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克服陶瓷的脆性?
所谓新颖陶瓷,必须克服普通陶瓷脆性这一缺点。经过许多科学家的不懈努力,现在人们终于找到了克服陶瓷脆性的药方。
首先,从改善内部结构着手。研究表明,在氧化锆陶瓷的原料中,添加少量的氧化钇、氧化镁、氧化钙等粉未,经高温烧制成氧化锆陶瓷后,其中的氧化锆便生成两种晶体,它们叫立方晶体和四方晶体。当陶瓷受到外力作用时,四方晶体便变成一种单斜晶体,体积迅速“膨胀”。由于晶体的体积急速增大,进而可阻止陶瓷中原先存在的细微裂纹的扩展。这样,陶瓷就不会破裂了。
其次,可在改善陶瓷的表面状态方面下功夫。一般说来,陶瓷的断裂大都从表面的缺陷开始,因此,改善陶瓷的表面状态,犹如为防止陶瓷的破损设下了第一道屏障。具体方法为:通过化学或机械抛光技术消除陶瓷的表面缺陷;对氮化硅、碳化硅等非氧化物,只要通过控制表面氧化技术,便可消除表面缺陷或者使裂纹尖端变钝;通过热处理也可达到表面强化和增韧的目的。
第三,将纤维均匀地分布于陶瓷原料之中,以提高陶瓷的强度和韧性。其原理与我们在石灰中加入纸筋相类似。这是因为,将纤维加入陶瓷原料之中,具有三大作用:①纤维不易拉断,在工作时可承担大部分外加负荷,从而减轻了陶瓷的负担,进而使裂纹不易产生;②纤维与陶瓷体结合在一起以后、具有很大的摩擦力,于是,陶瓷的韧性可大大提高;③即使陶瓷内出现了细微裂纹,纤维也能将它们紧紧拉住,不至于进一步扩展开来。
1、陶瓷锅烧东西,先将锅外表的水擦干,缓慢上火,如果锅中汤少了,应添加温水或热水。用陶瓷锅熬汤、炖肉时,要先往陶瓷锅里放水,再把陶瓷锅置于火上,先用文火,再用旺火。
2、陶瓷锅用淀粉擦拭干净,用水冲净,如果淀粉附着在陶瓷表面,渗透进去还对陶瓷锅有保护作用,但如果陶瓷锅几个月使用一次的话,还是用碱性洗涤剂清洗,以防细菌滋生。
3、因为陶瓷是会呼吸的材质,所以清洗完锅以后,不要用塑料包装,应该用纸包好放在温度适中的通风地方。
扩展资料:
陶瓷锅爆裂原因:
因为很多砂锅、陶瓷锅由于工艺等原因,存在一些微小的缝隙,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导致渗水和爆裂,使用前最好堵一下缝隙。
更重要的是,砂锅、陶锅都很害怕骤冷骤热,所以一定注意千万不要在冷锅时,直接上已经烧得很热的灶,也不要在锅烧热了之后,直接接触冷水。那样会很容易造成砂锅、陶锅的破裂。
陶瓷在人类发展史上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不过,它给人的印象总是很脆的。比如,一只瓷碗掉在地上,就会“粉身碎骨”。原来,科学家们在对陶瓷进行研究后发现,陶瓷里面往往存在着一些细微裂纹,当它受到诸如撞击、敲打等外力作用时,这些细微裂纹便会不断扩展,汇集起来,变成粗大的裂纹,以致最后“粉身碎骨”。如果不让陶瓷中的细微裂纹扩展开来,就可以制成一种打不碎的陶瓷了。有人把这种新产品称为韧性陶瓷,也有人称它为陶瓷钢。
但在一些用来装饰的花瓶上,人们很好地利用了这一缺陷。著名的纹片釉就是中国陶工利用龟裂缺陷的一个创举。根据釉料的不同和坯件在窑炉中的不同位置,能获得不同的裂纹效果。如果在釉面上涂一层着色氧化物,釉面的裂纹效果显得更鲜明。对于鉴赏家来说,裂纹是瓷瓶的重要外观。当把裂纹看作是一种缺陷,就必须增加釉的稠度以阻止釉熔融时流动。可适当增加低膨胀系数的物质,用以相应地代替具有高膨胀系数因子的碱性助熔剂。低膨胀系数的物质有氧化镁、氧化锂、石英等。特别有实际意义的是在釉料中加入少量的滑石。
此外,可在不同温度下试烧,稍许低一点或高一点。也可在釉料中添人适量的硼,如硼酸钙等,均有助于克服龟裂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