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瓷片 > 正文

关于福字倒贴的传说是什么

隐形的诺言
糟糕的小甜瓜
2023-03-30 20:52:26

关于福字倒贴的传说是什么?

最佳答案
过时的羊
甜甜的季节
2025-08-20 17:23:34

相传姜子牙在封神的时候,他的老婆听说后也来讨封。姜子牙说:“你嫁到我家穷了一辈子,你命穷,封你为穷神吧!”

老婆一听有个神字很满意,但是姜子牙说:“有福的地方,你不能去。”

这事传出去后,老百姓就在门窗上雕刻福字,过年到处贴上大福字,就是牛棚、猪圈、鸡舍、厕所、粪堆也贴上便于区别的倒福字,驱赶穷神。给人视觉和心理不雅的地方倒贴福字,成了一种共识和约定俗成。

从此,家家过年贴福字,就是告诉穷神,我这里是有福的地方你千万不能进来。福字就是摆脱穷困、追求幸福的象征。这只是一个传说,体现了百姓们向往好运的心念。春节贴福字,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至明代,有一年朱元璋在元宵节出访,在一个镇上看见一幅画,画了一个骑在马上的赤脚女人抱着大西瓜。由于当朝的马皇后是淮西人,朱元璋认为是讥讽马皇后出身寒微。

在古代,细脚是身份的象征,只有富家小姐缠足。于是朱元璋大怒,命令御林军把画画的人和围观的人家满门抄斩。心腹还悄悄在挂画的那家门口倒贴一个福字作为记号。

马皇后得知此事后,为消除这场灾祸,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须在天明之前,都在自家门上贴上一个福字。马皇后的旨意自然没有人敢违抗,于是家家户户的门上都贴上了福字。其中有户人家不识字,竟把福字贴倒了。

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发现家家都贴福字,还有一家把福字贴倒。皇帝听了禀报后,大怒,立即命令御林军把那家满门抄斩。

好心的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对朱元璋说:“那家人知道您今日来访,故意把福字贴倒了,这不是福到的意思吗?”

皇帝一听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场大祸终于消除了。从此,人们便将福字倒贴起来,一是求吉利;二是为了纪念马皇后。

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过去民间有“腊月二十四,家家写大字”的说法。福字以前多为手写,现在市场、商店中均中出售。福字倒贴,一直都在民间盛行不衰,反映了人们对幸福永恒的希望。

每年春节之际,家家都要贴福字,但是贴福字在青岛地区非常讲究,如果贴得不对,还会适得其反。福字分正福、倒福和各类小福字,根据福字的大小,该贴在什么地方一定要记住。倒福斗方,要坐北朝南,贴在门厅的正前方,这叫做“福入厅堂”。

一家只能贴一个,如果贴多了,叫做“重蹈覆辙”不吉利。正福也是斗方,一家也只能贴一个,必须坐东面西,象征“福如东海”。

门福必须是正福,有人把倒福贴在大门外,青岛话叫做“昏逡”,谁家的福到了门口,却不让进门?门外贴“倒福”会让一家有一种流年不顺的感觉。所以,门福必须要正福。贴福字的讲究,是祖先们几千年来总结出来的经验。该贴到什么位置,都是按照天干地支排列出来,不能乱贴。

穷人家贴“穷福”,过去那些欠债的穷人往往过了小年或腊月三十早晨,就慌里慌张地把福字贴上了,意思就是把所有的讨债人都挡在门外。因为一旦贴上了门福就相当于过年了,所以讨债的就不能再上门逼债,这就叫“穷福”。

贴福字的时间,一般在年三十的下午,太阳尚未落下之前,而且顺序应该是从外向里贴,先贴抬头福,再贴门福,以此类推。最后一个才能贴倒福,意味着一年的福气都要从外面流进来。

