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陶瓷砖 > 正文

陶瓷如何做旧

虚心的网络
无聊的裙子
2023-03-31 00:01:15

瓷器做旧最新方法

最佳答案
飘逸的树叶
爱笑的篮球
2025-08-17 00:31:25

瓷器做旧最新的几个方法。

近年来,瓷器艺术品收藏非常的火爆,很多人不仅出于爱好,也把它当成了一种投资保值的手段。但是目前市场上鱼龙混杂,很多不法分子为了牟取暴利将做旧的物件当作老东西卖,所以藏友在提高警惕的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鉴别能力。

瓷器的做旧方法

瓷器做旧最原始的方法是先用牛皮将表面的光亮擦去,这道工序持续少则几星期,多则两个月。然后,将瓷器放入茶叶加碱的水中,煮5、6个小时,使其去掉表面的“贼光”。最后,将瓷器擦上皮鞋油,然后埋入土中,瓷表面会把泥土“吃”进瓷器,这样古旧的感觉就做出来了。

但是这样的做旧方法用法较久,产出较慢,现在随着科技的先进,做旧的手法也越来越先进。

景德镇窑 五彩凤凰纹碗

1、磨损:用细砂轮磨平毛糙的地方,主要是胎底,同时将瓷器放在地上来回滚动,用硬器轻轻敲打。

2、剥釉:剥釉最好是在沿口上,用什锦锉刀的尖端先撬出一个缺口,然后继续延伸。

3、戳破气泡:用利器将釉面的大气泡戳破。器物的底部一般来说釉层较厚,比较好操作。

民国 青花狮钮帽盒

4、去贼光:用化学物溶液腐蚀釉面,然后用脏东西涂抹釉面使之脏黑显老,骗初入门的收藏者。另外一种方法是把瓷器通过某种微酸或微碱的植物汁水煮,如茶叶汁水久煮新仿品,新瓷釉面和没釉的胎骨会粘上浅棕黑色茶水汁,消去新瓷整个新味。经过这样煮后,新瓷釉面的贼光浑然减弱,没经验的人难以判真假。

明成化斗彩鸡缸杯

5、做色:其目的是给人一种已用旧、若脏东西都跑到瓷器缝里去了的感觉。用高锰酸钾溶液,掺入少许红糖,涂遍器身,底部足圈重点,约48小时后用干布擦拭。所有露胎处、开片处几乎都呈不同程度的紫褐色。如果觉得底足颜色太深,可用洗衣粉擦洗,用细砂纸打磨,使胎微露白色,似糯米胎,视觉上给人以误差。

大清乾隆年制的瓷器碎片

6、仿土沁:用某种化学药拌泥包裹仿古瓷,置入烤炉里,在一定温度内烘烤处理。这方法可去釉面贼光,又在釉面产生如出土器上的土沁,使一些鉴定功底不足的鉴定专家、藏友,对新老出土瓷器分不出真假。

锔瓷技艺

7、新瓷接老底:寻到半节老的器物,特别是器物的完整下半部或找到底部,用新做的上半部对接,把一半老瓷一半新瓷用强力胶咬粘,然后小心补彩修整。为使釉面色泽统一再加喷强硬度的胶漆在釉上,形成透明润泽的油膜,就成了另一个半真半伪的怪胎瓷,但观感很逼真。这样处理的技术性很强,没有深厚的鉴定功夫的人是很难发现它的破绽的。

8、陈旧感:器物的底部扔点甜食碎渣,吸引虫子,结上蜘蛛网,撒上蟑螂屎,蒙上灰尘。

瓷器收藏

瓷器做旧的鉴别方法:

1、用水将器物冲洗干净。过多使用高锰酸钾的,水会呈紫色。有时用手指醮点水一摸,手指也会染成紫褐色。

2、顺着太阳光线,用十倍以上的放大镜探视瓷器表面釉层,老瓷表面的磨损纵横交错,粗细深浅不一,新瓷器则无这一现象。有的作伪者用砂纸擦,线条、方向和力度几乎都一样。

瓷器鉴定

3、老瓷自然剥釉是由于胎釉结合不好或时间造成的,剥釉的周围还可以再剥。新瓷剥釉则是打出来的,剥釉的周围胎釉结合处还是紧密的。

4、用大头针撬缩釉处或破裂的气泡,用放大镜观察其氧化程度。

瓷器鉴定

5、凡用氢氟酸处理过的瓷器,高倍放大镜下可显现出无数个被酸腐蚀过的小孔。

6、清中期以前的瓷器,由于瓷土的关系,非常掂手(即重量大)。清中期以后包括现在的新瓷,胎质疏松,有的胎虽然厚,拿在手上却轻飘飘的。

最新回答
自觉的热狗
细心的胡萝卜
2025-08-17 00:31:25

一、火光磨旧:判断瓷器的新旧,一般看有没有火光,如火光太亮,则一般认为是作不久的伪瓷。二、手擦盘磨:作伪者用手擦、盘磨,将瓷表磨成古瓷颜色。三、用碳烤热,再将古坟上的泥土羼以白矾,趁热涂在上面,如此反复,直至与古瓷颜色相仿。谢谢采纳!

