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陶瓷餐具到保加利亚注意什么
出口陶瓷餐具到保加利亚注意事项:
1.随货需要提供一式三份的正本商业发票,发票上需要附加上此次运输的运费。
2.保加利亚当地海关清关需要收件方的EORI号。
3.陶瓷餐具属易碎品,需要做好防摔保护措施的包装,外箱另外需要贴上易碎标签。
4.到保加利亚正常情况下3-4个工作日。
5.建议寄四大快递,不要寄EMS。
出口到保加利亚注意事项
“如今,再想让洋人们乖乖买我们的陶瓷产品,可能不是那么容易了。对于陶瓷业来说,今年寒冬不仅远没离去,甚至还在加剧。”不少陶瓷经营者对记者如此感叹。
福建省德化县是中国最大的陶瓷工艺品生产和出口基地,现有陶瓷企业1400多家,从业人员10万余人,年产值上百亿元。作为外向型经济,受到外需不振、原材料涨价和人工成本上涨等影响,当地陶瓷产业已进入“微利时代”。
据泉州海关的数据统计,今年1-7月德化陶瓷出口1.54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5%。虽有上涨,不过在不少业者看来,陶瓷出口前景并不乐观。
对于陶瓷业来说,近年来频发的反倾销调查无疑是最严重的“外患”。今年7月,巴西公布陶瓷餐具反倾销案初裁结果。相关数据显示,此次初裁就将使案件涉及金额高达7000万美元,逾千家中国陶瓷出口企业会受到影响。
事实上,中国陶瓷出口已面临“多事之秋”。除了巴西之外,近年来,欧盟、韩国、印尼、阿根廷等地的贸易保护政策,也对我国陶瓷出口已经形成多方压制的态势。其中,欧盟、韩国对我国瓷砖曾征收最高达69.7%的反倾销税,而印尼对我国陶瓷餐具征收的反倾销税更是高达87%。
随着各国反倾销税的实施,不少业者反映,今年国外来的订单变少了,一些小厂的日子不好过了。记者从德化一些陶瓷企业了解到,目前一些企业库存预计要近半年才能消化。
以前出口到欧美,一个家庭一年会用两套餐具,现在是两年可能只用一套了。”德化龙鹏艺瓷总经理苏建堆感叹,“陶瓷业越来越不好做了,不少做了十多年陶瓷的现在转行做房地产和矿业。”
频发的反倾销调查加剧了中国陶瓷业低附加值之忧。中国陶瓷工业协会透露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作为日用陶瓷第一大生产国,产量约占世界产量的七成。我国虽是一个陶瓷生产大国,却不完全是一个强国。
德化县经贸局副局长苏玉卿告诉记者,目前我国的陶瓷企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出口产品以中低档为主,附加值较低,在国际市场售价不高。
“我们工厂里前几年满员时有工人3000多人,现在只有1000多人。整个行业毛利润只有10%左右,不少企业甚至是在‘零利润’硬撑着。”苏建堆说。
面对内忧外患的双重夹击如何破局?一些业内人士认为,在应对国际贸易摩擦情况下,陶瓷出口企业一方面应积极合作,参与应诉;另一方面,也要寻求升级改变的机会。如受此次巴西对华瓷砖反倾销的影响,一些企业将减少对巴西市场的出口,将重点转为新增的重点区域如开发中东、非洲等新兴市场。
而在市场改变的同时,技术创新也是陶瓷行业改善生存环境的关键。德化春秋陶瓷有限公司郭新端副总经理说,过去陶瓷产业只讲销量不讲技术创新,附加值过低。为了改善这一现状,未来陶瓷业必须要提高技术水平,在产品和渠道两方面进行差异化竞争。
世界陶陶瓷产业发展的史历渊源
