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电容上的标号是30,,电容是不是30PF
是的,电容是30PF。
电容的容量标注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也同样需要清晰明确。目前国内对于电容器成品的标注方法主要有三种,分别是直标法、色标法和数标法。
对于体积比较大的电容,国内厂商多会采用直标法。例如,如果这一高压电容器的容量是0.005,那么在标注时则会表示0.005uF=5nF。如果是5n,那就表示的是5nF。
国内外的高压电容厂商中,采用数标法进行容量标注的厂家也很多。在用这种方法时,一般用三位数字表示容量大小,前两位表示有效数字,第三位数字是10的多少次方。
扩展资料:
容器标称电容量,为标志在电容器上的电容量。但电容器实际电容量与标称电容量是有偏差的,精度等级与允许误差有对应关系。
一般电容器常用I、Ⅱ、Ⅲ级,电解电容器用Ⅳ、V、Ⅵ级表示容量精度,根据用途选取。电解电容器的容值,取决于在交流电压下工作时所呈现的阻抗,随着工作频率、温度、电压以及测量方法的变化,容值会随之变化。电容量的单位为F(法)。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电容
电容的阻抗是随着信号频率的变化而变化的
电容的阻抗公式是1/j2πfC,所以,理论上电容的阻抗是随着频率的增大而减小的,但是实际上不是这样的,因为电容器件也是有寄生电感的(比如电容器件的引脚上是有电感的),电感的感抗公式是j2πfL,是随着频率增大而增大的,所以频率特别高的时候,电容的阻抗反而会升高。就像图中|Z|的曲线一样。
而ESR是等效电阻,和阻抗是不一样的,阻抗复数,有幅值和角度,而ESR就是等效电阻,就是电阻,是标量。
电容特点:
1. 电容在电路中一般用“C”加数字表示(如C13表示编号为13的电容)。电容是由两片金属膜紧靠,中间用绝缘材料隔开而组成的元件。电容的特性主要是隔直流通交流。
电容容量的大小就是表示能贮存电能的大小,电容对交流讯号的阻碍作用称为容抗,它与交流讯号的频率和电容量有关。
容抗XC=1/2πfc(f表示交流讯号的频率,C表示电容容量)
2. 识别方法:电容的识别方法与电阻的识别方法基本相同,分直标法、色标法和数标法3种。电容的基本单位用法拉(F)表示,其它单位还有:毫法(mF)、微法(uF)、纳法(nF)、皮法(pF)。
其中:1法拉=103毫法=106微法=109纳法=1012皮法<
容量大的电容其容量值在电容上直接标明,如10uF/16V
容量小的电容其容量值在电容上用字母表示或数字表示
字母表示法:1m=1000uF1P2=1.2PF1n=1000PF
数字表示法:一般用三位数字表示容量大小,前两位表示有效数字,第三位数字是倍率。<
如:102表示10×102PF=1000PF224表示22×104PF=0.22u
3. 电容容量误差表
符号FGJKLM
允许误差±1%±2%±5%±10%±15%±20%
如:一瓷片电容为104J表示容量为0.1uF、误差为±5%。
电阻特点:
电阻在电路中用“R”加数字表示,如:R1表示编号为1的电阻。电阻在电路中的主要作用为分流、限流、分压、偏置等。
1. 引数识别:电阻的单位为欧姆(Ω),倍率单位有:千欧(KΩ),兆欧(MΩ)等。换算方法是:1兆欧=1000千欧=1000000欧
电阻的引数标注方法有3种,即直标法、色标法和数标法。
a. 数标法主要用于贴片等小体积的电路,如:
472表示47×100Ω(即4.7K);104则表示100K
b. 色环标注法使用最多,现举例如下:
四色环电阻五色环电阻(精密电阻)
2. 电阻的色标位置和倍率关系如下表所示:
颜色有效数字倍率允许偏差(%)
银色/x0.01±10
金色/x0.1±5
黑色0+0/
棕色1x10±1
红色2x100±2
橙色3x1000/
黄色4x10000/
绿色5x100000±0.5
蓝色6x1000000±0.2
紫色7x10000000±0.1
灰色8x100000000/
白色9x1000000000/
电容和电阻的触控式萤幕有什么区别?电容屏:用笔尖触碰不管用,要用手指触碰(实际是感应,而不是尖端的压力)。
电阻屏:正相反,要用笔尖触碰,手指感应不行。主要是靠尖端的压力。
电容和电阻的区别。电容 由两片接近并相互绝缘的导体制成的电极组成的储存电荷和电能的器件。所以其的热阻(对直流电)是接近无穷大而对交流电是(0)。去耦,滤波,储能。是储能元件产生无功功率。一般辅助电路获取稳定的电源,降低干扰!
