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瓷片 > 正文

历代孤品瓷器有哪些

斯文的母鸡
繁荣的水壶
2023-03-31 00:57:43

历代孤品瓷器有哪些

最佳答案
耍酷的黑夜
优美的发带
2025-08-16 16:44:29

在下不才,不能详细列举,就我仅有的一点收藏经验,给您谈几点:

唐:

秘色瓷器,法门寺地宫出土。这个目前仅有13件,应属孤品。根据史籍记载,盛唐时期宫廷令越窑烧制过一种秘色瓷,一时间秘色到底是什么色,引得收藏圈以及学者纷纷猜测,直到法门寺地宫出土了秘色瓷,世人才知道秘色的具体发色。

五代十国:

后周:柴窑。

说到孤品瓷器,就不能不提到柴窑,地位更在汝窑之上,是后周世宗,柴荣亲自参与烧造的一批瓷器,目前,只见古籍记载,却未有传世器物留到现今。是孤品中的孤品。显得更加神秘,更让“雨过天晴云破处,者般颜色做将来”的柴窑发色特征,成为当代藏家永远的想象。

宋:

毫无疑问,喜爱瓷器收藏的藏友没有不喜欢五大名窑“汝官哥钧定”的,这五大名窑除定窑外,汝,官,哥,钧这四大名窑传世精品,几乎各个是孤品,几乎没有一模一样的(除一只汝窑天青色大碗,目前存世2只,一只在故宫,一只在英国)其中钧瓷更有以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窑变釉特征,获得了钧瓷无双的美誉。

元:

说到元,必须要说到元青花,目前仅存的至正型元青花的一对青花龙纹象耳盘口瓶。现藏于英国大维德基金会。瓶上有文字,至正十一年,一个叫张文进的向一个寺庙捐了一对大瓶,一对香炉,祈求平安。因为有明确的纪年,因此我们要感激张文进,不然没有证据证明如此精美的青花出自于元朝。此对大瓶现在已经成为研究元青花的标准器,标本。实在是孤品中的孤品。

元青花还有十余个人物故事纹大罐传世,各个是孤品,如:除了05年拍出全世界艺术品最高价格2亿3千万的鬼谷下山外,还有锦香亭大罐,三顾茅庐大罐,除罐外,还有83年江西高安出土的窖藏,“六艺”梅瓶,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各个都是孤品。

明:

明朝时期,青花瓷,彩瓷,单色釉蓬勃发展。我说说孤品。

永乐青花压手杯:这个不能算孤品,但存世量很少,目前仅北京故宫收藏4只

宣德青花五彩莲池鸳鸯纹碗:这是五彩瓷的开山鼻祖,以前仅见文献记载,未见实物,80年代初,有学者去西藏萨迦寺,发现了这2只宣德五彩碗,当时轰动了世界。这两只碗在萨迦寺摆了近600年,实物与史籍记载吻合了。孤品!!!

宣德蛐蛐罐:本来这类藏品应当传世很多,无奈宣德的母后,十分厌恶儿子“不务正业”把宫廷所藏很多的蛐蛐罐全部砸毁,致使目前存世蛐蛐罐都是民间所藏,不能称为孤品,但传世极少。

成化:明看成化,清看雍正。这两个朝代的瓷器,我是太喜欢了。成化朝的斗彩鸡缸杯,孤品!!!目前存世不超过10个。

还有天字罐,也是极其稀少。

弘治:说到弘治朝瓷器,就不能不说鸡油黄,存世量极少。

清代:

康熙,康熙朝的传世器物几乎不存在孤品,但我要提到康熙朝珐琅彩,存世极少,是珐琅彩的始祖,属于创烧期。

康熙后,几乎就不存在什么孤品一说了,但传世官窑器物都十分精美,也屡创市场新高,为市场所认同。其中以雍正朝器物最为知名,我就不一一列举了,给出楼主十大拍卖成交器前十位,供楼主参考:

1元青花鬼谷下山。伦敦佳士得2005年7月12日,成交价(均为不加佣金):

