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种不合格陶瓷砖全曝光
陶 瓷砖 是人们常用的装饰装修材料,是由粘土或 其它 无机非金属原料,经成型、烧结等工艺处理,用于装饰和保护建筑物墙面及地面的板状或块状陶瓷制品。陶瓷砖按用途分为外墙砖、内墙砖、地砖等。按釉面状况分为有釉砖和无釉砖。
为了进一步规范企业的生产和提高产品质量,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国家质检总局对陶瓷砖产品质量进行了国家监督抽查,共抽查了广东、福建、浙江、上海、江苏、山东、河北、四川、河南、江西、湖北等11省、直辖市135家企业生产的138种产品,合格121种,产品抽样合格率为87.7%。
抽查结果表明,陶瓷砖产品的整体质量状况较好,大中型企业抽样合格率均为100%;小型企业的产品合格率为72.5%,产品质量问题较多。
本次抽查中反映出的主要质量问题是产品的尺寸偏差大;吸水率和明示的不一致;破坏强度和断裂模数低;个别产品的放射性超过标准要求。
一是放射性核素限量超标。本次抽查中有2种产品放射性检验不合格。强制性国家标准GB6566-2001《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中规定:A类装修材料的放射性要同时满足内照射指数≤1.0和外照射指数≤1.3。建筑材料中放射性核素超标将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
二是破坏强度和断裂模数不符合标准要求。本次抽查中有4种产品的破坏强度和6种产品的断裂模数不合格。破坏强度和断裂模数是陶瓷砖的重要技术指标,破坏强度和断裂模数低的产品在使用中易造成开裂、破碎或表面缺陷。
三是吸水率未达标。本次抽查中有4种产品的吸水率与明示标准的要求不一致,如炻质砖产品明示标准吸水率为大于6%小于等于10%,而有的产品实际检验结果大于10%。
四是尺寸偏差超标。本次抽查中有7种产品尺寸与实际尺寸的偏差超过了标准的要求。
针对本次抽查中反映出的问题,国家质检总局将责成有关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严格按照产品质量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本次抽查中产品质量不合格的企业依法进行处理,限期整改。同时公布一批抽查中较好的产品及其生产企业,引导消费者选购。国家质检总局将继续对该类产品质量进行跟踪抽查,为消费者创造放心满意的消费环境。
陶瓷砖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结果红黑榜
陶瓷砖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部分质量较好的产品及其企业名单
序号企业名称产品名称商标规格型号生产日期(批号)
1广东新明珠陶瓷集团有限公司云影石冠珠600mm×600mm×10.0mm13658P2004-06-05
2佛山市樵东陶瓷有限公司玻化抛光砖Q600mm×600mm×10mm6X9601Q2004-10-06
3杭州诺 贝尔 集团有限公司完全玻化石 诺贝尔 300mm×300mm×8.2mmL305112005-06
4淄博东岳实业总公司建材厂全瓷玻化抛光砖斯格米600mm×600mm×10.1mm2005-07
5山东江泉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江兴建筑陶瓷厂瓷质砖天地600mm×600mm×10.5mm2005-07
6佛山市三水博德精工建材有限公司陶瓷砖BODE(博德)600mm×600mm×10.4mmBT302W2005-07-17
7上海福祥陶瓷有限公司内墙砖 亚细亚 300mm×450mm×8.5mmQ45612050524-1
8上海 斯米克 建筑陶瓷股份有限公司釉面砖CIMIC250mm×330mm×8.3mmVWH002NP2005-04
9广东能强陶瓷有限公司渗花砖能强600mm×600mm×9.8mm2005-07-19
10佛山欧神诺陶瓷有限公司瓷质砖欧神诺600mm×600mm×10.3mm2005-07-10
11广东骏仕陶瓷有限公司云影石骏仕600mm×600mm×9.8mm2005-07-19
12四川新中源陶瓷有限公司巴丹磁砖巴丹600mm×600mm×9.3mm2005-07-17
13佛山高明顺成陶瓷有限公司内墙砖顺辉450mm×300mm×9.5mm2004-10-01
14四川建辉陶瓷有限公司宇嘉磁砖宇嘉800mm×800mm×11mm2005-05-26
15佛山建辉陶瓷有限公司丽晶石砖卡迪雅600mm×330mm×10mm2005-06-15
16信益陶瓷(中国)有限公司冠军钻石冠军300mm×300mm×8mm2005-06-19
17佛山市恒诺陶瓷有限公司抛光砖恒诺600mm×600mm×10mm2004-11-29
18浙江协和陶瓷有限公司高级玻化抛光砖红协600mm×600mm×10.8mm2005-06-11
陶瓷砖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部分质量较差的产品及其企业名单
序号企业名称产品名称商标规格生产日期主要不合格项目
1佛山市辉鹏陶瓷有限公司耐磨砖华雄300mm×300mm×7.0mm2005-06-18吸水率,破坏强度,断裂模数
