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宝节目上王刚砸碎2亿瓷器,主人将其告上法庭,结局怎样?
如今的中国是一个高速发展的国家,在方方面面都比曾经的中国要进步很多。无论是现在的互联网技术,还是高铁等一系列高科技的交通工具等,都是在快速发展的科技革命中产生的。如今的中国拥有着古代中国人们想都不敢想的生活,但我们也有比不上古人的地方,比如说工艺品。
即便如今工厂的机器的精准度如何调整,都没有办法比得上古人的匠人们历经千辛万苦所做出的工艺品。而这些古人所做的工艺品,历经了历史的洗礼,流传至今,就成了让人爱不释手的文物。这些文物是古人智慧的结晶,也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瑰宝。许多人都致力于收藏文物,但很多人都缺乏相对应的知识,一些鉴宝类节目便应运而生。这些鉴宝类节目的主持人中,最出名的莫过于王刚。鉴宝节目上王刚砸碎2亿瓷器,主人将其告上法庭,结局怎样?
王刚所主持的这档著名的鉴宝类节目,便是《天下收藏》。《天下收藏》栏目是深受观众喜爱的一档鉴宝类节目,它最和其他鉴宝类节目不同的一点是,每个参加鉴宝的嘉宾都会签署一份协议,如果这个嘉宾带来是赝品的话,按照节目流程会将其当场砸碎,并且不给这个嘉宾任何赔偿。《天下收藏》节目也因为它这个与众不同的规则,引起媒体以及大众的广泛关注。有这样一件事情,一个专家将一个瓷器判为赝品,王刚按照流程将其砸碎后,瓷器主人认定这个瓷器价值两亿。瓷器的主人认为自己损失巨大,将王刚告上了法庭,结局怎样?
这个瓷器的主人叫做付常勇,在2012年的时候参加了王刚的《天下收藏》节目,他带给专家鉴赏的瓷品是一对甜白釉压手杯。付常勇向在场的专家以及观众介绍他这个藏品的来历,他是一名医生,这个藏品是在他治好一个患者后,患者为了感谢他而赠送给他的。付常勇表示,自己认为自己这个藏品的价值应该在两万人民币以上。
而付常勇的这个藏品经过专家的鉴定,被专家认为是赝品。按照节目的流程,判断藏品为赝品后,主持人王刚就应该将其砸碎。而付常勇在知道自己所珍爱的藏品是赝品的时候,也是非常的伤心。但按照节目流程,他的藏品是赝品就必须当场砸碎。
后来付常勇听其他人说,《天下收藏》节目里的许多珍品都被专家误判成了赝品。付常勇也想起自己所收藏的产品是不是其实也是真品,立马将自己藏品的碎片找到其他鉴宝专家进行鉴定,经过鉴宝专家鉴定,认定付常勇的藏品是真的。并且估计这个藏品的价值应该在两亿人民币以上。付常勇得知自己被砸毁的藏品是真品之后,自然是非常的生气,要求节目赔偿他的损失。
鉴宝节目上王刚砸碎2亿瓷器,主人将其告上法庭,结局怎样?节目没有给予付常勇任何损失,节目组以及王刚都派出律师表示,任何藏品的鉴定建议都是经由权威专家提出的。并且付常勇在上节目前已经签订了相对应的法律条文,王刚在砸毁文物之前曾经多次咨询付常勇的意见,而付常勇坚定选择不退出节目。所以最后即便付常勇将节目组告上法庭,法院也最终驳回了他的诉讼。他除了没有收到一分赔偿之外,还要支付给案件受理费3300元,而付常勇的这件珍品被砸事件就此不了了之。
众所周知,想要成为一个考古学家需要长年累月的学识积累,即便如此,考古学家也不敢说自己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但是有一个人却打破了这种“平衡”,他六岁鉴宝,靠捡漏身价上亿,听起来十分不可思议。
这个人就是郝笛,这个名字在考古界是一个争议性相当大的人,郝笛出生于1985年,根据他父亲所说,童年的郝笛不爱说话,但智商很高,5岁那年郝笛就开始接触地摊上的古钱币。
从这时开始郝笛似乎跟文物结缘,有时一待就是一个下午,在6岁时,父亲带着郝笛一块去了博物馆,平时少言寡语的郝笛竟然指着展品说,这个朝代写错了,那个工艺品写错了,一个老人听了声音之后,就走出来跟郝笛聊了起来,两人很投机。
而郝笛最爱的就是到楼上收集家王鹏家里去玩,王鹏是一位古钱币的收藏家,王鹏有一次心血来潮就给他看了3000枚古钱币,郝笛看了一会儿,就指着有7枚不对劲,王鹏听得目瞪口呆,因为那七枚假币是他特意放进去的,自此之后,郝笛的名声就在考古界流传开来。
据说郝笛7岁时,用父母给的零花钱买了一把7000元的青铜剑,九岁时,他从工地背回了一麻袋的瓷片,这些碎瓷片都是文物,他一片一片的卖出去,整整卖了十七万元,12岁时,据说他破解了“白金三品”和“鱼肠剑”。
他还写出了《发现鱼肠剑后的探索》、《棘币初探》等多篇文章,自从各种各样的神童报道传开之后,“反伪斗士”司马南带着专家找到了已经16岁的郝笛,他们从高古玉到瓷器再到盔甲,郝笛滔滔不绝,就连专家都不得不服。
21岁,他就通过各种各样的鉴宝,达到了身价上亿,但这样的一个“神”人,往往都有出现各种质疑声,不少的人都求“揭穿”,而有些记者还真四处查访,终于找到了各种蛛丝马迹。