世界陶器产业的起源从历史看有三大区域:①东亚区域;②西亚、北非、欧州区域③美州区域。美州制陶业在哥伦布发现美州大陆之前一直独立、缓慢地发现着。东亚陶瓷主要是中国为源头及核心不断向周边的热南、朝鲜(高丽)、日本及东南亚扩散。中世纪欧州陶瓷的发展主要是受中国和西亚的影响到,最初阿拉伯人将伊斯兰陶器经西班牙传入意大利,在意大利发展成风格独具的锡釉花饰瓷,制瓷技术再越过阿尔卑斯山脉,在法国出现锡釉软质瓷,直至17世纪荷兰的锡釉陶以仿制中国青花和五彩而闻名天下,中世纪欧州瓷是在伊斯兰陶器和中国瓷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虽然陶器世界很多地方在几千年前均有生产,但瓷器却被公认是中国人的发明,自14世纪开始的东西方陶瓷贸中,由于欧州存在着巨大的贸易逆差,造成大量白银流失,为增加本国财富,18世纪欧州各国都加紧了陶瓷的研制。欧州最早的瓷器是德国的迈森工厂生产的,然后制瓷技术扩散到意大利及英法等国。
日本陶瓷业
年,归化日本的朝鲜人李参平在日本有田盯(Arita)发现瓷土并成功烧制出青花瓷,宣告了白本瓷器时代的来临,日本瓷器真正繁荣起来要到17世纪50年代,年中国由于清军入关,国内陷入战乱,中国瓷器外销停滞为,日本瓷器乘机成为市场宠儿,年起,日本成为一个面向亚洲、波斯湾和欧洲市场的重要瓷器出口国。
如今日本依然是世界性的陶瓷强国。日本的陶艺较为发达,存在相当规模的职业陶艺家,日本的日用陶瓷在世界中高档市场中占有很大的市场份额。另外日本在材料科学领域一直走在世界的前沿,特别是在高技术陶瓷材料方面占有领先、突出的地位。一般来看,日本和欧美乃至中国在陶瓷材料研究方面水平相差并不大,但在新型陶瓷材料的产业方面日本在世界上占有绝对领先的优势。
日本陶瓷产业有如下特点:
①在原材料方面,由于国内陶瓷原料供应不足,日本陶瓷企业从国外进口陶瓷原料数量逐年增长,如可塑性高岭土原料需从韩国及新西兰进口,进口量已达总进口量50%以上。另外,从英国与中国进口高岭土原料数量逐年增多。随着原料的进口,导致产品成本增加,迫使企业必须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提高产品的档次。在陶瓷原料开发利用方面,日本不再局限于满足过去普通的陶器与瓷器制品生产,而是强调更多地满足日用陶瓷的使用功能与用途,如增强陶瓷餐具的抗菌性能,对于卫生瓷强调产品的防污性、节水效果等;研制新产品中他们很注意提高环境保护的标准与有利于人体保健的效果,如对于釉料、色料含铅镉溶出所造成的污染进行规划治理。如日本的东陶公司将日本在新材料、电子方面的优势与陶瓷相结合,发挥了电子技术及人工智能优势,其卫浴品牌TOTO已成为世界卫浴的顶级品牌。
②日本瓷器在造型、纹饰、色彩及功能上变化之多,是日用瓷强国英、德无法比拟的,依据其材料科学方面的优势,研究出高可塑性的人造粘土,降低产品的成型难度,为加快设计与开发,日本不仅早已实现计算机化,而且正在实施设计实体化,即采用电脑的CAD/CAM语言,利用光造型等新型制造技术。
③日本陶瓷生产工艺与技术装备基本完成了自动化与智能化等高科技改造,如连续式自动化原料加工、高强度磁性除铁工艺、等静压与水压成形工艺、自动施釉、自动干燥乃至全自动控制烧成技术等。除极少数工序尚待完善外,凡是可由机械代替人工操作的部分全部实现全自动化操作。
欧州陶瓷业
在欧共体,建筑瓷、日用瓷、卫生瓷工业拥有家企业,从业人员大约人。建筑瓷是最重要的行业,占据年销售额的60%,余下的日用瓷和卫生瓷基本平均。日用瓷和卫生瓷也有一些集中性生产区域,但不象建筑瓷、卫生瓷生产集中在少数的跨国公司,日用瓷生产分布在欧洲多个独立的生产企业。欧洲传统陶瓷工业的强大生命力在于生产工艺和产品不断创新,欧洲机械设备销往世界各地,虽然几乎每个国家都能生产陶瓷设备,但其质量不如欧洲产品。
(1)英国陶瓷业