重要的咖啡
傲娇的电话
2025-08-17 00:31:25
仿品瓷器会采用“做旧”的手法。其“做旧”的手法之一就是高锰酸钾在釉面上进行涂抹。

高锰酸钾为紫红色晶体,可溶于水,是一种强氧化剂,遇乙醇后即被还原。由于高锰酸钾是一种强氧化剂,能够消除瓷器的“亮色”,而且,渗透性很强,因此,许多制作仿品瓷器的人会在瓷器釉面上涂抹一些高锰酸钾来营造“旧”的效果。但是,由于“做旧”的瓷器底部上都会存在些许细微的小孔洞,于是,可溶于水的高锰酸钾在遇水后就会渗出来,从而形成“流血”的现象。

据专家介绍,现在古董市场上的许多瓷器都为仿品。这些仿品都是利用一些技术手段做旧的,如果自己不具有一定的鉴别能力,很容易上当受骗。

专家称,仿品瓷器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大约在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后期,这个阶段的做旧一般以仿出土器物的特征为主。做旧常用的手法是用砂纸打磨新的釉面,或者用氢氟酸腐蚀釉面,然后涂刷泥水。由于泥水能够渗透到被破坏的釉面内,因此,很容易营造出一种出土瓷器的效果。

随着人们鉴别真假瓷器能力的不断提高,这种做旧方式很容易被古董爱好者们鉴别出来,于是,这种做旧方式被逐渐淘汰了。

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到今天已经进入到了瓷器做旧的第二个阶段了。在这个阶段里,仿品瓷器以仿传世品瓷器为主。由于传世品瓷器都属于人们的珍藏品,因此,都会被保护得很好,器物表面上一般不会出现出土器物那种较大程度的釉面破损,其釉面不但具有脱玻化的特征,而且,釉光温润,底胎细腻。鉴于此,就要求造假者们采用更加新颖的技术手段进行做旧。于是,高锰酸钾、氢氟酸、各种中药材,甚至酱油、鞋油都派上了用场。现在瓷器造假者们所作出的仿品瓷器与真品古瓷器相比均具有很高的相似度,如果自己不具有一定的鉴别能力,是很难鉴别出真伪的。因此,古董爱好者们在收藏古董瓷器的时候一定要慎重一些。

总之,一部分仿品瓷器是会“遇水‘流血’”的。而流出的“血液”并不是真的“血液”,所流出的“血液”仅仅是高锰酸钾而已。

任性的黑裤
沉静的诺言
2025-08-17 00:31:25
将几种溶液混合在一起使用,例如用醋酸浸后再用茶叶水、草木灰水等。这样不仅能消去“火光”,还能作出各种各样的污渍,让人误以为是长期使用所至。釉陶和吸水率较高的瓷器经乙酸处理后,其残留物极易被胎体吸收。用热水浇洗器物表面,就会散发出辛酸气味。

阳光的柚子
敏感的小兔子
2025-08-17 00:31:25

如今市场上的瓷器造假手段多种多样,浸色、打磨、酸腐、后挂彩、后挂釉、后接底这六种现在市场上是最为常见的造假手段,上海史贤国际将为藏友进行较为详细的介绍。浸色:现在市场上有很多瓷器上都会有一些红色的斑,胎子上、釉面上都有,给人以一种年头很长的感觉。其实,这是用高锰酸钾涂在瓷器的胎釉上面所形成的人为做旧效果。除了这种浸色方法以外,有些造假者还会用茶叶水将瓷器放在锅里煮,以增强其色彩陈旧之感,这些均属于浸色的范畴。打磨:新烧成的瓷器,火气比较重,表面往往会有一层过于明亮的浮光,俗称“贼光”。为了去掉这些“贼光”,有些造假者就采用打磨的方法。他们一般是用一些粗糙的皮子或者最细号的砂纸在瓷器表面来回进行打磨。类似这种经过人为打磨的瓷器,表面通常会呈现出明显不自然的“亚光”效果,釉面或者彩面上还会出现许多平行的划伤。酸腐:为了使新做的瓷器呈现出古旧的效果,除了之前所提到的浸色和打磨以外,还有一种比较常见的做旧方法就是酸腐。造假者一般会直接使用氢氟酸涂在瓷釉表面,然后立刻将其冲洗掉,这样就会使瓷釉表面出现轻度的腐蚀,从而达到去“贼光”的效果。还有的造假者将氢氟酸与水按照一定比例进行稀释,然后再把瓷器放入稀释后的氢氟酸溶液中进行慢腐蚀,十多天后再拿出来,也可使“贼光”尽去。经过这种方式进行做旧处理的瓷器,表面往往黯淡无光,呈现出如粗制塑料一般质感。后挂彩:后挂彩也是瓷器造假中一种比较常见的手段。比如经常有那种纯白釉的老瓷器,与彩瓷相比市场价格并不高,于是造假者就在上面画上五彩图案及花纹,以求在市场上卖出更高的价格。因为这种瓷器的胎和釉本身都是老的,只是后加的彩,所以相对来说更容易迷惑购买者的双眼。一般来说,后加彩的瓷器彩面上会出现一些微小的气泡,甚至是一些黑色的小气泡,就像小黑痱子一样。后挂釉:后挂釉就是在原有的普通瓷釉基础上再加上一层名贵的釉。比如,雍正白釉瓷器的价钱相对并不太高,造假者就把雍正白釉瓷器上再加一层低温的黄釉,因为雍正黄釉名气比较大,又属于皇家专享的官窑品种,所以可以卖出更贵的价格。与后挂彩类似,如果发现一件瓷器的瓷釉上面有微小的气泡,就要琢磨一下是不是有后挂釉的可能性。后接底:由于瓷器的底部在鉴定中非常重要,有时候一看瓷器的底部往往就能知道一件瓷器的具体年代。所以,很多造假者都会试图找一个带款的老瓷器底,尤其是带有官窑款的底,然后接在一个新做的器身上。如果有机会去古玩市场上转一转就会发现,带有官窑款的瓷片价格通常都是非常贵的,尤其是那些带有知名底款的瓷片,价钱能达到几千甚至上万元。谢谢

