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工地扬尘污染防治措施是什么?
1、施工现场围挡
该工程围挡实现全封闭,采用定型化材料和草皮修饰,高度满足要求,围挡广告设置以公益广告为主,采用pvc材料制作。公益广告内容、数量符合要求,整洁美观。
2、外脚手架架体封闭
外脚手架架体使用密目安全网,沿外架内侧进行封闭,安全网之间连接牢固,封闭严密,并与架体固定。悬挑架底部吊顶全封闭,安全、美观。
3、施工现场主要道路及场地硬化
施工现场出入口、场内主要道路、材料堆放场地和加工场所采用混凝土等材料硬化,现场排水畅通,无明显积水。该工程主要道路、材料堆放场地和加工厂硬化面积达到9000㎡。
4、裸露土方及散装材料覆盖
易产生扬尘的细颗粒建筑材料(水泥、粉煤灰、灰土、细砂石等)密闭存放或进行覆盖,砂浆桶采用定型化材料制作,可吊装,可二次利用,顶部全封闭,底部采用移门及时关闭,达到控制扬尘效果。
5、运输车辆出场清洗
施工现场出入口设置车辆自动冲洗装置、并确保100%使用,出场时对车辆清洗,确保净车出场。该工程采用工地扬尘智能管控系统。
并接入桐庐县扬尘管控系统平台,推进“智慧防尘”建设。施工现场配套设置沉淀池,沉淀后符合要求的污水方可排入市政污水管道。该工程已办理排污排水许可证。
6、施工场地采取洒水降尘措施
施工现场配备洒水车,建立洒水清扫降尘制度并严格执行。基础土方施工阶段积极应用移动式降尘雾炮、高压降尘水炮及喷淋联动系统等设备控制扬尘,喷淋系统主要采用外架喷淋、场地喷淋等。
7、安装扬尘在线监测设施
该工程共安装扬尘在线监测设施共两台,均接入杭州市扬尘在线监测数据平台,并保持在线,实现扬尘预警、报警等功能。
8、施工现场垃圾运输、存放措施
施工现场设置垃圾存放点,并严格落实垃圾分类制度。建筑物内的施工垃圾清运采用密闭式容器调运、小车推运等方式及时清运,清运时采取适当洒水等措施减少扬尘。
施工扬尘控制方案防扬尘施工控制的方法及措施:
1、扬尘防治技术措施
(1)、建设工程施工期间,应设置施工标志牌、现场平面布置图和安全生产、消防保卫、环境保护、文明施工制度板。施工标志牌应当标明工程项目名称,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名称,项目经理姓名、联系电话,开工和计划竣工日期,施工许可证批准文号以及等当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污染举报电话。
(2)、工程建设期间,施工现场周边应设置连续封闭围挡,围挡高度不低于1.8米,要整齐、美观、牢固,统一标志。围挡出现残缺时,应及时更换。出入口及道路转弯处应设可透视围挡(透明围挡应设置警示标志)或小型围挡,保证视线良好。、
(3)、物料运输车辆要规范。为工程运送沙石、各类粉状物、建筑垃圾及渣土的车辆,所在企业和车辆必须经有关管理部门核准,并进行登记备案;所用渣土运输车辆要达到密闭要求,安装GPS定位装置。
(4)、工程建设期间,其所使用的具有粉尘逸散性的工程材料,砂石、土方或废弃物,应当密闭处理。若在工地内堆置,则应采取覆盖防尘布、覆盖防尘网、配合定期喷水等措施,防止风蚀起尘。
(5)、工程建设期间,施工工地内车行路径,应采取铺设钢板、铺设混凝土、铺设沥青混凝土、铺设用礁渣、细石或其它功能相当的材料等措施之一,防止机动车扬尘。
(6)、工程建设期间,对于工地内裸露地面,应采取下列防尘措施之一:
①覆盖防尘布或防尘网;
②铺设钢板、混凝土、沥青混凝土、礁渣、细石或其他功能相当的材料;
③植被绿化;
④定期洒水;
⑤地表压实处理并洒水;
(7)、工程建设期间,物料、渣土运输车辆的出入口内侧设置洗车平台,设施应符合下列要求:洗车平台四周应设置防溢座或其它防治设施,防止洗车废水溢出工地;设置废水收集坑及沉砂池。车辆驶离工地前,应在洗车平台冲洗轮胎及车身,其表面不得附着污泥。物料、渣土运输车辆,装载的物料、渣土高度不得超过车辆槽帮上沿,车斗用苫布遮盖或者采用密闭车斗。
(8)、相关区域要硬化绿化。施工现场主要出入口、施工便道、脚手架底和主要材料的堆放地应作硬化处理。项目办公区、生活区、材料堆放区、钢木材加工区要进行硬化处理,有条件的应进行绿化,不得有土地裸露情况。
