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红绿彩瓷器存世量
如今人们已知的只有几十件。釉里红为釉下彩,以金属铜为着色剂形成红色,烧成难度大,特殊性强,因为中国喜红,它的面世赢得了中国人民的喜爱。
此壶造型优美,纹饰线条流畅,一气呵成。在装饰风格上一改元代纹饰繁密的特点,布局渐趋疏朗,采用分层装饰的手法,绘画粗犷而不失工整,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器型完整无缺,老气十足。梅通体施白釉,白中略泛青,釉质细腻滋润,底露胎。主题纹饰和谐得体,是一件难得的艺术品。
釉里红瓷器是中华民族创造的瑰宝,其烧制难度极高,存世量远少于同时代青花瓷器。我们知道,青花瓷器,其实是白地蓝花瓷器或者蓝底百花瓷器的俗称。而釉里红瓷器则是白地红花或者红地白花瓷器的俗称。
釉里红和青花瓷器不一样:
烧制釉里红绘画所需的氧化铜颜料,在不同的烧制气氛下,竟然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氧化环境下,釉里红呈现绿色,还原气氛下,釉里红呈现红色。今天景德镇没有化工原料的情况下,制备铜红彩料,采用的是烧铜花的工艺。通过把纯铜放在高温下煅烧产生氧化铜,再用利刃刮取磨细使用。
由于铜离子对烧成气氛极为敏感,在古代烧成高温铜红,最早属于窑变。出现在唐代长沙窑的瓷器上。宋代,据说当阳窑,景德镇窑,定窑都曾经烧出过鲜红色,不过,仅仅见于历史资料,未见到实物。
极其稀少,没有具体的数字。
据知日本东京国立美术馆所藏一只元代红绿彩狮纹玉壶春瓶,因存世稀少,品相完好,称之谓“镇馆之宝”。
红绿彩瓷多以白釉为主要底色,釉面滋润肥厚,其红彩是以铁为呈色剂的矾红彩,绿彩料为矿物料,呈色如翡翠般通透亮丽。绘画出多种题材的画面和纹饰,用笔流畅简练,使人感到十分明快鲜艳,整体画面构图和谐,视觉较使人震热。
《至正直记》卷谈到“红绿古彩古来有之,金以来时为上物,多定烧、限烧为上用,非市烩所能得也”。这样看来,红绿彩之珍贵程度在元代就可见一般了。而元代出现的这种红绿彩瓷器,属于真正成熟的釉上彩绘瓷器,开划了后代五彩瓷器的先河,在中国陶瓷艺术史上无疑具有极其崇高的地位。
相关信息
红绿彩是釉上彩瓷品种,元红绿彩瓷器的彩也属于低温彩,红为矾红,是铁的发色,绿彩为铜的发色,这种彩由于是在800度左右温度烧结在瓷器釉上的,所以容易剥落,被称为釉上彩。釉上彩瓷器都需要在白瓷上彩绘而成,是典型的二次烧制产品。
与金、元时期北方生产的釉上五彩瓷器所不同的是,彩绘中没有使用黄彩,所以红绿彩与传统的五彩略有差别,属于“五彩”的一个衍生品种。景德镇窑烧制的釉上彩瓷目前根据实物资料可追溯到元代后期,红绿彩即是当时创烧的新品种,所以,称其为“景德镇早期五彩”不足为过。
成化红绿彩瓷器历看拍卖成交记录(部分)
明成化 红绿彩人物手杯,0.3-1.8万 万 2.24万,2012-07-08
明 成化 红绿彩婴戏图高,无底价,0.29万,2014-06-22
红绿彩瓷是在高温白釉或白地黑花瓷烧成后,在白釉上用红、绿、黄等彩勾画出纹饰,再入窑以800℃左右的低温烧成。因此也常称为“宋加彩”或“金加彩”。红绿彩瓷器物上常以白釉为主要底色,以洁白的釉色和大面积的红彩相配合。红绿彩瓷的色彩主色是红、绿、黄三色,但每种彩又有深浅不同的色阶。红彩是以铁为呈色剂的矾红彩,用青矾加热、
景德镇红绿彩瓷器诞生之后,并没有连贯烧造,受市场需用人群变换和明代朝廷禁令的影响,洪武初年之后一直至永乐宣德间,民窑不曾生产。
红绿彩的名称其实极为形象,是指主色调用红彩和绿彩绘制的釉上彩绘品种。所谓红彩,是以青矾、牛胶等为原料炼制而成的,烧成后成不透明红色。
就我们现有掌握的资料来看,元瓷种类有:青花、釉里红、青花釉里红、釉上五彩、釉上红绿彩、五彩描金、描银、雕瓷、钴蓝釉、铜红釉、青白釉、卵白釉瓷等多类品种。从不到100年的时间跨度来看,元代瓷器无与伦比的精干技法从何而来?它与上代陶器、瓷器的渊源因果关系以及窑址等方面的问题,是值得我们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不懈努力研究的课题方向。
代红绿彩作为元瓷的一个品种,其色彩之艳丽丰富造型之古朴自然,成为古代瓷器艺术中的一朵奇葩。作为一名陶瓷收藏爱好者,我对红绿彩瓷心仪已久,尤其是景德镇元红绿彩,一直苦苦寻觅,孜孜以求。记得在步入古陶瓷收藏的初期,我在研读耿宝昌先生《明清瓷器鉴定》一书时,即被插图中的元代红绿彩残片那独特的色彩所震撼:古人何以能突破传统的阴阳互调、轻重互衬的美学原理,却反其道而行之,把这样两种大艳的色彩毫无掩饰地搬到一个平面,而产生如此大红大绿、极俗而雅的艺术效果!实在使人拍案叫绝。
红绿彩是釉上彩瓷品种,它是用红、绿彩料在已烧好的白釉成品瓷上绘画纹饰,再次入窑后以800℃左右的低温焙烧而成,是典型的二次烧制产品。与金、元时期北方生产的釉上五彩瓷器所不同的是,元代景德镇烧制的红绿彩瓷中没有使用黄彩,所以红绿彩与传统的五彩略有差别,属于“五彩”的一个衍生品种。景德镇窑烧制的釉上彩瓷目前根据实物资料可追溯到元代后期,红绿彩即是当时所创烧的新品种,所以,称其为“景德镇早期五彩”不足为过。由于纹饰中大面积的使用红彩,故而日本学者也形象的称之为“古赤绘”。
希望回答可以帮助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