色,当笔落在纸上,就能产生一气呵成的色彩效果。主要在避免因三原色混合,而产生彩度低的混浊色彩如画嫩叶时常同时蘸二种对比色来画出娇嫩的感觉。

2、碟中调色法

着色前将含颜料的笔在调色碟上调色,把颜料混匀再画,如此画出的效果才会显得均匀或有渐层变化。

3、纸中调色法

就是罩色法。即在原来的颜色上、再罩一层颜色。如在上好色后,发现色彩太浮、太艳、太淡、太薄,就可以用罩色法,使色彩产生厚重的感觉。但用来罩染的颜色,以透明的植物性颜料较佳。

扩展资料

调色技巧

1、在配色时,涂料和干燥后的涂膜颜色会存在细微的差异。各种涂料颜色在湿膜时一般较浅,当涂料干燥后,颜色加深。因此,如果来样是干样板,则配色漆需等干燥后再进行测色比较;如果来样是湿样板,就可以把样品滴一滴在配色漆中,观察两种颜色是否相同。

2、事先应了解原色在复色漆中的漂浮程度以及漆料的变化情况,特别是氨基涂料和过氯乙烯涂料,需更加注意。

3、调配复色涂料时,要选择性质相同的涂料相互调配,溶剂系统也应互溶,否则由于涂料的混溶性不好,会影响质量,甚至发生分层、析出或胶化现象,无法使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调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画

老实的蚂蚁
乐观的枕头
2025-08-18 17:32:54
瓷器的彩有两种表现途径:

1.用彩料绘于瓷胎或釉上,分为釉上彩,釉下彩,和釉中彩

釉下彩是直接将图案绘在瓷胎上,然后施透明釉,经高温一次性烧成,使颜色封于釉下,代表为青花瓷

釉上彩是将瓷器施釉烧制成型后,再绘制图案,然后经过二次低温烧制,使颜色固定,代表为釉上五彩,粉彩等

釉中彩同釉上彩相同,但第二次是高温烧制,使釉融化,颜色渗入釉中

2.直接在釉料里加入颜色,宋代的青瓷都是这种工艺,其中以汝窑的天青釉最为著名

有“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的比喻。

其余著名的还有龙泉窑的粉青,豆青,钧窑的窑变釉,都属于彩釉

以上回答都是本人手写,不是从百度转来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有其他瓷器的问题可以找我

稳重的黑米
无奈的铃铛
2025-08-18 17:32:54
先勾出青花瓷原有的花纹,有颜色的地方淡淡的打一层阴影,很轻很轻的一层。为了区别与白色。再按照平常上调子,最后有花纹的地方比白色的地方稍微暗一点。瓷器比较光滑,反光性比较强,要画出瓷器的质感必须暗处暗下去!!亮处跳出来!!高光必须要很白很白!画出瓷器表面反光的物体轮廓。需要注意的是过渡

要过渡好。望采纳。

幽默的朋友
明亮的蜡烛
2025-08-18 17:32:54
呈色的色调有以下几个制约因素:第一是发色,第二是胎骨,第三是釉子。胎骨就是 釉里面的胎子,胎子发黄,发白,松软与坚硬都对青花有一定影响。釉子质量的好坏、颜色和厚薄都对呈色有影响。 发色的制约因素:第一是青料,第二是施用技术,第三是焙烧温度。施用技术就是在画的时候,画功怎么样。如果蘸 的颜料都一样,画线用力均匀,青花烧出来后就是一个颜色,否则青花就会出现深浅不一的颜色。再一个是焙烧温 度,应该是1260度。同样的青料,如果温度过高,颜色发黑;温度过低,有点发绿。

还有一点特殊的情况,就是单纯的青花瓷,它的发色、呈色都一样时,如果经过二次焙烧,即再进一次炉后,颜色要比没进二次炉的深,像后来 的青花红绿彩、豆彩等。再说青料,青料受三方面影响,第一是成分,第二是提纯,第三是配制。

成分主要是氧化钴,它发出的颜色是蓝色的,其中含有一定的氧化锰,还有一种三氧化二铁,简称氧化铁。钴的 含量越高,蓝色就越正,含量少就发灰。锰含量高时,青花就蓝中泛紫或蓝中泛红。氧化铁含量高时青花的发色就发 黑。