电阻 用电阻材料制成的、有一定结构形式、能在电路中起限制电流通过作用的二端电子元件。阻值不能改变的称为固 定电阻器。阻值可变的称为电位器或可变电阻器。理想的电阻器是线性的,即通过电阻器的瞬时电流与外加瞬时电压成正比在电路中限制电流或将电能转变为热能等的电器。其阻抗为电阻 是热效应器件产生有功功率,将电能化为热能。对交流直流都是一样的。 是电路中主要负载和连线件(导线)
电容的作用主要有两种,1 并接在电路中这就好比一个水库,通过水库蓄水来调节下游河道在旱涝两季的水量基本稳定电容也一样,并接在电路中,可以滤除电路中的杂波,可以让电压更平稳. 当然注意选择容量,容量小了没意义..容量大了浪费.还占用PCB空间..尤其是针对移动装置的设计.PCB空间急缺啊..好比现在的房子..NND..呵呵 2 串接在电路中.这个我没想到什么好的比喻.总之串接在电路中的电容,目的就是阻止直流电通过,允许交流电通过.这个涉及到模电中的电子与空穴的移动这一节..呵呵太多了..一句两句搞不清..差不多得小半本书了. 当然,电容还有一些特殊种类.比如可变电容,一般用在调频领域.比如收音机中就常用..它一般用来耦合频率.只允许特定频率通过.这个要配合电感来使用.就是咱们常说的高通滤波器..低通\带通滤波器等等.或者说压敏电容..光敏电容等等...根据名字就能知道它们的作用. 3电阻的作用.这个很简单..跟你家水龙头作用一样..不同的电阻,串接在电路中,就好比是水龙头的开度不同,出口流出的水量也就不同了..开度越大,流出的水就越多..反之越小.电阻在通路中也一样,阻值越小,就等同于水管开得越大.流过去的电流就越大....1 电阻是限流器件.对电压影响不大..除非下端器件功耗大于电阻的限流值,不过这个也是一种用法..小功率可以.零点几瓦的..功率大了会因为电阻的热损耗而消耗过多的能源,并且容易烧毁电阻.不推荐使用. 2还有一些特殊电阻器,比如光敏电阻.热敏电阻.压敏电阻..他们主要用在测量领域.比如测量光的亮度..环境的温度...物质的重量等等.有一种热敏电阻是经常被用在CRT显示器的消磁电路中的,它有个特点就是温度越高,自身阻止就越高.甚至能达到数M,它不会用在测量电路,一般用在大电流保护电路中.它初始阻止超低..一旦有电流流过.它自身就会逐渐升温..温度越高,阻值越高.直到最后阻值大到无法满足器件的消耗电流而近乎截至指.
电容是能够装电的一个容器,就好象装水的杯子一样。因此,电容能够进行充电和放电作用,充放电作用的大小决定了电容的容量。
电容的种类比较多,最常见的有电解电容(容量大,有正负极)、陶瓷电容(容量小,没正负极,温度特性差)、涤纶电容(聚脂薄膜电容,容量小、温度特性好)等。
陶瓷电容的主要引数就是容量,特殊用途的耐高压的陶瓷电容才会标出耐压。陶瓷电容的使用不需要分正负极,两端可以任意调换使用。瓷片电容一般宜工作在高频。
电阻是对电流的阻碍,
电容和电阻屏的区别?电容式触控式萤幕是当用户触控电容屏时,由于人体电场,使用者手指和工作面形成一个耦合电容,因为工作面上接有高频讯号,于是手指吸收走一个很小的电流,这个电流分别从屏的四个角上的电极中流出,且理论上流经四个电极的电流与手指头到四角的距离成比例,控制器通过对四个电流比例的精密计算,得出位置。
电阻式触控式萤幕是一种感测器,它将矩形区域中触控点(X,Y)的物理位置转换为代表X座标和Y座标的电压。很多LCD模组都采用了电阻式触控式萤幕,这种萤幕可以用四线、五线、七线或八线来产生萤幕偏置电压,同时读回触控点的电压。电阻式触控式萤幕基本上是薄膜加上玻璃的结构,薄膜和玻璃相邻的一面上均涂有ITO(奈米铟锡金属氧化物)涂层,ITO具有很好的导电性和透明性。当触控操作时,薄膜下层的ITO会接触到玻璃上层的ITO,经由感应器传出相应的电讯号,经过转换电路送到处理器,通过运算转化为萤幕上的X、Y值,而完成点选的动作,并呈现在萤幕上。
电容丝和电阻丝有什么区别电容(Capacitance)亦称作“电容量”,是指在给定电位差下的电荷储藏量,记为C,国际单位是法拉(F).一般来说,电荷在电场中会受力而移动,当导体之间有了介质,则阻碍了电荷移动而使得电荷累积在导体上,造成电荷的累积储存,储存的电荷量则称为电容.因电容是电子装置中大量使用的电子元件之一,所以广泛应用于隔直、耦合、旁路、滤波、调谐回路、能量转换、控制电路等方面.
