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辨别手绘青花瓷?
要辨别出手绘青花瓷,得先了解下青花瓷的制作,{泥秀景德镇}在上篇文章《景德镇手绘陶瓷制作过程》中就是以手绘青花瓷的制作过程为例子的,青花是一种装饰方法,是在干燥的泥坯(泥坯也叫做素坯,就是用泥巴做好器形后,干燥后的状态。)上进行装饰的。{泥秀景德镇}先给大家来具体的介绍下青花瓷吧,用青花颜料装饰的瓷器——大家俗称它为青花瓷,这与周杰伦所唱那首《青花瓷》在称呼上是一致的,但是大家所俗称的“青花瓷”在陶瓷行业业内人士一般不会这么称呼的,业内人士一般简称“青花瓷”为青花,嘿嘿,“青花”与“青花瓷”曾经让一部分人思想混乱过吧。接下来{泥秀景德镇}都以“青花瓷”来进来描述.
大家在上一篇文章的图片中看见了在泥坯上用黑乎乎的东西画了图案,
那些黑乎乎的东西就是青花料,是已经调制好了的青花颜料。青花瓷,属釉下彩瓷。它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泥坯上描绘图案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1300摄氏度左右还原焰下一次烧成。这种颜料烧成前呈现灰黑色,烧成后呈蓝色。把泥坯变成青花瓷有两种途径:一种是手绘;一种是贴花。青花手绘工艺的详细描述,{泥秀景德镇}在《景德镇手绘陶瓷制作过程》中已经介绍过了,贴花装饰就好比是一个模子,一印一个画面,只不过这个印好的画面还要进入窑炉中经过大火的烧制才能显示出画面的漂亮。而贴花里面又包括两种青花贴花工艺。大家都知道青花瓷采用的是一种釉下的装饰方法,不同于粉彩,古彩,新彩是釉上的装饰方法。
青花瓷的贴花一种是把做好的青花花纸模在泥坯上进行贴,然后在施釉,在还原焰下经过1300摄氏度左右烧制,也叫高温青花花纸,这种贴花成功率不高,需要很娴熟的贴花技巧才能贴得好;另一种贴花是在成瓷上贴(成瓷就是已经把泥巴烧成了瓷器,只不过瓷器上还没有进行装饰),这种花纸叫中温青花花纸,中温青花花纸与高温青花花纸的工艺是不同的,烧制的温度也不同,中温青花花纸在1200摄氏度左右氧化焰下烧制的效果最好,它在高温的还原焰下也可以烧制,但是出来的效果不好。也有人说中温的青花花纸是属于釉下青花,其实不然,中温青花花纸是伪釉下装饰,中温青花花纸是在烧制的过程中达到了一定的温度,花纸上面的青花颜料就会融化到釉里面,因此才形成了釉中的效果,真正的釉中花纸是在泥坯上施一层釉,然后用青花料绘制,然后在上一层釉,中温青花花纸成品率高,效果好,被大量应用于日用瓷的装饰中。
对于在日常生活中用什么样的青花瓷比较好,也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的。贴花的青花瓷画面呆板,一个模子印出来的画面——千篇一律,都是一样的,毫无个性,毫无收藏价值,更谈不上有什么情调,尽管如此,贴花为了青花瓷的大批量生产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贴花的青花瓷成本低廉,便于大批量生产。贴花让更多的人接触到,了解了青花瓷。{泥秀.景德镇}喜欢这些小情调,提高一下生活的精神享受,拿一个手绘的青花瓷杯子喝水,喝着杯子里的水,还可以享受一下杯子的装饰,看着那杯子上的图案:流畅的线条,有粗有细;青花汾水块面,有浓有淡;清晰的画面,豪不缺个性。呵呵,连杯子里的白开水都会变得清甜。让我用个几年,不想用了,还可以把这个手绘的青花杯子收藏起来,等他升值呢。经过上面的阅读,大家对青花瓷的工艺应该有所了解了,{泥秀景德镇}开始给大家介绍手绘和贴花的异同。1.
从画面,线条辨别。用肉眼看就可以看出不同,贴花的青花瓷,画面没有那么清晰,线条有点模糊,画面呆板,线条均匀,尤其是线条的颜色没有变化,浓淡深浅一模一样,在一根贴花的青花线条上,这根线条的线头和线尾颜色一样,浓淡一样,高温青花花纸产品线条颜色会比较深。而中温的青花花纸产品的画面上可以看到画面是由很多的网状小点组成的,也就是马赛克,这是丝网印刷的像素点,如果无法看的很清楚的话,可以用放大镜来观察,看看是否看到像素点。2.
从颜色上看。细看贴花有时会发现缺色的现象,像虫咬过。这是由于贴花纸在转运过程中,或操作时弄掉了贴花纸上的部份青花颜料所至。3.
