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瓷砖需要泡水哪些瓷砖不需要泡水
吸水率小于0.5%的瓷砖在铺贴时不用泡水,而厨卫用的釉面墙砖和地砖,吸水率一般大于10%,因此在铺贴时有必要进行泡水。
准备一个大盆或大桶,把瓷砖全部浸入水中浸泡。将瓷砖摞起来用水管向上面淋水,这样只能做只能使瓷砖的表面浸湿,内部还是偏干,等到铺贴后就有可能出现空鼓、脱落的现象。泡水不会掉瓷,但把瓷砖往水中放时,一定要陶面朝下,釉面朝上。
如果釉面朝上,瓷砖角就容易相互磕碰,造成掉瓷的情况。瓷砖从水中拿出来时,也应把瓷砖背靠墙放。如果放反,釉面的尖角就会着地,容易磕掉瓷。由于不同材质的瓷砖吸水率也不尽相同,应等水里不再冒出气泡为止。热天气时,浸泡的时间应长些;阴雨季节,浸泡时间相应短些即可。
泡水不会掉瓷,但把瓷砖往水中放时,一定要陶面朝下,釉面朝上。如果釉面朝上,瓷砖角就容易相互磕碰,造成掉瓷的情况。瓷砖从水中拿出来时,也应把瓷砖背靠墙放。如果放反,釉面的尖角就会着地,容易磕掉瓷。
瓷砖泡水的注意事项和重点须知:
由于购买瓷砖时就会考虑损耗问题,因此都会多买一些瓷砖。如果把多余的瓷砖泡水后就不能退换了,因为浸泡水之后的瓷砖,颜色会变暗淡,和原来的瓷砖颜色有着明显的色差。而且浸泡一次的瓷砖,和泡第二次水的瓷砖颜色还是会有所不同。这点要注意。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什么瓷砖不能泡水
瓷砖贴之前是一定要泡水。因为瓷砖的内部有很多细微空隙,这些空隙具有一定的吸水性。如果要不泡水或泡水不充分的话就直接铺贴,瓷砖就会将水泥的水分给吸走,使瓷砖与水泥连接的部分会出现空隙,粘结就不牢固,而且会造成空鼓或瓷砖脱落的问题。
我们几年前装修粘贴瓷砖,在施工之前,粘贴砖师傅们,都会把瓷砖放在加满水的塑料桶里面,瓷砖泡水有哪些效果呢?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其实,瓷砖泡在水里面是有道理的,更好的清洗瓷砖背面脱膜剂,水分更好的有利于瓷砖吸收,减少施工粘贴难度。
瓷砖在粘贴之前,通常需要泡在水里面,瓷砖泡水有以下几种原因1、瓷砖清洗脱膜剂
瓷砖在粘贴之前泡在水里面,让瓷砖吸收水分,同时有利于清洗瓷砖背面的脱模剂,因为瓷砖在生产加工的时候,背面都有脱模剂,因为脱膜剂比较光滑,在施工粘贴之前,需要放在水里面浸泡清洗,并且瓷砖背面的灰尘脱模剂清洗干净,脱模剂不洗掉或者清洗的不干净,影响瓷砖和粘结砂浆粘融合质量,瓷砖在粘贴之前,需要把瓷砖放在塑料桶里面,加满水进行浸泡清洗。
2、不同的瓷砖材质
同样都是瓷砖,材质上有很大的区别,我们装修瓷砖有两种,一种是墙砖,也叫瓷片,另一种就是地砖,虽然都是瓷砖,材质、规格、厚度、密度、纹理不一样,但是瓷砖在经过泡水处理和时间长短,以及后面清洗也有很大的区别,在施工粘贴之前,针对不同材质的瓷砖,进行不同程度水泡处理,施工粘贴流程顺序不一样,对粘贴时间和材料的使用,选择粘贴瓷砖部位也不同。
墙砖和地砖泡水时间是不一样的一、瓷砖泡水原因 : 瓷砖材质不一样,吸水量也是不一样的。墙砖比较薄而小巧,多数300*600的规格,墙砖表面材质好,可以做到不吸水,瓷砖背面材质和瓷砖表面材质不一样,吸水率相当的高,墙砖背面材质粗糙,密度不是很好,有很多的细小的小孔,用眼睛是看不出来的,只有不泡水或者泡水时间短,粘贴的时候才能感觉得到。
