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陶瓷砖 > 正文

陶瓷的英文是怎么拼

高大的冬天
聪明的黑裤
2023-03-30 00:30:24

陶瓷的英文是怎么拼?

最佳答案
精明的万宝路
能干的宝贝
2025-08-27 10:12:24

陶瓷的英文:porcelain

porcelain

英 ['pɔːs(ə)lɪn]  美 [ˈpɔrsələn]

n. 瓷;瓷器

adj. 瓷制的;精美的

例句:

1.Place them in a jam jar, porcelain bowl, or other similar container.

将它们装入果酱罐、瓷碗或其他类似容器中。

2.There were lilies every-where in tall white porcelain vases.

高高的白色瓷瓶上绘满了百合花。

3.Arlott squirrelled away books, pictures and porcelain plates.

阿洛特将书本、图片和瓷盘瓷碟都藏起来。

扩展资料

词组短语:

pottery and porcelain 陶瓷;陶瓷器

blue and white porcelain 青花瓷;青花瓷器

red porcelain 紫砂

porcelain tile 瓷砖

porcelain ware 瓷器

porcelain clay n. 瓷土

porcelain enamel 搪瓷;瓷釉

porcelain insulator 瓷绝缘体,瓷隔电子

ancient porcelain 古瓷

porcelain crucible 瓷坩埚

glazed porcelain 玻璃瓷

porcelain cup 瓷杯,瓷盆;瓷盘绝缘子

porcelain dish 瓷皿,瓷蒸发皿

household porcelain 日用瓷

最新回答
诚心的刺猬
糟糕的毛豆
2025-08-27 10:12:24

中国是世界上率先发明瓷器的国家,为人类历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瓷器的发明,堪称我国的“第五大发明”,它在技术和艺术上的成就,传播到世界各国,并深刻影响了其陶瓷和文化的发展,为我国赢得“瓷器之国”的盛誉。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中国瓷器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在英文中“瓷器”(china)一词也有"中国"的意思。大约在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中期,中国就出现了早期的瓷器。因为其无论在胎体上,还是在釉层的烧制工艺上都尚显粗糙,烧制温度也较低,表现出原始性和过渡性,所以一般称其为"原始瓷"。

“瓷器”的发明始于汉代,至唐、五代时渐趋成熟;至宋代为瓷业蓬勃发展时期,定、汝、官、哥、均等窑。名重千古;元代青花和釉里红等新品迭出;明代继承并发展了宋瓷传统,宣德。成化窑制品,尤为突出;清代风格古雅浑朴,比前时稍逊,却胜在精巧华丽、美妙绝伦,康熙、雍正、乾隆时所制器物,更是出类拔萃,令人叫绝。

瓷器脱胎于陶器,它的发明是中国古代先民在烧制白陶器和印纹硬陶器的经验中,逐步探索出来的。烧制瓷器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制瓷原料必须是富含石英和绢云母等矿物质的瓷石、瓷土或高岭土;二是烧成温度须在1200℃以上;三是在器表施有高温下烧成的釉面。

原始瓷作为陶器向瓷器过渡时期的产物,与各种陶器相比,具有胎质致密、经久耐用、便于清洗、外观华美等特点,因此发展前景广阔。原始瓷烧造工艺水平和产量的不断提高,为后来瓷器逐渐取代陶器,成为中国人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器奠定了基础。

中国瓷器是从陶器发展演变而成的,原始瓷器起源于3000多年前。至宋代时,名瓷名窑已遍及大半个中国,是瓷业最为繁荣的时期。当时的钧窑、哥窑、官窑、汝窑和定窑并称为五大名窑。被称为瓷都的江西景德镇在元代出产的青花瓷已成为瓷器的代表。青花瓷釉质透明如水,胎体质薄轻巧,洁白的瓷体上敷以蓝色纹饰,素雅清新,充满生机。青花瓷一经出现便风靡一时,成为景德镇的传统名瓷之冠。与青花瓷共同并称四大名瓷的还有青花玲珑瓷、粉彩瓷和颜色釉瓷。另外,还有雕塑瓷、薄胎瓷、五彩胎瓷等,均精美非常,各有特色。

