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陶瓷砖 > 正文

怎样鉴别江西景德镇瓷器的真假

害羞的煎饼
稳重的钻石
2023-03-30 09:22:00

怎样鉴别江西景德镇瓷器的真假

最佳答案
秀丽的电灯胆
包容的未来
2025-08-24 08:05:53

景德镇市陶瓷协会秘书长欧阳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醒消费者,不管是在当地的陶瓷市场,还是不远千里到瓷都景德镇选购景瓷,千万要警惕陶瓷市场的三大陷阱。 陷阱一:外地制瓷假冒景德镇制瓷。不法分子往往抓住消费者喜爱景德镇制瓷的心理,用一些低劣的外地瓷与景德镇陶瓷混杂在一起销售。不少消费者因为一时难辨真伪,上当受骗,买了伪劣的"景德镇制瓷"。 陷阱二:利用假证书将低档次陶瓷冒充高档次陶瓷销售。由于档次稍高的景瓷一般都配有作者照片及签名的证书,不法分子就常常擅自印制一些子虚乌有的假证书,用来蒙骗消费者,如"景德镇艺术陶瓷名人名作证书"、"景德镇陶瓷艺术大师名作证书"、"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作品证书"等等,鱼龙混杂,真假难辨。 陷阱三:随意拔高作者的身份,以抬高陶瓷的身价。为了欺骗消费者,不法分子常常会对作者的简介、学历、职称、获奖作品等内容任意拔高,随意编造。明明是民间艺人,在证书上摇身一变却成了高级工艺美术大师;明明是市级工艺师,最后却变成了省级高工。鱼目混珠,牟取暴利。 欧阳景秘书长还提醒说,不少瓷器作品证书上记载的职称和荣誉根本就不是作者本人的,而是作者师傅的,甚至是师傅的师傅的。不法分子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凭空抬高瓷器的价值,牟取暴利,消费者一定要提高警惕。 识别景瓷 四个绝招 那么,普通消费者怎样才能拥有"火眼金睛",在众多的瓷器制品中买到货真价实的景德镇制瓷呢? 景德镇市陶瓷协会市场部部长刘晓毛介绍说,购买景瓷,最好选择青花、青花玲珑、粉彩、高温颜色釉等4种传统瓷器。它们共同的特点有三个:首先是底款图案清晰,器形规整;其次是瓷化程度高,釉面光滑,敲打的声音清脆;最后是釉面白里泛青,色彩均匀。 具体来说,选择景瓷首先要仔细看。景瓷素有"白如玉"的美誉,指的就是釉面白里泛青。如果是白中透着乳黄或其他杂色,那八成就是质量低劣的瓷器。同时,还要看陶瓷外观是否有缺陷,如开裂、斑点、欠釉、着色不均等。 其次是认真试。一试陶瓷敲起来的声音,景瓷"声如磬",轻轻一敲就会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二试陶瓷是否够硬,景瓷都是高硬度瓷,用金属工具在陶瓷上一划,应该毫无痕迹;如果留有划痕,那多半是冒充景瓷的劣质瓷。三试导热速度。景瓷是高密度瓷,比其他瓷器更厚重,导热速度较慢。因此可倒入温度较高的热水一试,若是景瓷,容器周身温度变化不大,否则容器周身会很快发热。 第三就是看证书。为加强对景德镇陶瓷艺术作品著作权的保护,防止假冒名人名作的现象发生,景德镇市陶瓷协会专门印制了A、B两个不同版本的《景德镇艺术作品证书》,对具有高级工艺美术大师以上职称者的作品,统一配发此证书,并实行一品一证。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条,买下瓷器后立即刮开证书封三下方的银粉,拨打800免费查询电话,是"足赤真金"还是"破铜烂铁",一问便知。 刘晓毛称,景瓷中容易被假冒的大多是雕塑瓷,由于雕塑瓷做好母样后可进行批量生产,容易被造假者仿制;而釉上、釉下等彩绘装饰瓷,必须一件一件来做,比较费工夫,所以造假者较少仿制。 在四大传统景瓷中,青花玲珑和高温颜色釉一般假冒较少,但青花和粉彩假货较多,应提高警惕。

最新回答
积极的灰狼
传统的战斗机
2025-08-24 08:05:53

没有这种说法。

这样子和你说吧,景德镇瓷器的好处在:

1.历史悠久,窑火绵延了千年,那里有浓厚的陶瓷文化,也就是瓷魂;

2.景德镇的瓷器都是选自高岭土,而这种土在其他任何地方都是没有的,可谓是称作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

3.景德镇的瓷器的窑火温度很高,相对于潮州瓷来说,景德镇的瓷器烧制时的温度是相当高的,平均窑温有几千摄氏度呢(通常呢,只有高档瓷才会使用高温窑火)

4.很官方但也很真实的说法:造型优美,品种繁多,装饰丰富,风格独特;瓷质: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