冷酷的香氛
务实的煎蛋
2025-08-18 17:32:54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要介绍一下青花瓷瓶的制作流程

泥胎制作:使用高岭土制作成洁白的泥胎,制作大致形态

上釉:在这一步,将泥胎表面挂上釉层,然后经过第一次烧制。烧制之后,洁白的瓷器就形成了

描摹:在这一步,使用铅笔或者炭笔画出需要呈现的花纹与形态

挂色:使用矿物颜料在上一步描摹的基础上画出花纹

烧制:经过这一步烧制,矿物颜料与表面的釉层融合在一起,达到颜色固化的目的

由以上步骤可见,青花瓷的颜色是通过矿物颜料描绘上去的,描绘青花瓷所需要使用矿物颜料,具体到青花瓷,颜料使用的是从铜矿石中提炼出的“铜蓝”染料

甜美的银耳汤
会撒娇的微笑
2025-08-18 17:32:54
第一,揉泥。目的在于排空泥料中的气泡,使得泥料更加紧致。

第二,做坯。做坯是依据最终设计好的器型作出大致相应的坯体,以供后期印坯时使用,传统工艺多用手工拉坯完成。

第三,印坯。做好的粗坯,在经过一定时间的自然阴干。

第四,上里釉。瓷器制作,若是器内没有装饰的,则需要先上里釉。

第五,画坯。上好内釉的坯,则可以进入画坯工序。

第六,混水。

第七,罩釉。把已经画好纹饰的瓷胚外面罩上一层釉,一般有粘釉、刷釉、浸釉、吹釉等方法。

第八,烧窑。把待烧的瓷坯均匀地分布在窑体内,称之为满窑。

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

高高的猫咪
纯情的季节
2025-08-18 17:32:54

青花瓷的制作过程如下:

1、揉泥

揉泥的目的是在于排空掉泥料中的气泡,这样来使泥料进一步紧致效果。如果少了这一道工序,会容易出现坯体中形有气泡,如果坯体过于干燥的话,在烧制的时候容易破裂变形。

2、做坯

景德镇传统圆器做坯,即是依据最终的器型作出大致相应的坯体,来供后期制作印坯的时候使用。

3、印坯

做好的粗坯,在经过一定时间的自然阴干,就可以进入印坯工序。印坯,是为了使手工成形的圆器在烧制后达到整齐划一。待手工拉坯的坯体自然阴干后,将半干的坯体置于土制磨具上以手按拍,使得坯体周正匀结。

4、利坯

利坯,是将印好的坯精加工,使其进一步光整圆润。

5、荡里釉

圆器制作,若是器内没有装饰的,则需要先上里釉。器物外面的釉则是后期第二次的浸釉。釉,是附着在陶瓷坯体表面的玻璃质薄层,与玻璃有着类似的物理和化学性质。釉一般以石英、长石、粘土等为原料。

6、画坯

荡好内釉的坯,则可以进入画坯工序。画坯用的青花料事先需要长时间的研磨、配方,则是每个工作室密不可宣的了。

7、施外釉

绘制完成的瓷坯,需要进行第二次的施釉工序。此时,杯子的底足还未形成。浸釉法需要师傅对坯体、釉料以及瓷器的预期有全面的了解和把握。瓷坯浸在釉水里的时间长短,直接影响到瓷器烧成后的品相。

8、满窑、烧窑

把待烧的瓷坯均匀的分布在窑体内,称之为满窑。满窑时需要依据窑体的结构大小以及所有待烧的坯体大小合理摆放,并留出合理的火道烟道,否则会影响烧制时窑体内的气氛,导致烧制失败。

9、开窑

经过12-18小时的自然冷却,在窑体内温度降至常温时,就可以开窑了。这是整个制作过程中最激动人心的。

壮观的石头
现实的小白菜
2025-08-18 17:32:54
烧制温度,当烧制温度在1050℃~1100℃时,釉处于玻化初始阶段,釉料中的含铁矿物未能充分溶解于釉层的玻璃态物质中,而形成大量钙长石晶簇,釉色呈月白色;当烧成温度提升到1150℃~1200℃时,釉料进一步熔融,釉色就从月白色逐步变成淡粉青、粉青和卵青色;当温度提升到1220℃左右时,釉料已经完全融化或接近完全玻化,此时的釉色就有天青、豆青、虾青等好几种,如果恰到好处,就能得到天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