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瓷片 > 正文

瓷片用什么土

独特的舞蹈
淡定的山水
2023-03-30 01:13:20

瓷片是不是陶质瓷砖?

最佳答案
优雅的裙子
激动的发带
2025-08-27 07:07:07

瓷片与瓷砖其实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瓷片是陶质砖不是瓷质砖,瓷片指的是贴墙面用的表面有瓷面的薄层贴片,但是瓷片是不与墙面直接接触的,而是与墙面之间有一定的距离。

瓷片侧面

瓷砖是整块的砖,而不是片,粘贴之后是与墙面完全贴在一起的,中间用水泥沙子固定。

瓷片与瓷砖主要又有以下几个区别:

瓷片(陶质砖)相对瓷质砖容易吸水,硬度和耐用度要低。

瓷片是越光滑越好,瓷砖是要求表面具有一定的防滑性。

我们还可以从下面的这几组数据里直观的看出来具体的区别:

首先,陶和瓷在烧制的过程中原料和温度是不一样的。

陶的原料大多是低硅低铝高铁的粘土,烧制温度一般在800-900℃左右,一般1100℃以下;

瓷的原料是高硅高铝低铁或高硅高铝高铁的瓷土,可以1200℃以上高温烧制,玻化程度高,会更硬,所以瓷质砖也叫作玻化砖。

可能现在会有人想问,那什么叫做玻化呢?

玻化就是坯体或釉焙烧时,由玻璃相开始生成直至制品烧成的过程。

第二,陶的吸水性强,容易吸水。瓷的吸水性弱,基本上不会吸水,并且介于二者之间还有一个炻[shí]

下面给大家展示一下分类的标准:

瓷质砖 吸水率 ≤0.5%;

炻瓷质 吸水率 大于0.5%小于等于3%;

细炻质 吸水率 大于3%小于等于6%;

炻质砖 吸水率 大于6%小于等于10%;

陶质砖 吸水率 大于10%。

所以想快速区别,就可以在砖背面倒上水,水快速散开被吸收的那个就是瓷片。

最新回答
专注的海燕
聪明的吐司
2025-08-27 07:07:07

压机成型的压力也比地板砖要小很多,从而烧成的温度也比较低,地板砖烧成1200都左右,瓷片的烧成要低200度左右。所以它的成品密度比较小,相同规格的砖,瓷片拿起来会轻很多。玻化砖:经过技术加工,砖面硬度高,表面光滑明亮,但防滑性差。微晶玻璃化砖:微晶玻璃复合砖,耐候性优良,抗污性能好,但抗划伤性差且明显。

瓷砖和瓷片表面厚度不一样,听名字就知道瓷砖比瓷片厚。瓷片表面光滑,瓷砖要求有一定的防滑性,这样安全性能会更高。瓷砖比瓷砖使用寿命长。瓷片吸水率低。瓷砖比瓷片重。

看抗污性,用油性比花,五分钟能擦干净的瓷砖抗污性好,听声音,清纯的密度更高,看平整度,测面竖起来立得住和两片砖拼起来中间没有缝隙的平整度高瓷砖一般都是贴在地面又俗称地砖,也有业主把地砖一分为二地砖上墙。比较常用的瓷砖规格有:600x600mm、800x800mm、600x1200mm等各类型尺寸。由粘土、石英沙等等混合,经过由研磨等多道工序加工而成,打造成耐酸碱的瓷质或石质建材,统称瓷砖。瓷砖一般都是贴在地面又俗称地砖,也有业主把地砖一分为二地砖上墙。

卫生间墙面都需要粘贴墙砖,也就是提主所说的瓷片,瓷片材质不同,300*600的规格比较多,瓷片精致薄而小巧,因为瓷片比较耐脏、耐污、耐油渍好打理,家装理想的墙面装饰材料。地砖需要经得起重压和经年累月的使用,一般都是高吨位压制出来,密度很高,很是压手。而瓷片的密度就比较小,一般比较轻薄,制作成本比地砖低,需要符合轻便方便上墙铺贴的作用。

