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陶瓷砖 > 正文

陶瓷的检验标准是什么

傲娇的小懒虫
英俊的草丛
2023-03-30 19:22:46

陶瓷的检验标准是什么?

最佳答案
彩色的铃铛
痴情的灯泡
2025-08-21 03:50:00

陶瓷的检验标准:

釉彩如含有超标的重金属元素,如铅和镉,过量的铅和镉在会随食物进入身体并在体内积累,会危害人体的健康,特别是影响儿童的智商发育。为保障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各国制定严格的法例限制陶瓷餐具的铅和镉的释出量。因此,产品的铅和镉的释出量指标成为国外买家选择产品的重要标准。

铅和镉的释出量

•美国食品药口管理局条例•英国标准•澳洲食品和药品标准•美国加州餐具安全要求•欧盟指令 。

●陶瓷物理及机械性能测试

●陶瓷化学测试

陶瓷餐具因其细腻光滑和色彩明丽,成为不少家庭的首选餐具。但陶瓷餐具在生产过程中为了保证色彩鲜艳,通常会在彩釉中加入铅、汞、镭、镉等重金属盐,这些物质在陶瓷的使用过程中可能会迁移至食品,被人体吸收,从而对人体产生毒害。欧盟委员会在1984年发布的第84/500/EEC号指令《关于接触食品的陶瓷制品的理事会指令》和2005年发布的第2005/31/EC号补充指令《关于接触食品的陶瓷制品的性能标准与合格声明的委员会指令》对此作出了严格规定。

适用范围:

指令中对陶瓷制品的定义为:陶瓷制品是指通常含有很高的黏土和硅酸盐成分的五级材料混合物制造而成的制品。陶瓷制品中也可能被添加了少量的有机物质。这些陶瓷制品首先经过塑形,然后经火烧炼永久定型。这些陶瓷制品可以被抛光、上釉彩或进行其他的装饰。

最新回答
光亮的果汁
疯狂的信封
2025-08-21 03:50:00

国标GB12651-2002 《与食物接触的陶瓷制品铅、镉溶出量允许极限》任何单一制品铅、镉溶出量的允许极限值不超过下表给定值:

器型

非特殊装饰产品

特殊装饰产品

铅(mg/L)

镉(mg/L)

铅(mg/L)

镉(mg/L)

扁平制品

5.0

0.50

7.0

0.50

除杯、大杯以外的小空心制品

2.0

0.30

5.0

0.5

杯、大杯

0.5

0.25

2.5

0.25

除罐以外的大空心制品

1.0

0.25

2.5

0.25

0.5

0.25

1.0

0.25

忧虑的西装
称心的石头
2025-08-21 03:50:00

陶瓷含铅,主要应该指的是颜料,白色陶瓷不含铅。

1、大多数的瓷器多多少少都含铅,主要是色彩的问题。

2、陶器用陶土烧制,烧制温度较低;瓷器用瓷土(高岭土)烧制,烧制温度较高。陶器质地较粗,不透明,用作餐具的较少;而瓷器细密、半透明,多用作餐具。纯洁的瓷器对人体无害。

3、但事实上为了使瓷器不渗水和美观,人们往往为其上釉和着色,涂上彩釉,导致陶瓷制品含铅。陶瓷餐具的铅溶出量主要来源于陶瓷釉上的装饰材料,如陶瓷颜料、陶瓷贴花等。

4、陶瓷的画面装饰,大致可分釉上彩、釉中彩、釉下彩和白瓷等几种工艺。釉上彩陶瓷是用含铅颜料制成的花纸贴在釉面上,经过700—850摄氏度高温烧烤而成。专家指出,这种铅化合物能被酸溶解,当食物与画面接触时,铅就可能被食物中的有机酸溶解出来。

5、制作工艺上来看,釉中彩和釉下彩的瓷器比较安全。当然,釉上彩如果设计合理,烧烤工艺得当,是可以避免铅含量超标的。我们按国家规定的方法用酸性溶液浸泡内有彩色花纹的碗,其可溶出性铅全部低于国家标准。