细看对称的、或相同的图案。每个局部,贴花青花瓷基本是一致的。而手绘的肯定不能做到一致。这一点很重要。
市面上还有一种把画面看上去是青色图案的就认为是青花,其实是新彩的一种蓝色颜料
手绘的青花瓷就不同,一根线条就会是很清晰的一条线条,线头线尾都会有粗细,有浓淡变化的,手绘的由于着力不同,颜色会出现深浅不一致,贴花的则很难做到,手绘青花产品画面生动,线条有着丰富的变化,在分水的地方甚至可以看见很清晰的浓淡界限,总体感觉比较清爽,给人一种画面灵活的感觉。
1、揉泥
这一工序可以使泥土更加紧致,里面含的气泡较少,多余塑型有很大帮助。如果不这么做,在烧制时容易裂开
2、做坯
景德镇传统圆器做坯,即是依据最终的器型作出大致相应的坯体,以供后期印坯时使用。
3、印坯
做好的粗坯,在经过一定时间的自然阴干,就可以进入印坯工序。
印坯,是为了使手工成型的圆器在烧制后达到整齐划一。待手工拉坯的坯体自然阴干后,将半干的坯体置于土制磨具上以手按拍,使得坯体周正匀结。
4、利坯
利坯,是将印好的坯精加工,使其进一步光整圆润。
5、荡里釉
圆器制作,若是器内没有装饰的,则需要先上里釉。器物外面的釉则是后期第二次的浸釉。釉,是附着在陶瓷坯体表面的玻璃质薄层,与玻璃有着类似的物理和化学性质。釉一般以石英、长石、黏土等为原料。陶瓷施釉的方法有:喷、吹、浸、浇、荡等方法。
里釉(器物内部的釉面)和底釉(器物底足的釉面)我们采用的是传统的荡釉法,外釉我们采用浸釉法。
6、画坯
荡好内釉的坯,则可以进入画坯工序。
画坯用的青花料事先需要长时间的研磨,配方,则是每个工作室密不可宣的了。
混水:
青花瓷的魅力,就好比写意水墨山水在中国国画中的地位,而青花之美,不仅仅在精细的画工,青花的山水具有中国传统水墨山水的皴法和染法所具有的优美细腻的层次,而这一切都来自于混水这一道工艺。
7、施外釉
绘制完成的瓷坯,需要进行第二次的施釉工序。此时,杯子的底足还未形成。浸釉法需要师傅对坯体、釉料以及瓷器的预期有全面的了解和把握。瓷坯浸在釉水里的时间长短,直接影响到瓷器烧成后的品相。
8、挖底足
瓷坯外部施釉后,在釉面自然干燥后,就可以进入挖底足的工序了。由于我们制作的是釉足的器物,在挖底足时需要留出底足最外圈的坯,且必须保持外圈的基本一致,这需要很强的控制能力和功底
9、写底款、施底釉
10、装釉足
釉足,初始状态是在陶轮上手工制出的小圆泥饼。干燥后再次在陶轮上旋削出相应的造型,与每一个杯子一一对应。
11、满窑、烧窑
将制好的瓷胚均匀摆放在窖里,需要合理摆放,方便烟道流走,否则会影响烧制
12、开窑
经过12-18小时的自然冷却,在窑体内温度降至常温时,就可以开窑了。这是整个制作过程中最激动人心的一刻。
最后,还需要对烧制出窑的瓷器进行检验和底足的打磨。
区别方法:
1、看装饰纹图案。有很多瓷器,上、下、左、右边缘,常常有一圈装饰图案。贴花的图案,普遍会出现图形叠交、错位、接头缺口三种状况。如缸、碗、杯、瓶之类。
2、细看有时会发现缺色的现象,像虫咬过。这是由于贴花纸在转运过程中,或操作时弄掉了贴花纸上的部份陶瓷颜料所至,但并不是一定都出现,要细看。
3、细看对称的、或相同的图案。每个局部,贴花瓷基本是一致的。而手绘的肯定不能做到一致。这一点很重要。
4、球面几何形状瓷器(如大天球瓶),大面积连续图形画的完整的人物、花鸟、风景,不会是贴花的,否则会出现折叠现象。
5、青花分水工艺做的瓷器,可以判定不是贴花的。
6、从颜色上判断。无论釉上、釉下贴花纸,从工艺上讲,陶瓷颜料附着厚度有限,颜色的深浅不易解决。对于某种颜色,如黄色,就会出现所有这种颜色在整个画面上,都会基本一致。这是最重要的区别方法。
情况一,水料画在未烧成坯体上,而未能上色的话。首先来检查一下坯体是否完全干燥,不干燥的坯体是无法涂上水料的。如果你用的是青花而未能涂上干燥坯体上,可以看看是否青花料里加入了过多的桃胶。一两青花配一勺桃胶即可,勺子约肯德基新地雪糕勺子大小。
情况二,新彩料画在烧成釉面上,而未能上色的话。首先来检查釉面上是否有未擦净的流质,像水啊,油啊,洗洁精啊可是大忌。如果釉面足够清洁的话,请检查画笔上是否有过多的油。用两手指从上到下顺一下笔刷,如果手指上油的分量没有流滴的话,还是比较适宜的。还有不要弄混调料用的樟脑油和洗笔用的松节油哦。
情况三,市面上购买的微波炉陶瓷颜料画在烧成釉面上,而未能上色的话。因为原理与情况二基本一致,除了参考情况二以外,还请考虑是否蘸取过多颜料,形成流。
情况四,矿物质颜料画在干燥坯体上而未能上色的话。请检查颜料是否兑过多的水,但是由于矿物质颜料画在坯体上马上未烧成之前是不会显现颜色的,就像涂了水,一般都是烧成以后才能显现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