瘦瘦的老虎
鲤鱼蛋挞
2025-08-27 07:07:07
瓷砖大家都不陌生,运用越来越广泛,功能也越来越多,那么瓷片和瓷砖有什么区别呢?今天给大家分析一下:区别一:概念区分 瓷片指的是片,一般用来装饰墙面。但是瓷片是不与墙面直接接触的,而是与墙面之间有一定的距离。瓷砖虽然也可以装饰墙面,但是瓷砖是整块的砖,不是片,粘贴之后是与墙面完全贴在一起的,中间用水泥沙子固定。 区别二:厚度区分 瓷砖和瓷片虽然都有一个瓷字,但是厚度存在很大差距,瓷片的厚度比较薄,分量轻。但是瓷砖比较厚,分量比较重。这一点也决定了两者的不同用途和不同的粘贴方法。如果瓷砖用瓷片的方法粘贴,就会造成瓷砖的坠落。如果瓷片会瓷砖的方式粘贴,就显示不出好的装饰效果。 区别三:防滑区分 一般的瓷砖是用来铺地板的,所以必须具备一定的防滑功能,而且防滑效果越高越高,但是瓷片正好相反,瓷片是用来装饰的,因此越光滑越好,如果光面不光滑,就说明质量不好。 区别四:归类不同 瓷片是属于瓷器,属于陶瓷,跟家中的花瓶或者盘子等材质是一样的,因此归类为瓷。但是瓷砖属于地板,属于砖,是烧制而成,二者的制作工艺有很大差别,使用的材料也不同,属于不同的门类。 总体来说,瓷片和瓷砖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概念,因此在选择的时候一定要认清。我说得够清楚了吗?都明白了吧,很高兴为你解答,真心希望能够帮到你哦,请给个赞哈!

矮小的火车
整齐的御姐
2025-08-27 07:07:07

磁砖和瓷砖的区别:制作材质不同、强度不同、吸水率不同、价格不同。

1、制作材质不同,磁砖使用的是陶土进行烧制而成的,瓷砖是用瓷土来进行烧制而成的。

 2、强度不同,磁砖的强度比瓷砖低,瓷砖强度很高,结构紧密,不易留下污迹。

3、吸水率不同,磁砖的吸水率很高,所以大部分磁砖的表层都会上釉,而瓷砖的吸水率相对比较低。

4、价格不同,磁砖的价格一般来说是要比瓷砖高的,并且要挑选的时候尽量都会选择规格比较大点的磁砖。

瓷砖怎么选

1、市场上的瓷砖有抛光、釉面、玻化、通体等不同类型,不同类型的瓷砖其性能存在差异。大家在选择瓷砖时,可根据居室功能特点来选择不同类型的瓷砖,例如釉面砖可运用在厨卫空间、抛光砖、玻化砖可运用在客厅、卧室等场所。

2、在选购瓷砖时,我们一定要选择靠谱的商家,可考虑到当地知品牌瓷砖店购买,例如东鹏、诺贝尔、冠珠、斯米克等等。在选购瓷砖时,大家要问清楚促销商品降价原因,是否保证质量。商家提供哪些售后服务等。

3、大家在选购瓷砖时,可选择光泽度更高的瓷砖,好的瓷砖釉面在灯光下会将灯光反射。选购时可敲击瓷砖,选择声音清脆明快的,这类瓷砖密度高。将水倒在瓷砖底面,好的瓷砖扩散的慢,吸水率低。

美丽的故事
搞怪的棒球
2025-08-27 07:07:07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中国瓷器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在英文中"瓷器["(china)一词也有"中国"的意思。大约在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中期,中国就出现了早期的瓷器。因为其无论在胎体上,还是在釉层的烧制工艺上都尚显粗糙,烧制温度也较低,表现出原始性和过渡性,所以一般称其为"原始瓷"。

瓷器脱胎于陶器,它的发明是中国古代先民在烧制白陶器和印纹硬陶器的经验中,逐步探索出来的。烧制瓷器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制瓷原料必须是富含石英和绢云母等矿物质的瓷石、瓷土或高岭土;二是烧成温度须在1200℃以上;三是在器表施有高温下烧成的釉面。

原始瓷作为陶器向瓷器过渡时期的产物,与各种陶器相比,具有胎质致密、经久耐用、便于清洗、外观华美等特点,因此发展前景广阔。原始瓷烧造工艺水平和产量的不断提高,为后来瓷器逐渐取代陶器,成为中国人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器奠定了基础。

