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老窑瓷器不上价
老窑瓷器因为其几个特性确实难以上到一个很高档次的价格:
我也曾经思考过这个问题,反复思考得出一些体会,与同好交流下!
一 : 首先老窑瓷器由于胎土多比较厚大所以比较容易保存,相对来说存世量大!与物以稀为贵的规律相违背!
二 :老窑瓷器由于其工艺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仿造比较容易,且窑址出土的整底整器多如牛毛,后接做假更是不胜枚举!一个朋友迷恋宋树叶盏,几次购入都是赝品!而且价格不低!
三 :较为单一的花色,独具审美与当下浮躁的收藏追求并不吻合,众所周知大众收藏多喜欢粉彩青花等美观大方摆放起来也出样!而老窑瓷器是一种反扑归真的静穆之美,很多人还来不及关注,只被少数高端玩家和民间爱好者喜欢!市场的供需不够平衡!
四:政策法规的限制,你要有个乾隆官窑开门的,那等于金条,而国家规定元以前的器物拍卖交易都要受限制属于文物级别!国际间流通的渠道就被阻塞了,而国内的流通也紧限于民间交流大部分不能上拍!这样就限制了热钱的投入!
综合以上1.2点重在叙述内因,而3,4重在叙述外因!才造成了楼主所说的这个现象!只是客观的一个个人分析,有不妥还需见谅!不过本人还是很喜欢老窑瓷器的,无论五大名窑,龙泉,湖田,磁洲,耀洲都是有极高审美情趣的!值得玩味
明清瓷器和老窑瓷器哪个多?答:据统计,一直以来,国内老窑瓷(高古瓷)市场受限于政策层面的制约,元代以前的器物不能进入市场流通,加之明清瓷器的存世量相对多于老窑瓷(高古瓷),所以,各大拍卖行过去主要将注意力集中在明清瓷器上。但这些年,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家开始鼓励民间收藏文物,这使得老窑瓷(高古瓷)慢慢从幕后走上前台。
在海内外拍卖市场,高古瓷则大多是指宋元瓷器,相对于明清瓷器而言,它们近两年才开始在市场上崭露头角。
收藏的审美趋向是高古瓷日益受到重视的重要原因。宋代是中国制瓷史上的巅峰时期,宋瓷极具人文气息,质朴简约。随着藏家 文化 的积淀和审美水平的提升,更具文化和古典内涵的高古瓷受到青睐是必然的结果。
高古瓷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它跨度年限达千年,是中国陶瓷史上重要的组成部分。陶瓷是时代的产物,高古瓷,对于研究当时社会的生产工艺及历史文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分析人士表示,高古瓷行情不被看好,一方面是因为国家政策对文物流通的限制另一方面,由于国内大部分藏家对高古瓷的认识不够。目前国内收藏界对高古瓷的文化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的了解普遍不足,没有形成收藏高古瓷的氛围。
进入21世纪以来,高古瓷行情看涨,最近几年高古瓷市场有火速升温的趋势。自2013年春拍开始,高古瓷的上拍数量和成交数量都有了较大提升,预示着高古瓷行情即将迎来大爆发!
有关专家预测,未来几年,中国内地市场的焦点或将从明清官窑瓷器逐步向以唐、宋、元瓷器为代表的高古瓷转变,高古瓷将是下一轮收藏热点。
高古瓷的收藏价值判断方法
何谓“高古瓷”,或许很难给出一个准确答案。在市场上,有人将“高古瓷”划定为宋元朝,有人将它定为宋朝以前,还有人将唐宋时期烧成的瓷器列为“高古瓷”。不过,无论怎么划分,它往往是相对于明清瓷器而言。由于年代久远,不少“高古瓷”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比如宋时的汝窑瓷。目前,汝窑传世品仅60余件,其中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24件,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17件,上海博物馆收藏8件,英国戴维特基金收藏7件,日本大阪东洋陶瓷美术馆收藏7件,美国圣路易美术馆收藏1件,天津博物馆收藏1件,另有3件在私人手中。也就是说,全世界现存的汝窑数量十分有限,而且绝大多数在博物馆中。
高古瓷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它跨度年限大,是中国陶瓷史上辉煌的一页,重要的一环。郭沫若曾说过,中国陶瓷发展的历史就是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新发现的窑址或者瓷片都有可能填补陶瓷史上的一项空白,世界上绝大部分博物馆,都没有一套系统的、完整的中国高古瓷的收藏,这也就是说,博物馆需要高古瓷去添补。陶瓷是时代的产物,高古瓷的研究,对于研究当时社会的生产工艺及历史文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艺术的角度看,高古瓷更多的是体现一种含蓄、内敛的美,它不像明清瓷器通过图案色彩等直观元素去表现美感。高古瓷的艺术美感是超越了工艺的美感。它散发出一种不可抗拒的美丽和诱惑。就拿宋代的青瓷来说,单一的釉色,朴素的质感,它并不张扬华丽,体现出的却是内在的美,体现出宋人所追求的天人合一的意境,是能让人深思、感叹的美。这种内在、含蓄的美相比直观上的美,更让人回味无穷。而高古瓷这种含蓄、内敛的美感是最能体现中国文化的价值的,含蓄而不尚外露,自然而不尚雕琢,质朴而不尚奢华,和谐而不尚冲突。
高古瓷收藏行情
分析人士表示,高古瓷有上千年的发展史,留存的高古瓷门类繁杂、数量众多。但是,高古瓷收藏面临政策阻碍、艺术性难以把握、鉴定较为困难。因此,高古瓷收藏必须审慎而行。
据称,国内考古发掘出土的文物不允许拍卖,盗掘文物流通的更是违法犯罪允许流通的只有那些历史传承,流传有绪的和海外回流的文物。而高古瓷大都是出土文物,目前国内的法律政策使高古瓷进入市场的通道异常狭窄,国内藏家无法大量进入这个领域。
同时,高古瓷多属于生活用器,窑口复杂,留存的高古瓷门类繁杂、数量众多,收藏者在购藏时很难把握高古瓷的艺术价值,也无法了解高古瓷价位的变化规律。
1、宋代流传下来并经鉴定为真品的汝窑器,存世量极稀少,自古即有“汝窑片瓦值千金”一说,目前已知的完整器大概是60多70件不到的样子。物以稀为贵,再加上汝窑在中国陶瓷世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独特的釉色特征至今未能完全仿制,因此基本上是天价。
2、当代以台湾一批企业为代表仿制的汝窑,釉色、造型等工艺上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其市场运作也较为成熟,是较高档的日用工艺品和收藏品。其价格以茶杯为例,按工艺水平不同,大概是几十元到1千多一只的水平。但也有观点认为台湾仿制风格取向与宋传汝窑器不尽相同。
3、以河南省宋汝窑旧址周边为主仿照的汝窑器,釉色和宋传汝窑有相近之处,和台湾仿制品有区别。但因国内市场运作不成熟,工艺普遍较粗糙,目前价格较低,只是台湾仿品的几分之一价格。另国内造假太多,市面上能买到的所谓的宋传汝窑碎片都是这种新仿器打碎做旧假冒的。
古玩和高档艺术品的价格受多种因素影响,价值因人而异,无法说是否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