228,341,978 RMB

2乾隆御制珐琅彩古月轩题诗花石锦鸡图双耳瓶。香港苏富比2005年10月23日,成交价:122,408,800 RMB

3南宋官窑粉青釉纸槌瓶。香港苏富比2008年4月11日,成交价:6000万港币

4元青花锦香亭大罐。香港佳士得200511月28日,成交价:49,989,600

5元青花双葫芦纹瓶。Wooley &Wallis 英国一个乡村拍卖行。2005年7月15日,该拍品成交价格为334.5万英镑,按当日国际牌价折合人民币约4902.6万元。

6­乾隆外粉青釉浮雕芭蕉叶镂空缠枝花卉纹内青花六方套瓶。香港苏富比2005年5月2日,成交价:47,615,220RMB

7乾隆青花缠枝花卉龙凤争珠图双龙耳扁壶。2005年10月23日,成交价:36,336,800英镑

8明永乐青花折枝花果纹墩碗。2005年5月30日,成交价:32,181,600英镑。

9明宣德青花云龙纹葵口洗。2005年10月23日,香港苏富比,

成交价:29,807,200RMB

10乾隆粉彩仿珐华莲池水禽纹盖罐(一对)。香港佳士得,2005年5月30日。

成交价:25,652,000RMB

最新回答
迷路的可乐
魁梧的水杯
2025-08-16 16:44:29

大致有以下三种:

1、参照书画市场定价原则,一级美术师每方尺(计量单位)价格多少,二级多少、三级多少。相对应的是我国国家级大师作品每件(计量单位,下同)价格是多少,省级大师是多少,省高工是多少,市高工是多少。

这种定价体系,陶瓷艺术品价格大小与职称大小相对应。大师创作作品,价值高,价格也高;没有职称的陶瓷艺术家,其作品就没有价值。

职称高低,与其工资收入挂钩,这在中国行政、事业单位再正常、再合理不过。但是,这一事件放在陶瓷艺术创作领域,给人的感觉是“荒唐”。这种“荒唐”下的后果是,陶瓷艺术家不用专心创作,专心“职称”便可获得高额的收入。

最后,陶瓷艺术一词不是“异化”,而是“污名化”——陶瓷艺术品成为权力寻租下的“衍生品”!

2、参照同类拍卖行拍卖品定价,即某产品拍卖价格出现后,类似产品(或同类产品)价格跟风上调。这种定价模式,有一段时间,在我国陶瓷艺术品市场十分流行。

不过,拍卖行拍卖的陶瓷艺术品,拍品在征求时遵守的是“古、真、全、精、稀、名”六原则。现实中,被征集的拍品与非拍品有着本质区别,此外,拍品卖拍前市价与卖拍后市价,有时有着天壤之别。

在陶瓷艺术品市场,参照同类拍卖行拍卖品定价,看似合理,其实不合理,其执行后的结果是陶瓷艺术品价格普遍虚高,有价无市,严重违背陶瓷艺术品内在的市场价值规律,最终不为消费者接受。

3、参照文物定价法定价。

我国文物定价法,包含三方面内容,一是历史价值,二是艺术价值,三是社会基本价值。目前,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没有明确定论,此定价标准无法在实践中落实。

其余内容,我在这里就不再作详细论述。想了解的人,可以去阅读《陶瓷艺术品经济学》,也可以电话联系我,与我直接交流。

瓷器简介:

瓷器是一种由瓷石、高岭土、石英石、莫来石等组成,外表施有玻璃质釉或彩绘的物器。瓷器的成形要通过在窑内经过高温(约1280℃-1400℃)烧制,瓷器表面的釉色会因为温度的不同从而发生各种化学变化。

烧结的瓷器胎一般仅含3%不到的铁元素,且不透水,因其较为低廉的成本和耐磨不透水的特性广为世界各地的民众所使用。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是汉族劳动人民的一个重要的创造。瓷器的发明是汉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在英文中“瓷器(china)”与中国(China)同为一词。

痴情的抽屉
疯狂的冬瓜
2025-08-16 16:44:29

高古瓷孤品定价看具体的形状决定价格。高古瓷是收藏品来着,价格难以定价,要看具体的形状决定价格,一般的都要2000左右了,高古瓷,是指宋金以前的瓷器,明清瓷器价格上有些虚高,是国内外大型拍卖会长久以来的拍卖价格导向在起作用。