5.任何的瓷器的加工,都是熟练的陶瓷工人逐一的精细完成的,这是个耗时又耗力的过程。

单纯的心锁
风中的鸡
2025-08-24 08:05:53

民国年代产品,江西黄礼和稍有名气,真品有收藏价值的。

人名款主要以瓷器的拥有者、绘制者、建造者等人的姓名作为款识。把绘画作为瓷器装饰的粉彩瓷器,是民国瓷的重要品类,绘瓷名家的人名款常见于这些瓷器之上。

据《景德镇陶瓷史稿》记载:“民国十七年景德镇彩瓷业有一千四百五十二户。”

文静的咖啡
愤怒的自行车
2025-08-24 08:05:53
 1、青花器的特点是纹饰层次多,画面满,清晰和严谨,繁而不乱。

2、在器物图案体裁上常以花草山水、人物等做纹饰,花草、山水、人物的绘画手法生动活泼,笔法挥洒自如,不但流畅而且多样化。

3、

“青花瓷”在图案绘画填色手法上所呈现出的留白空间特点成为元代“青花瓷”最显著的特色。

4、辨别

“青花瓷”的真伪要从瓷器胎质及声音加以考证。一般元代“青花瓷”真品在敲打器物声音上前者清脆、有震手之感,而后者则声音坚硬,钢化成度高。

5、在绘画手法上,真品笔法流畅、洒脱形象、生动活泼。而仿品追求形似及纹饰,故呈现出笔法生硬滞涩,毫不流畅洒脱。

粗暴的狗
个性的书包
2025-08-24 08:05:53
景德镇的瓷器卖的便宜,就会赔钱。

景德镇是做高温瓷,烧到1300度,这种瓷器品质肯定会更好一些,但成本也上去了。光燃料费就要比做低温瓷的德化、潮州成本高一截……

为了降成本,景德镇人也“扭扭捏捏”努力过,从烧煤改成烧煤气,但思想上不从“贵族”的姿态下放到“平民”的身段的,终究是治标不治本。

到十大瓷厂倒闭,几十万制瓷工人狼狈下岗,改革开放之后的景德镇人始终都没搞出过“价廉物美”的便宜货。

这叫命。

用景德镇本地人的话讲就是,90年代十大瓷厂的倒闭,宣布了景德镇上一代制瓷人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从那以后景德镇的制瓷又回到了全手工的小作坊。

这么一来,成本就更高了,就更不可能生产便宜的瓷器了。

不过也是应了老子那句“因祸得福”,冥冥之中造就了景德镇现在在中国高端茶器市场遥遥领先的竞争力。

说到“价廉物美”,玩过茶器的朋友都会知道。

几十块买个德化的杯子,就已经很漂亮了。但是100元以内买个景德镇的杯子,大概率是“惨不忍睹”。

不是景德镇做不好,而是一分价钱一分货,用了差的人。

全手工,只要愿意投入成本,景德镇不缺能工巧匠,做得好,上限是“巧夺天工”。

纯手工这玩意,用差的人,追求数量多、成本低,其代价必然是质量直线下滑。

工业化的优势是稳定性。

也就是说,工业瓷,做得再差,也差不到哪里去……

但是手工不一样,做的好可以没上限。但是做到差,差起来也根本找不到下限。

一.没有土壤,就没有高端工艺

台湾有一个窑口,在大陆曾经红极一时。

至于具体是什么窑口,因为下面谈的都涉及商业机密,仙人不想收律师函,就不点名了。

故事可以讲。但是拆台,损人不利己的事,我们不能做。

话说有一年,这个台湾的窑口出一款高端的茶杯,惊为天人。

其货供不应求,一度被炒到了天价。

然后,在景德镇的一次圈内从业聚会上,有一个制瓷高手在上手实物之后就泛起了疑惑:

按理说,台湾做不出这样的东西……

说来也巧,仙人的一个朋友也在现场,他是媒体人,即不知道里面的道道,也充满好奇心,于是就问了这个制瓷高手一个问题:

为什么这么说,难道台湾就不会出现一个改变时局的天才吗?

制瓷高手叹息到:

高端手工茶器有那么多工序,哪有出现一个天才就能把问题统统都解决的。

我们景德镇能把瓷器做好,不是因为冒出了多少个天才。而是因为有这片十几万人手工制瓷的土壤。

十几万人都在参与这个事情,几千上万人都在做同一个工序……

潜移默化的技术升级迭代是非常可怕的。

这种升级迭代,是一个天才单打独斗,或者由几个人、几十个人形成的一个工场、圈子是无法比拟的。

道理很简单,做的人多了,竞争激烈了,才会出现巨大的进化效应。

因为有十几万人制瓷,才有景德镇几千个制瓷高手的诞生,这就叫做土壤。

一个地方若没有这样的土壤,再牛逼的天才也孤掌难鸣。

他可能能把七十二道工序中的一道工序做得如火纯青。但全部搞定,到做出一个极高造诣的瓷器作品。

不现实啊……

台湾做瓷器从上世纪末开始的,没有历史和传承,现在也没有形成巨大的产业。

你说有土壤吗?

仙人的这位朋友也是个有心人。

听过这番话之后,他立马推测这家台湾窑口做的这批瓷器可能就是景德镇找窑口代工了……

于是开始耐心搜寻起来……

果不其然,他找到了。事后意洋洋地跟仙人显摆:

“那个几万的杯子,你如果想要,在景德镇我可以几千帮你搞定!”