英国日用瓷生产占据了欧洲的四分之一,骨质瓷的初始产地在英国。英国骨质瓷价格昂贵,其著名品牌皇家道尔顿和威奇伍德一套20件左右的餐具要卖到欧元,产品也是美伦美焕,让人叹为观止。
英国卫生瓷与德国和西班牙共占欧州的三分之一;英国、西班牙和法国分享世界20%日用及卫生陶瓷设备市场。在英国,制陶业包含范围很广,大致可以分为家用物品、建筑用品和工业用品三大类。许多基础产业都用到陶瓷器具或零件,例如建筑业、能源的生产和使用、运输和娱乐业等。英国对建筑陶瓷产业采取了限制发展的政策,年进口量万平米,排世界进口国第5位。
英国陶业各具体产品销售情况如下。餐具等:销售额为5.41亿英镑,其中进口占2.29亿英镑;卫生洁具等:销售额为1.99亿英镑,其中进口占0.67亿英镑;陶瓷地砖等:销售额为1亿英镑,其中进口占2.34亿英镑。近几年来英国陶瓷市场一直保持稳定,市场销售额一直保持在20亿英镑左右,陶瓷进口份额不断增加。具体陶瓷产品其销售情况不同,例如餐具、耐火材料和工业用品出口较多,其出口占到年总销售额的50%左右,而砖、瓦、管道等建筑材料的国际交易量较小。从进口的国家来看,以意大利、西班牙的产品居多,中国等东方国家建筑卫生陶瓷产品进入该国的很少,但是中国的艺术陶瓷出口英国占有相当的份量。
(2)德国陶瓷业
德国日用瓷生产占据了欧洲的四分之一,年餐具的营业额为5.57亿欧元,其中国内销售2.87亿欧元,出口2.70亿欧元。卫生瓷与英国和西班牙共占欧州的三分之一,
德国的日用瓷和卫生瓷工业设备占世界80%的市场份额,另外的则由英国、西班牙和法国分享。德国对建筑陶瓷产业采取了限制发展的政策,年进口量万平米,排世界进口国第3位。德国产的骨灰瓷质量非常好,价格虽然高,但在市场上有竞争力,很畅销。骨灰瓷咖啡杯每件14.80马克(1美元一1.73马克),骨灰瓷中杯碟23.9马克,骨灰瓷15头茶具马克,浮雕小杯碟78马克,大汤杯碟(拓器)32.5马克,美术陈设瓷象10公分高的雕塑小女孩马克,折合美元,25公分高的雕塑人物马克,折美元,价格高得惊人。
(3)法国陶瓷业:
法国卫生瓷的生产占欧州的五分之一,同英国、西班牙分享另外20%的陶瓷设备市场.法国的日用瓷在欧州在产量上排英、德、意之后,属世界性日用瓷强国,其著名的世界性品牌有:爱马仕、CHRISTOFLE昆庭、ARDAUD柏图、塔若等
法国塞利姆公司(CerlimFrance)是专门生产陶瓷设备的公司,生产的陶瓷设备技术先进,英国的皇家瓷厂就使用此公司生产的陶瓷设备。一台等静压成型机为25万美金,每小时能生产件产品。
(4)意大利
意大利是当今世界陶瓷的一流强国,其日用瓷生产占据了欧洲的四分之一,建筑瓷产量占欧洲总产量的50%左右,卫生瓷生产接近欧洲的三分之一。另外意大利建筑陶瓷工业设备在世界范围内具有领先地位,意大利除陶瓷种类齐全外,陶瓷产业链非常完整,产业分工较细,各环节均发育良好。
意大利瓷砖工业现有陶瓷墙地砖企业接近家,这些公司属下共有家工厂,条窑,拥有名从业人员,年产量达到5.7亿平方米,总营业额达到55亿欧元,其中出口达到总销售的70%。
(5)西班牙陶瓷业西班牙建筑瓷产量占欧洲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左右,大约80%的瓷砖集中在发达地区(castellon)。卫生瓷与德国和英国共占欧州的三分之一,同英国和法国分享20%的世界日用及卫生陶瓷设备市场。
报价数量20尺寸的货柜(按25m3计算)包装件数=25/0.0532=470箱(每箱装一套)
退税金额=进货成本/(1+增值税率)×退税率
实际成本=进货成本一进货成本/(1+增值税率)×退税率
=150-150/(1+17%)×9%
=138元/套
国内费用=运杂费900元+商检报关费200元+港区刚杂费700元+公司业务费1300元+其他费用950元