2临沂佳美陶瓷有限公司地砖罗唯501mm×501mm×8.1mm2005-07破坏强度,断裂模数
3夹江县方正瓷业有限公司瑞和牌高档耐磨砖瑞和500mm×500mm×7.4mm2005-06-20工作尺寸,破坏强度
4佛山市万怡陶瓷有限公司渗花砖诺鹏600mm×600mm×9.6mm2005-03-15放射性
5佛山市南海区小塘海威宝抛光装饰砖厂时代精工砖海威宝600mm×600mm×9mm2005-06-25放射性( 排名不分先后
分类:抛光砖、釉面砖、通体砖、玻化砖、陶瓷锦砖
1.抛光砖
优点:和通体砖相比的话,抛光砖会更加的光亮洁白抛光砖的硬度比较高所以非常的的耐磨不仅如此,抛光砖结合渗花技术,可以造出各种仿石、仿木抛光砖用途比较广,并不单用于卫生间和厨房,其它地方也可以使用。
缺点:因为抛光砖很光滑,很亮,所以很不耐脏,不防滑。
2.釉面砖
优点:和抛光砖相比较,釉面砖的色彩和图案要更丰富,防污能力也更强。釉面砖还是比较适合卫生间的。
缺点:表面是釉料,所以耐磨性不如抛光砖。
3.通体砖
优点:通体砖比较耐磨,种类上也有防滑、抛光和渗花之分。一般适用于厅堂和过道等地面,很少有人会用在墙面上。
缺点:花纹样式还是比较单一,容易脏,而且清洁起来很麻烦。
4.玻化砖
优点:看起来真的像玻璃一样光滑明亮,也是最硬的一种砖玻化砖的优点是吸水率、边直度、弯曲度以及耐酸碱性方面比其它砖要好。
缺点:灰尘和油污比较容易渗入进去,不耐脏。所以被广泛用于客厅、卧室、走道等地方。
5.陶瓷锦砖
优点:形状小,花色多样,耐磨、耐酸、耐碱、耐磨、不渗水,它的用途比较广泛因为它的小巧和色彩多样,非常适于小面积地、墙面和地面。
缺点:脆性大,耐冲击能力低、易碎后加工的能力低产品不易回收利用。
(二) 开裂:开裂指制品上有大小不同的裂纹。其原因是坯体入窑水分太高(大于2%以上),预热升温和冷却太快,导致制品内外收缩不匀。有的是坯体在装钵前已受到碰撞有内伤。坯体厚薄不匀,配件(如壶把、咀等)重量过大或粘结不良也会造成制品开裂。防止的办法是:(1)入窑坯体水分小于2%,车速适当减少冷却量。(2)装窑时套装操作谨慎,垫片与坯体配方一致。配件大小、重量与粘接位置恰当。有的在粘接泥浆中加入10-15%的釉料,可以使咀、把与主体牢固熔接一体,如此可克服开裂缺陷。
(三) 起泡:烧制品起泡有坯泡与釉泡两种。坯泡分为氧化泡与还原泡两种。氧化泡指坯泡外面覆盖釉层,断面呈灰黑色,多形成于窑内低温部位。主要是瓷胎与釉料中的分解物未能充分氧化,烧失物未完全排除所致。予热升温快,氧化分解阶段时间短、氧化结束时窑内温度过低,上下温度差过大。在坯釉料中,碳酸盐。硫酸盐及有机杂质含量较多等都是造成产品起泡的主因。此外时装车密度不当、入窑水份高等原因亦须注意。 还原泡又称过火泡,断而发黄,多发生于高温近喷火口处的制品。主要由于坯体内硫酸盐与高价铁还原不足,强还原气氛不足及烧成温度过高造成。釉泡系沉积炭及分解物在釉熔前未能烧尽挥发,气体被阻于釉面层中形成。若延长釉熔时间或适当平烧即可解决。
(四)阴黄:制品表面发黄或斑状发黄,有的断面也有发黄现象,多出现在高火位处。主要原因是升温太快,釉熔融过早,还原气氛不足、而使瓷胎中的fe2o3未能还原成feo。此外,装钵柱太低,窑顶局部产品温度偏高而还原不足也会形成阴黄缺陷。在产品原料中tio2含量太高,也会导致产品发黄,如若在坯料中加入微量coo,可遮盖产品的黄色。
(五) 烟熏:不论采用何种燃料都会发生烟熏现象。烟熏指产品表面呈灰色或不纯正的白色。主要由于坯体氧化不完全或还原过早使坯内炭素、有机物或低温碳未能烧尽在釉层封闭之前。有时烟气倒流也会熏蚀釉面。若釉料中钙含量偏高也易形成烟熏缺陷。
(六) 针孔:指产品釉面出现微小凹痕或小孔。形成此类缺陷一是坯料中有机物。碳素、氧化铁含量较高,当升温快时烧失物未能完全烧尽挥发而到后期高温阶段才逸出釉面,形成宛如微观火山状的针孔。此外,高温炉还原气氛太弱,喷火口部位产品再次被氧化也会造成针孔。再者,当釉料流动性差或施釉过薄时也会发生针孔缺陷。
(七) 桔釉:制品釉面不平、呈桔皮状。一般发生于盘、碟类或瓷板砖类制品。主要原因是釉面波化时升温过快,烧成温度过高使釉面产生沸腾现象所致。另外釉浆厚薄不均、高温流动性差及釉料研磨不细等都是形成桔釉缺陷的症结所在。
(八) 惊釉:产品釉面有发丝粗的裂纹。主要原因是坯、釉膨胀系数相差较大形成。这就需要重新调整坯。釉配料配方。此外烧成温度过高、冷却制度不合理或釉层过厚也会形成惊釉缺陷。
(九) 生烧与过烧:生烧的制品外观发黄、吸水率偏高、釉面光泽差而粗糙、强度低、敲打时声音浑浊。过烧时产品发生变形,釉面起泡或流釉。主要原因在烧成温度偏高或偏低,高温保温时间控制不当,装车密度不合理或烧成温差大等产生局部过烧或生烧。
(十) 无光:亦称消艳。产生釉面无光的原因是釉面形成微细体和釉层熔融不良,因此形成釉面无光缺陷。可在冷却初期采取快速冷却,防止釉面层析晶。提高釉面光泽度。
土建有钢筋水泥木材,被叫做3大材。砌体类材料,商品混凝土,周转类材料,防水类材料,油漆类材料,地坪材类材料,小型材料等 。
电气有管类 箱类材料,线类材料,开关插座类材料,灯具材料等 。
水暖有管类材料 箱类材料 管件类材料 散热器类材料 阀门类 等 。
按建筑材料的化学组成分 无机材料 有机材料 复合材料
按建筑材料的使用功能分 建筑结构材料 墙体材料 建筑功能材料
建筑材料的缺陷:
一、放射性污染
天然土石为基本材料的建材(如水泥、沙石、砖、瓦、花岗石、大理石、石膏等)中,都存在有铀、镭、钍、钾等长寿命放射性元素.有些石材、砖、水泥、和混凝土等材料中含有高本底的镭,镭可蜕变成氡,通过墙缝、窗缝等进入室内,在室内空气中形成大家现已熟知的氡的污染,通过内、外照射对人体产生伤害.