多姿多彩的瓷器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瓷器"与"中国"在英文中同为一词,充分说明中国瓷器的精美绝伦完全可以作为中国的代表。

体贴的热狗
优美的蜻蜓
2025-08-27 10:12:24
因为陶瓷的英文就是china。只是陶瓷曾经是中国的特产,渐渐中国就被称为CHINA了

中国早期首先由陶瓷等手工艺品出口到海外,其中以陶瓷和丝织品最受好评,尤其是陶瓷,所以外国人才称中国为china(陶瓷),后来China就成了中国的名字。但现在国际上也称中华人民共和国为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简称PRC)。希望这对你有所帮助。

CHINA与中国的关系

1、与瓷器的关系

进入十七世纪,西欧皇室和宫廷开始兴起收藏中国瓷器之风。现藏德国卡赛尔(Keisel)郎德博物馆的一件青瓷碗,上有卡泽伦博格伯爵(1435-1455)的纹章图案,是现存欧洲最早有年代标识的明朝瓷器,几百年来一直是黑森家族的传家宝。葡萄牙开辟新航路之后,瓷器也成欧洲社会最珍贵的礼物。瓦斯伽·达·伽马、阿尔曼达都曾以瓷器博取葡王曼纽埃尔一世的欢心。现存里斯本科特斯陈列馆(Jose Cortes)中印有曼纽埃尔一世(1469-1521)纹章的青花执壶,是中国最早为西欧特殊订货制造的外外销瓷。正德、嘉靖年间,这类订货大多经葡萄牙贩往欧洲。1604年荷兰人洗劫了装载瓷器返回欧洲的葡萄牙大帆船圣·卡特林号(Santa Caterina),将这批中国瓷器取名Kraaksporeleint,运往阿姆斯特丹拍卖,法国国王亨利四世、英国国王詹姆斯一世也参与购买,于是中国陶瓷的影响在欧洲不胫而走。

发端于十七世纪末,延续至十八世纪末叶的欧洲洛可可式(Rococo)艺术风格,以生动、优美、轻倩、自然为特色,其倡导的艺术作风与中国艺术风格中的精致、柔和纤巧和幽雅殊途同归。<U>[font color=#0000cc]洛可可[/font]</U>风格盛行于法国,法国人对中国的茶叶、丝绸、瓷器尤为偏爱。那时法国正是欧洲文艺、美术、戏剧、礼节、服饰、装潢仿效的中心,所以具有“中国风格”的物品流传整个欧洲社会。

瓷器初入欧洲,法国人用当时社会流行的小说《牧羊女爱丝坦莱》中的男主人公赛拉同(Celadon)来称呼青瓷。法王路易十四命令首相马扎兰创办中国公司,到广东订造标有法国甲胄纹章的瓷器,凡尔赛宫内列有专室收藏中国陶瓷;而十七世纪的英国人直接用“中国货”(Chinaware)指称来自中国的瓷器。英国女王玛丽二世也醉心华瓷,在宫内专门设置许多玻璃橱以陈列各式瓷器。于是英国社会以华瓷装饰和日用的风气便流行起来,瓷器渐成客厅和内室必不可少的陈设。

China一词也随着中国瓷器在英国及欧洲大陆的广泛传播,转而成为瓷器的代名词,使得“中国”与“瓷器”成为密不可分的双关语。

另据《英汉词海 The English-Chinese Word-Ocean Dictionary》(王同亿 主编译,国防工业出版社,1987年)China词条介绍,China做为瓷器的涵义,是源于波斯语chini(中国的或中国人),由于受到China表示中国这种表示法的影响,产生了元音音变,由chini变为china,成为瓷器的专有名词。

至于这种变化最终在何时最后确定下来尚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正是基于中国古代陶瓷的辉煌成就,以及由此而引发的陶瓷传播之路,使得这种独具中国特色的物品被世界人民所喜爱,将中国与瓷器永远地结合在了一起。还有因为当时生产瓷器地方是昌南。所以叫china。

