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瓷片 > 正文

唐代邢窑白瓷碎片值钱吗

丰富的小土豆
高大的奇迹
2023-03-30 01:16:50

唐代邢窑白瓷碎片值钱吗

最佳答案
自信的服饰
愉快的草莓
2025-08-27 07:05:03

唐代邢窑白瓷碎片不值钱。

唐代越窑主要生产青瓷,邢窑主要生产白瓷,“南青北白”是当时形容越窑和邢窑这南北两大窑口盛况的词语,可见当时邢窑的地位,但是邢窑瓷拍卖价格远没有宋代五大名窑之高,但是邢窑瓷业具有很大的收藏价值,而邢窑白瓷碎片是不具有购买及收藏价值的。

唐代时为制瓷业七大名窑之一,也是我国北方最早烧制白瓷的窑场。

最新回答
醉熏的西装
多情的世界
2025-08-27 07:05:03

会影响价值,但是仍然是有价值的。

瓷器脱釉说明瓷器的胎体质地和做工非常差,以至于瓷器的釉质与胎体剥离,这样的瓷器是没有什么价值的,如果是很老的瓷器,那么它有一定的历史和考古价值,作为瓷器是没有收藏价值了,也没有商业价值。

所谓的掉色只可能是釉上彩,比如粉彩,这些釉上彩是在已经烧成的瓷器釉面上用低温色料彩绘,再700度烤花而成,没有烧结,可以被破坏。

斯文的汉堡
能干的钢笔
2025-08-27 07:05:03
中国唐代著名瓷窑之一。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1980年 8月,邢窑遗址首先在河北省临城县境内程村、解村、澄底、岗头、祁村、双井村一带发现,其中祁村窑烧制的白瓷最具邢窑白瓷的特征。但根据唐李肇《国史补》中关于“内丘白瓷瓯”的记载,邢窑的中心窑址应当在内丘县境内。据此,考古工作者又在与临城相邻的内丘县广泛进行了调查,发现邢窑遗址20余处,并采集到大量白瓷标本。从所获资料看,临城与内丘烧制的白瓷在造型、胎釉等各方面特征基本一致,应当属于一个瓷窑系统。这一重要的发现,解决了邢窑遗址的问题,并对邢窑历史、品种及其窑口分布范围等问题,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邢窑位于太行山东麓,散布在内丘县冯唐村、宋村以北,临城县祁村、双井村以南,内丘县西丘村以东,隆尧县双碑村以西的狭长地带内,总面积约 300余平方公里。其中内丘县城关一带的唐代白瓷窑最为集中,烧制白瓷的质量也最为精致。因此,这一地区应是当时邢窑瓷器的烧制中心。它四周的窑址应是由此而发展的。唐代瓷窑多以所在之州命名,内丘在武德五年 (622)改隶邢州,故名邢窑。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邢窑瓷器的主要特征是“白如雪”。但从出土的瓷片看,釉色有白、青、黑和褐黄等多种。白釉又有粗细之分,以粗者居多,细者占少数。这说明陆羽《茶经》中所描写的仅仅是邢窑瓷器中的精品,并不是邢窑瓷器的全貌。邢窑的精细白瓷,选用优质瓷土烧成,胎质坚实细腻,胎色洁白如雪,釉质莹润,有的薄如蛋壳,透明性能极佳,当是还原焰烧成。一般器物纯白光亮,有些则白中微微泛青。器形有盘、碗、杯、托子、瓶、壶、罐和注子等。碗有多种形式,最多的为浅形敞口碗,碗身呈 45 度角斜出,口缘外部凸起一周,底坦平,底中心凹入,施釉,形如玉璧。内丘城关地区白瓷窑烧制的玉璧形底碗与临城祁村窑同类的精致白瓷制品相同,并在碗底中心往往刻划有一个“盈”字。此外,还有敛口碗,分深浅两种。圈足较玉璧形底为窄,也有平底者。又有碗口八出者,口缘作八瓣形,里外凸起凹入四直线。圈足呈四瓣海棠形。托子为盘形,托口微高出盘面,矮圈足。临城祁村窑还出土 1件皮囊壶,残高约16厘米,上部扁形,中间有提梁,流口残失,壶下部饱满,平底,左右两侧有线纹凸起,形如皮囊缝合痕,壶前后两面有划花三角形纹饰。注子为叭形口,球形腹,一面有短流,一面有曲柄,平底。罐为圆唇口,颈极短,丰肩,肩以下渐收敛,平底。从上述这些精细白瓷来看,形容它的釉色“白如雪”并不过誉。