中国瓷器是从陶器发展演变而成的,原始瓷器起源于3000多年前。至宋代时,名瓷名窑已遍及大半个中国,是瓷业最为繁荣的时期。当时的钧窑、哥窑、官窑、汝窑和定窑并称为五大名窑。被称为瓷都的江西景德镇在元代出产的青花瓷已成为瓷器的代表。青花瓷釉质透明如水,胎体质薄轻巧,洁白的瓷体上敷以蓝色纹饰,素雅清新,充满生机。青花瓷一经出现便风靡一时,成为景德镇的传统名瓷之冠。与青花瓷共同并称四大名瓷的还有青花玲珑瓷、粉彩瓷和颜色釉瓷。另外,还有雕塑瓷、薄胎瓷、五彩胎瓷等,均精美非常,各有特色。

多姿多彩的瓷器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瓷器"与"中国"在英文中同为一词,充分说明中国瓷器的精美绝伦完全可以作为中国的代表。

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瓷器产生于东汉时期(公元25~220年)。这一时期在前代陶器和原始瓷器制作工艺发展,东汉时期北方人民南迁以及厚葬之风的盛行的基础上,以中国东部浙江的上虞为中心的地区以其得天独厚的条件成为中国瓷器的发源地。这件浙江上虞县面官镇出土的东汉时期青釉水波纹四系罐,为我们展示了瓷器烧造工艺发展的初期情况。 唐代瓷器的制作技术和艺术创作已达到高度成熟;宋代制瓷业蓬勃发展,名窑涌现;明清时代从制坯、装饰、施釉到烧成,技术上又都超过前代。我国的陶瓷业至今仍兴盛不衰,质高形美,其中比较著名的陶瓷产区有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广东石湾和枫溪、江苏宜兴、河北唐山和邯郸、山东淄博等。

清时期彩瓷的种类很多,从烧造工艺上来区分,除青花,釉里红等釉下彩之外,可以分为釉上彩和釉上釉下混合彩两大类。釉上彩是先烧成白釉瓷器,在白釉上进行彩绘,再入彩炉低温二次烧成,釉上五彩,粉彩、珐琅彩都是釉上彩。釉上釉下混合彩是先烧成釉下彩 (即在瓷胎上直接绘画图案,罩透明釉高温一次烧成,主要是青花) ,然后再在适当的部位涂绘釉上彩,入炉低温二次烧成。青花矾红彩,斗彩、青花五彩都属于釉上釉下混合彩。最终形成青花类;色釉瓷类;彩瓷类三大系列。

瓷器是中国人发明的,这是举世都公认的。瓷器的发明是在陶器技术不断发展和提高的基础上产生的。商代的白陶以是用瓷土(高岭土)作原料,烧成温度达1000°C以上,它是原始瓷器出现的基础。

白陶的烧制成功对由陶器过度到瓷器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商代和西周遗址中发现的“青釉器”以明显的具有瓷器的基本特征。它们质地较陶器细腻坚硬,胎色以灰白居多,烧结温度高达1100-1200°C,胎质基本烧结,吸水性较弱,器表面施有一层石灰釉。但是它们与瓷器还不完全相同。被人称为“原始瓷”或“原始青瓷”。

原始瓷从商代出现后,经过西周、春秋战国到东汉,历经了1600-1700年间的变化发展,由不成熟逐步到成熟。

东汉以来至魏晋时制作的瓷器,从出土的文物来看多为青瓷。这些青瓷的加工精细,胎质坚硬,不吸水,表面施有一层青色玻璃质釉。这种高水平的制瓷技术,标志着中国瓷器生产已进入一个新时代。

我国白釉瓷器萌发于南北朝,到了隋朝,已经发展到成熟阶段。至唐代更有新的发展。瓷器烧成温度达到1200°C,瓷的白度也达到了70%以上,接近现代高级细瓷的标准。这一成就为釉下彩和釉上彩瓷器的发展打下基础。

