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破了怎么修复
现在修复瓷器大概分为以下几种。
第一种,用别的瓷片沾合固定,然后上色补釉。不过这种情况以后会出现釉色变黄现象。
第二种,用瓷片沾合上色补釉以后,用金属线锔合,这种外观上不好看。(早期修补基本采用的办法)
第三种,用石膏修补,然后上色上釉,这种也会导致修补位置的变色。(博物馆通用的基本都这种)
第四种,用瓷片沾合上色补釉后,上高温炉烧制,这种不会变色,也持久,但有的由于瓷器本身问题导致烧制过程炸裂或者出现其它裂痕。
首先将需要修复的陶瓷餐具或者洁具破损的地方清洗干净,晾干。
取适量陶瓷修复泥,A,B两组按1:1的混合均匀。
将A,B混合后的泥填补在陶瓷制品需要修补的地方。
等填补的泥完全固化之后用砂纸打磨光滑,并清理干净灰尘。
将陶瓷修补釉按比例混合好,并根据陶瓷颜色调出相同的颜色。
将调好色的陶瓷修复釉导入干净的喷笔,沿着餐具修复过的地方均匀喷2遍,晾晒5分钟后放入烤箱,加温120度,烘烤25分钟,即可。
注意事项
混合修补泥的时候不要一次混合过多,混合好的泥过半小时左右就开始固化,混合过多用不完会造成浪费。
喷釉的时候喷笔离修补物品的距离保持在20厘米左右,不要放太近,也不要放太远。喷涂的表面以不流挂,光滑平整为最佳。
实拍手艺人的修复艺术: 一盏茶壶锔200多道钉。
2017年10月22日,郑州,“锔瓷”是中国一门古老的手工技艺,世人所知的“没有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这句歇后语就是从锔瓷这一行当里来的。简单的说就是把打碎的瓷器,用铜、铁、锡等金属钉钉起来使瓷器得以修复再次使用。
现代因社会的发展,一般瓷器坏了就坏了随手就扔掉了,慢慢的这个行业也就没落了,锔瓷工艺渐渐失传。然而还有少数人还在坚持。今年32岁的新乡人陈颖,自幼喜欢中国传统手工艺,四年前因在北京看到锔瓷手艺而被深深吸引,继而在工作之余投入到了研究锔瓷手艺中,经过了艰苦的摸索和实践,陈颖迅速成长为圈内小有名气的锔瓷艺人,很多人慕名找他锔瓷。
10月22日,在郑州一间狭小的工作室内见到陈颖时,他正在小心的锔着朋友送过来委托他修复一个不小心打碎的壶盖。陈颖先在打碎的壶盖两侧用笔画上需要打孔的位置,然后小心翼翼的用手钻钻出两个小孔,在用细小的铜条镶嵌在两个小孔内用小锤轻轻敲平,最后填粉打磨。
这件曾经摔烂了的茶壶,陈颖一共锔了两百多道钉才修复完整。
陈颖说,一件打碎的瓷器,要经过找碴对缝、打孔、做钉、装钉、打磨、填粉等工序,少则需要四五个小时,复杂的要两三天时间。现在有人前来锔瓷不在器物的价值高低,而在予对器物的感情,所以在修复的时候一定要小心细致不能有丝毫的差错。陈颖开玩笑的说,我们这一行可以说是在“修复情感”。
每当看到顾客前来取货时那一脸的欣喜,我就很满足。我希望能把这门正面临逐步衰退、消亡的蕴含着丰富文化内涵的手工技艺传承和发扬下去。
陶瓷碎了用什么胶水粘呢?在生活中经常会不小心摔碎陶瓷;在这种情况,一直都比较推崇AB胶水,主要是因为AB胶水的粘接快干的效果很好,运用领域十分广泛,它不经可以粘接,修复,灌封,还可以浇注等等。那么如果真的陶瓷碎了我们用什么办法来拯救呢?