粗白瓷亦以各式碗为多,此外有注子、长方形小枕等。粗碗均敷化妆土,大碗多为平底,小碗多为玉璧形底,外部一般施釉不到底,采用叠烧法,碗与碗之间垫以三角形支具,碗心多残留有支具烧痕。枕为长方形小枕,装饰以褐色斑点,有的装饰以篦点纹。注子器身稍高且瘦,平底。黑釉器物有平底浅碗、唇口小罐、花口钵、双系罐等,胎体与釉均较厚。褐色釉有敞口大碗,釉厚处呈黑色。

邢窑瓷器素以色白见称,历来不见邢窑器有附加装饰的记述。但是在邢窑遗址范围内却发现了一些用模印、划花和点彩等多种装饰技法的白瓷标本,增进了对邢窑白瓷的进一步了解。

唐代白瓷以邢窑器最为有名,李肇《国史补》说那时邢窑白瓷已经天下通用,表明邢窑绝不是初创。继唐代邢窑遗址发现以后,考古工作者又在内丘、临城发现了隋代白瓷窑址多处,证明邢窑在隋时就已开始烧制白瓷了。

唐代后期,邢窑由于制瓷原料等方面的原因,渐趋衰落。河北曲阳定窑受邢窑的影响继之而起,成为北方著名的白瓷窑。除邢窑与定窑外,河南的巩县窑、密县窑,山西的平定窑与浑源窑等,也都以烧白瓷为主。正因为有众多的白瓷窑的出现与发展,在北方才形成了以邢窑为代表的白瓷系统。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从唐墓中出土了不少白瓷,以陕西、河南、河北出土的为多,有些白瓷可能属于邻近瓷窑的产品。其中一部分为精致的白瓷,如邢台唐墓出土的白瓷碗,河南安阳薛家庄唐墓出土的白瓷碗和盏托等。特别是盏托的制作精工,是绝无仅有的珍品。这些白瓷与邢窑白瓷在造型、釉色以及玉璧形底中心施釉等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可见它们应出自邢窑。此外,西安唐大明宫遗址中出土的带“盈”字款的碗与内丘城关邢窑遗址出土的完全相同,可知是内丘窑的产品。

邢窑白瓷当时曾远销海外,在伊拉克、埃及、巴基斯坦、伊朗和日本等国家的古代遗址中,均有发现。

祝运

强健的篮球
俊秀的朋友
2025-08-27 07:05:03
不瞒楼主,我就是喜欢收集古瓷片.

从你简单的叙述来看,你的瓷片很可能是宋代左右的青白瓷片.

宋时的青白瓷和青瓷都有花纹,但你说白胎,那么可以排除青瓷的可能性,因为青瓷的胎是灰黑的.

这仅是我的猜测,具体还要看你的瓷片实物或者图片了.

瓷片是有收藏价值的,尤其是一些名窑的瓷片,一些能体现古代工匠高超手艺的瓷片,以及一些能系统帮助研究瓷器发展的瓷片.

有一句话: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片.

繁荣的纸鹤
寂寞的老师
2025-08-27 07:05:03
不值得。唐山陶瓷始于明朝永乐年间,距今已有近600年的历史,而截止2022年12月27日,唐山白玉瓷器从原来的一物难求到现在的价值仅为几十元,变得非常不值钱,在很多人的家里都会有,因此不值得收藏。

阳光的吐司
沉默的跳跳糖
2025-08-27 07:05:03
隋白瓷生产在北方发展迅速,有名的邢窑与南方的越窑青瓷相呼应,形成了“南青北白”的局面。

隋朝白瓷的鉴定最重要的就是对胎釉的鉴定,隋朝白瓷胎质细腻,釉色洁白。一定要注意邢白瓷“类银”、“类雪”的重要特点。

隋邢窑白瓷在当时深受人们喜爱,曾一度被朝廷纳为贡品。

古籍中有记载,有内丘白瓷瓯,端溪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

通过器形,(根据当时传世真品,对比器形)釉色,胎质,就可以为隋白瓷断代。

高古瓷目前在市场上的价值不透明,学术价值大于市场价值,一般情况下,保存完好,工艺精良的隋白瓷市场价值在人民币8000-3万元左右,具体其无价值要根据器物本身来判断。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