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瓷片 > 正文

泡水瓷砖贴好半年后发现有几处空鼓并撕裂的现象,这怎么办

搞怪的西牛
时尚的音响
2023-03-30 03:11:21

泡水瓷砖贴好半年后发现有几处空鼓并撕裂的现象,这怎么办?

最佳答案
多情的保温杯
狂野的金毛
2025-08-26 22:23:18

房屋装修时使使用的是正常的泡水砖铺贴在墙面上,才半年的时间就发现有几处空鼓和撕裂的现象,可以说这个情况是不愿意看到的,但是既然已经了墙面瓷砖空鼓并撕裂的现象,那么就要首先知道其出现质量问题的原因,然后才能知道如何来解决这个事。

墙面铺贴泡水瓷砖半年后,出现空鼓并撕裂现象的原因原因一:瓷砖铺贴前未做好泡水工作

对于使用泡水砖来说,在铺贴前是必须要做到将泡水砖进行足够时间的泡水工作,要让每一片都要全方位的进行足够时间的泡水,然后在铺贴前将泡好水的瓷砖拿出来,进行晾干到表面不流水的状态下,才可以进行铺贴到墙面上。如果说在瓷砖前未做到将瓷砖泡水或者说是泡水的时间不够,都是属于泡水不够,那么说这种情况下铺贴到墙面上的瓷砖就会出现在3-6个月以后出现空鼓并撕裂的现象。

原因二:瓷砖铺贴时使用水泥砂浆不达标

对于泡水砖往墙面铺贴来说,所使用的铺贴材料是水泥砂浆,但是这个水泥砂浆正常来说是按着1:3的比例来拌均匀。如果说在水泥砂浆的比例上出现错误,将水泥的比例调高,那么说就有机率让泡水砖因为水泥标号太强,将瓷砖拉撕裂并且伴有空鼓现象。

原因三:瓷砖铺贴后没有及时的洒水养护

对于泡水砖铺贴在墙面上来说,在铺贴完成时要做到及时的洒水养护,让其铺贴的水泥砂浆不过快的收缩,保证正常的收干,这样就能保证铺贴质量。如果说没有做到及时洒水,特别是在炎热的在夏季没有做到及时的洒水养护,那么就会泡水砖加快吸收水泥砂浆中的水泥,造成瓷砖铺贴质量问题,随之而来的就是泡水砖出现空鼓并撕裂现象。

墙面铺贴泡水瓷砖半年后,出现空鼓并撕裂解决方法

对于墙面铺贴泡水瓷砖半年后,已经出现空鼓并撕裂的质量问题,那么说是不可能就让其呈现在那里的,是要进行维修处理,这样才能与才装修好半年的新房子进行匹配的。那么说又应该如何来进行维修呢?接下来就来给出详细的维修处理步骤,让其了解到正确的维修方法。

首先使用成品保护膜从入户到卫生间的走路位置进行铺贴;再将卫生间地面进行整体铺贴,同时将卫生间的卫浴产品保护好;将出现质量问题的瓷砖周围缝隙填缝材料进行清除;使用切割机对出现质量问题的瓷砖进行四周切割,切割时将其边缘留出1公分位置,注意切割时不要碰到其它的成品瓷砖;使用切割机在瓷砖中间横向和竖向进行切割,以方便下一步操作;使用锤子和钻子慢慢的将已经切割好的瓷砖从墙面上铲除下来,注意铲除时要格外小心施工;表面瓷砖铲除后,将铺贴泡水砖所有的水泥砂浆进行铲除,露出原墙面;将新购买的同型号的瓷砖进行足够时间的泡水;使用水泥砂浆进行瓷砖的补贴;瓷砖补贴完成后,稍等半小时左右,使用橡皮锤进行轻轻敲击,让四角与周围的瓷砖一平;清理瓷砖表面和缝隙内的水泥砂浆,并让自然收干;进行合理的洒水养护工作;对瓷砖的缝隙进行美化处理,让其与其它位置瓷砖缝隙保护一致。拆除维修所做的成品保护施工;对施工现场进行清扫工作。总结

泡水瓷砖贴好半年后发现有几处空鼓并撕裂的现象,其原因是泡水砖瓷砖空鼓并撕裂质量问题的原因应该是瓷砖自身有内部伤痕+铺贴时墙面没有涂刷墙固+铺贴完成后没有及时的洒水养护而造成的可能性较大,如果想准确性的定责,是非常困难,基本上是不可能的。面对这种情况来说,现在最重要的是将其维修好,这样才是将问题处理圆满应该做的事。