背后的冥王星
俏皮的发带
2025-08-17 00:31:25

1、釉面手感鉴定法。凡是新的瓷器,无论如何做旧,手感都是涩滞粘重的,跟用手摸玻璃的感觉差不多,如果用手快速搓动釉面甚至会发出尖锐刺耳的声音;

2、用100倍以上的放大镜看釉面里的气泡,新瓷器由于是用电或天然气直接烧制,升温很快,而且温度恒定持久,温度起伏波动不大,所以釉内气泡都如痱子一般细小致密,而且没有任何老化衰变的迹象可寻;

扩展资料

不同历史年代瓷器釉光变化识读表述:

1、现代新烧制的瓷器:釉面新亮,表光放射出来的光束长度、明亮耀眼强度、游离的程度。

2、民国至清末时期的瓷器:釉面初见熟旧,表光放射、明亮耀眼游离等程度都微见减弱。

3、南宋瓷器。

4、唐代晚、中期瓷器。

5、东汉时期瓷器等。

瘦瘦的吐司
娇气的帅哥
2025-08-17 00:31:25
瓷器底足胎湿做旧就是新瓷器通过做旧的手法伪造年份,但是行家可以通过胎底湿度(严格说是重量)鉴别真伪

老瓷器经过多年保存胎底瓷身质量略轻,用手指轻击声音发脆,而新瓷出窑做旧则略沉,敲击声沉闷

发嗲的酒窝
善良的唇膏
2025-08-17 00:31:25

青花瓷在中国瓷器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明清时期,青花瓷发展到顶峰,运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青花瓷的保存工作由于一些大的历史变故或者一些外部因素的影响,许多都变得支离破碎,不得观社会的风貌和乡土风情的全貌。

现今青花瓷的修复技术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其修复一般分为七个步骤

第一,对瓷器的碎片进行分类,按瓷器的类别分类,找出其中属于青花瓷的部分。

第二,对瓷器的碎片进行清洗,先用软毛刷等对碎片上的污物进行第一步的清洗,然后用设和的液体对其浸泡进行第二步的清洗工作,第三部将碎片晾干或者使用其它方式使其干燥。

第三,对瓷器的碎片进行比对拼接,从形状特点、颜色或者上面的图案入手,有条不紊的进行碎片的拼接工作。

第四,对拼接的碎片进行粘接和加固工作,根据不同的瓷器的特质,采用不同的粘合剂并且采用不同的措施对碎片进行加固处理。

第五,对粘接好的碎片进行补配的工作。因为碎片的粘接往往会留下缝隙或者残缺不全的部分,因此对这些部分需要进行补配的工作。一般程度上,其补配原材料需要以碎片本身的材质为依托,其补配方法要根据碎片本身的质地和需要补配的多少来决定。

第六,对补配好的瓷器进行上色和做釉的工作,这个工作一般以瓷器本身的特点为依据进行,其目的要求是尽量使上色、做釉和瓷器风格融为一体,上色、做釉后的瓷器和未被损坏的瓷器相一致。

第七,即最后一步,是对瓷器进行做旧的工作,对新做好的瓷器进行做旧还原工作,按照瓷器的制作、生产时间对新做好的瓷器进行逐渐还原,使其具有其原初制作的风格,使得其具有年代感。

以上这七步是一般青花瓷修复的程序,按照上述步骤操作,修复好的青花瓷不仅能焕发出其原有的生命力,而且能给历史学方面的专家以研究其所属时代的社会历史特点,从青花瓷的纹饰、纹理、图案等窥见那个时代的社会发展状况和人民的生活极其娱乐方式。青花瓷的修复,不仅给我们保留了工艺品,而且也提供了研究的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