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识别景德镇瓷真伪?
首先是是认真试。一试陶瓷敲起来的声音,景瓷"声如磬",轻轻一敲就会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二试陶瓷是否够硬,景瓷都是高硬度瓷,用金属工具在陶瓷上一划,应该毫无痕迹;如果留有划痕,那多半是冒充景瓷的劣质瓷。三试导热速度。景瓷是高密度瓷,比其他瓷器更厚重,导热速度较慢。因此可倒入温度较高的热水一试,若是景瓷,容器周身温度变化不大,否则容器周身会很快发热。
其二是选择景瓷先要仔细看,景德镇陶瓷的釉面白里泛青。如果是白中透着乳黄或其他杂色,那八成就是质量低劣的瓷器。同时,还要看陶瓷外观是否有缺陷,如开裂、斑点、欠釉、着色不均等。
第三,也是很关键的一条,买下瓷器后立即刮开证书封三下方的***,拨打800免费查询电话,一问就知晓答案。
第四就是看证书。为加强对景德镇陶瓷艺术作品著作权的保护,防止假冒名人名作的现象发生,景德镇市陶瓷协会专门印制了A、B两个不同版本的《景德镇艺术作品证书》,对具有***工艺美术大师以上职称者的作品,统一配发此证书,并实行一品一证
自古以来,流传的景德镇瓷器特点都是: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磐。这通俗的解释就是瓷胎白,釉质莹润,声音清脆,胎体够薄。。这些都是传统的景德镇名瓷特色,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各地商业文明的交流,再加上景德镇自古就是陶瓷集散中心,汇集华夏各地瓷商,出现各地瓷器也不为奇。
只是,当今社会对于知识产权和商业文明的不尊重,导致了本该是“在景德镇卖的外地瓷”却变成了“在景德镇产的外地瓷”。
如何分辨正宗景德镇的瓷器——
一、首先,我们需要知道正宗的景德镇瓷器的特点是什么?
景德镇瓷器的特点主要就是高温烧制,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瓷器效果: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磐;
二、其次,实际比较过程中有何具体办法?
虽然现代工艺的发展使得各地瓷器越来越难分辨,但还是有一些办法能尽量分辨出来。
1、景德镇通常为高温瓷器,这使得景德镇瓷器的色泽更亮,而外地瓷器通常为了降低成本,采用的是中低温烧制瓷器,色泽偏暗。
2、同样是白瓷,景德镇的瓷器烧制出来,胎体有晶体感,而德化等地瓷器更像是粉状,从碗底没上釉的地方可比较。
3、景德镇的青花瓷通常情况下,坯胎更泛青,而不是纯白。
4、看瓷器包装,是不是景德镇陶瓷企业的。
5、正宗的景德镇瓷器价格不可能很低廉,过于低价的瓷器就不用浪费时间比较了。
1。很多精美的图案实际上是“贴纸的”:事先印好,贴于瓷器上再烧出来。这点极好辨别:取两个瓷器比照,若无丝毫差别就是贴纸的(专业术语,我也不大清楚。这是老公的同学的通俗说明。他在景德镇的最大的瓷器厂做厂长。)这种价格较低。手绘的价格较高。
2。手绘瓷器:一般只有多年的老师傅,才可能拥有高超的技术,绘出来的是精品。也就是说,年轻人的绘画,书法功底不行。所以真正干得好的,一般都在四十岁以上。相应于各行各业的等级证书,陶瓷业也有等级证书。好的作品都会有作者的证书,并且是不可重复的作品。