宋代瓷器,在胎质,釉料和制作技术等方面,又有了新的提高,烧瓷技术达到完全成熟的程度。在工艺技术上,有了明确的分工,在我国瓷器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宋代闻名中外的名窑很多,耀州窑、磁州窑、景德镇窑、龙泉窑、越窑、建窑以及被称为宋代五大名窑的汝、官、哥、钧、定等产品都有它们自己独特的风格。耀州窑(陕西铜川)产品精美,胎骨很薄,釉层匀净;磁州窑(河北彭城)以磁石泥为坯,所以瓷器又称为磁器。磁州窑多生产白瓷黑花的瓷器;景德镇窑的产品质薄色润,光致精美,白度和透光度之高被推为宋瓷的代表作品之一;龙泉窑的产品多为粉青或翠青,釉色美丽光亮;越窑烧制的瓷器胎薄,下巧细致,光泽美观;建窑所生产的黑瓷是宋代名瓷之一,黑釉光亮如漆;汝窑为宋代五大名窑之冠,瓷器釉色以淡青为主色,色清润;官窑是否存在一直是人们争议的问题,一般学者认为,官窑就是卞京官窑,窑设于卞京,为宫廷烧制瓷器;哥窑在何处烧造也一直是人们争议的问题。根据各方面资料的分析,哥窑烧造地点最大的可能是与北宋官窑一起生产;钧窑烧造的彩色瓷器较多,以胭脂红最好葱绿及墨色的瓷器也不错;定窑生产的瓷器胎细,质薄而有光,瓷色滋润,白釉似粉,称粉定或白定。

我国古代陶瓷器釉彩的发展,是从无釉到有釉,又由单色釉到多色釉,然后再由釉下彩到釉上彩,并逐步发展成釉下与釉上合绘的五彩,斗彩。

彩瓷一般分为釉下彩和釉上彩两大类,在胎坯上先画好图案,上釉后入窑烧炼的彩瓷叫釉下彩;上釉后入窑烧成的瓷器再彩绘,又经炉火烘烧而成的彩瓷,叫釉上彩。明代著名的青花瓷器就是釉下彩的一种。

明代精致白釉的烧制成功,以铜为呈色剂的单色釉瓷器的烧制成功,使明代的瓷器丰富多彩。明代瓷器加釉方法的多样化,标志着中国制瓷技术的不断提高。成化年间创烧出在釉下青花轮廓线内添加釉上彩的“斗彩”,嘉靖、万历年间烧制成的不用青花勾边而直接用多种彩色描绘的五彩,都是著名的珍品。清代的瓷器,是在明代取得卓越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的,制瓷技术达到了辉煌的境界。康熙时的素三彩、五彩,雍正、乾隆时的粉彩、珐琅彩都是闻名中外的精品。

明代在釉下青花轮廓线内添加釉上彩而烧成的一种瓷器,由于釉下彩青花与釉上彩绘争奇斗艳,故名“斗彩”。

清代仿铜胎画珐琅效果的一种瓷器。珐琅彩又称“料彩”。

“丝绸之路”与“陶瓷之路”

丝绸与陶瓷是中国人民奉献给世界的两件宝物,这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所用民族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伊斯兰民族用中国的大青花瓷盘盛饭装菜,然后很多人围着一圈共同席地享用;菲律宾等民族将中国陶瓷作为神物顶礼膜拜;非洲人将中国瓷器装饰于清真寺、宫殿等建筑上。古罗马人将中国的丝绸奉为上流社会和贵妇的奢侈品,并在公元一世纪前后引发了一场丝绸与道德之间的争论。丝绸与陶瓷作为物质产品出现,其意义不仅只此作为可用、可穿之物,由此而延伸出来的两条大道,彻底改变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

“丝绸之路”(The Silk Road)肇始于西汉,从当时的首府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沿楼兰古城,过阿拉山口,出中亚、西亚抵安息、大秦等地,当然这是“丝绸之路”最主要的一条通道;此外在中国的西南、东南沿南也存在。故“丝绸之路”经过的地域风貌有:沙漠、草原、高原、高山、平原、海洋等,蕴含着说不尽的艰辛和酸楚。“丝绸之路”因丝绸而发,逐渐演变为后来的文化之路,现代将其命名为“亚欧大陆桥”,使之成为世界上诸多文化的母胎。在这条路上,传播得最为成功的是宗教。自汉代张骞出使西域、甘英出使大秦,这公元前60年的历史时刻注定要在中国历史上闪烁光辉。其后的岁月,“春风度过玉门关”,也有了“劝君少饮一杯酒,西出阳关有故人”的新型外交关系。是这条路,让中国人认识了波斯人、阿拉伯人、希腊人、罗马人、日本人、朝鲜人、印度人和地道的欧洲人……