用工业废渣生产砌块,砌块原料里的工业废渣中存在的天然放射性物质对建筑物内放射性水平有一定影响,如不经检测,随意用作材料,很可能给居民造成较大的附加计量.
建筑陶瓷(瓷砖、洗脸盆和抽水马桶等)主要是由黏土和一些天然助料等材料成型、涂釉后,经烧结而成.由于这些材料的地质历史和形成条件的不同,或多或少存在着放射性元素,也就存在着放射性污染的可能.
另外,商品混凝土中的添加剂的掺合料———粉煤灰,也能产生放射性污染.
二、有毒、有害气体污染
建筑材料中存在的化学物质会因施工中使用方法不当等原因,释放出有毒、有害气体,对室内环境产生污染.
在建筑施工中,为防冻会将含有氨或尿素的防冻剂加入水泥中,为提高混凝土的凝固速度加入高碱混凝土膨胀剂、早强剂等,这些外加剂都会释放出氨气,造成室内氨的污染.
另外,门窗缝隙密封使用的填充剂和胶粘剂、卫生间和屋面的防水材料等会释放甲醛特别是一些用原粉加稀料配制成的防水涂料,操作后15h检测,室内空气中苯含量大大超过国家允许的最高浓度.一些内墙保温材料也会对室内环境质量造成污染.
三、 粉尘危害及其他
有些材料,除上述污染外,还会产生粉尘危害,比如石膏板和其他一些同样含有石棉的防火、隔音、绝热及装潢材料.石棉极易破碎成细微的纤维和尘粒,悬浮在空气中的时间可达数月之久,造成空气污染.长期吸入一室量的石棉纤维易引起石棉肺、肺癌、胃肠癌及胸膜间皮瘤等.由于石棉致癌的潜伏期很长(肺癌15~20年,间皮瘤20~40年),在肿瘤初期不易被发现,一旦发现,常已危机生命,故早期预防极为重要.
建筑节能是实施“节能、减排、降耗”的重要措施,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不可或缺的环节.但在建设过程中,由于选材不当或是施工方法的问题,材料中的添加剂、助剂等会释放出有毒、有害气体,存在甲醛、氯乙烯、苯、甲苯、醚类、甲苯二异氢酸脂(TDI)等污染的可能.
有效控制因建筑材料而产生的室内环境污染,保障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切实可行的.
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下文将仔细探讨如何确保材料质量控制的对策。
1 建筑材料质量控制的程序
企业要对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不是一个简单的环节,而应该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应该是贯穿于整个企业施工环节的。为此,企业应当要建立一个完整的材料质量控制体系,工作人员要严格根据该体系的流程走。首先,在工程开工前的做好材料的质量控制,在进行设计时,就要保证材料的各个质量系数是通过严格的反复的计算得来的,是符合科学依据的,比如说,所选用的材料的力学性能在使用过程中是符合建筑的设计要求的。其次,在施工进行时进行材料质量控制,在施工进行的过程中,施工人员要反复的对材料的使用进行确认,比如说,在购买材料入库时,工作人员要一再的确认所购买的材料是符合标准的,发现异常要及时汇报
由于一些施工人员可能对一些材料的使用不是很了解,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混用,因此在施工现场要委派一些懂相关知识的工作人员监督工作,以免施工人员不小心混用材料导致严重的后果。
2 建筑材料质量控制的原则
在建筑材料质量控制的所有环节当中,质量控制也是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以保证材料质量的控制有依据、有目标。
2. 1 外观质量、复试报告均符合要求的原则
建筑对材料的要求都是有相关的规范标准要求的,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就必须得保证所设计的数据是符合该建筑所要求的标准的,并且保证在进购材料时,材料的数据是与建筑材料所要求的高度符合。
此外,对建筑使用材料的资料必须专门建立一个档案,有专门的人员管理,无论是设计资料、购买资料、保存资料,还是具体使用的资料,该工作人员都要保证各方面的资料都是符合要求的,都是一致的,并且保证资料必须是齐全、完整以及真实的,做好监督以及调控的工作,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上报,及时解决。总而言之,无论在哪方面,都要保证材料的外观质量、各种报告均符合建筑的设计要求。
2. 2 贯彻相关规范标准的原则
总体来说,我国目前对建筑行业的相关规范标准以及要求还是比较健全的,法律对这一块的要求也是严格的。因此,对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就要贯彻国家的相关规范标准,做好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首先,工作人员必须熟知国家的相关规范标准,很多事故的发生就是由于工作人员对标准一知半解,没有严格按照标准来规范材料的使用,最后导致了建筑质量问题的出现。因此,企业要注重对工作人员的相关知识培训,使工作人员熟悉相关的规范以及标准的内容,根据规范标准来进行施工,做好材料质量的控制。
