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板在烧成中出现单片变形是什么原因?急!
原因很多:
1.成型时,粘结剂与熟料混合不均匀,导致其挥发时陶瓷板变形。
2.坯体本身就有裂痕或是微小分层。有些很小的缺陷比较难发现,成型后的坯体最好好好检查一下。
3.你放置陶瓷片的耐火砖不平整。
4.在炉子里放置的位置温度不均匀。
。。。。
还有就是有的时候,所以的问题都注意到了还是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那就完全靠经验就解决了,有的时候解决了都不知道是怎么解决的,只是下一次再按照这个方法制备就好了,这可能就只能解释为经验了,呵呵。
希望对你有用。
耐磨陶瓷片是以AL2O3为主要原料,以稀有金属氧化物为熔剂,经一千七百度高温焙烧而成的特种刚玉陶瓷。
耐磨陶瓷片性能特点
1. 硬度大 其洛氏硬度为HRA80-90,硬度仅次于金刚石,远远超过耐磨钢和不锈钢的耐磨性能。
2. 耐磨性能极好 其耐磨性相当于锰钢的266倍,高铬铸铁的171.5倍。根据我们十几年来的客户跟踪调查,在同等工况下,可至少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十倍以上。
3. 重量轻 其密度为3.5g/cm3,仅为钢铁的一半,可大大减轻设备负荷。
4. 粘接牢固、耐热性能好 耐磨陶瓷片采用耐热强力胶粘贴在设备内壁。在350℃下可长期运行不老化,用于粘固型产品的无机粘合剂耐温750℃。粘接剂耐温性能和粘接力性能指标在国内遥遥领先。
5.适用范围广 适合火电、钢铁、冶炼、机械、煤炭、矿山、化工、水泥、港口码头等企业的输煤、输料系统、制粉系统、排灰、除尘系统等一切磨损大的机械设备上,均可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不同类型的产品。我公司拥有一流的施工防磨队伍,精工细作,所进行的耐磨陶瓷防磨工程均质量优良,为出现陶瓷炸裂和脱落现象,彻底解决了陶瓷防磨贴合不老的技术难题。
这是厂家的问题,工艺方面有问题,其他很多人都反映了这个问题,可以联系苹果客服更换手机,或者自己更换白色陶瓷片。
更换陶瓷片步骤:东西收到了,准备开始更换;
吹风机加热后直接从裂缝处开始翘整块都翘下来了,就是特别要注意wifi天线,天线是粘在陶瓷片上的,一定要小心,不要再搭进去一个原装天线;
把3m贴在陶瓷片上对准位置直接粘上就好了;
测试一下,没有问题。
陶瓷耐磨弯头采用粘贴或螺柱焊接等形式将耐磨陶瓷片安装在管道内壁,形成牢固的防磨耐腐蚀层,特别是在弯头冲蚀磨损非常严重的部位更加显优势,普通的弯头耐不住这等严重的冲击和腐蚀,使用时间甚至不到一年就要更换,浪费大量人力物力,耐磨陶瓷弯头以其超强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能在工业企业的气力输送、水力输送系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产品广泛用于耐磨陶瓷片的粘贴,特别是火电、钢铁、冶炼、机械、煤炭、矿山等行业遭受强烈粉料冲刷或浆料冲蚀磨损严重的设备粘贴耐磨陶瓷片。特别适用于高温工况耐磨陶瓷片的粘贴。
陶瓷耐磨弯头
选煤厂陶瓷粘陶瓷片耐磨弯头
耐磨陶瓷弯头粘贴注意事项:
1、 工件表面处理,金属表面经过长期使用都会出现一层锈迹,在粘贴之前需经过喷砂和磨光机进行表面抛光除锈,如打磨抛光不干净,而直接粘贴陶瓷片,将是影响陶瓷片粘贴力下降的首要原因。工人操作打磨抛光中,难免会将油污或灰尘残留在金属表面,如果没有再次用专用清洗剂清洗干净就直接粘贴,会造成陶瓷片粘贴不够牢固而脱落。
2、 严格配胶比例,配备的陶瓷胶需按1/2比例要求严格配制,并且搅拌均匀使成分相互融合。环境温度控制在5~40℃之间,如气温过低时,应将温度加至控制温度之间。还应避免在直接日晒和强风状况下施工,防止因为陶瓷片的热胀冷缩效应造成互相挤压而变形,并且强风还会因扬尘严重影响陶瓷胶的粘结强度。表面要求平整,填胶均匀无气泡产生,不得有突起耐磨陶瓷片,以免影响流量,降低耐磨性能。
干压成形时,由于压力分布不均匀而造成素坯内部密度分布不一致,从而影响制品的各种性能。为了提高素坯的密度,在实际生产中,常采用不断增大压力的方法。压力增大,无疑会提高素坯的密度,但并不是压力越大越好,当超过极限压力时,压力反而会使素坯密度下降,其原因是由于层裂引起的。本文针对这一问题,探讨了新的—干压结合冷等静压的成形方法,研究了其压制方法——
对陶瓷力学性能的影响。
2.2粉料检测2.2.1粒度
粉料粒度检测采用美国Honeywell公司的Micro-
tracX-100激光粒度仪。被测SiC粉料的粒径为D50=0.693um,绝大部分粉料粒径<2um。由此得出该粉料属
亚微米级范畴,且颗粒级配适当。
2.2.2松装密度及流动性
取一定量的粉料,采用北京钢铁研究总院生产的流动性及松装密度检测仪,
测得粉体松装密度为
0.91g/cm3,流动性为16.35s/30g。2.2.3显微分析
由图1SiC原始粉末的SEM照片看出粉料颗粒细小,级配较好,但还有少量团聚现象存在。经喷雾造粒后的粉料综合性能得到了明显改善,其SEM照片如图2所示。
2实验
图1
2.1粉料选择
SiC原始粉末的SEM图
6
FOSHANCERAMICS
Vol.17No.11(SerialNo.132)
室温800℃(脱胶)!2150℃(保温
30min,烧成)
图3
烧结工艺流程图
3试验结果讨论
根据所测坯体的素坯密度、烧后密度与其抗弯强度
测量数值,分析比较各种组合下的综合性能,找出最优
图2
喷雾造粒后SiC粉末的SEM图
组合。
2.3试验方法
干压成形操作方法方便简洁,技术、资金投入少,但因其有压制制品形状简单、压制受力不均、易变形等多种缺点,所以一般与其他成形方法结合使用〔2〕。冷等静压成形的坯体强度大、密度高而均匀,可以成形长径比大、形状复杂的零件,尤其可以实现坯体近、净尺寸成形,在改善产品性能,减少原料消耗,降低成本等方面,都具有显著的优点〔3〕。结合上述两种成形方法的优点,本实验采用干压结合冷等静压的成形方法。取一定量的粉料,将其装入金属模具中预压制成50mm×50mm×10mm的方块,分别记为1#、2#、3#、4#、5#、6#、7#、8#、9#、10#、11#、12#,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