最新回答
谦让的金毛
自觉的吐司
2025-08-26 22:23:18

瓷砖胶出现空鼓的原因

1.地面不平整,不洁净

贴瓷砖对于地面的平整度和整洁度要求是比较高的,如果地面不够平整,或者有异物没有清理干净会致使瓷砖与地面贴合不彻底,导致后期空鼓。并且地面清洁度不够也会影响粘接剂的粘性,这种情况就算地面平整度够了也会造成瓷砖的空鼓。

2.搅拌不充分

只有搅拌充分才能使得里面的粘接剂完全融合发挥出最大的粘合作用,如果没有充分搅拌会使得砂浆的贴合力下降,从而导致瓷砖后期出现空鼓的情况。

3.瓷砖粘结剂泡水使用

初期接触配比砂浆或者瓷砖胶的很多施工人员会存在很多的误区,会根据自己的经验用传统泡水泥的方法,把配比搅拌好的瓷砖胶在桶里进行浸泡,怕材料干得太快,如果这么做会导致瓷砖胶的吸水过高,削弱了粘贴的强度、造成粉化,瓷砖就会容易空鼓脱落。

4.搅拌后时间过长

瓷砖粘接剂在搅拌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开始发生化学反应,产生贴合力,一般是搅拌后两小时内都是使用的好时机,这时候一定要及时使用,不要以为还可以继续加水搅拌从而延长有效时效

纯情的豆芽
重要的小白菜
2025-08-26 22:23:18

瓷砖空鼓一般的原因:一般是由于施工的情况下老师傅用材不均匀所造成的,瓷砖的中间位置发生墙面空鼓状况,这样的事情那就需要将这方面地砖撬下来再次铺装了。实际要采取从地砖正中间一部分开砸,但是不能从中间立即砸,可以用中小型水钻机先开一个孔,再使用工具慢慢地向四周扩散的方式去翘开地砖,防止将周边额地砖毁坏铺装地砖时,必须留出一定的间隙,以防止热变形后地砖间的压挤和翘起。

遇到这种情况的解决方法:一般买瓷砖时,店家都是用十字架送礼物。要是没有,他们也可以单独选购。贴墙砖的时候用十字,间隙可以更齐整。此外,许多人提到了泡茶问题。其实大部分地板砖全是瓷质砖,瓷质砖自身吸水能力小,基本不用泡茶;墙面砖多见地砖,吸水性高,一般必须在墙面砖中间泡茶。

首先明确空区,人们用小锤敲击它,假如听起来很裂缝,那可能是空的,地砖为空时需要重新黏贴,可是,在黏贴以前,我们应该进一步解决好空处的底层。底层必须保证并没有砂砾等残渣,用水泥浆或瓷砖粘合剂黏贴,进行重新铺装。假如瓷砖背面完好无损,可以用原瓷砖贴纸;如果不行,就要用一样规格和质量的地砖,以免引起地砖颜色不一样危害外型,内部结构间隙大地砖吸水性要高一些。

假如地砖在施工前没有完全渗入,砖在后期铺筑的时候会消化吸收混凝土中的水分,造成墙面空鼓。基层处理:底层墙壁不清除,立即铺瓷砖,混合砂浆中渗入灰尘和残渣,危害黏度,导致墙面空鼓掉下来。水泥砂浆配比,做为瓷砖的粘结层,假如水泥砂浆配比不科学,水份太高会影响到铺设实际效果,导致墙面空鼓。施工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假如水泥砂浆抹得太多,或是铺装时地砖并没有夯实,也会成为多孔砖的主要原因。