(9)、工程建设期间,施工现场洒水降尘。构筑物拆除、挖土、装土、堆土、使用风钻挖掘地面、路面切割、石材切割、清扫施工现场等作业时,要喷(洒)水抑尘。施工现场的路面等易产生扬尘的区域,要根据不同季节、气温、土壤湿度等因素,安排洒水抑尘。春、秋季节每天洒水应不少于5次,重污染天气黄色(三级)以上等级,每天洒水不少于7次。
(10)、管线工程要及时回填并采取防尘措施。各类地下管线施工工程,开挖后应及时进行回填,并对回填后的沟槽采取洒水、覆盖等降尘措施。回填时禁止抛洒回填物,不回填的土方应及时进行遮盖。
(11)、推行清洁作业方法。道路工程灰土层施工严禁采用路拌法。施工现场使用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因项目规模、条件限制等确需现场搅拌的,应配备降尘防尘装置。
(12)、达到规定条件要停工。风力在4级以上或当地政府发布重污染天气黄色(三级)以上等级预警时,应当立即停止构筑物拆除、沟槽开挖、渣土运输、路面清扫等易产生扬尘的施工作业。
(13)、严禁有毒烟尘排放。施工现场禁止熔融沥青、焚烧油毡和橡胶、塑料、垃圾等有毒物质,生活垃圾要及时清运。
(14)、工程建设期间,应负责工地周边道路的保洁与清洗责任。
(15)、若工程未能按规定采取空气污染防治措施,则必须提出替代防治措施,经地方主管部门同意后方可开工。
扬尘是由于地面上的尘土在风力、人为带动及其他带动飞扬而进入大气的开放性污染源,是环境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降雨后利用雨水资源立即清扫洗刷道路积存的泥水,是避免道路泥土风干后反复形成扬尘最有效手段,同时能够避免晴天时清扫形成扬尘,也能极大地节约清洁用水,是目前中国广大城镇应当立即采取的措施。
在硬化道路的设计和施工时,注意严格采用合理的路面横向坡度和道路边缘排水设计,利用自然降水径流冲刷清洁路面尘土,对于降低扬尘污染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是治理扬尘污染的重要长效措施。
1、根据施工现场特点及各专业公司的施工场所,划分施工责任区。
2、对于施工现场道路等公共区域,项目部配备洒水降尘设备,同时进行清扫。
3、为在粉尘工作环境中的施工人员配备口罩等防尘措施,并随时注意检查、救护。
4、拆迁现场原有房屋设施在施工期间四周必须采用封闭围档,主要路段围墙高于2.5
米;一般路段高于1.8米;新建、大修道路工程的封闭围档高度不低于2米。在拆除拆迁应随时洒水,减少扬尘污染,渣土在施工完成之日三日之内清运完毕。
5、从事土方、渣土和施工垃圾的运输,必须使用密闭式运输车辆。施工现场出入口处设置洗车辆的设施,出场时必须将车辆清洗干净,不得将泥沙带出现场。施工现场木工加工车间必采用全封闭房屋结构,室内应有吸尘、降尘装置。
6、主要施工道路必须硬化,施工场地采用覆盖、固化、绿化、洒水等有效措施。施工现场道路扬尘用洒水和清扫措施予以防治,要求各子项目的每个施工场地均配备洒水车一辆。
7、水泥和其它易飞扬的细颗粒建筑材料应密闭存放,施工现场的石灰、砂土等要集中堆放场,采用覆盖等措施。
8、灰土和无机料拌合,应采用预拌进场,碾压过程要洒水降尘,施工现场设置搅拌机的机棚必须封闭,并配备有效的降尘防尘装置。对于临时的、零星的水泥搅拌场地,在场址选择时,尽量远离居民住宅。
9、遇有四级风以上天气不得进行土方回填、转运以及其他可能产生扬尘污染的施工。
10、弃土应尽早清运至渣土场填筑处置。
11、临时性用地使用完毕后应恢复植被,防止水土流失。
12、定期清扫:每天中午和晚上收工前对作业现场进行清扫;
13、冲洗轮胎:在运输车辆离开现场前视情况进行冲洗,特别是雨后施工必须冲洗后方可上路行驶
14、车辆选择:运输碎料的汽车采用密闭的车辆,使用车况好的运输车辆;
15、避免在大风的情况下进行土方回填、装卸物料和拆迁房屋。
16、储料场、灰土拌合站应设于空旷的地带,相距200m范围内不得有集中居住区、学校等;水泥和其它易飞扬的细颗粒建筑材料应密闭存放,施工现场的石灰、砂土等要集中堆放,采用覆盖等措施;