2、与古梵文的关系

二十世纪之初,China一词起源问题,学界曾经讨论,众说纷纭,未定一是。文僧苏曼殊(1884-1918)通英、法、日、梵诸文,曾撰有《梵文典》。他认为China起源于古梵文“支那”,初作Cina,用来指我华夏。他研读三千年前的古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发现支那一词最早见于这两部著作,其原义为“智巧”。他认为,这是三千四百年前印度婆罗多王朝时彼邦人士对黄河流域商朝所治国度的美称。“智巧”与慧苑所说之“思维”内涵略有不同,想系词义因时代而演变所致。

外邦对我华夏称呼,最早曰支那Cina,其后曰拓跋Tabac,最后曰契丹Kitai。今之China即支那,先是国名。明代中期葡萄牙人贩瓷器到欧洲,称其商品名曰Chinaware,若汉译应该是“支那瓦”。陶瓷产品,古称瓦器。此处ware应是瓦之译音。支那瓦者,中国瓷也。China放在ware之前,可知China国名,初无瓷器一义。后来省掉ware,简称为China,才小写其字头,获得瓷器之义。这已经是晚近的事了。

3、与丝绸的关系

从西方语言演变历史以及中西方文明交流史的角度进行考证,认为“CHINA”一词来源于丝绸。

按照欧洲语言的演变历史,对丝绸与“CHINA”一词之间的关联作了解释。在希腊文明时期,中国的丝绸已经通过“丝绸之路”来到了欧洲,于是希腊文中也出现了“丝”这一词汇,希腊文中“丝”的发音与中文相近。随后,在拉丁文中,“丝”的发音已经基本与以后“CHINA”的发音相近,在法文中,“丝”的拼写则为“CHINE”,与英文“CHINA”的发音与拼写已经非常接近,最后再从法文正式“过渡”到了现在的“CHINA”一词。

英文在对“中日甲午战争”的翻译中,中国被译成“SINO”,这与拉丁文中的“丝”比较接近,而在印度语中,“丝”被称为“CINA”,后来口译成“支那”。

丝绸是中西方文化交流中最早也是最主要的一种载体,在西方人眼里,丝绸是中华古代灿烂文明的象征,因此,英文中“中国”的翻译“CHINA”源自丝绸就顺理成章了。

我们所说的表示瓷器或陶器的词china 是 chinaware 或者可能是 china dishes 的缩写形式。 虽然china 这个词拼写上与中国的国名是一样的, 但16和17世纪时也有chiney,cheny 和 cheney 等拼法, 表明英语借用了波斯语中表示这种瓷器的词,chini 。 这个波斯词,还有梵语中cinah 一词(“中国人”,英语中中国的名称即从这个词而来), 都来自汉语里的Qin 字, 这是从公元前 221至206年统治中国的王朝的名称。

China称呼的由来:

China在英文中代表中国,china代表磁器。 China的语源应当是华语方言吃喃(qienan)的音译,应该是西方人初入中华时,在用餐时对中国人用的磁器餐具颇感新奇,而主人则不断招呼“吃喃!吃喃!”而以为该种物件名为“吃喃”,其实“吃喃”是“吃啊!吃啊!”。 吃,查字典可知是作为“吃”的一种繁体形式,而被忽视“吃(吃)”在许多地方的方言中音为“qie(楔)”。吃,从字形来看也应该是音为“qie(楔)”。在字典上应该单列为一条。 当磁器被带到西方,带入者不明该物真名为何,只知当时中国人不停地说“吃喃!吃喃!”,故以“吃喃(China)”命名之。而当时西人更不知中华之国名,故以“吃喃(China)”代名之。China称呼的由来:

China在英文中代表中国,china代表磁器。 China的语源应当是华语方言吃喃(qienan)的音译,应该是西方人初入中华时,在用餐时对中国人用的磁器餐具颇感新奇,而主人则不断招呼“吃喃!吃喃!”而以为该种物件名为“吃喃”,其实“吃喃”是“吃啊!吃啊!”。 吃,查字典可知是作为“吃”的一种繁体形式,而被忽视“吃(吃)”在许多地方的方言中音为“qie(楔)”。吃,从字形来看也应该是音为“qie(楔)”。在字典上应该单列为一条。 当磁器被带到西方,带入者不明该物真名为何,只知当时中国人不停地说“吃喃!吃喃!”,故以“吃喃(China)”命名之。而当时西人更不知中华之国名,故以“吃喃(China)”代名China称呼的由来:

China在英文中代表中国,china代表磁器。 China的语源应当是华语方言吃喃(qienan)的音译,应该是西方人初入中华时,在用餐时对中国人用的磁器餐具颇感新奇,而主人则不断招呼“吃喃!吃喃!”而以为该种物件名为“吃喃”,其实“吃喃”是“吃啊!吃啊!”。 吃,查字典可知是作为“吃”的一种繁体形式,而被忽视“吃(吃)”在许多地方的方言中音为“qie(楔)”。吃,从字形来看也应该是音为“qie(楔)”。在字典上应该单列为一条。 当磁器被带到西方,带入者不明该物真名为何,只知当时中国人不停地说“吃喃!吃喃!”,故以“吃喃(China)”命名之。而当时西人更不知中华之国名,故以“吃喃(China)”代名

孤独的曲奇
微笑的山水
2025-08-27 10:12:24

实际上关于China这个词的起源问题,学术界众说纷纭,并没有确切定论,主要有以下几种:

1、昌南说

东汉时期,中国的先人在昌南镇(今景德镇)建窑烧制陶瓷。到了唐朝,昌南生产的陶瓷晶莹滋润品质高超,远近闻名,并大量出口。到了北宋景德年间,宋真宗更是把自己的年号赐给了昌南。就这样外邦就以“昌南”作为瓷器和瓷器产地中国的代称,即为China的由来。

2、秦或晋的音译

通过民族迁徙和文化传播,在我们周边的几个古国的语言中出现了类似China的发音,如波斯语中出现了Chin一词来代指秦朝。古代印度人称中国为chini,据说也是来自于“秦”的音译,中国从印度引进梵文佛经以后,要把佛经译为汉文,就把chini按音译翻译成“支那”。当然也有可能来源于中国的另一个王朝晋的音译。

3、源于印度古梵文

在印度古梵文中有Cina一词,最早见于古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原义为“智巧”。精通英、法、日、梵语的中国文僧苏曼殊认为,这是三千四百年前印度婆罗多王朝时,对黄河流域商朝所治中国的美称。这也要比秦说、瓷器说早很长时间。

扩展资料:

用瓷土烧制精细的瓷器是中国特产。原始瓷器从陶器发展而来,最早见于郑州二里岗商代遗址。东汉出现青釉瓷器。早期瓷器以青瓷为主,隋唐时代,发展成青瓷、白瓷等以单色釉为主的两大瓷系,并产生刻花、划花、印花、贴花、剔花、透雕镂孔等瓷器花纹装饰技巧。五代瓷器制作工艺高超,属北瓷系统的河南柴窑有“片瓦值千金”之誉。

柴窑是后周柴世宗官窑,传说周世宗要求柴窑生产瓷器“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作将来”。但至今尚未见到柴窑传世品或发掘实物。南瓷系统以越窑“秘色瓷器”著名。宋代瓷器以各色单彩釉为特长,釉面能作冰裂纹,并能烧制窑变色及两面彩、釉里青、釉里红等。

著名“瓷都”景德镇因宋景德(公元1004—1007)年间为宫廷生产瓷器得名。所选瓷土必白埴细腻,所制瓷器质尚薄,色白如玉,善做玲珑花。元代瓷器盛行印花瓷及五彩戗金。明代流行“白底青花瓷”,青瓷有“影青”,瓷质极薄,暗雕龙花,表里可以映见,花纹微现青色。

又有“霁红瓷”,以瓷色如雨后霁色而得名。窑变色从一种发展为窑变红、窑变绿、窑变紫三种彩。清代生产“彩瓷”,图样新颖,瓷色华贵,以“珐琅瓷”、“粉彩”杰出,又有“天青釉”,仿拟五代柴窑瓷色,还有霁红瓷和霁青瓷等。

当今著名瓷器产地有:江西景德镇,以青花瓷、青花玲珑瓷、颜色釉瓷和粉彩瓷闻名。河北唐山、山西长治、广州石湾都能采用传统工艺及现代化技术设备,烧制各种各色瓷器。此外,还有河南禹县的钧瓷、湖南醴陵的红瓷、临汝的汝瓷,浙江龙泉的青瓷等。