=4050元
每套餐具国内费用=4050/470=8.6元
海运费=2250美元×6.5/470
=31.1元
CIF报价=(实际采购成本+各项国内费用之和+国外运费)/[1-预期利润率-(1+投保加成率)X保险费率]
CIF报价=(138+8.6+31.1)/(1-10%-(1+10%)*(0.6%+0.3%)=177.7/0.8901=199.6元
CIFC5=199.6/(1-5%)=210.1=210元
(2)按照客户还价核算我方能否获得利润:
外向体积:0.4m×0.35m×0.38m=0.0532m3
报价数量20尺寸的货柜(按25m3计算)包装件数=25/0.0532=470箱(没箱装一套)
销售收入=22×8.27=181.94元
退税金额=进货成本/(1+增值税率)×退税率
实际成本=进货成本 一 进货成本/(1+增值税率)×退税率
=150-150/(1+17%)×14%
=138.461.5元/套
国内费用=运杂费900元+商检报关费200元+港区刚杂费700元+公司业务费1300元+其他费用950元
=4050元
每套餐具国内费用=4050/470=8.617
海运费=2250美元×8.27/470
=39.5901元
销售利润=销售收入-实际成本-国内费用-海运费
=181.94-138.4615-8.617-39.5901
=—4.7286元/套
利润呈负数,亏损4.7286元/套。亏损占销售收入的比率为4.7286/181.94=2.60%
(3)按照我方保持8%的利润,进行国内采购的调整计算:
实际成本=销售收入-销售利润-海运费-国内费用
=22×8.27-22×8.27×8%-39.5901-8.617
=119.1777元/套
采购成本= 实际成本×(1+增值税率)/(1+增值税率-退税率)
=119.1777×(1+17%)/(1+17%-9%)
=129.1092元/套
供货商需要在原价基础上降价20.90元才可以成交。
1、镁质瓷餐具
镁质瓷主要由富含镁的硅酸盐矿物的滑石作为瓷泥的主要原料,并经过1380摄氏度高温烧制而成。所以镁质瓷餐具具有高白度、高强度、高热稳定性等突出特点,其洁白如玉、晶莹润泽、是星级宾馆用餐具的最佳选择,现被指定为人民大会堂和钓鱼台国宾馆国宴用瓷,并被北京王府饭店选为专用瓷。
镁质瓷餐具具有独特的强度高、耐酸碱、无铅毒、易洗涤的性能,经得起厨房作业的颠波碰撞,不易损坏,更适宜于机械洗涤、高温蒸煮消毒、电烤箱持续高温和微波加热等现代生活方式。镁质瓷餐具被北京、天津、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的大宾馆选用,并为外商青睐,成为出口欧美、东南亚、中东的餐具中的“热门货”。
2、镁质强化瓷餐具
镁质强化瓷餐具,是采用镁质石粉和高长石粉作主原料,在1340摄氏度左右的高温下烧制而成,其强度超高,脆性很低,高白度,釉面光洁,使用寿命是普通陶瓷的3-5倍,是目前所有日用瓷中适合作消毒餐具的理想产品。虽然单件产品的成本要比白瓷和普通强化瓷高25%左右,但其使用寿命长、破损率低、档次高形象好,实际餐具的累积总投入反而要低50%以上。瓷质高贵典雅,釉面光滑柔和,具有耐高温,耐急冷,温度高,不易划痕等特点,且不含铅等化学物质,是无污染的绿色餐具、环保餐具,是现代化酒店,宾馆及消毒餐具公司的首选陶瓷餐具产品,非常受客户的欢迎。
3、强化瓷餐具
强化瓷是高质的瓷泥中加上铝镁等成分再经1300摄氏度左右烈火烧制,让他们重新结晶组合,磁化成一种物质,耐碰耐撞是它的看家本领。釉面呈乳白色,手感细腻。强化瓷的色釉较镁质强化瓷偏暗,目前在消毒餐具市场上使用的餐具已经逐步被镁质强化瓷和镁质瓷代替。