17、对敏感作业点进行TSP监测,发现超标应限期整改;
18、设备和车辆清洗废水经二次沉淀后循环使用或用于洒水降尘。
19、土方的暂时堆放除按要求防止扬尘产生外,还应设置围档,防止进入水体,特别是在雨季,应采取措施防止随雨水冲刷进入水体或市政雨水管道。弃土要在指定地点进行填筑,回填场地如暂时不予利用,应进行表面植被培养,防止水土流失
1、根据施工现场特点及各专业公司施工场所划施工责任区
2、于施工现场道路等公共区域项目部配备洒水降尘设备同进行清扫
3、粉尘工作环境施工员配备口罩等防尘措施并随注意检查、救护
4、拆迁现场原房屋设施施工期间四周必须采用封闭围档主要路段围墙高于2.5
米;般路段高于1.8米;新建、修道路工程封闭围档高度低于2米拆除拆迁应随洒水减少扬尘污染渣土施工完三内清运完毕
5、事土、渣土施工垃圾运输必须使用密闭式运输车辆施工现场入口处设置洗车辆设施场必须车辆清洗干净泥沙带现场施工现场木工加工车间必采用全封闭房屋结构室内应吸尘、降尘装置
6、主要施工道路必须硬化施工场采用覆盖、固化、绿化、洒水等效措施施工现场道路扬尘用洒水清扫措施予防治要求各项目每施工场均配备洒水车辆
7、水泥其易飞扬细颗粒建筑材料应密闭存放施工现场石灰、砂土等要集堆放场采用覆盖等措施
8、灰土机料拌合应采用预拌进场碾压程要洒水降尘施工现场设置搅拌机机棚必须封闭并配备效降尘防尘装置于临、零星水泥搅拌场场址选择尽量远离居民住宅
9、遇四级风气进行土填、转运及其能产扬尘污染施工
10、弃土应尽早清运至渣土场填筑处置
11、临性用使用完毕应恢复植防止水土流失
12、定期清扫:每午晚收工前作业现场进行清扫;
13、冲洗轮胎:运输车辆离现场前视情况进行冲洗特别雨施工必须冲洗路行驶
14、车辆选择:运输碎料汽车采用密闭车辆使用车况运输车辆;
15、避免风情况进行土填、装卸物料拆迁房屋
16、储料场、灰土拌合站应设于空旷带相距200m范围内集居住区、校等;水泥其易飞扬细颗粒建筑材料应密闭存放施工现场石灰、砂土等要集堆放采用覆盖等措施;
17、敏作业点进行tsp监测发现超标应限期整改;
18、设备车辆清洗废水经二沉淀循环使用或用于洒水降尘
19、土暂堆放除按要求防止扬尘产外应设置围档防止进入水体特别雨季应采取措施防止随雨水冲刷进入水体或市政雨水管道弃土要指定点进行填筑填场暂予利用应进行表面植培养防止水土流
法律分析:2.3 施工现场严禁焚烧垃圾、油毡、方木、模板等易产生有害烟 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 2.4 工程施工应合理分布实施,控制土方开挖和存留时间,减少 施工扬尘,拆除工程在施工作业过程中应当采取喷淋压尘措施,其建 筑垃圾应在建、构筑物拆除后2 日内清运完毕,防治场地扬尘。. 2.8 及时清扫和洒水,防止扬尘。. 3、人力、机械、物资方面 3.1 成立扬尘治理检查小组,项目经理为组长,主要职责:定期 对施工现场扬尘现象进行检查,督促现场巡检负责人深入现场,及时 整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第一条 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预防因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 本法所称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第三条 编制本法第九条所规定的范围内的规划,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内建设对环境有影响的项目,应当依照本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第四条 环境影响评价必须客观、公开、公正,综合考虑规划或者建设项目实施后对各种环境因素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系统可能造成的影响,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第五条 国家鼓励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以适当方式参与环境影响评价。