高古陶瓷形态特征

高古陶瓷由于是土中而来,自然会留下明显的出土痕迹,其中表面的土斑就是最主要的特定依据,任何土壤中都含有各种矿物质和有机质,矿物质含钙,铁,镁,铅等元素的氧化物,硫化物等,有机质是土壤中以各种形态存在的有机化合物,有碳,氢,氧和少量硫元素组成的天然络合剂。

随着国际高古瓷器市场的持续升温,国内藏家也开始将目光聚焦这一门类,高古瓷器的市场价格又登上了一个新台阶,2001年,国内高古瓷器市场开始升温,2006年出现爆发式增长,当年一件宋汝窑天青釉撇口瓶以1点76亿元的天价成交,带动了其他高古瓷器价格的上涨。

魁梧的橘子
高兴的抽屉
2025-08-16 16:44:29
都是真的,瓷房子价值五亿

瓷房子位于天津市和平区赤峰道72号(现为天津市商业中心),是一座有着100多年历史的法式建筑。瓷房子分上下5层,作为主楼,其身后有一栋4层的条形楼房,两边还各有一座200多平米的耳房,总计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

瓷房子所处地段原来叫做督军街,是一些将军和督军们所住的地方,像大将军张学良、段祺瑞等都在此处设有住所。据考证瓷房子原来的主人是一位中央财政大臣,解放后天津市和平区工商局开始在此办公,后工商局迁新址,因年久失修此处闲置很长时间。

2002年9月,经有关方面介绍,粤唯鲜文化产业投资集团总裁张连志先生花巨资将其购置下来。由于此建筑年限过长,很多地方都已腐朽和塌陷。为了能够保护且在利用此楼,张连志开始实施大规模动工,除外部结构外,内部掏空、加固;为了响应政府号召,把平顶改为尖顶;两边原来普通的红砖耳房改为透明的玻璃房。此后开始进行贴古瓷片的工作。工程刚开始时,很是费了一些功夫。因为这是一项没有图纸的工程,设计者粤唯鲜文化产业集团的总裁张连志先生,更是没学过设计,又没学过建筑,完全凭着对艺术的热爱,开始慢慢摸索着前进。先前,瓷片总是贴了拆,拆了又再贴,后来随着张先生梦想的成熟,工程进度越来越快,且越来越壮观。

到目前为止,瓷房子已历时五年,工程还在进行当中。粗略统计,瓷房子已用掉了4亿多片古瓷片(宋元钧瓷为主,少量汝窑瓷、定窑瓷、龙泉窑瓷等,官窑、民窑所有门类均有),5000多个古瓷瓶(唐三彩、元青花、明青花、明五彩、清青花、清粉彩、清珐琅彩、清五彩等),4000多个古瓷盘和碗(宋、元、明、清各个时期),500多个瓷猫(明清时期磁州窑瓷为主),瓷鸟(明三彩),300多尊石狮子(唐、宋、元、明各个时期的汉白玉狮子,且多为官器,造型各异,堪于卢沟桥的石狮子相比),一尊清代的琉璃狮子(此狮子为母狮子,高近两米,形象逼真、体态匀称,且完好无损,堪称孤品);300多尊佛造像(多为汉白玉造质,北魏、北齐、东魏、唐代、宋代为主);小瓷人(辽代三彩);石象(明代)、石刻“武庙”(明代);200多幅古代、近代和国外名人的书画(国内如唐代张萱、周昉、宋代梁楷、苏轼、赵佶等、元代陈林、钱选登、明代陈洪绶等、清代朱耷、马元驭灯、现代张大千、齐白石、徐悲鸿等;国外如达芬奇、毕加索、梵高、达利等),几百件明清时代的家具(明代带矿物色的门楼、明大披麻灰的大门、椅子、桌子、黄花梨的条案、椅子、红木的家具等);石雕(明代汉白玉石棺,宋代汉白玉石造像等);20多吨天然水晶石(紫水晶、黄水晶、粉水晶、白水晶),投入资金20多亿。

瓷房子所用瓷器年代从汉代一直跨越到清代,窑址除五大名窑外还有龙泉窑、耀洲窑等,中国所有官窑、民窑瓷器种类到可以在这里看到,只是有些瓷器有残缺或打过矩子,尤如“东方的维纳斯”。

愉快的大树
纯真的曲奇
2025-08-16 16:44:29

古瓷片价值昂贵,成为很多收藏爱好者的新宠,那么你知道瓷片有哪些收藏的价值吗?下面为您精心推荐了瓷片收藏图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瓷片收藏图片