2. 3 监控材料质量的原则
虽然对材料的原始要求很重要,但是在材料使用的过程中进行相应的监督与控制也是同样的重要。只有在材料进行使用之前的最后一秒还是保证其实符合建筑的质量要求的,那么材料的质量监控才能够算是完美落幕。这主要是由于一些商家受利益所驱使,在好的材料中混入不符合标准的材料。因此,工作人员在材料进场前,要同商家核对好关于材料的相关数据核对,还要对材料进行严格的检查验证,合格了才能够让材料进入仓库。在材料的使用之前,必须要取样反复进行试验,材料复试合格,经相关负责人确认签字之后方能投入使用。
3 建筑材料质量控制的方法
3. 1 合理地组织建筑材料供应
建筑材料有一个好的供应与来源对于材料的质量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掌握一般市场上建筑材料的质量、价格、供货能力的信息,合理选择好的供货厂家,从而能够通过合理的价格获得质量好、符合标准的建筑材料,使企业的投入资金减少,建筑质量又同时能够得到保障,使企业的利益得到最优化。
3. 2 妥善保管进场的建筑材料
建筑材料的保环节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哪怕建筑材料的数据是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但,但是一旦在保管环节出现问题,那么就会同时给建筑企业以及材料商家带来损失,导致经济的白白流失,再重新购买材料耽误施工进程,还可能导致企业与商家之间出现矛盾,企业与商家的信誉受到损害等等问题。比如说,如果在材料的运输过程中没有做到很好的保护措施就可能使材料受到撞击等破坏,甚至可能丧失其使用性能。在比如说,在材料入库保存时,工作人员没有做好保管工作,雨水以及潮湿的环境都可能对建筑材料产生影响。进而使材料受到损害。总之,加强建筑材料的运输、仓库以及保管工作,加强建筑材料的管理以及发放工作,健全香肠建筑材料的管理制度,避免建筑材料损失,保证材料在投入使用之前完好无缺。否则,在这之前的所有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环节都将前功尽弃。
结语
对建筑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不只是保障了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其实更是为建筑企业带来好的社会声誉,在竞争巨大的市场中赢得一席之地,从而获得巨大的发展前景。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是一个系统的过程,要通过一定严谨的程序,要遵循科学的原理,要严格遵守一定的控制原则,进而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只有这样,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才能够得到保障,确保了建筑质量得到了保障。
2陶瓷干燥过程机理
2.1坯体中的水分
陶瓷坯体的含水率一般在5%-25%之间,坯体与水分的结合形式,物料在干燥过程中的变化以及影响干燥速率的因素是分析和改进干燥器的理论依据。当坯体与一定温度及湿度的静止空气相接触,势必释放出或吸收水分,使坯体含水率达到某一平衡数值。只要空气的状态不变,坯体中所达到的含水率就不再因接触时间增加而发生变化,此值就是坯体在该空气状态下的平衡水分。而到达平衡水分的湿坯体失去的水分为自由水分。也就是说,坯体水分是平衡水分和自由水分组成,在一定的空气状态下,干燥的极限就是使坯体达到平衡水分。
坯体内含有的水分可以分为物理水与化学水,干燥过程只涉及物理水,物理水又分为结合水与非结合水。非结合水存在于坯体的大毛细管内,与坯体结合松弛。坯体中非结合水的蒸发就像自由液面上水的蒸发一样,坯体表面水蒸汽的分压力,等于其表面温度下的饱和水蒸汽分压力。坯体中非结合水排出时。物料的颗粒彼此靠拢,因此发生体积收缩,故非结合水又称为收缩水。结合水是存在于坯体微毛细管(直径小于o.1μm)内及胶体颗粒表面的水,与坯体结合比较牢固(属物理化学作用),因此当结合水排出时,坯体表面水蒸汽的分压将小于坯体表面温度下的饱和水蒸汽分压力。在干燥过程中当坯体表面水蒸汽分压力等于周围干燥介质的水蒸汽分压力时,干燥过程即停止,水分不能继续排出,此时坯体中所含的水分即为平衡水,平衡水是结合水的一部分,它的多少取决于干燥介质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在排出结合水时,坯体体积不发生收缩,比较安全。