一个东西为什么卖的贵?

有人说是成本。但成本高,卖的贵不一定有市场……

要不景德镇十大瓷厂也倒闭不了。

但是东西好,好到其它地方做不了、做不过,就肯定是一个原因。

二.穿越千年的共识

景德镇也不是所有茶器都可以卖得很贵……

很多景德镇陶瓷学院毕业的大学生在景德镇创业,开工作室。也做瓷器,也卖茶器。

东西非常好,还有年轻人那独有的想法和创意,但就是很难卖出价格。

为什么?

答案是没有“共识”,没有形成玩家市场。

景德镇产的茶器,只要是卖得贵的,不管是圈内所谓的创新,还是仿古,本质都是仿古。

本质,卖的都是老祖宗留下的文化,赚的都是景德镇底蕴的钱。

市场也愿意为这份底蕴埋单。

不管是90年代就到景德镇定制茶器的日本人、韩国人、香港、台湾人,还是进入21世纪之后,富起来之后的咱们大陆人。

这份底蕴是什么呢?

是元明清三代御窑,是500年的中国第一。不仅代表了皇帝的审美,更反应了中国古代精英、中国古典文化的审美。是曾经的中国人,对于瓷器之美最极致,最不计代价的追求。

光一个青花,我们就可以聊很久:

元青花的凝重,永宣青花的浓艳,成化青花的淡雅,嘉万青花的幽菁、康熙青花的青翠,是雍乾青花的庄重,是王步青花的惊为天人……

每一个青花的小小分支,背后都有一大堆精品瓷器陈列在全世界的最知名的博物馆,在全球各地收藏家手里爱不释手,每个经典瓷器的背后,又是一个个旷世传说的口口相传。

有共识,有粉丝,就有天然的市场。

上世纪90年代中叶,十大瓷厂倒闭,很多人以为山沟沟里的景德镇人从此就要挨饿了。

结果没过多久,景德镇日韩粉丝就来了,他们有的拿着实物过来,想仿一批分享给圈内好友。有的的拿着博物馆里的照片,没法拥有真品,就来景德镇找人做一个仿品过过瘾。

于是,就形成了现在景德镇繁华的仿古瓷市场的雏形。

再后来,又来了香港人、台湾人,以及富起来的大陆本土人。

景德镇的茶器市场很特殊,跟德化、潮州不一样,它不是因为要喝茶,所以去买杯子。

而是先买了杯子,喝了茶,但是总觉得手上的杯杯罐罐缺了点什么。

或许,就是味道吧。原来的已经体现不了自己的审美和身份了,于是再去景德镇找点好的,有味道的,跟古代的皇帝和权贵同款的……

刘益谦几个亿拍到鸡缸杯之后,第一件事就是用来喝茶。

刘大佬说,想沾沾古代皇帝妃子的仙气。

你看,这跟现在饭圈有什么不一样?

你看,景德镇的窑口,难道做的不就是粉头的生意?

粉丝们迷上了祖上的某个明星的东西,那我就给你做出来。为了更加实用,我们再结合喝茶的场景,让你在生活中体验这份不一样的尊贵和享受。

当然,也不是说大刀阔斧创新的东西就一定卖不上去,卖不出价值。

只是,需要更长的时间去沉淀,沉淀粉丝,沉淀市场共识。

景德镇的仿古风茶器也经历了这个沉淀的过程,时间,大概是一千年。

三.茶器还没那么贵

客观讲,景德镇茶器当前的价位总体还是值的。

中短期有回调的风险。但长期看,依然会继续涨。这是仙人的一个观点,先搁在这,不服的话,过几年大家再回头看。

已经形成一定“共识”的一二线窑口,平均价格几千,高端价格几万,顶级价格几十万。

这样的定价,横向比较其它的奢侈品,比如名牌包,名牌手表,其实也不算“贵”。

相比动辄几十万、几百万、上千万的名表,茶器的上限显然现在还是很卑微。

放到同生态茶桌,跟一二线的紫砂壶、茶叶相比,也不贵,甚至有那么点便宜。现在国内顶级的名家壶,普遍已经几十万起,百万出头也不是新鲜事。

而在景德镇茶器圈,30万的杯子似乎都还没出现。

也不要替玩一二线茶器的人担心,他们大部分都是真正的消费者、玩家,他们花钱,出的是真心喜欢。

能消费的起几万茶器的,大部分都是有钱人,贼精明着呢,哪有那么被容易收割?

不可否认,投机炒作妄想发财的人也有,但是不多。这些年,媒体爆料炒鞋、炒潮玩、炒币,但几乎看不到炒茶器的声音。

为什么?

答案很简单,还没出圈,还没吸引外面的大资本今来。

景德镇茶器资本想炒作,其实挺难的。瓷器有七十二道工序,景德镇有几十万从业人员,虽然高手也就几千人,但很难垄断。

不像茶叶,一个名茶你把山包了,就垄断了。

稀缺了,想怎么炒就怎么炒。

但是景德镇的工匠你圈不住,因为人长腿,会跑。何况,做出好东西,又需要一群长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