3。书法和绘画只是保证瓷器成功的初步。上釉,烧制等等都控制好了,才能做出好东西。有时就是同一窑里的作品,也不一定都是精品。爱惜名誉的作者,通常只会把好作品才附上自己的证书。虽然有时可以侥幸得到有作者印鉴,但没证书的作品,像你我不懂瓷器的外行,最好也不要买,以免判断失误而亏损。
下面是我搜索到的鉴别瓷器的方法:
买瓷器,最简单最好的鉴别方法,是拿起瓷器轻轻敲敲,听发出的声音是否清脆、响亮、悦耳。如果是,这就表示是优质的瓷土制造的瓷器,质量良好;假如敲瓷器时发出的声音粗重,甚至沙哑,就是用劣质的瓷土制造的瓷器,其质量甚差,甚至已有裂痕。
另一种方法,是将瓷器放在较强的灯光下或阳光下观察,可以看质地是否细致均匀及有无裂痕。
瓷器的外表,可以上釉和绘画。瓷器绘画上釉,可分“釉上彩”和“釉上彩”和“釉下彩”两种。所谓“釉上彩”,是在已经高温烧成的瓷器的表面上,画上彩色图案,再经低温窑的烧制,使颜色和釉熔化在一起。日常用的碗碟绝大多数都是釉上彩瓷器。所谓“釉下彩”瓷器,则是在瓷坏上先绘好彩色画,然后上釉,再放进窑内高温烧成。由于它是先画后烧,彩色画是在釉的下面。受到了釉层的保护,故即使经常洗擦,其彩画亦不易裉色。由此可见,“釉下彩”比“釉上彩”档瓷更高。
在琳琅满目的日用陶瓷制品中,怎样选购呢?首先,根据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来决定购买档次,其次再从外表挑选出自己喜爱的花色品种。从自己选定的造型和花色品种中,一件件里外查看,看表面是否破损、光滑、有无斑点、气泡。然后把瓷制品放在手掌上,用手指或小物件轻轻敲几下。如声音清脆,说明质量好;如声音沉闷或沙哑,则表明破损或没有烧好,是劣质品。看外形是否周正,把瓷制品放在平面上观察,要求平稳且变形小。看装饰花面是否美观大方、和谐,挑选有金、银装饰的瓷器时,还要用手擦一擦,看是否减色脱金。选购成套陶瓷制品时,要看每件的釉色、画面、光泽、式样是否一致匀称、协调。薄胎陶瓷制品在太阳光或灯光下照看,要有透明感,既薄又轻,且厚度均匀。微波炉用瓷必须选用标注“微波炉用”字样的制品,以免在使用中发生炸裂。釉下彩、釉中彩陶瓷制品画面鲜艳、光亮、柔和、永不褪色,价格虽贵一些,但档次高,家庭使用显得高雅。尽量选购名牌大厂家的产品,因为这些厂家有严格的检测手段和标准,铅镉溶出量严格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标准以下,对人体无害。日用陶瓷制品的安全性个别报刊曾登载过“日用陶瓷炊具和餐具析出有害人体健康的铅和镉,不能盛食物,不能用来煮食物”等误词。人所共知,日用陶瓷制品主要由矿物原料组成,并经1000℃~1400℃煅烧而成,形成的新矿物组成是稳定的,使用过程中不会有铅镉析出。即便用陶瓷锅在明火上熬汤煲粥时,水也只能达到沸腾温度。日用陶瓷餐饮具铅和镉毒素主要来自釉上面的纹图案, 这种花纹图案是通过在制品白坯(于1200℃左右煅烧后)上再贴花纸和手工加彩并经烤烧而成的。当烤烧温度超过750℃时,铅、镉已基本挥发掉,故也不存在毒害问题。当然,我们不排除有粗制滥造的陶瓷贴花纸和颜料含有超标的铅和镉,从而使陶瓷餐饮具的有害物质超过国家标准要求。一般说来,日用陶瓷的杯、碗、壶类产品与食品、饮料的接触部位是没有花纹的。盘碟类产品在盛装食物部位有花纹图案,为慎重起见,应尽量选购花纹少而在边沿处的产品,或无图案的白坯。不要用满布花纹的广彩或粉彩盘碟,因为这是陈列装饰瓷制品,禁止装盛食物。
鉴定景德镇窑单色釉要点如下:
①形制工整与否?
②施釉是否匀净?
③足端露胎线是否圆?
④釉脚线是否齐平?
⑤款字落笑是否端整?
⑥坯体瓷质是否凝重?
如果是鉴定青花、五彩、粉彩、釉里红等彩绘瓷仍要看其画笔是否洒脱自然,还是拘谨凝滞?