2.2坯体的干燥过程
以对流干燥过程为例,坯体的干燥过程可以分为:传热过程、外扩散过程、内扩散过程三个同时进行又相互联系的过程。
传热过程,干燥介质的热量以对流方式传给坯体表面,又以传导方式从表面传向坯体内部的过程。坯体表面的水分得到热量而汽化,由液态变为气态。
外扩散过程:坯体表面产生的水蒸汽,通过层流底层,在浓度差的作用下,以扩散方式,由坯体表面向干燥介质中移动。
内扩散过程:由于湿坯体表面水分蒸发。使其内部产生湿度梯度,促使水分由浓度高的内层向浓度较低的外层扩散,称湿传导或湿扩散。
在干燥条件稳定的情况下,坯体表面温度、水分含量、干燥速率与时间有一定的关系,根据它们之间关系的变化特征,可以将干燥过程分为:加热阶段、等速干燥阶段、降速干燥阶段三个过程。
加热阶段,由于干燥介质在单位时间内传给坯体表面的热量大于表面水分蒸发所消耗的热量,因此受热表面温度逐渐升高,直至等于干燥介质的湿球温度,此时表面获得热与蒸发消耗热达到动态平衡,温度不变。此阶段坯体水分减少,干燥速率增加。
等速干燥阶段,本阶段仍继续进行非结合水排出。由于坯体含水分较高,表面蒸发了多少水量,内部就能补充多少水量,即坯体内部水分移动速度(内扩散速度)等于表面水分蒸发速度,亦等于外扩散速度,所以表面维持潮湿状态。另外,介质传给坯体表面的热量等干水分汽化所需的热量,所以坯体表面温度不变,等于介质的湿球温度。坯体表面的水蒸汽分压等子表面温度下饱和水蒸汽分压,干燥速率稳定,故称等速干燥阶段。本阶段是排出非结合水,故坯体会产生体积收缩,收缩量与水分降低量成直线关系,若操作不当,干燥过快,坯体极容易变形,开裂,造成干燥废品。等速干燥阶段结束时,物料水分降低到临界值。此时尽管物料内部仍是非结合水,但在表面一层内开始出现结合水。
降速干燥阶段,这一阶段中,坯体含水量减少,内扩散速度赶不上表面水分蒸发速度和外扩散速度,表面不再维持潮湿,干燥速率逐渐降低。由于表面水分蒸发所需热量减少,物料温度开始逐渐升高。物料表面水蒸汽分压小于表面温度下饱和水蒸汽分压。此阶段是排出结合水,坯体不产生体积收缩,不会产生干燥废品。当物料排水分下降等于平衡水分时,干燥速率变为零,干燥过程终止,即使延长干燥时间,物料水分也不再发生变化。此时物料表面温度等于介质的干球温度,表面水蒸汽分压等于介质的水蒸汽分压。降速干燥阶段的干燥速度,取决于内扩散速率,故又称内扩散控制阶段,此时物料的结构、形状、尺寸等因素影响着干燥速率。
2.3影响干燥速率的因素
影响干燥速率的因素有,传热速率、外扩散速率、内扩散速率。
(一)加快传热速率
为加快传热速率,应做到:①提高干燥介质温度,如提高干燥窑中的热气体温度,增加热风炉等,但不能使坯体表面温度升高太快,避免开裂,②增加传热面积:如改单面干燥为双面干燥,分层码坯或减少码坯层数,增加于与热气体接触面,③提高对流传热系数。
(二)提高外扩散速率当干燥处于等速干燥阶段时,外扩散阻力成为左右整个干燥速率的主要矛盾,因此降低外扩散阻力,提高外扩散速率,对缩短整个干燥周期影响最大。外扩散阻力主要发生在边界层里,因此应做到:①增大介质流速,减薄边界层厚度等,提高对流传热系数。也可提高对流传质系数,利于提高干燥速度,②降低介质的水蒸汽浓度,增加传质面积,亦可提高干燥速度。
(三)提高水分的内扩散速率
水分的内扩散速率是由湿扩散和热扩散共同作用的。湿扩散是物料中由于湿度梯度引起的水分移动,热扩散是物理中存在温度梯度而引起的水分移动。要提高内扩散速率应做到:①使热扩散与湿扩散方向一致,即设法使物料中心温度高于表面温度,如远红外加热、微波加热方式,②当热扩散与湿扩散方向一致时,强化传热,提高物料中的温度梯度,当两者相反时,加强温度梯度虽然扩大了热扩散的阻力,但可以增强传热,物料温度提高,湿扩散得以增加,故能加快干燥,③减薄坯体厚度,变单面干燥为双面干燥,④降低介质的总压力,有利子提高湿扩散系数,从而提高湿扩散速率,⑤其他坯体性质和形状等方面的因素。
3干燥技术分类
按干燥制度是否进行控制可分为,自然干燥和人工干燥,由于人工干燥是人为控制干燥过程,所以又称为强制干燥。
按干燥方法不同进行分类,可分为:
①对流干燥,其特点是利用气体作为干燥介质,以一定的速度吹拂坯体表面,使坯体得以干燥。
②辐射干燥,其特点是利用红外线、微波等电磁波的辐射能,照射被干燥的坯体使其得以干燥。
③真空干燥,这是一种在真空(负压)下干燥坯体的方法。坯体不需要升温,但需利用抽气设备产生一定的负压,因此系统需要密闭,难以连续生产。
④联合干燥,其特点是综合利用两种以上干燥方法发挥它们各自的特长,优势互补,往往可以得到更理想的干燥效果。
还有一些干燥方法,按干燥制度是否连续分为间歇式干燥器和连续式干燥器。连续式干燥器又可按干燥介质与坯体的运动方向不同分为顺流、逆流和混流:按干燥器的外形不同分为室式干燥器、隧道式干燥器等。
4 各瓷种所用干燥器特点
4.1 建筑卫生陶瓷干燥器