4、贝质瓷餐具
贝质瓷采用高白泥高白釉和贝壳粉经科学的配方,经过1200多摄氏度的高温烧制而成,然后再彩绘,再上一次釉,经过第二次高温烧制使之成为无毒、无铅、无害并永不退色,不易破碎,适合于洗碗机洗涤。贝质瓷餐具的釉面白中带蓝,适合于中低档陶瓷餐具用户。
5、色釉瓷餐具
色釉瓷是在产品未烧制之前直接在胚胎上彩绘图案,经过一次高温烧成。属于釉下彩陶瓷,瓷器上图案为人工彩绘,具有艺术价值。是一种与上面瓷器不同风格的餐具产品,为需要特色餐具的消毒中心提供更多的选择。
涉案产品海关编码为69111000、ex69120010、ex69120030、ex69120050、ex69120090
现在预计征收6个月的临时关税,预计欧盟在2013年5月15做出最终反倾销裁决。
南方新闻网
12.8万粉丝
关注
中国日用陶瓷行业迎难而上平稳增长
南方新闻网
2019-10-24 18:19南方新闻网官方帐号,优质社会领域创作者
关注
南方网讯(记者 黄绮铌 喻孟 通讯员 轻工商会)作为日用消费品中重要的一部分,日用陶瓷行业近年来借助广交会平台,提质增效稳增长,持续开拓国际市场。
众所周知,日用陶瓷是中国的传统优势产业。我国的日用陶瓷产品耐磨耐高温,造型多样,同时价格具有竞争力,广为世界各地的民众所喜爱,在世界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根据海关数据,今年1-8月,我国日用陶瓷出口额43.46亿美元,同比增长9.85%;出口量140.89万吨,同比增长3.89%。其中,我国日用陶瓷对欧美主要市场出口相对稳定,对中东和非洲市场出口出现较大增幅,而对欧盟出口的变化体现在平均单价上涨明显。
对于当下的国际经济形势,中国轻工工艺品进出口商会日用陶瓷分会秘书长崔雁介绍称,美国从9月1日开始对大部分日用瓷制品和小部分日用陶制品加征关税,实施之日的关税加征幅度为25%;9月20日调低到10%;9月30日又调高到15%。这种频繁的变化给中美双方的正常交易带来很多不确定性,因而会影响今年第四季度日用陶瓷的对美出口。
而在欧盟市场的发展方面,受反倾销案影响,中国日用陶瓷企业面临严峻挑战。据悉,欧盟对华陶瓷餐具反倾销日落复审在终裁中维持了原审的反倾销税率,并基本维持原审的合作企业范围。不过,欧盟于今年3月22日对中国50家企业发起反规避调查,造成这50家企业被迫面临艰难选择:或是花费大量精力和高额律师费向欧盟自证清白,或是放弃应诉,直接退出400多家可以用较低反倾销税向欧盟出口的企业名单。欧盟反规避调查和监管措施的落地将进一步规范中国陶瓷企业对欧盟出口,带来供求关系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这也将提高中国日用陶瓷向欧盟出口的价格。
其实,我国日用陶瓷出口起步早,市场渗透率已经很高。崔雁表示,在多数境外市场中,中国日用陶瓷产品进口量占当地该品类产品总额的70%以上,占当地该品类产品进口总量的80%以上。中国日用陶瓷已经在国际市场中占据了主要地位,因此出口量的增长空间很小。
“出口额的提升要考虑地方市场的购买力和当地人对中国品牌的接受程度,这也是目前许多日用陶瓷企业正在努力探索的。”崔雁说到。目前,中国日用陶瓷占据的市场份额虽高,但主要集中在中低端陶瓷产品,高端市场中几乎难见中国品牌的身影。因此,如何打造中国品牌,挖掘国际市场中高端日用陶瓷的购买力,从中低端产品的价格竞争转变为品牌、设计、质量的高端产品竞争,是中国日用陶瓷企业转型发展应该思考的问题。
崔雁表示,中国轻工工艺品进出口商会将积极借助广交会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