再介绍几个专业术语:
青花——是以钴为呈色剂,在釉下绘出各种纹饰图案的釉下彩瓷。
白地青花——是青花瓷的基本特征,而不同时期的青花瓷又各具特色。永乐、宣德青花浓艳凝重,成化、弘治青花柔和淡雅,嘉靖、万历青花鲜艳泛紫,康熙青花色分五彩。至此,青花瓷的发展达到顶峰。
永乐、宣德时期是我国青花瓷生产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绘制纹饰图案所用的青花色料是进口的苏尼勃青。由于这种原料含锰低,故能烧出宝石蓝般鲜艳的色泽,较高的含铁量又形成了点点黑斑,与浓艳的蓝色纹饰相映成趣,这种凹陷的黑斑,是永、宣青花瓷的主要特征,后人难以模仿。
釉里红——是以铜为呈色剂,在釉下绘出各种纹饰图案的釉下彩瓷。
白地红花的釉里红产品,其烧制工艺与青花瓷相似,但由于铜需要在还原气氛中才能烧成红色,这比青花瓷的生产又增加了难度,明清景德镇工匠成功地掌握了这一项烧制技术,生产出多种釉里红产品。
单色釉——是指单一色彩的釉。明清两代烧制瓷器使用的最基本的釉是无色透明釉,只有熔人某种化学元素,且在不同的气氛、温度下,釉才会呈现不同的色彩。根据其制作工艺的区别,单色釉又可分为高温单色釉和低温单色釉两大类。
2、鉴别陶瓷的好坏要遵循“一听二看”的原则。
所谓听是指拿起瓷器轻轻敲敲,听发出的声音是否清脆、响亮、悦耳。如果是,这就表示是优质的瓷土制造的瓷器,质量良好;假如敲瓷器时发出的声音粗重,甚至沙哑,就是用劣质的瓷土制造的瓷器,其质量甚差,甚至已有裂痕。
其次看很重要,要仔细反复看。陶瓷上的图案或雕刻上的花纹应完整、统一、清晰、牢固,勾画的装饰金、银线,应粗细一致,光亮美观,如以手帕用力猛擦也擦不掉。单色产品应颜色均匀、色泽一致。不能出现色脏、缺釉、气泡等明显缺陷。
1、选择景瓷首先要仔细看,景瓷素有"白如玉"的美誉,指的就是釉面白里泛青。如果是白中透着乳黄或其他杂色,那八成就是质量低劣的瓷器。同时,还要看陶瓷外观是否有缺陷,如开裂、斑点、欠釉、着色不均等。
2、其次是认真试。一试陶瓷敲起来的声音,景瓷"声如磬",轻轻一敲就会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二试陶瓷是否够硬,景瓷都是高硬度瓷,用金属工具在陶瓷上一划,应该毫无痕迹;如果留有划痕,那多半是冒充景瓷的劣质瓷。三试导热速度。景瓷是高密度瓷,比其他瓷器更厚重,导热速度较慢。因此可倒入温度较高的热水一试,若是景瓷,容器周身温度变化不大,否则容器周身会很快发热。
3、第三就是看证书。为加强对景德镇陶瓷艺术作品著作权的保护,防止假冒名人名作的现象发生,景德镇市陶瓷协会专门印制了A、B两个不同版本的《景德镇艺术作品证书》,对具有高级工艺美术大师以上职称者的作品,统一配发此证书,并实行一品一证。
4、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条,买下瓷器后立即刮开证书封三下方的银粉,拨打800免费查询电话,是"足赤真金"还是"破铜烂铁",一问便知。
二、景德镇陶瓷中的假冒产品:景瓷中容易被假冒的大多是雕塑瓷,由于雕塑瓷做好母样后可进行批量生产,容易被造假者仿制;而釉上、釉下等彩绘装饰瓷,必须一件一件来做,比较费工夫,所以造假者较少仿制。在四大传统景瓷中,青花玲珑和高温颜色釉一般假冒较少,但青花和粉彩假货较多,应提高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