1恒温恒湿大空间干燥卫生洁具的坯体在微压之后水分为18%左右,此时强度低,不宜搬动,一般采取就地干燥的方法。一般厂家采用锅炉蒸汽加热的方法系统,它的特点是燃料成本低,可以形成一定的干燥气氛。同时缺点很多,如无横向空气流动;排湿功能差,干燥时间长;无通风系统,工人工作条件差。因此比较先进的“恒温恒湿系统”被采用。这种系统不需要改变原来的生产流程、生产工艺,还可以加速干燥速度,它的另一大特点是具有强制通风功能。这一系统也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如能源消耗大;参数滞后;干燥不同步等。尤其是近年来石膏模有变大趋势,那么坯体的干燥时间和要求就不一样,为了保证每一班的生产安排。石膏模的干燥成为生产安排的主要矛盾。在解决这一问题上采用密封式干燥系统,即石膏摸出坯后整个成型线密封,在这个小的空间内使用小型的恒温恒湿系统。
2热风快速干燥
快速干燥就是干燥气氛按坯体的不同及坯体干燥程度而变化,时刻保持最佳干燥气氛,提高干燥速度。温湿度自动调节快速干燥室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空间小,参数调整时响应快,精确度高;②可以根据坯体的情况,设定不同的干燥曲线;③工控机控制,自动化程度高,减少人为失误的因素,坯体干燥合格率高。这一系统由房体结构、热风炉、布风系统、搅拌系统、控制系统、湿度系统等六部分组成。
3蒸汽快速干燥
这里讨论的是蒸汽直接干燥,就是坯体出模后,沿轨道进入末端封闭的干燥室中,关闭干燥室后将蒸汽沿顶部的管道直接进入密封干燥室中,蒸汽在密室中膨胀降压,湿蒸汽由密室底部的管道排出回收。它的最大的优点是干燥快,正品率高。
4工频电干燥
就是将工频电(50Hz)通过坯体,由于坯体的电阻作用使得整个坯体均匀升温干燥,使达到了既升温又无温度梯度的目的。工频电干燥的缺点是干燥前的准备工作很麻烦,而且它只适合单件产品干燥。
4.2墙地砖干燥
墙地砖的坯体从压机出来后一般都是由窑炉的余热来进行干燥,但随着产品的规格尺寸越来越大,最大达1.2×2mm,甚至更大,厚度越来越厚,从8mm增大到60mm,靠窑炉的余热已经不能满足干燥的要求。而且随着产品的高档化、色彩多样化,对窑内的气氛的控制要求越来越精确和严格,用余热来干燥坯体时,干燥段的调整会引起窑内气氛的变化,甚至增加窑炉烧成燃料的消耗,有的增加1-2吨燃料。于是便出现了立式干燥器、干燥窑、多层干燥窑等。
1立式干燥窑
它是应用比较广泛的干燥设备,它占地面积小,干操小规格的墙地砖,具有较好的效果。
2干燥窑
干燥窑是直接加在烧成窑之前,外观上是窑炉的一部分(称为预热带)或是在窑的旁边独立建造一条长宽相当的干燥窑。坯体从压机出来或施釉后出来直接进入干燥窑干燥,干燥完坯体直接进入预热带或经传动进入烧成密进行烧成。它由热风炉、布风系统、窑体结构三个部分组成,干燥窑热利用率好的一般只采用烧成窑的热风基本上能满足干燥要求,有的差一点或要求干燥水分低一点的,除了用烧成密的热风外,还需要另外烧热风炉,每天消耗燃料2~3吨。
3多层干燥窑
随着技术的进步,坯体中含水率越来越低,干燥过程需将含水率从8%降低到1%,使用一般干燥窑不能达到这个目标。多层干燥窑就能解决这个问题。它是由窑头排队器,窑尾收集器及若干干燥单元组成,每个单元都是独立的,它们的温度、湿度调节,通风量调节,单独由热风炉。它的优点是:足够的干燥时间;外表面积小,散热损失小;出风口贴近砖面。干燥强度高;调节温度时通风量不会受到影响,因此热风吹过砖坯表面的速度及范围都不会因温度的调整而变动,但是多层干燥窑的调控相对比较困难,特别是窑宽增加,无法保证窑内温度的均匀,引起干燥效果不一。
4.3日用陶瓷干燥
日用陶瓷干燥与卫生陶瓷或墙地砖坯体的干燥不同,其具有的特点是:①坯体的种类繁多、数量大、尺寸小、形状复杂。变形和开裂是最常见的两种缺陷:②生产工艺过程中常常要拌入脱模、翻坯、修坯、接把、上釉等工序而成为流水作业完成。因此日用瓷的干燥主要使用链式干燥器。根据链条的布置方式可分为:水平多层布置干燥器、水平单层布置干燥器、垂直(立式)布置干燥器。
5远红外干燥技术
红外辐射干燥技术越来越受到各行各业人们的重视,在食品干燥、烟草、木材、中草药、纸板、汽车、自行车、金属体烤漆等方面发挥很大作用。此外,远红外干燥也被应用于陶瓷干燥中。大部分物体吸收红外线的波长范围都在远红外区,水和陶瓷坯体在远红外区也有强的吸收峰,能够强烈地吸收远红外线,产主激烈的共振现象,使坯体迅速变热而使之干燥。且远红外对被照物体的穿透深度比近、中红外深。因此采用远红外干燥陶瓷更合理。远红外干燥比一般的热风、电热等加热方法具有高效快干、节约能源、节省时间、使用方便、干燥均匀、占地面积小等优点,从而达到了高产、优质、低消耗的优良效果。
据陶瓷厂生产实践证明,采用远红外干燥比近红外线干燥时间可缩短一半,是热风干燥的1/10,成坯率达90%以上,比近红外干燥节电20~60%[1]。郑州瓷厂对10寸平盘进行远红外干燥技术实施,结果证明,生产周期提高一倍,通常干燥时间为2.5~3小时,缩短为1小时,成本低、投资小、见效快、卫生条件好、占地面积小。远红外材料的研究近年来很活跃,而且取得了很大进展,在各行各业也有很多成功应用的例子,为什么在建筑卫生陶瓷的干燥线上却少有人问津呢?
