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陶瓷对世界经济和文化有什么影响?
说到我国古代陶瓷,首先肯定会想到江西省的景德镇,因为他有世界瓷都之称,是我们国家四大名镇之一。我们国家现在很多瓷器都是从景德镇那边卖出的,可以说景德镇汇集了我国很多名瓷好瓷,还有许多的大师级别的制瓷师傅。我国古代陶瓷对于当时的世界经济以及文化都有着深刻的形象。我们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向世界各地售卖瓷器,促进了经济文化的发展。
一、代表着各国文化的交融我们海上丝绸之路最先向外出售的是丝绸,而后才是瓷器,我们中国的瓷器对世界的影响,我觉得首当其冲应该是土耳其,看看现在土耳其的彩瓷就知道了,它现在在土耳其艺术品行列中可是个中翘楚啊。我们中国的瓷器传到土耳其,然后土耳其人们再经过数百年的传承与创新,渐渐的自成一派,我有幸得见土耳其的一件彩瓷,外表绚丽色彩丰富,一起美观,可以说土耳其的彩瓷带着他们的民族文化,还融入了他们特有的风土人情,可以说是一件特别好的收藏品,拿去送人也很有面子。
二、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中国瓷器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播到各国,可以说是引起了一番热潮,在外国商人眼里,中国瓷器是一件特别好销售的商品。所以说,为什么中国瓷器在当时中国瓷商哪怕拼着瓷器易破碎的风险,也要对外销售我国瓷器。中国瓷器向各国销售,其实侧面也反映着当时世界交通的发达。我国瓷器对外销售,自然西方商品也会向我国传播,有来有往,促进了当时经济的发展。
三、我国历史文化的传承瓷器在我们中国有很多年的历史了,在我国最鼎盛的朝代,唐朝有“南青北白”这样的说法,意思是南方的青瓷和北方的白瓷。这两种其实是竞争关系,但也是母亲与孩子的关系,因为青瓷是所有瓷器的鼻祖,所以产生青瓷的越窑也被称为母亲窑,而现在我们国家最出名的其实是青花瓷。青花瓷的传播跟一位著名歌手有关,那就是周杰伦先生,他的一首青花瓷把青花瓷的韵味还有我们江南的风土人情融入其中,向我国各地传播着青花瓷的文化。
景德镇陶瓷为什么出名,这里的陶瓷有什么优势?
对于陶瓷,古有曰:行于九域,施及外洋。这是对于陶瓷传播的最好诠释。而关于景德镇陶瓷故事的第一个故事就是海上之路——陶瓷之路。郑和下西洋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郑和七次下西洋,为中西方的联络交流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其间他携带了大量的陶瓷制品和中国特产,而陶瓷作为承载着中国文明的载体,被郑和带去国外,成为了外洋喜爱的器具。不可不说这为景德镇陶瓷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自宋代,景德镇便以瓷都的称号闻名天下。历史岁月的沉淀赋予了景德镇陶瓷制品精湛纯熟的技艺和得天独厚的文化底蕴。景德镇所产陶瓷外观灵巧典雅,外表光致茂美;轻轻敲击,便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如环佩和鸣;用手触摸,给人以温润如玉的感觉,似美人之肌;其质地不仅耐酸耐碱耐腐蚀,而且耐磨耐损。尤其陶器不易摔坏。其既饱富历史文化底蕴又幽靓精致的外形和良好实用价值成为大多数人选择其作为收藏纪念或是赠送好友,亦或是家居装饰和生活用品的首要理由。
其次随着人们自身素质的提高和审美品位的不断上升,陶瓷用品也越来越能凸显人们的高雅气质。无论是用来收藏的陶瓷纪念品;还是放置在客厅里高贵典雅的 陶瓷花瓶;亦或是摆放在书桌上的 陶瓷茶具,陶瓷笔筒;甚至是厨房里的陶瓷锅碗瓢盆,卫生间里的陶瓷马桶,陶瓷淋浴喷头,等等,无处不彰显着人们的优雅气质,愉悦着人们的身心。尤其是得到古今中外肯定的品牌陶瓷――景德镇陶瓷,某种程度上越来越成为人们高尚品位的象征,越来越成为我们值得拥有的一件利器。
传承了中华民族传统的景德镇陶瓷不仅畅销国内,而且享誉世界,具有极强竞争力。据析,具有中华文明象征的独特的景德镇陶瓷也会被世界市场青睐。
1、陶瓷生产过程是一种流程式的生产过程,连续性较低。陶瓷原料由工厂的一端投入生产,顺序经过连续加工,最后成为成品,整个工艺过程较复杂,工序之间连续化程度较低。