瓷片收藏价值

古瓷片有传世完整器所不具备的优势:凡历史上生产过的瓷器,都会因最终破碎而产生瓷片,而传世完整瓷器因为改朝换代、兵荒马乱,有些器皿已不存世。如景德镇前些年在施工中,掘出了大量的官窑瓷片。因当时是集中掩埋,今日拼出器型后,发现无论是造型、纹饰还是发色,仍发现很多迄今为止,世人所从未见过的东西,甚至,有的制瓷技艺早已失传。如以往一直认为孔雀绿釉制品以明宣德朝为早,近年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在元代遗址中发现了基本可复原的元代孔雀绿地青花研盒等古残片,证实了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中部出土的孔雀绿釉玉壶春瓶是元代制品的推断确实可信。而2005年北京西城区毛家湾1号发掘出全国最大瓷器坑,瓷器残片近百万片。瓷片显示当时有些器皿采用不施釉手法,此种技术目前已失传。

故此,古瓷片有作为历史“标本”的意义。初学者拾捡不同年代、窑口、图案纹饰等的古瓷片,通过观察、对比,再结合《中国陶瓷》等理论书籍,学习瓷器鉴定长进就会很快。一些资深瓷器藏家,多年来也是“瓷片不离手”。北京藏家白明,收集的古瓷片不仅量多且来自全国不同的窑口,还建起了“睦明堂瓷片标本博物馆”。其中有些珍稀的瓷片,当初得来的价格,皆高于一般完整器。笔者所在的浙江湖州,个人或群体古瓷片展览也不时举办。如,今年2月20日,湖州8位藏家联合展出了他们收藏的500余件精美古瓷片,既有“瓷之源”的德清窑原始青瓷,也有唐代长沙窑,五代越窑,宋代的定窑、汝窑、官窑等“五大名窑”以及明代的青花等。一枚枚“文明的碎片”,带有先民使用的“文化体温”,闪耀着作为原始瓷发祥地之一的湖州及国内各地民窑先民的智慧和创造,也以独特的载体传播着中国的瓷器文明。5月10日,“积微居”收藏明清青花古瓷片也在湖州衣裳街古城区展出。

古瓷片收藏在近年来的一个“命运转机”,不仅是收藏群体扩大而带来的标本之需,更在于它因为精致小巧,蕴含货真价实的文化价值,从而被制成时尚的“工艺品”。

最早是在2010年以前,笔者就曾在江苏扬州文物商店内,看到了诸多晚清浅绛或民国新粉彩的人物瓷片,被机器切割、打磨出更完满的“画片”,通过包银制成种种挂件或饰品,既可佩在胸前,又可挂钥匙串。如此,这种古瓷片饰品,很好地诠释了“传统与现代”完美而经典的结合。而其时的售价,也只在数百元之内。

事实上,以古瓷片做饰品,很多年前就在日本风行。佩戴它,不但风雅、时尚,而且也很有“文化”。日本人对中国古代文化包括陶瓷很推崇,宋五大名窑的单色釉瓷片,本身很珍贵,“输入”日本的就更少。他们以金银包裹镶嵌,在市场上可以卖到很高的价格。而在更早的清代、民国,以钧窑、汝窑瓷片嵌入黄花梨或酸枝木内之挂屏,也时有所见。玩家马未都称其第一件上档次的藏品,就是一组钧窑瓷片挂屏。

近一两年,笔者在长三角很多城市的古玩店、文物商店,开始更多地发现此类古瓷片“工艺品”的显现。一些高古瓷如宋五大名窑或龙泉窑等,瓷片按原来“出土”的模样见售明清有文字、图案的青花粉彩或单色釉的瓶底碗底盘底,被打磨后售卖一些人物、山水、花鸟的瓷片,尽可能地“撷取”完整图案而制成挂件、饰品硕大的残件被镶框做成更大的上墙悬挂“工艺品”……古瓷片获得了“新的生机”。来来去去的购置顾客,不仅有收藏爱好者,也有时尚的年轻男女。