“丝绸之路”一词是由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1877年提出来的,他曾七次沿着这条商路来到中国,著有三卷本的《中国》一书,其后的“文化使者”——英国的斯坦因、法国的伯希和、瑞典的斯文赫定等也曾踩着同行者的足迹,窥视中国文化的神秘。为此,许多无价之宝至今散落在世界各地。一个世纪以前,一个无知的看守佛教寺窟的中国道士——王圆箓 ,区区几个铜板,拱手奉送了敦煌几乎一半的文化财富,所幸这些文物现已都得到妥善的保存和传播,我想现世的中国人是否应该好好看看西方人如何对待文化、对待传统,在这些文物面前难道真的若无所思吗?可喜的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88年开始实施了“丝绸之路考察”的十年规划,其主题是“丝绸之路:对话之路的综合考察”,进一步奠定了这条商路在世界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

“陶瓷之路”(The China Road )发端于唐代中后期,是中世纪中外交往的海上大动脉。因瓷器的性质不同于丝绸,不宜在陆上运输,故择海路,这是第二条“亚欧大陆桥”。在这条商路上还有许多商品在传播,如茶叶、香料、金银器……。之所以命名为“陶瓷之路”,主要是因为以瓷器贸易为主的性质,也有人将这条海上商路称为“海上丝绸之路”。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唐代中后期,由于土耳其帝国的崛起等原因,“陆上丝绸之路”的地位开始削弱。“陶瓷之路”的起点在中国的东南沿海,沿东海、南海经印度洋、阿拉伯海到非洲的东海岸或经红海、地中海到埃及等地;或从东南沿海直通日本和朝鲜。在这条商路沿岸洒落的中国瓷片象闪闪明珠,照亮着整个东南亚、非洲大地和阿拉伯世界。唐代史书记载,唐代与外国的交通有七条路,主要是两条:安西入西域道、广州通海夷道,即“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陶瓷之路”。唐代商业的繁荣不仅从长安体现出来,在东南的扬州也更是如此,扬州时有“雄富甲天下”之美名,否则就不会有李白之“烟花三月下扬州”,杜牧的“十年一觉扬州梦”。如果说陆上“丝绸之路”给中国带来了宗教的虔诚,那么“陶瓷之路”则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商业财富,同时也为殖民掠夺打开了方便之门。因此,16、17世纪以后的“陶瓷之路”,在某种意义上讲,成了殖民掠夺之路。

“陶瓷之路”是日本古陶瓷学者三上次男先生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作为日本中东文化调查团的重要成员,在埃及福斯塔特(今开罗)的考古发掘,彻底启开了这位对中国陶瓷有迷恋情结的人的心扉。于是他将多年来在世界各地对中国陶瓷的考古成果,著就了《陶瓷之道》这本影响世界的陶瓷著作,其意义深远。他在日本和世界陶瓷学界赢得了广泛的赞誉,《陶瓷之路》同时也让世人再一次了解和认识了这个与中国同名的“china”。

彪壮的美女
搞怪的睫毛膏
2025-08-27 07:07:07
俗话说“便宜没好货,好货没便宜”但是对于装修来说,如果抱有挑贵的就一定质量好的心态,就如同建材市场砧板上任人宰割的鱼肉。因为瓷砖种类、图案和尺寸繁多,所以,很多人做装修时,一大半时间都是花在挑选瓷砖上。

瓷砖类型

瓷砖大致分为抛光砖、仿古砖、瓷片、抛釉砖、通体砖、微晶石等几种类型(看图)

对市面上的瓷砖做大致了解后,我们就可以根据挑选瓷砖了。

客厅瓷砖

对于实用派而言,耐脏耐磨应该是瓷砖的首选基本性能,多数居室空间,尤其是在招呼客人、多人出入的客厅,都需要够坚硬、耐磨损的瓷砖。也是大多数人选择抛光砖做为客厅瓷砖的原因。

客厅背景墙

微晶石是近年来流行的高端瓷砖材质,纹理精美、色泽亮丽,很多业主都会选择用微晶石瓷砖来装饰电视背景墙,奢华又大气,能瞬间提升客厅的品味。

厨房墙面瓷砖选购

厨房墙面应选耐擦洗瓷砖厨房墙壁应选购方便清洁、不易沾油污的墙材,还要耐火、抗热变形等瓷砖。虽然市场有防火板、玻璃、涂料等可替代产品,但是瓷砖还是占据主流市场。

选用釉面砖作为厨房墙面,釉面通透耐酸碱,对油污有着完全的隔绝作用,使细菌、臭味、结垢、黏液无法滋生。釉面砖表面分亮光和哑光两种,亮光更加易于打理。

配套瓷片、花片、腰线整体搭配更加通透温馨

厨房地面瓷砖选购

选择通体砖,正面和反面的材质和色泽一致,具有很好的防滑性和耐磨性。一般人们称为“防滑砖”,大堂、过道以及室外走道当中。

卫生间瓷砖

卫生间常用的墙地面的装饰材料有釉面砖、玻化砖、马赛克。卫生间墙面砖须用防水性强、又具有抗腐蚀与抗霉变的瓷砖贴满,地砖建议选择有一定摩擦力但纹理较浅的瓷砖,防滑且避免藏污,打扫起来也没那么费劲。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和我们联系)