2、陶瓷生产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较低。
3、陶瓷生产周期较长。陶瓷产品的生产周期,是指从原材料投入生产开始,经过各道工序加工直到成品出产为止,所经过的全部日历时间。
4、陶瓷生产过程中辅助材料如石膏模型、匣钵、硼板等消耗量大。
5、陶瓷生产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如 煤炭、天然气、电能。
6、运输是陶瓷企业生产过程的重要环节。陶瓷生产过程使用的原料品种繁多,生产出的半成品、成品及产生的余料、废料等,具有数量多运输量大的特点。
7、陶瓷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烟气、粉尘、固体废料和工业废水污染环境较严重。目前我国陶瓷工业所使用的窑炉多以煤和重油作为能源,会排出不少的烟气,企业对此要严格控制烟尘浓度和二氧化硫浓度,使之符合国家允许的排放标准。力争采用电阻式隧道窑炉或煤气烧窑,减少对大气的污染。
8、陶瓷生产过程的专业化和协作水平较低。长期以来,陶瓷工业企业问的相互协作配合水平不高,大而全、小而全的“全能”工厂比重大,辅助性服务方面的专业化、社会化程度低。
陶瓷艺术在新的历史环境下持续发展着,为了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审美层次,中国现代陶瓷艺术家们纷纷在传统陶瓷艺术的基础上进行探索与创新。古代陶瓷业对中国现代陶瓷艺术的发展具有极大影响:
1 遵循原有制瓷理念,发展作品意境美的新内涵 ;
2 借鉴原有艺术手法,探索新的装饰元素和装饰语言;
3 沿用原有制瓷材料,挖掘材料新功能;
4 传承传统工艺手法,创造新的工艺技术与表现形式。
2.观赏收藏价值:陶瓷艺术品,中国人有收藏陶瓷艺术品的习惯,买一个有潜力的陶艺绘画家的陶瓷作品,等他出名后就增值了很多,这需要眼光。
每个国家甚至每个城市的制瓷工艺会有所区分,各有权重,中国落后的并非是制瓷技术,落后的只是自主的品牌影响力。我们是陶瓷大国,但却也是陶瓷弱国。一方面,陶瓷产品产量高居世界第一,连年名列世界前茅。另一方面,却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特别是由于缺乏国际知名品牌,大部分产品只能以非常低的价格进入国外中低档市场,许多优质产品也只能打着国外的品牌才能进入高档市场。缺乏自主品牌已成为我国陶瓷业的一大软肋。
研发能力不强,设计缺乏内涵是造成品牌缺失的原因之一,设计创新能力是打造一个品牌的重要基础。我们许多企业在产品设计上往往只注重外观的设计而不注重产品的内涵,使得我们对陶瓷有着低质廉价、缺乏个性的印象,甚至让人深思,是否中国的制瓷技术是不是已经倒退了,落后于日韩、西方等一些国家?品牌缺失其实对于陶瓷企业的品牌影响力是非常大的。
并且国内许多企业对流行趋势的预测比较弱,致使产品同质化明显。由于存在着以上所说的问题。尽管许多陶瓷企业推出了许多新品,也很难打入国外市场,只能通过价格战来占领市场。其实产品设计不仅仅是一个包装,是一个新面孔,更重要的是将传统制瓷和现代科技与生活美学融合在一起的一种表达。
另一方面国内存在着技术侵权,模仿严重,普遍的“克隆”现象,在利润的驱使下,许多企业以国外品牌为标榜对象,不断地“模仿”他们的工艺和设计,而国外的品牌商则干脆让国内企业帮他们进行代加工、品牌推广,在国内外陶瓷市场中,我们所看到的诸多国外厂商的产品其实很大一部分都是由国内工厂代加工制作完成,中国制瓷工艺落后于西方国家吗?
我想未必。品牌意识淡薄,才是关键,许多企业规模不大,再加上企业创建自主品牌的意识普遍不强,一些企业尽管拥有较强的工艺支持,或是在市场上已形成了一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但在品牌宣传和推广方面则相对较弱,就导致拥有较高知名度的企业很少。对品牌的认知越低,对技术、工艺等方面的质疑也会随之递增。中国从来不缺乏精湛的制瓷工艺,德化、景德镇、潮州、醴陵等地均属陶瓷工业城市,拥有成熟的陶瓷产业链和生产实力。随着自主品牌意识的趋势导向,许多陶瓷企业也正在打造自己的企业IP,将企业品牌与传统产业进行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