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瓷片 > 正文

天元藏·荐

专一的蚂蚁
失眠的樱桃
2023-03-30 20:00:33

【天元藏·荐】乾隆珐琅彩描金鸳鸯莲花纹盘

最佳答案
繁荣的百褶裙
聪慧的小熊猫
2025-08-20 23:18:35

珐琅彩瓷器是中国瓷器生产工艺发展到顶峰时期的产物,堪称中国古代彩绘瓷器中的佼佼者。它是在清代康熙晚期按照康熙皇帝的授意,将从欧洲传人的金属胎画珐琅技法成功移植到瓷胎上而创烧的釉上彩瓷新品种。珐琅彩瓷器是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极为名贵的宫廷御用瓷器,从诞生、发展到渐渐衰落,只有百余年的时间,为清代宫廷垄断,专供皇帝、妃嫔玩赏和宗教、祭祀的供器之用,其制作风格和画意也是完全秉承统治者的旨意,其中不乏皇帝本人的亲自指点,属于专供皇帝和皇后玩赏的艺术珍品。

       相较与雍正时期珐琅彩以松散的纹饰,来表达意境的风格不同,乾隆时期的珐琅彩瓷器采用大量的纹饰堆砌,复杂繁复,显得很“满”。

       乾隆时期的珐琅彩瓷器出现了一种锦地花卉的风格,用细针在胎体上绘出花卉,形成锦地,然后在在其上绘制纹饰。题款上面,主要是白地上题的“乾隆年制”的楷书图章,或者“大清乾隆年制”的六个字的篆书款。

       彩瓷之妙贵在工致,工致之本则在于良工与巧匠。今日向大家展示的是一对乾隆珐琅彩描金鸳鸯莲花纹盘。各高4.5cm,底径13cm,口径21.5cm。器物整体造型庄重大方,外壁通体珐琅彩绘花卉纹,花团锦簇,绚丽缤纷,盘中有四对鸳鸯,比翼连枝,器物彩料妍美,工致非凡,加之描金工艺添彩加色,无与伦比的华丽与尊贵。

盘子底部主要是白地上题款的“乾隆年制”的楷书图章,清晰娟秀。

       珐琅彩瓷器起源于康熙后期,兴盛于雍正年间,乾隆末年后,珐琅彩瓷器也随之走向没落,很快便消失在历史的舞台之上。珐琅彩瓷器生产数量稀少,专供与皇室赏玩,仅有少量被赐予王公大臣,可以说是瓷器历史上少有的珍贵瓷器品种。

        如今收藏界流传这这样的一句俗语:“珐琅彩现,必见天价。”至今,存世的珐琅彩瓷极其的稀有珍贵,总共大约400多件,被馆藏与世界各地的博物馆中,等闲难得一见。   

       可以说,珐琅彩是中国古瓷中品格最高的一种瓷器,是中国瓷器制造在清代雍正、乾隆时期的代表产物,它对后世彩瓷的制造影响深远,是中国瓷器史上难得的艺术珍品。

最新回答
执着的钢铁侠
能干的鸡翅
2025-08-20 23:18:35

清乾隆一朝六十年,是清代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瓷器生产取得了空前的繁荣,青花瓷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下面由我给大家介绍大清康熙年制青花瓷的鉴定吧,仅供大家参考。

大清乾隆年制青花瓷的鉴定要点

一.从工艺角度看:

1、造型规整,比例适宜,外观曲线虽不及雍正时的优美,但仍比嘉、道时期的隽秀,小件器物尤为精致。前期器型和雍正时一样恰到好处,后期则显呆滞。此后各朝的造型风格,除嘉庆初尚能恪守乾隆样式,余者皆为依次递减,每况愈下。