老实的秀发
风中的故事
2025-08-27 10:12:24

大C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是:瓷器只能代表很小的一部分中国象征。世界顶级瓷器品牌基本都不是中国的。                

中国的英文名是China,目前的解释是瓷器的意思。但也有喜欢深究历史的朋友研究说,也可能是马可波罗来到中国理解自己到达的是“支那”的演变。Cina就是意大利语中国的意思,Cinese就是中文,中国人。也很有可能是影响深远的秦朝Chin的音译变种,Chin后面➕a表示地域……等等解释。

瓷器的制造技术是从中国唐代开始走向成熟和广泛的应用,中国也有瓷器之乡景德镇。但是大C可以很负责任也很遗憾的告诉您,中国有技术,没品牌,要说世界顶级瓷器品牌中国的真排名不靠前。

大C个人最爱的瓷器大牌:西班牙雅致Lladró  诞生于1953年

以栩栩如生的人物形态和超级惊喜的陶瓷花朵而蛮声国际

英国Wedgwood  诞生于1759年

以精致的骨瓷闻名,为居家精品领导品牌,旗下玉石Jasper是全世界最珍贵的装饰作品之一,也很很多知名设计师如Vera Wang,名人Miranda Kerr跨界合作。

台湾品牌法蓝瓷Franz 诞生于2001年

以大气富贵的中式花瓶和摆件见长

爱马仕的中国孩子“shangxia上下” 诞生于2008年

品牌定位当代高尚生活品牌,用当代的设计理念,和种种中式的顶级的手工制作工艺呈现。其中竹丝扣瓷就是“上下”主打的高端瓷器产品,很有中式美学,当然价格也很昂贵。

当然,大C最希望看见在不久的将来有中国品牌可以走向世界顶级品牌

更多大牌背后的人+事+物 欢迎关注微信公号“大牌C游记”

从容的雪碧
生动的大白
2025-08-27 10:12:24

陶瓷最初的称呼是“Chinaware”,直译:中国瓦。陶瓷产品,古称瓦器(古时凡以土烧制成的陶土器皿,皆可称“瓦”)。China放在ware之前,可知China初无瓷器一义;后来省略ware,小写其字头,简称瓷器为china;获得瓷器之义,已经是晚清的事了。

“China”一词的出现,不晚于辽金宋、不早于先秦;大致出现在隋唐时期。学界基本认定其作为瓷器的双关含义远远晚于“China”作为中国的本意,所以China最初的意思就是指中国。

扩展资料:

瓷器初入欧洲,法国人用当时社会流行的小说《牧羊女爱丝坦莱》中的男主人公赛拉同(Celadon)来称呼青瓷。法王路易十四命令首相马扎兰创办中国公司,到广东订造标有法国甲胄纹章的瓷器,凡尔赛宫内列有专室收藏中国陶瓷。

而十七世纪的英国人直接用“中国货”(Chinaware)指称来自中国的瓷器。英国女王玛丽二世也醉心华瓷,在宫内专门设置许多玻璃橱以陈列各式瓷器。于是英国社会以华瓷装饰和日用的风气便流行起来,瓷器渐成客厅和内室必不可少的陈设。

另据《英汉词海 The English-Chinese Word-Ocean Dictionary》(王同亿主编译,国防工业出版社,1987年)China词条介绍,China做为瓷器的涵义,是源于波斯语chini(中国的或中国人),由于受到China表示中国这种表示法的影响,产生了元音音变,由chini变为china,成为瓷器的专有名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china

文静的楼房
欢呼的玫瑰
2025-08-27 10:12:24
最起码是民国以后的……甚至改革开放以后,民国之前陶瓷制品底部固定的落款都是印章,另外花盆一般是没有落款,有也不是落在盆底,而是将落款落在盆的侧表面,通常是有花草鱼鸟虫之类的图案配上印章落款,几乎没有单独落款的,另外民国时期以后有专门为出口而制作花盆以及陶瓷制品的作坊,这些偶尔会印制CHINA字样,而且都是模具流水生产,没有什么价值,再就是改革开放以后,国内的陶瓷厂接受国外订单,出口商品瓷,也会印上CHINA字样,而且很少有单独印CHINA的,一般都是MADE IN CHINA,或者是中国·天津+TIANJIN·CHINA,云云……