懵懂的汉堡
轻松的大树
2025-08-27 07:07:07

瓷砖和地砖与瓷砖的差异在于,瓷片用在墙上、瓷砖和地砖用在地面上。下面从进行分析:

瓷片指的是墙面用的表面有次面的薄层贴片,而瓷砖则是指有瓷面的地砖。两者最明显的差异就是厚薄程度不一。

瓷片越光滑越好,而瓷砖要求表面有一定的防滑性。最佳的瓷片内部不存在一星半点气泡,否则很容易受冻碎裂,而瓷砖对内部是否存在气泡要求不高。

瓷片应当属于通体陶瓷,但不属于砖,而属于片;瓷砖是瓷,是由瓷土烧制而成的。

地砖是用来铺地面的砖,地砖分为3类:釉面砖、瓷质砖、拼花砖。

扩展资料:

瓷质地砖

就是吸水率在0.5%以下的瓷砖。

材质:粘土、石英、长石烧制而成。

生产工艺:生产工序一般为选料、配料、粉碎、沉浆、喷雾干燥、压坯成型、干燥、烧结、检验及包装等步骤。

计算公式:需要数量=总面积/瓷砖的长度/瓷砖的宽度

瓷片保养除污

瓷片日常清洗可选用洗洁精,肥皂等清洗:用肥皂加少量氨水与松节油的混合液,清洗磁砖可使磁砖更有光泽。

在生活中如果不小心把茶水或者其它日常生活用品附着在磁砖上面,应及时擦洗干净,必要时应用相应清洁用品清洗;抛光砖应定期对其打蜡处理,时间间隔为2~3个月为宜。

当砖面如出现划痕,可在划痕处涂抹牙膏,用干布擦拭可修复。砖与砖缝隙处可不定期用去污膏去污垢,再在缝隙刷一层防水剂可防霉菌生长。

瓷片常用的除污方法:茶水、咖啡、啤酒、冰淇淋、油脂等污染物用氢氧化钠或碳酸氢钾溶液;墨水、水泥等污染物用盐酸、硝酸等稀溶液;油漆、涂料等污染物请使用专用清洁剂。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瓷片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地砖

娇气的时光
潇洒的高山
2025-08-27 07:07:07

每一件青花瓷从揉泥到烧造完成,经历几十道工序数十个技术关键点,都出自一系列艺人经年累积的技艺,经历一笔一划的精心绘制,即使是相似的内容也每具有自己独特的生命。

青花瓷的制作工艺流程:

一:揉泥,目的是在于排空掉泥料中的气泡,这样来使泥料进一步紧致效果。如果少了这一道工序,会容易出现坯体中形有气泡,如果坯体过于干燥的话,在烧制的时候容易破裂变形。

二:做坯,传统圆器做坯,即是依据最终的器型作出大致相应的坯体,来供后期制作印坯的时候使用。

三:印坯,做好的粗坯,在经过一定时间的自然阴干(必须在一定的湿度和温度条件下自然阴干,不可日晒。做坯成形的坯体,必须斜放在坯板上,不可直立放置。印坯,是为了使手工成形的圆器在烧制后达到整齐划一。

、四:利坯,是将印好的坯精加工,使其进一步光整圆润。

五:荡里釉,釉一般以石英、长石、粘土等为原料。陶瓷施釉的方法有:喷、吹、浸、浇、荡等方法。里釉(器物内部的釉面)和底釉(器物底足的釉面)采用传统的荡釉法,外釉采用浸釉法。

六:画坯,荡好内釉的坯,进入画坯工序。

七:施外釉,绘制完成的瓷坯,需要进行第二次的施釉工序。

八:写底款、施底釉。

九:烧制,需要依据窑体的结构大小以及所有待烧的坯体大小合理摆放,并留出合理的火道烟道,否则会导致烧制失败。

十:开窑,经过12-18小时的自然冷却,在窑体内温度降至常温时,就可以开窑了。

十一:成品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青花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