6微波干燥技术
微波是指介于高频与远红外线之间的电磁波,波长为O.001—1m,频率为300-300000MHz。微波干燥是用微波照射湿坯体,电磁场方向和大小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使坯体内极性水分子随着交变的高频电场变化,使分子产生剧烈的转动,发生摩擦转化为热能,达到坯体整体均匀升温、干燥的目的[2、3、4]。微波的穿透能力比远红外线大得多,而且频率越小,微波的半功率深度越大。微波干燥的特点:
(1)均匀快速,这是微波干燥的主要特点。由于微波具有较大的穿透能力,加热时可使介质内部直接产生热量。不管坯体的形状如何复杂,加热也是均匀快速的,这使得坯体脱水快,脱模均匀,变形小,不易产生裂纹。
(2)具有选择性,微波加热与物质的本身性质有关、在一定频率的微波场中,水由于其介质损耗比其它物料大,故水分比其它干物料的吸热量大得多;同时由于微波加热是表里同时进行,内部水份可以很快地被加热并直接蒸发出来,这样陶瓷坯体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经加热而脱模。
(3)热效率高、反应灵敏,由于热量直接来自于干燥物料内部,热量在周围介质中的损耗极少,加上微波加热腔本身不吸热,不吸收微波,全部发射作用于坯体,热效率高。
微波加热设备主要由直流电源、微波管、连接波导、加热器及冷却系统等几个部分组成微波加热器按照加热物和微波场作用的形式可分为驻波场谐振加热器、行波场波导加热器、辐射型加热器、慢波型加热器等几大类。
6.1微波干燥在日用陶瓷中应用
湖南国光瓷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根据日用陶瓷的工艺特点,设计了一条日用陶瓷快速脱水干燥线用于生产中,实践证明,与传统链式干燥线相比,成坯率提高10%以上,脱石膏模时间从35~45分钟缩短到5~8分钟,使用模具数量由400~500件下降致100~120件,微波干燥线所占地面积小,生产无污染.其效率式链式干燥的6.5倍,除了可大量节约石膏模具外,与二次快速干燥线配合使用,对于10.5寸平盘总干燥成本可下降350元/万件[5]。
6.2微波干燥在电瓷中的应用
辽宁抚顺石油化工公司,李春原对电瓷干燥工艺采用微波加热干燥技术、重量鉴读控制技术、红外测温鉴读控制技术,对复杂形状的电瓷进行干燥,与常规蒸汽干燥方法相比较,可提高生产率24~30倍,提高成品率15%~35%,相同产量占地面积仅是现有工艺的二十分之一左右,可大幅度地提高经济效益。这对建筑卫生陶瓷、墙地砖等一些异型产品的干燥可提供借鉴。
6.3多孔陶瓷的干燥多孔陶瓷由于具有机械强度高、易于再生、化学稳定性好、耐热性好、孔道分布均匀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并被广泛应用于化工。环保、能源、冶金、电子、石油、冶炼、纺织、制药、食品机械、水泥等领域。作为吸声材料敏感元件和人工骨、齿根等材料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由于多孔材料成型时含水分较多,孔隙多,且坯体内孔壁特别薄,用传统的方法因加热不均匀,极难干燥,加之这些多孔材料导热系数差,其干燥过程要求特别严格,特别是用于环保汽车等方面的蜂窝陶瓷,干燥过程控制不好,易变形,影响孔隙率及比表面积。微波干燥技术已成功地应用于多孔陶瓷的干燥,其能很容易地把坯体的水分从18%~25%降低到3%一下,降水率达到0.7~1.5kg,大大缩短干燥时间、提高成品率。我们亦把微波干燥应用于劈开砖的温坯干燥,效果亦非常明显。
7展望
微波加热虽然有许多优点,但其固定投资和纯生产费用较其它加热方法为高,特别是耗电较多,使生产成本增加;微波在大能量长时间的照射下,对人体健康带来不利影响,微波加热是有选择性的。因此单独采用微波干燥或对流干燥都有它们的优劣之处。如果综合两者将会使两种方法的优点得到充分的发挥。即在快速干燥室内,增加微波发生器。在坯体的升温阶段,微波发生器以最大功率运行,在很短的时间内使坯体温度升高。然后逐渐减少微波功率,而热风干燥以最大强度运行,这样总的加热时间将减少50%,总能耗并没有增加,而且坯体合格率高。而且,我们应该尽可能使微波炉结构设什合理,防辐射措施得当,可使微波辐射减至最小,对人体完全没有影响[6]。所以为了更好地发挥微波技术的优点,除了采用混和加热或混合干燥技术外,加强完善陶瓷材料与微波之间的作用机理的研究,加强陶瓷材料的介电性能、介质消耗与微波频率及温度关系的基础数据试验,及完善微波干燥的工艺及设备,使这一技术委陶瓷行业服务。