2、前期胎体细润,后期渐趋粗糙。乾隆青花瓷质早期与雍正基本一样,胎质洁白细润,晚期略显逊色,官窑与民窑无多大区别。釉面仍以青白色为主,匀净光润,也有呈粉白色的釉面,民窑中多见。微度的波浪釉偶有出现。浆胎青花康、雍、乾三朝均有。浆胎是指明、清两代用瓷土淘洗后的细泥浆制成的胎体轻薄、色如米浆的一种瓷胎。康、雍、乾浆胎青花自成一体。康熙时胎体微泛土黄色,釉面多为粉白或浆白色,有细碎纹片,纹饰较一般青花细腻,底款"大明成化年制"、"大明嘉靖年制"或秋叶等图记款识。雍正、乾隆时浆胎青花胎釉与康熙无大差别,少数有釉面不太平整的,青花纹饰则渐趋规矩图案化。清晚期多仿康熙浆胎青花,但胎质粗松,呈灰白色,釉面多有杂质斑点,似感硬度不如真物而欠莹润。

3、青花呈色虽有多种表现,但以稳定的纯正兰色居多。初期有黑褐、青灰、淡兰各色,色调均沉着,纹饰清晰。 乾隆青花呈色稳定,早期与雍正时无甚区别,常有晕散出廓的现象,中期则形成正蓝呈色明快的风格,晚期则呈色略显青灰。民窑中落斋堂款的,无论工艺或青花呈色,均可与官窑比美。

4、器足较前朝宽厚、足脊滚圆,有的涂以黄色或黑色釉。足器近釉处,多有刮削胎体留下一圈小锯齿痕。

5、官窑年款,多数是篆书体“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图章款,个别也有“乾隆年制”四字篆书图章款。 楷书 款比较少。民窑器物上的家藏款不大盛行。

6、制作工艺水平极高、精巧、秀丽、无奇不有,为制瓷史上所罕见。

7,乾隆青花六字款有明显的针眼感,青料部分仿拂针刺一样.

8,乾隆青花釉面大多有橘皮纹.

二.从纹饰角度看:

图案纹饰,时代特征鲜明, 绘画 工细、层次清晰,画凤严谨而细腻。 乾隆青花纹饰题材丰富多彩,传统的人物、 动物 、 植物 均有,古祥图案到此时已规范化和普遍化,福、禄、寿寓意画及多子、登科、见喜等祈求美好愿望的心理,完全融于各种寓意的图案中,成为以后各代工匠创作的楷模。其他赞颂和粉饰太平的纹饰,如歌舞升平、安居乐业、人寿年丰等,则是乾隆统治60年的必然产物。因乾隆喜欢作诗,不少瓷器上也有他的诗作。但以青花书诗者较少,多是釉上彩作品.

1,乾隆青花往往在果实,叶瓣部位用点青法上色,深浅层次差别鲜明.

2,乾隆青花云纹大多采用勾边拔白绘法,葡萄叶则采用勾边填色拔白绘法.

3,乾隆青花的松树大多为挺拔高耸的巨松,并且针状叶非常棉密,很少象康雍青花那样的片叶矮松.

4,乾隆青花中的鹤,大多为栖息松枝或漫步松下的懒鹤.

5,乾隆青花中的鱼尾巴极少开叉,象一块梯形木板,木板后面吊两根尾线.

6,乾隆青花中的鹿纹,大多在身上留有白点斑,仿拂梅花似的.

大清乾隆年制青花瓷的胎釉

官窑和民窑中高档瓷器的胎土淘洗精细,在中小器物的胎骨中找不到未粉碎的瓷石颗粒。胎骨洁白致密,胎釉交界处无火石红。胎壁比雍正青花略厚。

中高档瓷釉色白中泛青,气泡细小,釉面光洁莹润,也有一些制作不够 成功 的作品,釉呈浆白和灰青色。有部分官窑和民窑瓷器圈足上涂抹一层护胎釉,多数呈黑色,也有酱色、褐色等。乾隆以后圈足上涂抹护胎釉的现象就比较少见了。

官窑和民窑中高档瓷器的圈足有多种,一般而言,盘碗仍采用滚圆的泥鳅背圈足,但不再像雍正朝圈足着地面小,而是略有一个比较宽的着地面瓶尊类器物圈足有一个明显的着地面,平面两边经打磨,呈一个无棱角的倒梯形坛罐类器物圈足呈倒梯形,打磨粗糙。