在保证具文物级价值的古瓷片发现后,能上交国家的前提下,古瓷片制成“工艺品”的潜力很大。相对于一般的创意产品、现代文化产品,具有资源不可再生、积淀深厚历史文化信息特性的古瓷片“工艺品”,还有待更深入广泛的开掘。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随着国民文化修养的进一步提高,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弘扬更加深入,此类古瓷片“工艺品”必将在市场上“更红”,更时尚、风雅、体面。而散落街巷、乡野的古瓷片,必会有更多人在业余时间去搜罗、找寻。古瓷片的春天,会因此而更灿烂,散发出浓郁、盎然而深远的文化馨香。

瓷片收藏的现状

所谓“瓷片”,就是瓷器破碎后产生的瓷器残片。产生瓷片的原因很多,中国制瓷历史悠久,历代瓷窑在烧制瓷器的过程中,都会产生出大量的残次品,这些残次品的命运就是被打碎埋入地下。特别是古代官窑瓷器,生产时都有专门的官员监督制作,不论成品多少,只要选出官家所定数量,其余瓷器都要全部打碎深埋。另外,我们的先人由于陪葬及日常生活中的损坏等原因,也都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瓷片。瓷片虽然残缺,但它的制作、绘画艺术等一如完整瓷器,代表着一个时期的瓷器工艺水平,因而也有着比较高的收藏价值。而且,瓷片往往还是瓷器收藏者学习鉴定的依据,有许多民间的瓷器收藏家都是从玩瓷片开始的。

藏界收藏瓷片者历来不乏其人,但一直没有形成“规模”。改革开放后,我国建筑施工高潮迭起,很多深埋地下的瓷片被从地里挖出,被一些有心人发现,于是出现了“瓷片一族”,瓷片收藏遂成为古瓷收藏的一个热点。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我国各地逐步出现了古瓷片交易场所,而其中尤以北京、南京、郑州等一些古城为胜。北京的报国寺、潘家园也是瓷片交易的重要场所。不少大中城市还开设了专门鉴赏、研究瓷片的沙龙。北京甚至还有专门收藏和展览古瓷片的睦明唐瓷片标本博物馆。当今,江河之畔、工地上下,乃至遗址周围,处处可见“瓷片族”们忙碌的身影。

靓丽的小天鹅
优美的小蚂蚁
2025-08-16 16:44:29

瓷片收藏可以让人与古瓷器零距离接触,所以大部分的人都会想要收藏瓷片。下面为您精心推荐了古瓷片的收藏价值,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古瓷片的收藏价值

第一,它量大品全,容易寻找。自东汉至今,无论何朝何代,全国各地瓷窑林林总总,有的此起彼伏,有的长盛不衰。除有宋以来朝廷设官窑专为宫廷烧制非卖品的御用瓷外,以商品生产为目的的各地民窑,生产过数量极大的古瓷运销大江南北。虽经历史的振荡,传世的完整器为数不多,但这无数古瓷以残伤或碎片的状态仍然留存下来,或在窑址,或在弃坑,或在村落旧址,或在城镇遗迹,甚至田间地头、断崖陡坡都会有古瓷残片散布。它像一座古代瓷器的实物宝库,供给学习者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参考资料。

第二,古瓷片内涵丰富,信息量大,几乎专家著作中对各朝代各时期古瓷特征的所有论述,都能从古瓷片中找到实物证据,这为学习者从本质上理解古瓷特征与发展规律提供了直观的教材。不同时代、不同窑口瓷器的造型、胎质胎色、釉质釉色、彩料呈色、纹饰特征、烧制工艺以及明代以降各朝官民窑器的款识花押等,都能通过瓷片的收集得到感性认知。古瓷片真是一部能看能摸的古瓷百科全书!

第三,碎瓷片真品率高,通过对它的观察学习能得到真知。一般说来,古瓷片大都是从工地、遗址以及古代各个时期人们生活过的地方出土或散布于地表浅层的。它售价低,利润少,几乎无人专门仿制,因此,在古瓷仿品泛滥成灾之今日,古瓷片的真品率是最高的,是古瓷收藏者最廉价、最可靠的学习材料。