1、陶瓷餐具制作方法分为釉上彩、釉下彩、釉中彩3种。釉上彩工艺相对简单,因此价格也相对低廉。陶瓷碗碟中存在的铅、镉等“毒素”主要来源于釉上彩的颜料。彩釉中的铅、汞、镉等都是对身体有害的元素。镉溶出量超标可导致人体镉中毒,引起肺疾病;而铅溶出量超标则可导致人体铅中毒,轻者表现为易怒、没有食欲、性格改变、腹痛,重者会导致肾衰、反应迟钝、痛风、周围神经系统病等。对儿童而言,铅中毒后危害尤为严重,轻则影响大脑发育,重则引起颅内压升高、呕吐、痉挛等。
2、使用不合格陶瓷产品时,有害物质会溶出,随着食物进入人体,时间一长,会引起慢性中毒。釉上彩陶瓷中铅化合物能被酸渗解,当食物与画面接触时,铅就可能被食物中的有机酸渗解出来。另外,陶瓷制品中若含有害成分,在600℃—800℃高温下可能溶出,因此在使用微波炉时,劣质瓷器中的有害物质也会大量溶出。
选购陶瓷注意事项:
1、要选择正规厂家的产品,切不可贪便宜购买没有正式生产厂家的劣质产品。国家规定,将陶瓷餐具置于4%的醋酸中浸泡,铅的溶出量不得大于7毫克/升,镉的溶出量不得大于0.5毫克/升。目前正规生产厂家的产品基本都能符合这一要求。
2、购买时要注意看餐具的成色,用手触摸餐具表面,看内壁是否光洁;用鼻子闻是否有异味;不要购买颜色过于鲜艳的陶瓷餐具。为使色彩鲜艳,厂家会在釉彩里加入一些重金属添加剂,因此,颜色越鲜艳的餐具,重金属就越容易超标。
3、应购买原料、工艺控制比较严格的釉中彩、釉下彩餐具;新餐具在使用前用沸水煮5分钟,或者用食醋浸泡2—3分钟,以溶出餐具中的有毒物质。
按产品类型:抛光砖、仿古砖、瓷片、全釉、水晶抛光砖、微晶石、劈裂砖、方砖(文化砖)。利与弊:
1.安全优势。软瓷技术产品完全克服了瓷砖、马赛克等脱落伤人的安全隐患,特别适用于高层建筑外墙饰面材料和外墙外保温系统。
2.表达优势。软质陶瓷材料可以随意造型,突破了传统瓷砖造型的局限性。软瓷技术产品具有国内外所有建筑材料的集成能力。
3.瓷砖易碎,不适合所有场合。扩张数据:如今,瓷砖已成为家庭生活的“刚性需求”。它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在现代生活中扮演着“美容师”的角色。“大理石栩栩如生、陶瓷砖性能优越”的大理石砖,在质地、色彩、质感、手感、视觉效果等方面充分实现了天然大理石的栩栩如生效果,装饰效果也远优于天然石材,受到消费者的广泛青睐。
4.瓷砖一般有五种类型:抛光砖、釉面砖、全身砖、玻化砖、陶瓷锦砖、抛光砖。因此,抛光砖的名称是指整个砖体抛光后形成的瓷砖。与整体砖相比,抛光砖应更明亮、更白。抛光砖的硬度相对较高,一般不耐磨。此外,抛光砖结合渗花技术可以生产各种类型的瓷砖。抛光砖有多种,如微粉、渗花、多管布等。抛光砖用途广泛。它们不仅可用于厕所和厨房,也可用于其他地方。釉面砖和釉面砖也很容易理解,即有釉面砖。与抛光砖相比,釉面砖具有更丰富的色彩和图案,防污能力更强。然而,耐磨性并不比抛光砖好,因为表面是釉面。
从原料来看,釉面砖可分为陶瓷和瓷器,光泽可分为哑光和光亮。如果要装饰厨房,建议选择明亮的釉面砖而不是哑光砖,因为砖表面的油污很难清除。出去不难,琉璃砖更适合浴室。全身砖全身砖没有上釉。之所以命名,是因为正面和背面的材质相同。一般来说,整体砖更耐磨,但颜色不如釉面砖丰富。还有防滑型、抛光型和渗花型。它通常适用于大厅和走廊等地面,很少有人会在墙上使用。玻化砖玻化砖是一种砖状玻璃,这是事实。它由石英砂和泥浆按一定比例制成,最后抛光。它看起来像玻璃一样光滑明亮。它也是最硬的砖。
玻化砖具有吸水、边缘平直、弯曲、耐酸碱等优点。它显然也有缺陷。灰尘和油渍很容易渗入,不耐灰尘。因此广泛应用于客厅、卧室、走道等场所。陶瓷锦砖又称马赛克,具有形状小、颜色多样、耐磨、耐酸、耐碱、耐磨、不透水等特点。它被广泛使用。按材质可分为陶瓷马赛克、大理石马赛克和玻璃马赛克。由于其体积小,颜色多样,非常适合小面积、墙壁和地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