大清乾隆年制青花瓷的造型

乾隆青花既有继承前朝康熙、雍正青花式样,也有仿制明代永乐、宣德青花式样,仿古铜器式样,外销式样,还有创新式样,造型千姿百态,应有尽有。主要是日常生活用瓷、陈设观赏瓷、文房用具等。整体讲究上下对称、规矩。由于创意追求精、奇、巧,所以浑厚古拙程度不如康熙青花柔媚、俊秀程度不如雍正青花,但在工艺技巧上远远超过了康、雍青花。

盘碗类:有圆口、敞口、花口、菱花口、板沿镂空、腰圆形、高足形,攒盘(9件)、暖盘、盖碗等。器足一般比雍正青花宽厚,足根有滚圆和矢状两种,前者居多,但不如雍正青花的足根圆滑。

文房用具类:笔筒分直口和敞口两种,尺寸上没有康熙、雍正两朝高大,形体要小。笔洗有瓜式、叶式、双耳三足小洗、竹节式、海棠花式,墨床有书卷式、方形委角、六方委角。盒类一般上下结合紧密。此外,还有笔架、笔舔、水盛。这些文房用具虽然尺寸不大、但制作很精巧。

瓶类:有玉壶春瓶、赏瓶、梅瓶(有带盖有不带盖两种),直颈瓶、长颈撇口瓶、棒槌瓶、盘口瓶、洗口瓶、蒜头瓶、胆瓶、马蹄瓶、琮式瓶、灯笼式瓶,双连瓶(创新式样)、六连瓶、七孔瓶、天球瓶、转心瓶(腹部多有镂空)、四方委角瓶、葫芦瓶、三孔葫芦瓶、绶带耳葫芦扁瓶、天圆地方葫芦瓶、活环葫芦瓶(创新式样,既在瓶的束腰处有一圆环,可左右移动)、壁瓶、葫芦式壁瓶、双耳壁瓶、宝月瓶、双耳宝月瓶、蝠耳扁瓶、折角方瓶、贯耳瓶、贯耳六方瓶、出戟八方瓶、兽耳衔环方瓶、双耳大扁瓶、凤耳瓶、象首耳瓶、甘露瓶等。赏瓶和壁瓶在当时大量出现,壁瓶又叫挂瓶、轿瓶,造型多呈扁平状,背面有孔可穿系。乾隆青花的各式瓷瓶最大特点是往往在颈部加双耳,它使器形更中匀称完美。这种造型风格对嘉庆以后各朝的瓷器制作有很大影响。

壶类:有各式茶壶,壶形较雍正时期的壶大,盖面多数隆起。还有执壶、僧帽壶、葫芦壶式两截壶、各种形状的小鼻烟壶等。

尊类:有双耳鹿头尊(因形似鹿头而得名)、兽耳衔环尊、鸠耳尊、贯耳大尊、敞口尊、灯笼尊、鱼篓尊、象耳尊、石榴尊、镂空交泰尊、三牺尊、包袱尊等等。尊胎体厚重,形体高大,造型古朴。

仿明代永乐青花式样的有:青花描金缠枝花纹碗。

仿明代宣德青花式样的有:青花锦纹壮罐、折枝花果纹执壶、人物图盘,后两种均六字篆书本朝官款“大清乾隆年制”。

仿古铜器式样的有:爵杯、盉壶、炉、尊、花觚等。花觚造型普遍比雍正时期的高,较康熙时期的矮。

乾隆青花还有一些常见造型:小酒蛊、高足蛊、杯、双耳方杯、镗锣洗、格碟、盏托、三足盆托、渣斗、盆奁、八方奁、七孔花插、八方花插、书灯、双半圆几、钵缸、盖缸、兽耳圆花盆、蟋蟀罐、绣墩等。

糟糕的咖啡
昏睡的钥匙
2025-08-20 23:18:35
乾隆在位的六十年是清代封建的鼎盛时期,乾隆朝瓷器随之取得了空前的繁荣,青花瓷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

