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陶瓷砖 > 正文

我有一个宣德年制陶瓷绿色五爪龙花瓶不知是怎样的

心灵美的黄蜂
辛勤的寒风
2023-03-31 01:11:30

我有一个宣德年制陶瓷绿色五爪龙花瓶不知是怎样的

最佳答案
干净的小蝴蝶
精明的黄蜂
2025-08-16 06:42:44

绿色?

这是明代宫廷的御制款式。

白底青花,五爪龙。

五爪为龙,四爪为蟒。

你颜色没说对。

如果是图例这种款式的,那就值钱了。

最新回答
负责的招牌
无心的大侠
2025-08-16 06:42:44

避火龙是避火泄火的吉祥物。

瓶的材质主要为塑料、玻璃和陶瓷。其中塑料瓶的应用最为广泛,主要应用于药品、化妆品、保健品、食品、饮料等方面,玻璃瓶的应用则主要在酒、饮料、化妆品方面。塑料瓶的材质众多,其中PET的前景非常好。

着急的黄蜂
迷路的黄蜂
2025-08-16 06:42:44
龙纹 dragon design 

青铜器纹饰之一。又称为“夔纹”或“夔龙纹”。青铜器上的装饰纹样之一。龙是古代神州传说中的动物。一般反映其正面图像,都是以鼻为中线,两旁置目,体躯向两侧延伸。若以其侧面作图像,则成一长体躯与一爪。

龙,是一种幻想的动物。是殷人卜问的对象之一。古人认为它是最高的祥瑞。故成为崇拜的百神之一。在中国古纹样装饰中,龙纹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被大量装饰在玉石、牙骨、陶瓷、织绣和服饰等许多方面。在封建时代,又将它与佛教、道教的神话结合起来,赋予新的神秘色彩。尤其在宫廷艺术中,更是充满了龙的装饰。

龙的形象起源很早,但作为青铜器纹饰,最早见于商代二里冈期,以后商代晚期、西周、春秋直至战国,都有不同形式的龙纹出现。

商代多表现为屈曲的形态;西周多表现为几条龙相互盘绕,或头在中间,分出两尾。

传说龙的出现与水有关,《考工记·画缋之事》谓:“水以龙,火以圜。”是用龙的形象来象征水神,因此在青铜水器中,龙的图卷或立体形象有更多出现。

根据龙纹的结体大致可分为爬行龙纹、卷龙纹、交龙纹、两头龙纹和双体龙纹几种。自宋代以来的著录中,在青铜器上,凡表现为一爪的这样纹饰,又称为“夔纹”或“夔龙纹”。

震动的毛衣
多情的小蝴蝶
2025-08-16 06:42:44
龙泉窑以烧制青瓷而闻名,到了宋朝达到巅峰,被称为宋代六大窑系之一。虽然处在同样的朝代,但宋朝又被分为南宋和北宋,这两个时期龙泉窑瓷器的风格是大不相同。

1、釉色

北宋龙泉窑的烧制大致可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早期龙泉窑青瓷呈淡青釉色,到了中后期由于坯胎中加入了含铁和含硅量较高的瓷土,并施以石灰釉,虽然增加了釉色的光泽,但由于石灰釉高温粘度比较低,所以容易出现流釉的现象,整个北宋的龙泉窑青瓷釉色都略带泛黄,这是因为当时烧制技术还不够成熟。

到了南宋龙泉窑青瓷呈葱青色,这一时期仍然采用石灰釉,但由于烧制技术的提高,南宋龙泉青瓷釉色给人一种玻璃质感。到了南宋中晚期,龙泉窑成功烧制出了粉青和梅子青两种纯净的青釉,被誉为中国青瓷的最高工艺,实现了青瓷釉色与质地之美的顶峰。

2、器型

北宋时期的龙泉窑青瓷,除了烧制出一些传统的碗、盘、盒、罐等生活类器具,还出现了多管瓶、盘口壶、多叶瓶,它们是这一时期的新产品,主要采用盘筑、粘贴、镂雕等技法,使得瓷器的形制更为多样化。

南宋时期的龙泉窑青瓷器型更为丰富多彩,出现了大量仿古铜器、古玉器的瓶类制品,新器具有堆塑龙瓶、虎瓶、琮式瓶、荷叶盖罐、葫芦瓶等。梅瓶是宋代的一种贮酒器,北宋的梅瓶器型较大,且肩腹较为丰满;而南宋的梅瓶则器型略微小巧,瓶腹显得消瘦。

3、纹饰

北宋龙泉窑的纹饰主要采用刻花以及划花工艺,题材以莲瓣、牡丹以及菊花为主。盘碗之类的器具多用蓖纹、折扇纹,纹饰之间还有棱线隔开,根据需要棱线有单线、双线乃至直线、斜线等,组合在一起可谓丰富多彩。

南宋时期的龙泉窑青瓷纹饰很少用刻花和划花工艺,主要流行贴花和浮雕,比如下图中的这件龙泉窑青釉塑贴双鱼纹洗,采用的便是贴花的手法,塑贴鱼纹清晰、给人以栩栩如生之感。

4、工艺

通过对出土的北宋时期龙泉窑瓷器分析,人们发现很多器物上存在钉痕。原来北宋时期的龙泉窑,受限于当时的技术,多采用支钉固定器具,从而导致烧制出的瓷器底部出现支钉痕,这也是北宋龙泉窑青瓷的一大特色。

到了南宋以后,随着烧制技术的提高,钉痕已经消失不见。有人发现不少南宋的龙泉窑青瓷出现露胎、出筋的现象,以为是假冒伪劣产品。事实上不少南宋龙泉窑青瓷确实存在这种现象,不是烧制工艺出了问题,而是刻意为之,从而达到一种自然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