郝笛出现在大众面前最早可查是在2001年,此时的郝笛已经15岁,但每隔几年,都会有相关的报道,所以每个人都以为郝笛还是一个七八岁的孩子,至于郝笛父亲所说的6岁鉴宝,七八岁收集青铜剑都可以看出一些马脚。
7000元在那个年代已经算是一笔巨款了,一个孩子随随便便就能攒下,说明这个家庭并不普通,而关于鱼肠剑的探索之类的,根本就无从考证,没有任何相关论文,所有的一切都只是一篇报道。
根据一些资深的考古学家说,全国能够跟古钱币“对话”的仅仅只有10人,而且没有一个收藏家能够同时收集3000枚古钱币,很显然这只是一个炒作,专家指出,郝笛并不是什么“神”只是一个商人,商人总离不开包装。
说起王刚,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了,他是著名的影视演员,曾出演过多部家喻户晓的电视剧,比如在《铁齿铜牙纪晓岚》里饰演的和珅,《家宴》里饰演的老冯头等等。当然了,除了演员这一身份之外,实际上在生活中他还是一位资深的收藏家,而他的收入也大多投入到看收藏中。曾经在一期节目中,就曾将其家中藏品曝光出来,满屋子的古董名画数不胜数,着实让人羡慕。
但这如此成功之人,在收藏界却让人们对他颇有微词,究其原因还是多年前的“砸宝”事件影响太大!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我们将目光转到十多年前,在央视鉴宝节目的带动下,各地鉴宝节目遍地开花,其中以2002年王刚主持的《天下收藏》节目“质量”较高。但为了更大程度上能够提高收视率,留住观众,节目组不仅请来了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明星嘉宾和藏宝人,还特地搞了一个“生死文书”的节目噱头,即如果宝贝鉴定之后是赝品的话,那么就要当场将其砸碎。
节目组弄的这个“特色”,虽然引来了一定的关注度,但有一些人也表示了质疑。因为古董不管是真是假,鉴定完毕以后让藏友带回去就可以了,为何还要砸碎呢?再说了,就算古董是假的,那藏友买的时候难道就不花钱了?说砸就砸,岂不是让人白白损失吗?更何况,这些被鉴定出来的“赝品”,就不一定是假的!
当然了,这样的质疑也是正确的,但当时的竞争确实太大了,节目组为了提升收视率,也不得不想出此办法,再说来之前是要签订“生死文书”的,因此这也算是一个你情我愿的行为。
但有时候也无法保证砸的就真的是赝品,比如有一个来自河北的藏友就跟王刚和节目组较起了真!
2012年,河北一中医大夫付常勇带来了自己珍藏多年的一对“甜白釉压手杯”。当时他的心理预期并不高,只要它能值两万元就差不多了。但是鉴宝专家介绍说,如果这对瓷器能到明朝永乐年间的话,那么其一件就能价值五千万,一对就价值上亿。这使得付常勇心里波澜起伏的,因为这大大出乎了他的预料,但随后鉴宝专家却说道:“但很可惜,您这对是赝品”。
那么既然是赝品,那就得按照节目的规则将其砸掉,因为在上节目之前,藏友都已经签订了“生死文书”,表示鉴定后自愿承担一切后果。随后,王刚手起锤落,将这对“甜白釉压手杯”砸碎。
付常勇心里很难受,但是无奈自己带来的宝贝是赝品,况且来的时候就已经签订好“生死文书”了,因此只能带着被砸碎的手杯离开。不过付常勇并不甘心,他并不相信自己的宝贝是赝品,于是在离开节目组之后,他又找到民间收藏组织进行重新鉴定!
经鉴定后得知,这对“甜白釉压手杯”已经有600年左右的历史,即明朝的永宣时期。要知道,在历史上,永乐到宣德年间的瓷器是非常出名的,是中国瓷器制作最高水平的典型代表。这个时期的瓷器是非常珍贵的,如果你熟悉这一时期的瓷器,还知道有著名的“永宣青花”。因此据估算,这对“甜白釉压手杯”的价值大概在2亿元左右!
得知鉴定结果后,付常勇非常生气,于是便将王刚和节目组告上了法庭,希望得到合理的赔偿。
当然了,最终的结果我们也都能猜到了,付常勇当然是败诉的,因为在事先他就已经签署了协议,表示自愿承担鉴定后的一切后果。果然,在2013年底,王刚和节目组胜诉。
不过虽然王刚和节目组胜诉了,但是网上铺天盖地的质疑声也来了,王刚也渐渐地淡出了鉴宝圈。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初被砸宝的付常勇等藏友,已经淡出了公众的视野。虽然如此,收藏界的鉴定乱象仍然还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有少部分所谓的专家将真品说成的是赝品,然后低价买过来,再高价卖出!当然,也有将赝品说成是真品,然后将原本不值钱的宝贝,高价卖给别人,致使购买者亏损!
总的来说,收藏界的一些专家们用自己鉴定的一次次“失误”,将自己的信誉声望在老百姓心中降到了冰点,从而产生了“信任危机”,致使人们不再相信这些所谓的专家了!你们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