6、或3.6ug(仿瓷塑料碗),分别相当2岁幼儿每天允许摄取铅量的74%和10%。更严重的是有些经营者为了降低成本,采购铅、镉含量高、性能不稳定的廉价装饰材料;生产过程中,装饰面积过大或烤花温度不够或工艺处理不当,都会造成陶瓷制品铅溶出量不符合标准。

7、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釉下彩、釉中彩和白瓷不含铅,较为安全。釉上彩陶瓷较容易用目测和触摸来识别——凡画面不及釉面光亮,手感欠平滑甚至画面边缘有凸起感的千万慎购。更可靠的方法可要求经销商或生产企业提供该产品的质量检验报告,这比肉眼观察要保险得多。

扩展资料:

1、陶瓷,英语:china。中国人早在约公元前8000-2000年(新石器时代)就发明了陶器。用陶土烧制的器皿叫陶器,用瓷土烧制的器皿叫瓷器。陶瓷则是陶器,炻器和瓷器的总称。古人称陶瓷为瓯。凡是用陶土和瓷土这两种不同性质的粘土为原料,经过配料、成型、干燥、焙烧等工艺流程制成的器物都可以叫陶瓷。

2、铅、镉溶出量是陶瓷产品的重要安全卫生指标。铅、镉的存在是由于产品表面装饰图案中陶瓷颜料里含有其成分所致,铅的存在还有可能是为降低产品表层釉的烧成温度而加入了含铅成分所致。若生产工艺控制不当,极易造成在使用过程中铅、镉的过量溶出,经常使用这类产品易引起铅、镉重金属中毒。

3、国家标准GB12651-92《与食物接触的陶瓷制品铅、镉溶出量允许极限》是国家强制性标准,其适用范围覆盖了所有的日用陶瓷饮食器具。标准规定:任何单一产品的铅、镉溶出量不允许超过表中规定的允许值。

4、测试方法:4%(V/V)的醋酸溶液倒入被测样中,直至离溢出口5mm处为止,在20℃±2℃的环境温度中浸泡24小时,测量其铅镉溶出量。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陶瓷(陶器和瓷器的总称)

瘦瘦的墨镜
活力的狗
2025-08-21 03:50:00
陶瓷三氧化二铁标准是GB/T6609.4-2004。三氧化二铁(Fe2O3)为红色粉末,氧化亚铁(FeO)及四氧化三铁(Fe3O4)为黑色粉末,在陶瓷(釉)的制造过程中,采用不同的烧成气氛,氧化铁的呈色也各不相同,测定三氧化二铁标准是GB/T6609.4-2004。

幸福的白猫
能干的日记本
2025-08-21 03:50:00

(一)铅溶出量、镉溶出量日用陶瓷产品涉及人体健康的指标主要是铅、镉等重金属元素的溶出量。釉中彩产品、釉下彩产品、色釉瓷、白瓷的铅溶出量、镉溶出量极少或几乎没有,绝大多数釉上彩产品的铅溶出量、镉溶出量也很低,在国家标准的控制范围内。极少数釉上彩产品使用了劣质颜料,或在花面设计上对含铅、镉高的颜料用量过大,或烤烧时温度、通风条件不够,铅溶出量、镉溶出量会超过国家标准的最高允许极限。(二)微波炉适应性、冰箱到微波炉适应性、冰箱到烤箱适应性此项指标是GB/T 3532-2009《日用瓷器》新增加的与消费者使用日用陶产品密切相关的指标,是表明产品是否适合在微波炉、烤箱中使用的特征性指标。由于日用陶瓷产品均有一定的吸水性,使用后的清洗过程中产品坯体会吸入一些水份,在微波炉、烤箱中使用过程中水份的气化可能会造成产品的开裂或破损。极个别产品可能因水份气化的速度过快,水汽无法通过产品的无釉处逸出,导致产品在微波炉、烤箱内炸裂。(三)吸水率和抗热震性吸水率是表明陶瓷产品烧成后致密程度的特征性指标,吸水率指标是划分陶瓷瓷种的依据,吸水率0.5%、1.0%、5.0%的陶瓷,分别为细瓷、普瓷、炻器,吸水率10%为陶器。一般而言,吸水率越小的产品其使用寿命越长。抗热震性是表明陶瓷产品抵抗外界温度急剧变化时而不出现裂纹或无破损能力的特征性指标,是重要的使用性能指标。日用陶瓷产品使用过程中接触的多为加热的食物,抗热震性差的产品在热冲击的作用下会导致产品的开裂或破损,产品的强度较低、盛装食物时可能出现破碎,造成对人体的伤害。