二、瓷砖泡水原因 : 瓷砖泡水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我们在粘贴瓷砖的时候,感觉瓷砖干透凝固比较慢,像这种情况,就是瓷砖没有泡水,或者吸水量不足的原因。尤其是墙砖,水泡处理时间短,瓷砖没有充足吸收水分,在进行施工粘贴的过程中,瓷砖就会吸收粘结砂浆里面的水分,粘结砂浆失去水分过快,早期收缩凝固干透特别慢,粘贴不牢固,容易出现自然松动空鼓和脱落。
地砖和墙砖材质区别,泡水处理方法是不一样的地砖材质规格 : 地砖和墙砖的区别,无论是材质、规格、纹理都是不一样的,地砖的规格,800*800的规格起→1.2米*2.4米、1.2米*1.8米的规格,墙砖在粘贴之前,不用说必须经过泡水处理,可是大规格地砖怎样泡水呢?其实,地砖是不用泡水的,因为地砖质硬密度好,做到零吸水率,可以直接施工粘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瓷砖表面,和坯底是同一种材质的纯通体砖。
地砖/墙砖区别 : 地砖材质、规格、厚度、密度、纹理要好于墙砖很多,长方形400*400规格的地砖,可以粘贴卫生间墙面,600*1.2米、600*1.8米大规格长方形瓷砖,可以进行粘贴电视背景墙,只要用湿毛巾擦干净瓷砖背面的脱模剂就OK。是不用经过水泡处理的,墙砖材质、规格、厚度、密度和地砖完全不同,在施工粘贴之前,通过浸水处理才能施工粘贴。
Tips 温馨提示 : 根据瓷砖材质,进行后面的泡水处理,墙砖使用水泥砂浆,还是瓷砖粘结剂进行粘贴,都需要通过泡水处理,因为墙砖吸水量特别高,没有充足吸收水分,容易出现粘贴质量问题,使用瓷砖粘结剂也不例外,为了必免出现掉砖,确保粘贴瓷砖质量,还是浸水处理更好,地砖表面材质和坯底是同一种材质,瓷砖背面脱模剂擦干净,不用泡水可以直接粘贴。
总结 : 贴瓷砖前为什么要泡水,以上内容介绍的很详细,瓷砖材质、规格、厚度、密度、纹理等,施工方法和粘贴部位不同,在贴砖之前,选择不同泡水处理方法,这样粘贴瓷砖平整结实,不会空鼓和脱落。
以上解答分析,希望给提问者提供一些参考帮助。
家装用很多种材料,其中包括瓷砖,我们装修粘贴瓷砖部分很多,阳台、厨房、卫生间主打粘贴墙砖,有些人喜欢地面也不贴瓷砖,那么客厅、厨房、卫生间整体都铺贴瓷砖,当然了,卧室铺贴地砖的很少,基本上都是安装木地板或者复合木地板。
家里装修过程中,粘贴瓷砖的时候,需不需要泡水呢?瓷砖作为家装主材料,是每个装修业主必须选择的,厨房、卫生间用水量多,粘贴墙砖铺地砖是必须的,但对粘贴瓷砖流程,相信大多数人并不是很清楚,瓷砖贴之前需不需要泡水呢?我给出的答案,根据瓷砖材质来决定泡水/不泡水。一、瓷砖规格/密度,二、瓷砖粘贴部位,三、瓷砖泡水处理,四、墙砖/地砖粘贴之前流程,下面逐一进行解答瓷砖泡水问题。
我们在装修的时候,需要粘贴瓷砖,那么瓷砖需不需要泡水呢?一、瓷砖规格/密度有什么不同
1、瓷砖规格 : 大家在装修的时候,对于粘贴瓷砖并不陌生,对瓷砖的规格适合粘贴哪些部位并不是很清楚,瓷砖的规格有很多种,目前在我们这边,建材市场瓷砖区,常见家装瓷砖的规格,300*600、400*400、800*800、900*900、600*900、600*1.2米、600*1.8米、1.2米*1.8米规格的瓷砖。后面还有更大规格瓷砖,现在瓷砖规格还是蛮多的。
2、瓷砖密度 : 装修粘贴瓷砖位置不同,对于瓷砖的规格也是有要求的,瓷砖规格越小,密度就会一般,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瓷砖密度不是很好,材质不同,小规格瓷砖基本上是300*600的釉面砖,也就是我们粘贴的墙砖,也叫瓷片,墙砖表面和坯底不是同一种材质,墙砖表面釉料材质好,生产加工的时候,瓷砖表面和坯底用两种不同材料,坯底材料粗糙有很多细孔。
家里装修粘贴瓷砖,粘贴瓷砖部位和规格有什么关系呢?二、瓷砖粘贴部位和规格有关系吗?