第一步:清洗
清洗是为了洗去陶瓷片上的附着物,便于拼对。一般情况下用水洗即可,但对于水洗不掉的结晶盐,可用相应的化学试剂和药品清洗。
第二步:晾干
保持被粘接的物品干净,检查要对接的碎口。
第三步:加固和拼对
清洗晾干后要将粘接物适当加固,再进行拼对和形状还原。一定要将整个碎片拼对完成后再用胶水粘接,这样才能保证碎片之间的粘接更紧密。
第四步:粘接
粘接的目的是使陶器能够恢复原状,瞬间胶水的选择尤为重要,需要考虑其强度、粘度和耐候性,建议选择JL-605 5分钟快干透明AB胶、JL-610耐120度高温快干AB胶、JL-610AB10分钟快干透明AB胶、JL-510耐高温200℃环氧树脂AB胶、JL-100丙烯酸青红AB胶等。依据不同的性能来选择比较好。
以上四步完成后只要等AB胶水完全固化就可以了,AB胶水粘连效果极佳,只需要注意AB胶的使用方法,那么在进行简单的粘连之后,就会让接触面变得更牢固,在进行物品粘连之后,会让接触面保持稳固状态,因此它的保型性非常好,在使用的过程中也不会出现拉丝或者不吻合等现象,保持完美外形,看起来更具实用性。
瓷器裂缝修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首先,需要准备好友裂缝的瓷器(以下用有裂缝的瓷砖代替)、牙膏,如图所示。
2、然后百将牙膏涂抹在裂缝处,如图所示。
3、然后用手将牙膏涂抹在裂缝处,如图所示。
4、涂抹完成后,如果瓷砖表面还有轻微的裂纹,可以使用以上方法继度续涂抹牙膏,直至不在有裂缝即可,如图所示。
扩展资料:
材料:补缝胶、砂纸、彩笔、软布
陶瓷杯有了裂缝修复,具体步骤如下:
1、将陶瓷杯放在机器上固定好。
2、用干净的布擦去表面的灰尘。
3、在杯子的裂缝处均匀的涂抹上补缝胶,等待它干透。
4、用砂纸将凸出的胶回块打磨平整。
5、用彩笔按照杯子原来的样子补上颜色,喷好亮漆。
6、陶瓷杯子的裂缝就答被修复好了。
1、先将所有的碎片与器物的关系用纸头描好,再剪下拼接成图,看各碎片之间的关系做好记号。
2、再找出碎片接口哪有斜面,必须属于先粘接的第一块。
3、有些部位异物沉积而产生黑斑线,需特别清洗。可用双氧水或者“84消毒液”先将主器物上的裂纹缺口清净。尽可能地将缝里的色差减弱,这样粘接后的吻合面就没有痕迹。
4、再对碎片处用棉花条吸双氧水或者“84消毒液”敷在黑斑线上,将黑色物质“钓”出来,一般半小时即可。如遇黑色深沉,多换上几次棉花条,反复进行清洗,直至黑色彻底洗尽为止。注意每块残片及残片的几个接合面,都要用双氧水清洗擦净。
5、粘接前,要等待残片的几个接合面都干燥了,再用适合于陶瓷器的环氧树脂或者502胶粘接。瓷片间的结合处尽量少涂胶,以防空隙过大,合拢时走形错位。
6、如果遇上有缺口需补缺的。可用瓷粉、石膏粉或者家用祛污粉等矿物长石材料研磨出的石粉,加白色环氧树脂拌合成软泥片。再按缺口的图形压制缺片供补缺用。或者用牛角刮刀随型补缺。固化后的多余坚硬部分,用软轴雕刻机轻松自如地就能将其修补平整。
7、补缺后用木砂纸打磨平整,缝隙处用瓷器腻子填平,最后用细质水磨砂纸磨平作色。过去使用的粘接剂多为天然植物胶,修复后的瓷器接缝有易变色缺憾,一眼就能辨出做过“手脚”。现在粘接时,多使用无色透明的环氧树脂和高分子合成材料,不容易变色,手感,观感均跟原来的器物没什么两样。而且后补的材料敲击时,也有瓷化很好的金属声。
8、对修补过的地方上釉,是件不容易的事情。首先得配制好瓷釉,一般是将硝基漆与三倍乙酸乙酯调匀,如果原物件釉子泛青或者泛土黄,就需要加点丙烯漆颜料,在小玻璃杯中调匀。
9、色要准,上釉动作要干净。一般用精制不掉毛的毛笔剪掉笔尖,舔成平锋。运笔要快要匀称,一笔到位,尽可能不重笔。要补青花的,先上一层薄釉,在釉上画青花。接着再上—遍釉子。上釉需根据原瓷釉面的厚薄,反复进行,直到与原器一样。
10,对瓷化程度高、收藏价值好的青花白釉瓷,最好用补牙的光敏固化复合树脂和牙粉,其色泽稳定,粘结性强、瓷化效果好。用这种树脂材料,不能采用马弗炉加温复烧固化,因为胎和釉容易受热炸裂。所以只能采取牙医用局部冷光固化的方法。
补碎的陶瓷的方法如下:
所需材料:生漆、黑漆、蛋白或糯米粉、金箔、括刀、砂纸、圭笔、吹风机、电窑炉、美工刀。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先用生漆固胎,涂在陶瓷断面、入窑炉中烤干。
2、调制胶合漆。
3、搅拌,直到漆成黏稠状,用吹风机边加热边搅拌可以加速反应。
4、陶瓷断面涂胶合漆。
5、将碎片粘合在一块。
6、粘合完成后的状态。
7、填补碎片之间的表面缝隙。
8、填补完成后,用砂纸仔细打磨。
9、裂缝上再涂抹一层红漆。
10、待生漆半干后,将金箔裁剪成合适大小,之后在上漆处贴上金箔。
这样就完成了陶瓷的修补。
注意事项:
使用括刀和美工刀的时候要小心,不要伤到手。
拿干净纱布,去掉渣滓只留下蒜汁。取一个新鲜鸡蛋,打一个小洞,缓缓让蛋清流出,与蒜汁搅拌均匀。放在阳光充足处晾一下水分后,均匀涂满断裂面缝隙,对齐后用力压紧,静放两天后就好了。
2、也可以用石膏。把石膏和新鲜蛋清混在一起拌成糊状,涂满两个断裂面,对齐后用力压紧,别使劲压,均匀用力就行,再用餐巾纸把表面溢出来的蛋清擦干净,放置两三天应该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