俊逸的鸡翅
受伤的绿草
2025-08-21 03:50:00
陶瓷含铅,主要应该指的是颜料,所以最好选用内胆是纯白的好。ppm是英文part per million的缩写,表示百万分之几,在不同的场合与某些物理量组合,这里说的就是万分之五的含量应该是质量克数,一千克陶瓷产品含有0.5克铅。下面的是我整理的一些资料,希望对您有用。

1、大多数的瓷器多多少少都含铅,主要是色彩的问题,好象只有青花瓷因为颜料是纯植物的,所以不含铅。

2、陶器用陶土烧制,烧制温度较低;瓷器用瓷土(高岭土)烧制,烧制温度较高。陶器质地较粗,且不透明,用作餐具的较少;而瓷器细密、半透明,多用作餐具。纯洁的瓷器对人体无害。

3、但事实上为了使瓷器不渗水和美观,人们往往为其上釉和着色,涂上彩釉,导致陶瓷制品含铅。陶瓷餐具的铅溶出量主要来源于陶瓷釉上的装饰材料,如陶瓷颜料、陶瓷贴花等。

4、陶瓷的画面装饰,大致可分釉上彩、釉中彩、釉下彩和白瓷等几种工艺。釉上彩陶瓷是用含铅颜料制成的花纸贴在釉面上,经过700—850摄氏度高温烧烤而成。专家指出,这种铅化合物能被酸溶解,当食物与画面接触时,铅就可能被食物中的有机酸溶解出来。制作工艺上来看,釉中彩和釉下彩的瓷器比较安全。当然,釉上彩如果设计合理,烧烤工艺得当,是可以避免铅含量超标的。我们按国家规定的方法用酸性溶液浸泡内有彩色花纹的碗,其可溶出性铅全部低于国家标准。

5、但是,即使使用这样的碗盛放酸性食品,按平均溶出的铅量计,每天饮用100ml,其食人的铅也可达26ug(瓷碗)或3.6ug(仿瓷塑料碗),分别相当2岁幼儿每天允许摄取铅量的74%和10%。更严重的是有

些经营者为了降低成本,采购铅、镉含量高、性能不稳定的廉价装饰材料;生产过程中,装饰面积过大、烤花温度不够或工艺处理不当,都会造成陶瓷制品铅溶出量不符合标准。

6、目前,国内日用陶瓷饮食器具市场仍以档次较低的产品为主,尤其是一些个体、私营企业,抢工图快,随意缩短烤花时间或降低烤花温度,甚至还在使用凭经验控制的老式烤花炉,严重制约了行业整体质量水平的提高。

7、专家对如何选购铅溶出量不超标的陶瓷餐具的建议: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釉下彩、釉中彩和白瓷不含铅,较为安全。釉上彩陶瓷较容易用目测和触摸来识别——凡画面不及釉面光亮,手感欠平滑甚至画面边缘有凸起感的千万慎购。更可靠的方法可要求经销商或生产企业提供该产品的质量检验报告,这比肉眼观察要保险得多。

8、专家还提醒,不要盲目相信进口的陶瓷无铅。不久前,香港海关检查了来自日本、意大利、英国、葡萄牙等国的600款瓷器餐具,包括大小不同的碗、碟、杯和汤匙,结果发现有526款不符合国际标准规定,释放过量的重金属铅,不合格率高达87%。

9、专家指出,这种铅化合物能被酸溶解,当食物与画面接触时,铅就可能被食物中的有机酸溶解出来。为了保险起见,劝人们买了这种餐具食用之前一定要用醋兑上水浸泡两三个小时。

4、最后,一般还是劝您不要用颜色过于鲜艳的瓷器来做餐具,尤其是内面有色彩的。如果不会识别釉彩,就用内面是纯白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