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伯什么的画家签名伯涛的瓷器画家是谁?
毕伯涛
毕伯涛,别名黄山樵子,1886年出生于安徽省歙县,是中国著名的陶瓷美术大师。早年师从波阳画家张云山学习纸画,旅居景德镇后专攻陶瓷粉彩,擅长翎毛花卉,瓷画以用笔工细、设色淡雅著称。
后研习新罗山人一派画风,作品极富生活气息且标新立异,神形兼备。画花鸟善于表现禽鸟瞬间动态与明媚鲜艳的花树,风格俊逸清新,刻意汲取新罗山人画风之精髓, 融会贯通,使瓷画别具一格,对新中国成立后景德镇制瓷艺术的昌盛繁荣,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景德镇毕淑娟是第三代传承人。毕氏老虎”当代代表人物毕淑娟。谈到上世纪初的景德镇瓷器,就不得不提到景德镇“珠山八友”了,其中赫赫有名的毕伯涛就是陶瓷界“毕氏老虎”的开创者。如今毕伯涛的作品在拍卖市场已是百万起步。毕伯涛,1886年-1961年,早年为清末秀才,后毕其一生于陶瓷绘画。毕伯涛的绘画艺术来源于清代画家新罗山人,后研习新罗山人一派画风,作品极富生活气息且标新立异,神形兼备,风格俊逸清新,刻意汲取新罗山人画风之精髓,融会贯通,使瓷画别具一格,对新中国成立后景德镇制瓷艺术的昌盛繁荣,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男,(1886年—1961年),名达,字伯涛,号黄山樵子,祖籍安徽省歙县,寄居江西省波阳县。祖父在江西饶州府(清时称鄱阳为饶州)开钱庄,家庭富裕,饱读诗书,“珠山八友”之一,中国陶瓷美术大师,早年在鄱阳拜鄱阳画家张云山为师,清末秀才,以金石、诗、书、画称著于世。1899年,14岁的少年毕伯涛考取清末秀才,至今还保存着当年赴考使用过的考篮及蜡烛。据其谑称,当年考题之一为“拿破仑何许人也”,他由于缺乏时事常识,竟答成拿刀破竹做个篮子的人。16岁始在鄱阳教私塾,以图再试。在景德镇陶瓷绘画界以金石、诗、书、画傲视瓷坛,毕伯涛的绘画艺术来源于清代画家新罗山人
清王朝被推翻后,家道中落,毕伯涛携一儿一女,到景德镇谋生。2年中,他靠为寺庙抄经书、作楹联、写匾额、为索画居士涂抹丹青糊口。五龙庵住持敬重毕伯涛的人品、画品,推荐他到城中某翰林、局长处做家教。在城中任教期间,经人介绍认识了王琦、王大凡并应邀加入“月圆会”,开始从作纸画转向画瓷。
毕伯涛爱画八哥、鸳鸯、绶带鸟;瓷画着色不多,仅绿、黄、黑三色;追求淡雅画风,寄托超尘脱俗情怀;作品以小件居多。
1928年加入“月圆会”后的20年间,毕伯涛步入了艺术创作的旺盛期,先后创作了《八百千秋图》、《松鼠柿果图》、《菊禽图》、《英雄独立图》、《古梅双雀图》、《鸟乐图》等瓷板画及纸画《秋菊茗壶图》等作品。
毕伯涛全心教育儿子,培养子承父业。后来其子毕渊明,艺有大成,人称“瓷中老虎”,成为瓷板画虎第一人,人称“毕老虎”。
本文“丹柿添秋”瓷板画,高:80厘米,宽26厘米。原作品无框,框为后加。
请自行赏析画面,笔者不作评论。
欢迎老师们文后评论交流,不胜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