精明的小蜜蜂
沉默的小虾米
2025-08-26 22:23:18

瓷砖在装修中的地位颇高,且鲜有哪种建材能够与之争锋。瓷砖的好处数不胜数,但若要论起“后遗症”,瓷砖也绝对能够名列前茅。

出现在瓷砖上面的问题很多,最为常见的就是空鼓或脱落——而且出现频率还不低。

那么,瓷砖究竟为什么会空鼓或脱落呢?我们将它归纳为施工原因和质量原因。

施工原因

工人施工过程中的失误,或者干脆是因为手艺不精,就会导致瓷砖铺贴后出现问题。常见的施工问题有以下六种。

1.泡水问题

瓷砖泡水时间过短,或者干脆没有泡水。此时把砖贴到墙上,会导致瓷砖吸收了水泥砂浆里的水分,导致砂浆太干,粘合力降低。

相反,如果泡水时间太长,瓷砖丝毫不吸收水泥砂浆里的水分,也不行——水泥要靠瓷砖吸收水分的同时渗透到瓷砖表面,达到充分粘合的目的。

2.抹匀问题

水泥砂浆要抹匀,哪里没有水泥,哪里就会空鼓;如果水泥再少一点,就会连最基本的粘合都做不到,自然会导致脱落。

3.配比问题

水泥和砂子要混到一起,才可称为水泥砂浆。混合也是一个技术活,讲究配比正确——水泥和砂子的比例为1:2.5,这种配比,可以最大程度保证水泥砂浆的粘合性。

4.污染问题

砂浆和基层(墙面地面)之间,如果有一层尘土,必然会导致粘合不结实。导致的后果,就是瓷砖和水泥一起脱落。

贴砖前,一定要对基层进行清洁,保证水泥砂浆倒在了干净的基层上。

5.基层问题

和瓷砖泡水少一样,如果基层太干,也会吸收水泥砂浆中的水分,导致砂浆太干,影响粘合力。

正确的做法,应当是先给基层洒水,再倒水泥砂浆——基层的湿度,应该控制在30%~70%。

6.留缝问题

瓷砖一定要留缝,这是为了防止水泥在干燥的过程中膨胀,导致瓷砖变形,进而引起空鼓或脱落。

特别是瓷砖与墙壁之间,要留更宽的缝——这道缝将来用踢脚线或墙壁造型遮挡住。瓷砖越大,要留的缝也就越大。

质量问题

除了施工失误以外,产品质量本身有问题,也会导致铺贴好的瓷砖发生问题。常见的质量问题有两个。

1.水泥标号问题

水泥标号越高,粘合力也就越强。但是对于瓷砖来说,粘合力太强的瓷砖,可能会在凝固的过程中拉断瓷砖。家用瓷砖水泥,一般选择32.5号。

2.瓷砖吸水率问题

瓷砖吸水率越低,就越不容易发霉——所以卫生间里的瓷砖更建议选择吸水率较低的瓷砖。

但是吸水率低也有弊端,就是不好施工——我们上文说过的,瓷砖在吸水的过程中,可以增强瓷砖与水泥砂浆的粘合度。如果瓷砖不吸水,就很容易导致脱落。

所以在铺贴低吸水率瓷砖时,要选择工艺更好的工人进行施工。此外,吸水率越低,泡水的时间也就越短——必要的时候,可以不泡水。

玩命的冰淇淋
爱听歌的未来
2025-08-26 22:23:18

每个人的家中,都有或多或少的一些区域是选择瓷砖来进行装饰的,但往往瓷砖贴完没过几年,就会发现空鼓的现象,更危险的,还会脱落。购买的瓷砖质量也不是那么低档,可为什么就会贴不牢呢?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我们家中的瓷砖发生空鼓、脱落的现象?在装修时,要怎样才能避免日后发生这些现象呢?

原因一:基层没有清理干净

需要铺贴瓷砖的区域的基层没有做好清理工作,例如地面还有污渍,墙上还留有石膏、乳胶漆或是墙纸等,这时如果直接铺贴瓷砖,水泥砂浆就不能很好地与基层粘结,就会容易造成瓷砖贴的不牢固。

因此,铺设瓷砖前,一定要做好基层的清洁工作。地面的污渍要清理干净,墙面上原有的乳胶漆、壁纸等,要全部清理干净,光滑的水泥表面,还要进行凿毛处理。如果墙体有裂痕,要先修补好裂痕后,才可以贴瓷砖,以免将来裂痕扩大,导致墙砖开裂或是脱落。

原因二:基层干燥,瓷砖没有充分泡水

瓷砖铺贴前,没有进行泡水,基层也没有洒水,直接进行铺贴后,瓷砖和基层会吸收掉水泥砂浆中的水分,从而会导致瓷砖易脱落的现象发生。

因为瓷砖的内部存在一些细小的空隙,所以在瓷砖铺贴前,要先进行泡水处理,当瓷砖不再冒气泡时,就可以拿出,等到瓷砖自然阴干后,就可以使用了。此外,基层也需要事先洒上水。

原因三:基层平整度差异较大,抹灰层不均匀

基层的平整度差异较大,在铺设地砖时,抹灰层不均匀,时间久了,就会产生地砖下陷、空鼓的现象。

因此,在铺设瓷砖前,要先检查基层的平整度,对于水平差距较大的地面、墙面,要先用水泥砂浆进行找平处理,再进行铺贴处理。抹灰层的厚度要均匀,尤其是瓷砖的四角位置,千万不能出现中间高四周低的现象,防止瓷砖四周空鼓。

原因四:瓷砖之间没有预留缝隙或是缝隙太小

瓷砖之间没有留有足够的缝隙,天气变热后,瓷砖膨胀,瓷砖之间相互挤压,就可能导致瓷砖碎裂或是脱落。

因此,在铺设瓷砖时,一定要预留好缝隙,即使是无缝瓷砖,也要预留出一到两毫米的缝隙。防止热胀冷缩,瓷砖被挤碎、脱落。

(以上回答发布于2016-01-13,当前相关购房政策请以实际为准)

点击查看更多房产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