瓷片收藏知识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些年来,城市化、小城镇建设在国内如火如荼,不夸张地说,整个中国像个“大工地”。如此的“大兴土木”,基础设施建设纷纷打桩筑基,带来一个直接的结果是:诸多不同年代堆积的文化层,因“掘地三尺”而见天日。几乎每个城市,均有基建带来的“抢救性发掘”。而一块工地,只要历史上该处有人“安居乐业”过,古瓷片被挖掘出的例子便不胜枚举,繁复缤纷。以往,也许偶然有爱好者来到工地寻寻觅觅,图省事的只需花包香烟钱,请推土机师傅手下留情,就能在推土掩埋之前,拾捡起一些有年代、著名窑口、图案完整而稀有的古瓷片。更多的情况是,这些古瓷片在施工者的“视而不见”中被掩埋。甚至,为了土地不含“杂质”,有些工程处还专门请人来拾捡这些“麻烦”,然后集中敲得更碎,倾倒河沟或掘坑深埋。无数古瓷片也许失去了再“见天日”的机会。

伴随着国内历史上的第4次收藏热潮掀起,在媒体的宣传鼓噪、周边收藏人士增多的影响带动、以及完整古瓷器传世少、价格越来越昂贵使一些初学者却步的情况下,拾捡无赝品、几乎“零成本”的古瓷片之风在这两年内陡然兴盛。以至于一旦一个新工地开工,总能见到三三两两的“淘宝者”前来搜索推土机师傅也“嗅觉灵敏”,附带主动“帮助”施工单位捡起混于土中的古瓷片然后“待价而沽”。古玩地摊、网上平台上,古瓷片的交易也开始“火”起来。

长期被藏主忽视、“不待见”的古瓷片,如今境遇稍稍改变,其价值到底何在?

首先,中国是瓷之国,自东汉以后,瓷器出现,窑口陆续遍布大江南北,官窑、民窑、外销瓷,宋五大名窑,明永宣青花……瓷器的生产总量数以亿计。瓷器的特点是易碎,但神奇之处在于,碎了之后被掷弃到任何地方,无论是丢进河里,还是为泥土逐渐掩埋,这些瓷器依然千年不腐烂、消解,青瓷的花纹、图案及至釉下的“青花”均永不凋谢。山水、庭院,人物,花鸟,走兽……曾经的碎片待到重见天日之时,只需擦去泥土、积垢,水中一洗,即清亮如新。时代的特征、文明烙印一目了然。中国幅员辽阔,瓷器生产虽历时漫长,但除了宫廷、达官贵人之收藏,民间保存的古瓷完整器总体数量还不是很多,而古瓷片浩繁如海,灿然若星,真正存留完整图案者,也不是太多。加上许多古瓷片虽埋在大地中却不知具体在何处,有机缘在当下这个时代见天日且图案纹饰完整、稀缺者,总体而言,更是数量有限。

古瓷片的优点在于,它们“出土”后几乎没赝品,除非这瓷片所属的瓷器当初是仿品,但碎骨后到今天,因时间久远也成了文物。

瓷片收藏前景

所谓“瓷片”,就是瓷器破碎后产生的瓷器残片。产生瓷片的原因很多,中国制瓷历史悠久,历代瓷窑在烧制瓷器的过程中,都会产生出大量的残次品,这些残次品的命运就是被打碎埋入地下。特别是古代官窑瓷器,生产时都有专门的官员监督制作,不论成品多少,只要选出官家所定数量,其余瓷器都要全部打碎深埋。另外,我们的先人由于陪葬及日常生活中的损坏等原因,也都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瓷片。瓷片虽然残缺,但它的制作、绘画艺术等一如完整瓷器,代表着一个时期的瓷器工艺水平,因而也有着比较高的收藏价值。而且,瓷片往往还是瓷器收藏者学习鉴定的依据,有许多民间的瓷器收藏家都是从玩瓷片开始的。

藏界收藏瓷片者历来不乏其人,但一直没有形成“规模”。改革开放后,我国建筑施工高潮迭起,很多深埋地下的瓷片被从地里挖出,被一些有心人发现,于是出现了“瓷片一族”,瓷片收藏遂成为古瓷收藏的一个热点。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我国各地逐步出现了古瓷片交易场所,而其中尤以北京、南京、郑州等一些古城为胜。北京的报国寺、潘家园也是瓷片交易的重要场所。不少大中城市还开设了专门鉴赏、研究瓷片的沙龙。北京甚至还有专门收藏和展览古瓷片的睦明唐瓷片标本博物馆。当今,江河之畔、工地上下,乃至遗址周围,处处可见“瓷片族”们忙碌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