最新回答
听话的蜜蜂
冷傲的羊
2025-08-20 17:23:34

贴福字的传说:关于春节贴“福”字的来历,我国民间流传着美妙动人的传说。传说,春节贴“福”字源于周朝的姜子牙(即姜太公)。姜子牙封神时,他老婆也来讨封。姜子牙说:“你嫁到我家,让我穷了一辈子,看来你是个穷命,就封你为穷神吧!”姜子牙的老婆不高兴了,说:“封我为穷神,叫我蹲在啥地呀?”姜子牙说:“有福的地方都不能去。”这事传了出去,老百姓家家户户都写了“福”字贴到门窗上,用以驱赶穷神。从此,贴“福”字便成了一种传统的习俗。据宋代吴自牧《梦梁录》中云:“岁旦在迩,席铺百货,画门神桃符迎春牌……”后又讲到不论大家小户,都贴“春牌”。这里讲的“春牌”,就是在朱红纸上写的“福”字。民间还有把“福”字倒贴于门上的习俗,以取“福到家门”之意。 “福”字倒贴据说源于清代。每到春节,皇帝都要亲书“福”字,颁赐后妃、近侍与王公大臣,以示皇帝的恩宠。皇上书字前,奏事处要拟好一封受赐人的名笺呈上,由皇帝朱笔圈定后,将受赐人召入。这时,皇帝在乾清宫西暖阁升座。懋勤殿太临将御案、笔、墨备齐,受赐人跪在御案前,皇帝这才“亲挥宸翰,书福龙笺”。有一年正值春节除夕,恭亲王府的大门上竟将“福”字贴倒了。为此,恭亲王福晋十分气恼,欲鞭罚惩戒那个目不识丁的贴字人。幸好大管家是个能说善辩之人,他怕福晋怪罪下来,慌忙跪倒陈述:“奴才常听人说,恭亲王寿高福大,如今福真的到了!吉语千遍,金银增万贯,没学问的奴才,还真想不出这种招式呢?”福晋听罢,转怒为喜,遂赏管家和那个家丁各50两银子,后来,倒贴“福”字之俗由达官府第传入陌巷人家。 “福”字倒贴在民间还有一则传说。明太祖朱璋当年用“福”字作暗记准备杀人。好心的马皇后为消除这场灾祸,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须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门上贴上一个“福”字。马皇后的旨意自然没人敢违抗,于是家家门上都贴了“福”字。其中有户人家不识字,竟把“福”字贴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发现家家都贴了“福”字,还有一家把“福”字贴倒了。皇帝听了禀报大怒,立即命令御林军把那家满门抄斩。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对朱元漳说:“那家人知道您今日来访,故意把福字贴倒了,这不是‘福到’的意思吗?”皇帝一听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场大祸终于消除了。从此人们便将福字倒贴起来,一求吉利,二为纪念马皇后。

单身的眼睛
香蕉花卷
2025-08-20 17:23:34

春节贴福字的来历:

据传,姜子牙在未辅佐武王之前,成天钓鱼念书,日子过得不尽如人意,他老婆觉得跟姜子牙在一起没有任何希望,就弃他而去。

后来,亚父姜太公辅佐武王伐纣胜利后,在封神台封神时,妻子又来想再跟着姜子牙,也想求前夫给她封个神做,姜子牙无奈,把前妻封为穷神,并且告诉她说:“有福的地方,你不能去。”从此,家家过年贴福字,就是告诉穷神,我这里是有福的地方,你千万不能进来。

春节贴福字的含义:贴福字,就是摆脱穷困、追求幸福的象征。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贴福字的讲究

1、贴福字的时间和顺序

春联一般是在小年的时候就开始张贴了,但是福字春联一般不在小年的时候贴,而是在大年三十除夕的那天下午,太阳还未下落。贴福字春联一般从房子外面贴到房子里面,先从门福贴起,然后窗户,墙壁,最后贴倒福,象征着福气自外而内,从外面流到里面,从而,一整年都福气满满。

2、大门上的福字必须正贴

不是所有福字都要倒着贴,尤其是大门上。大门上的福字,一定要是正贴,因为大门上的福字有“迎福”和“纳福”之意。而且大门是家庭的出,一个庄重和恭敬的地方,因而所贴的福字必须郑重不阿、端庄大方,故应正贴。另外,门外贴“倒福”会让福气溜走,可能会导致一家人流年不顺。

俊秀的黄豆
单薄的饼干
2025-08-20 17:23:34

贴福字的习俗由来已久,在宋代的《梦梁录》中就有贴福字的相关记载。关于贴福字的起源已经不可靠,传说贴福字的习俗和姜子牙有关系。

姜子牙大家都知道,他帮助姬发推翻了商纣王的统治建立了周朝。另外,我们所知道的姜子牙还是封神项目的主要负责人。传说,在封神结束后,姜子牙的老婆也向他要神位。

这个时候封神已经结束了,常规的神位都已经分出去了。但是姜子牙作为封神项目的负责人,还是无法拒绝自己的妻子。于是他就封自己的老婆为“穷神”,一个不被人们喜欢的神。姜子牙告诉她老婆,凡是贴了福字的地方都不能去。从此,人们为了能够摆脱穷,便开始贴福字。

如果你仔细观察过人们贴的福字,那么你一定会发现有的福字是倒着贴的。如果你问过的话就会知道,这是取的“福到了”的谐音。实际上,福字倒着贴源自一次将错就错。

清朝的时候有一个恭亲王,这一年过年的时候他家像往常一样准备过年。在贴福字的时候,他家的一个下人因为不识字所以把福字贴倒了。恭亲王看到之后非常的生气,他认为这是非常不吉利的事情。在过年这个特殊的日子里,遇到这样的事情非常令他恼火。

正当他要大发雷霆的时候,他家的管家说话了。他家的管家是一个机敏的人,他告诉恭亲王说“福倒了”就是“福到了”,这是好兆头。恭亲王一听感觉很有道理,于是不仅没有处罚那个下人,还给了他们赏赐。

虽然这个故事是不是真的不好说,但是倒贴福字应该就是这么来的。在古代,一般情况下是不倒贴福字的。只有遇到重大灾难的家庭才会这么做,除此之外就是马桶、垃圾箱这些地方会倒贴,寓意着将坏东西倒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