瓷砖粘贴部位一
我们在装修粘贴瓷砖的时候,根据粘贴瓷砖部位,进行选择瓷砖的规格。阳台、厨房、墙面装修粘贴墙砖,300*600的规格比较多,并且这三个部位都受面积所限,不适合粘贴稍大一些规格的瓷砖,面积小粘贴稍大一些规格的瓷砖,比如卫生间安装上、下水管件,粘贴的瓷砖需要切割,稍大一些的瓷砖是没有办法切割的,所以300*600瓷砖的规格小,便于施工中切割。
粘贴墙砖部位二
家装不只是阳台,厨房、卫生间墙面粘贴瓷砖,现在客厅装修吊顶做各种造型,进门私密漂亮的玄关。传统装修客厅,墙面统一的白颜色,现在客厅装修的时候,很多人喜欢地砖粘贴电视背景墙,我们都很清楚客厅的面积,相对其它空间大很多,地砖粘贴电视背景墙,时尚大气上档次,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小规格瓷砖不适合粘贴,600*1.2米、600*1.8米规格瓷砖非常适合。
家装粘贴瓷砖,需要泡水处理吗?泡多久才可以呢?三、墙砖/地砖泡水处理流程
(一)墙砖在粘贴之前,需要经过水泡处理,特别是300*600规格墙砖,因为墙砖表面和坯底材质不一样,墙砖表面密度好不吸水,坯底材质密度不是很好,有很多的细毛孔,我们用眼睛是看不到的,有一定的吸水量,阳台、厨房、卫生间墙砖在粘贴之前,把瓷砖放在塑料桶里面,加满请水后进行浸泡,瓷砖充足吸收水分后,瓷砖背面脱膜剂清冼干净,就可以施工粘贴了。
(二)地砖和墙砖材质不一样,地砖种类,通体砖、玻化砖、釉面砖、仿古砖、马赛克等等。地砖表面和坯底是同一种材质,地砖质硬密度好,可以做到零吸水率,地砖在粘贴之前,是不需要经过水泡处理的,可以直接粘贴,800*800规格的瓷砖,还有能放下这么大规格的瓷砖,600*1.2米长方形规格瓷砖,是没有办法做到水泡处理,所以瓷砖表面和坯底材质是一样的不吸水。
家里装修过程中,粘贴瓷砖到底要不要泡水处理呢?四、墙砖/地砖泡水粘贴流程
粘贴瓷砖流程 : 我们在粘贴墙砖的时候,墙砖需要泡水处理,吸收足够的水分,在墙面粘时,瓷砖不会吸收粘结砂浆里面的水面,比如墙砖没有水泡处理,或者吸水量不足,墙砖坯底干燥,就会吸粘结砂浆里面的水分,容易造成粘结砂浆早期强度不好,收缩凝固特别慢,墙砖随着时间容易出现空鼓和脱落。墙砖泡水吸收充足的水分很重要。地砖不用泡水,可以直接粘贴。
Tips 温馨提示 : 我们在购买瓷砖的时候,咨询一下瓷砖吸水情况,可以确认墙砖吸水,并且吸水量很高,没有经过水泡处理,是不能施工粘贴的,现在有400*400规格的小长方形瓷砖,这种规格的瓷砖是不吸水的,属于纯通体小长方形规格地砖,因为不是装修行家,很容易弄混,300*600是墙砖,粘贴之前需要泡水处理,400*400是小长方形地砖,粘贴之前不用泡水。
总结 : 我们在装修粘贴瓷砖之前,墙砖先泡水处理,瓷砖背面脱膜剂清冼干净,充分吸收水分之后再粘贴,地砖是不吸水的,包括400*400小长方形规格瓷砖,粘贴瓷砖属于高难度装修,选择适合瓷砖材质的瓷砖粘结剂,进行施工粘贴就OK了。
卫生间贴瓷砖是个技术活儿,没有一定的瓦工功底,随便贴,看着可能是贴上去了。但是,稍不留神可能出现贴歪了,高了,空鼓了,咬角了等等现象。如果自己具备这个能力的话,那么卫生间贴砖的几个要点要注意一下:泡砖和水泥搅拌、
找平和均匀涂抹、全面检查找空鼓。
1、砖一定要提前泡水,水泥要搅拌均匀
墙砖一定要提前泡,没有泡过水的墙砖,是无法做到和水泥紧致贴合的状态,就容易发生墙砖脱落。一般使用清水提前泡,半个小时左右的时间,看到砖块不冒水泡了,拿出来,晾干,备用。
水泥作为墙砖和墙面的粘合剂,是非常重要的。搅拌一定要均匀,水量合适。拌得太稀了,粘力不够。拌得太稠了,浪费水泥。
2、墙面要找平处理,水泥要均匀涂抹
在贴合之前,要进行墙面找平处理的。因为原始开发商交房状态,墙面就是个大概的样子,多少会存在坑坑洼洼的地方。如果这些地方不找平,到时候很容易水泥吃不上力。
墙砖上墙的时候,背面水泥要涂抹均匀。只有涂抹均匀,墙砖才不会出现局部没有粘合的现象,不会发生脱落。
3、全面检查,不能出现空鼓现象
墙砖全面贴合以后,要进行验工检查。比较常用的检测工具是木锤,一来不伤砖面,二来可以有效检查出空鼓。用木锤轻轻敲击每块砖的表面,如果听到明显的“咚咚”的空的声音,说明砖在粘合方面出现了问题。
这样的瓷砖是需要拆解下来,重新贴合的。不要怕麻烦,现在麻烦仅仅是一会儿。等到以后脱落了,再修补,会更麻烦。
不要看卫生间贴砖是个简单的事情,但是如果贴不好了,使用不到两年,就发生了掉砖的事情。到时候,回过头来,再想要修补,就可能找不到同样款式的砖了。整体砖墙看起来很不和谐,影响居住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