第六条 国家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数据库和评价指标体系建设,鼓励和支持对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技术规范进行科学研究,建立必要的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共享制度,提高环境影响评价的科学性。 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组织建立和完善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数据库和评价指标体系。
(1)场地四周采用封闭围挡,围档要坚固、整洁、美观,并沿场地四周连续设置;
(2)施工现场的主要道路必须进行硬化处理。进行土方开挖时,土方集中堆放,存放时间超过一个月的,必须采取覆盖、绿化等措施。暂时存放的要采取洒水降尘等措施,并设专人负责。裸露的场地应采取覆盖、固化或绿化等措施。施工现场土方作业应采取防止扬尘措施,遇有4级以上大风天气时,应停止土方作业;
(3)施工现场产生的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应与所在地垃圾消纳中心签署环保协议,及时清运进行处理;
(4)施工现场使用的水泥和其他易飞扬的细颗粒建筑材料应密闭存放或采取覆盖等措施。混凝土搅拌场所应采取封闭、降尘措施。水泥、钢筋等建筑材料应依照生产厂家、品种、强度和生产日期进行分类存放,稳定牢固、整齐有序,并设置材料状态标识牌。水泥存放应设专用库房,有防尘、防潮、防雨措施。施工现场堆放砂、石等散体物料,应当设置不低于0.5米的堆放池进行堆放,并对物料裸露部分实施苫盖;
(5)拆除建筑物、构筑物时,应采用隔离、洒水等措施,并应在规定期限内将废弃物清理完毕;
(6)严禁凌空抛掷建筑垃圾,防止尘土飞扬。清除建筑物楼层废弃物时必须采取集装密闭方式进行,清扫场地和楼层必须采用湿法作业。建筑垃圾及时清运,适当洒水养护减少扬尘,并在指定地点进行统一处理。不能及时清运的,应在建设工地设置临时密闭性垃圾堆放场地或垃圾箱进行存放;
(7)除有符合规定的装置外,施工现场内严禁焚烧各类废弃物;
(8)施工运输车辆、挖掘土方设备出工地前必须做除泥、除尘处理,严禁将泥土、尘土带出工地。合理设置洗车设施,推广使用高效洗轮机,对进出现场的运输车辆进行冲洗,防止车轮带泥上路;
(9)进出工地车辆,应采用密闭车斗,并保证物料不遗撒外漏。若无密闭车斗,物料、渣土、垃圾的装载高度不得超过车辆槽帮上沿,车斗应用苫布遮盖严实。苫布边缘至少要遮住槽帮上沿以下15厘米,保证物料、渣土、垃圾等不露出、不遗撒;
(10)运输砂、石、水泥、土方、垃圾等易产生扬尘污染的车辆,必须封闭,严禁撒漏;
(11)建筑、装饰装修施工现场应对施工区域实行封闭或隔离,建筑主体、装饰装修施工时应从建筑物底层外围开始搭设防尘密目网封闭,高度应高于施工作业面1.2米以上,同时采取有效防尘措施;
(12)施工现场应使用预拌混凝土,禁止现场搅拌。因条件限制确需设置搅拌机的工地,需经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方可设置,并且搅拌站必须设置封闭搅拌棚,搅拌机上设喷淋装置。
为了保护环境,施工企业应转变生产管理方式,从根源上减少建筑业的污染。施工企业应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切实落实对施工产生的扬尘的管理和控制措施,加强施工现场环境保护,应有效控制施工扬尘,使施工现场环境显著改变,做到和谐健康发展。普卫欣美国进口天vv猫有效防止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