乾隆官窑青花瓷既与清幽的康熙青花有别,又与淡雅的雍正青花不同,它是以纹饰繁密、染画工整、色调青翠、工艺细致、造型多变而著称。

清花缠枝莲纹六连瓶处处体现了乾隆一朝的特点。

乾隆青花在清代素以“稳定、浑厚、沉着”而著称,使用国产青料绘制。早期发色与雍正青花差别不大,略见晕散,但比雍正时期稳定;中期呈色稳定明快,为纯蓝色;后期呈色较为厚重沉闷,无明快清丽之感。由此可见此六连瓶为乾隆中期所制。

乾隆时期仿明永宣青花氛围较浓,把永宣青花中的黑褐色斑点也认为是美的特征而予以模仿,其办法就是在认为该有斑点的地方使用青料重笔点染,永宣青花斑点成黑褐色,而乾隆青花斑点呈藏青色。

此六连瓶主体描绘的缠枝莲纹饰是缠枝纹的一种,是传统的吉祥纹样,因其图案花枝缠转不断,故称缠枝纹,明代称为"转枝"。其构图机理是以波状线与切圆线相组合,作二方连续或四方连续展开,形成波卷缠绵的基本样式,再在切圆空间中或波线上缀以花卉并点以叶子,便形成枝茎绕,花繁叶茂的缠枝莲纹。

瓶底绕莲瓣纹,莲瓣纹在中国传统的收藏界和古玩业被俗称作八大码,这其实是一种音译。这个词来自梵文的译音,意思就是莲花,是与佛教有关联的词汇。变形莲瓣纹图案在古代的石刻碑座、金铜佛像的底座、瓷器的边饰上都可以看到。变形莲瓣纹虽然也是莲瓣纹的一种,但与莲瓣还是有一定区别的。莲瓣为尖形花瓣,花瓣表面没有其他的装饰图案;而变形莲瓣纹的花瓣顶端向内收起,花瓣表面要描画各种图案。 变形莲瓣纹在元、明、清时期的瓷器装饰上十分流行,一般装饰在器物的肩部、顶盖或者胫部,是作为辅助纹饰来使用的,更富于图案化和装饰性。这种纹饰在构成形态上比较统一,但在细部的装饰与构成上变化较多,形式多样,不同时期的图案各有特点,并形成了一定的时代风格。

口沿两弦纹间绘蕉叶纹,颈部绘卷草纹,肩部如意纹,整体绘画有序、密尔不繁,但有密集恐惧症者还是要慎观之!

此六连瓶造型奇巧,俯视六个的瓶子按五瓣梅花形式排列。六个瓶子两两相通,并无实用功能,为赏玩之物。

此种器型给纹绘造成了很多困难。两瓶之绘纹需专用画笔。

工艺细致,修胎,圆足,露胎不多。

胎质坚致细密,釉色细白光洁。

无心的店员
危机的裙子
2025-08-20 23:18:35
都知乾隆青花瓷贵,却不知如何鉴定

1.

胎釉 青花瓷器,乾隆比康熙、雍正时期的胎壁略厚,这是质料粗糙之故。如果三朝相比,康熙瓷胎壁最薄,雍正次之,乾隆再次。乾隆青花的白釉,和雍正时的一样,分青白釉和粉白釉两类。青白釉技师高于粉白釉。所以,官窑瓷器多用青白釉,民窑则多用粉白釉。青白釉与康熙、雍正两朝相比较,其闪青程度显得略轻,且多现桔皮纹,也称“浪浪釉”,显得“肥腴而坚致”。粉白釉的洁白度和莹润度,一般比康熙瓷略差,与雍正瓷相比,则显得更洁白。

2.

青料 乾隆青花在清代素以“稳定、浑厚、沉着”而著称,使用国产上等浙料烧制。乾隆早期青花发色与雍正青花差别不大,许多青花瓷器的青料描绘上加重点染纹饰,有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