电阻(Resistance,通常用“R”表示),在物理学中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导体的电阻越大,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不同的导体,电阻一般不同,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特性.电阻将会导致电子流通量的变化,电阻越小,电子流通量越大,反之亦然.
电容跟电阻有什么区别电阻是对电流的阻碍,电阻可作为电热原件,把电能转化为内能,是通过原子间对电子阻力所产生的
电容是不连线的两块极板,用来储存电荷,并放出电荷,把电能转化为电场能.
电容是能够装电的一个容器,就好象装水的杯子一样。因此,电容能够进行充电和放电作用,充放电作用的大小决定了电容的容量。电容的种类比较多,最常见的有电解电容(容量大,有正负极)、陶瓷电容(容量小,没正负极,温度特性差)、涤纶电容(聚脂薄膜电容,容量小、温度特性好)等。陶瓷电容的主要引数就是容量,特殊用途的耐高压的陶瓷电容才会标出耐压。陶瓷电容的使用不需要分正负极,两端可以任意调换使用。瓷片电容一般宜工作在高频。
按每安培1000μF的最低标准配备,这么大的电流,滤波电解电容的容量应该高达8000μF以上,比如用6800μF和1500μF并联。实际上都会用10000μF以上。
如果空间足够用,用多个容量较小的电解并联,会降低电容的总体内部阻抗、增强对高频的响应速度。比如,用5个2200μF/35V的电解电容并联,组合出11000μF的总容量,比单体10000μF的表现更好。
至于在电解电容旁边并联小容量高频电容,是为了改善电解电容的高频特性。但一定不要用瓷片电容,因为瓷片电容容量太小了,0.01μF这么小的容量起不到应有的作用,除非你搞几百个0.01μF瓷片并联。应该选用容量较大、高频特性优良的聚酯电容(CBB),比如0.68μF的,几个并联在一起构成几μF的总容量,够用了。
在回路以及旁路电容器中瓷片电容都是必不可少的,瓷片电容都是由陶瓷材料烧制而成的
虽然材质都是一样的,但在不同电路中所运用的瓷片电容规格也是不一样的
规格一:1000V-6000V高频瓷片电容高频瓷片电容一般主要都是运用于较高稳定振荡的回路中,因此其在稳定性方面要求是比较高的,如比较常见的耦合电容以及高压旁路就会选择用高频瓷片电容
最主要的优点就是可以耐受高温以及耐磨性比较强,如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电视接收机上就会使用高压瓷片电容
规格二:50V以下低频瓷片电容低频瓷片电容主要是运用在一些工作频率比较低的回路中,在这类型的回路中往往对于电容的稳定性以及损耗的程度要求都不是很高
尤其是在一些脉冲比较强的电路中是不能使用低频瓷片电容的,否则很有可能会被电压直接击穿
二者的差异比较二者不同类型的瓷片电容规格识别可以直接通过电容器或者是电路来进行判断
一般来说可以耐受高压,绝缘性比较好,而且比较可靠,运用于高压电路中的就属于高频瓷片电容
而低频瓷片电容相比较而言可靠性以及成本都比较低,多数时候都是运用于一些低频电路以及耦合电路等的电容器中
快速识别方法一般来说在音频控制器以及分频器上使用的电容都是高频瓷片电容,因为其容量会比较大,通过金属塑料薄膜的使用可以获得更佳的音质
其次就是在滤波电容中,其容量的特性决定了使用电解电容的效果会比较好,但在使用的过程中还要注意抑制高频阻抗不断上升的情况
所以针对瓷片电容规格的识别来说,可以通过判断回路的电压以及特性就可以快速鉴别出其所使用的瓷片电容,同时在进行识别的时候也可以参照电阻的规格识别方法
容量误差有:F级±1%,G级±2%,J级±5%,K级±10%,M级±20%。
容抗计算方法:
Xc = 1/(ω×C)= 1/(2×π×f×C)
Xc--------电容容抗值;欧姆
ω---------角频率
π---------3.14;
f---------频率,对工频是50HZ;
C---------电容值 法拉
胆电容当然就是快一点了,陶瓷的反应速度最快.
这个公式是理论Xc=1/2πfc这是计算阻抗的.而上面说的是选用什么类型的.
比如一个蓄水池,面积很大就类似电容很大,但是进出口很小并且出入口有很多海藻植被等阻碍水的流动,水位上升下降的时候如果很慢还是可以起到蓄水保持水位的目的,但是如果突发山洪,也就是频率太快,蓄水池没来得及流入蓄水,也就起不到蓄水作用了.
用蓄水池来表示意思就是,蓄水池的面积相当于容量,蓄水池的出入口大小对蓄水也有影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